一种腰椎融合器及其使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012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融合器及其使用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腰椎融合器及其使用工具。



背景技术:

常见的腰椎疾患以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退行性腰椎不稳为主,导致患者出现腰疼和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病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腰椎融合术是治疗下腰椎不稳和腰椎滑脱的经典方法之一,可以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重建腰椎稳定性,纠正异常载荷方式和缓解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其中以椎间融合术的融合率最高,疗效最为确切。腰椎间融合器(Cage)是专门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医用植入物,可以起到支撑椎间隙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是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手术入路方式,例如,CN203609549U披露了一种适用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腰椎融合器,该融合器主体前端为子弹头设计,其主体上表面和/或主体下表面设有方向一致的倒齿,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止融合器滑动。但该方式手术过程繁琐,时间过长,导致病人的出血量过多,手术难度较大。

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TLIF)是明显优于上述方式的新型椎间融合术,该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更为简便、创伤小,减少骨性结构医源性的破坏等特点。例如,CN103622767A披露了一种适用于经椎间入路融合术的融合器,该融合器远端为子弹头设计,减少阻力,植入方便。其存在的问题是,融合器侧面的齿形全部为同一方向的直齿,不利于融合器与椎体的结合,在后期由于人体的活动,会出现融合器滑脱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椎融合器以及其使用工具,应用于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中,防止融合器脱落,实现融合器与椎体的稳固结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腰椎融合器,包括主体及显影针,其中,所述主体为肾型型腔体,所述肾型型腔体包括前端、末端、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侧面,

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齿组合,所述防滑齿组合包括第一齿组、第二齿组以及弧形齿,其中,所述第一齿组以及所述第二齿组均为一排平行的横向齿,且所述第一齿组的横向齿与所述第二齿组的横向齿的排布角度不同;所述弧形齿位于所述第一齿组与所述第二齿组的相邻处,且所述弧形齿分别与所述第一齿组的横向齿与所述第二齿组的横向齿近似相切。

所述侧面为弧形表面,且所述弧形齿的弧面朝向与所述侧面的弧面朝向相反。

改变以往防滑齿为单向排布的横向齿结构,代之以角度不同的两组横向齿与弧形齿共同组成的混合形式的防滑齿,不同的防滑齿排布方向极大的增强了与椎体的摩擦力,增强了防滑脱的功能。并且横向齿与弧形齿相切的组合方式也能加大表面与椎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防滑脱的功能。

所述弧形齿与所述弧形侧面的朝向相反,当腰椎融合器进入时,顺应弧形齿的弧的方向,进入后弧形齿提供了向内的把持力,即当腰椎融合器有向外脱落的趋势时,弧形齿会提供较大的阻力防止其脱落。

优选的,所述末端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侧面、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下表面上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使用夹持工具使用该腰椎融合器时,只需紧固好螺纹孔以及两个定位孔三点即可完成腰椎融合器的紧固,使用方便快捷,固定十分稳固,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具体的,所述第一定位孔数目为2个,并排设置在所述侧面的临近所述前端处。

具体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植骨窗。

优选的,所述显影针为钽丝显影针,所述主体为聚醚醚酮结构。生物相容性好,抗辐射,抗磨损,抗蠕变能力强。可与肌体有机结合,应力遮挡小,对促进骨融合有积极作用。可以透过X线,不会产生伪影和遮挡,方便医生评估融合情况。

所述末端为圆弧形表面,所述前端为子弹头形表面,所述末端、所述前端以及所述侧面平滑过渡衔接。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腰椎融合器的使用工具,用于所述腰椎融合器,包括把持器和连杆,其中所述把持器包括手柄部以及把持部,所述手柄部与所述把持部衔接处为弯曲形状;

所述手柄部包括一个从所述手柄部与所述把持部衔接处轴向贯穿的螺纹通孔,所述连杆穿出所述螺纹通孔紧固于所述腰椎融合器末端的螺纹孔,所述把持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手术前,首先对正使用工具的第二定位孔与腰椎融合器的第一定位孔通过连接件初步定位,而后将连杆旋出手柄部的螺纹通孔拧入腰椎融合器末端的螺纹孔锁紧,完成腰椎融合器的紧固。

手术过程中,通过椎间孔入路将腰椎融合器植入人体内并正确放置。

手术后,首先将连杆从腰椎融合器末端的螺纹孔中旋出,再将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上的连接件取出,从而完成了腰椎融合器的拆卸。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腰椎融合器,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改变以往防滑齿为单向排布的横向齿结构,代之以角度不同的两组横向齿与弧形齿共同组成的混合形式的防滑齿,不同的防滑齿排布方向极大的增强了与椎体的摩擦力,增强了防滑脱的功能。并且横向齿与弧形齿相切的组合方式也能加大表面与椎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防滑脱的功能。有助于植骨,更有益于融合。

2、使用夹持工具使用该腰椎融合器时,只需紧固好螺纹孔以及两个定位孔三点即可完成腰椎融合器的紧固,提高了手术中融合器固定的速度,易于手术的进行,减少手术进行的时间,减少病人的失血量,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腰椎融合器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腰椎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腰椎融合器与其使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腰椎融合器使用工具紧固腰椎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腰椎融合器在椎体中的

附图标号说明:1、主体,2、末端,3、前端,4、上表面,41、第一齿组,42、第二齿组,43、弧形齿,5、侧面,51、植骨窗,6、螺纹孔,61、第一定位孔,7、显影针,a、腰椎融合器,b、把持器,b1、手柄部,b2、把持部,b3、第二定位孔,c、连杆,d、椎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公开一种腰椎融合器,如图1所示,一种腰椎融合器包括主体1及显影针7,其中,主体1为肾型型腔体,肾型型腔体包括前端3、末端2、上表面4、下表面以及侧面5,侧面5为弧形表面,末端2为圆弧形表面,前端3为子弹头形表面,末端2、前端3以及侧面5平滑过渡衔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图中的上表面4是朝向纸面外的,下表面(图中未标出)是朝向纸面里的。

如图2所示,上表面4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齿组合,防滑齿组合包括第一齿组41、第二齿组42以及弧形齿43,其中,第一齿组41以及第二齿组42均为一排平行的横向齿,且第一齿组41的横向齿与第二齿组42的横向齿的排布角度不同;弧形齿43位于第一齿组41与第二齿组42的相邻处,且弧形齿43分别与第一齿组41的横向齿与第二齿组42的横向齿近似相切。该相切关系并非绝对意义上只有一个交点,而是相邻距离比较接近的一种近似相切关系。

如图2所示,弧形齿43与侧面5的弧形朝向相反,如图5所示,腰椎融合器一般为成对使用的,两腰椎融合器对称放置,弧形齿43的朝向均向外,当两个腰椎融合器进入椎体时在图中均向中部靠拢,此时其移动方向是顺应弧形齿的朝向的,因而阻力较小。

而手术完成后,一对腰椎融合器的弧形齿提供在椎体内的把持力,因为当其有脱落趋势时,其移动方向与弧形齿43的朝向是相反的,故而提供较大的阻力,也即腰椎融合器的弧形齿43提供手术后在椎体内的把持力,融合的更加牢固。

具体的排布方式如图2中所示,第一齿组41与第二齿组42在上表面4的中间位置邻接且不交错,第一齿组41与第二齿组42相对上表面4的中心轴对称排布,而若干个弧形齿43位于上表面4的中间位置分别与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相切。第一齿组41、第二齿组42以及弧形齿43的外轮廓为一近似为扇形的图形。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公开一种腰椎融合器,如图1所示,腰椎融合器末端2上设置有螺纹孔6,侧面5、上表面4以及下表面上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61。使用夹持工具使用该腰椎融合器时,只需紧固好螺纹孔6以及两个第一定位孔61三点即可完成腰椎融合器的紧固,使用方便快捷,固定十分稳固,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由于三角形的稳定结构,第一定位孔61数目可以设置为2个,并排设置在侧面5的临近前端3处。

如图1和图2所示,侧壁上设置有植骨窗51。显影针7为钽丝显影针,主体1为聚醚醚酮结构。生物相容性好,抗辐射,抗磨损,抗蠕变能力强。可与肌体有机结合,应力遮挡小,对促进骨融合有积极作用。可以透过X线,不会产生伪影和遮挡,方便医生评估融合情况。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腰椎融合器的使用工具实施例,用于夹持实施例二中的腰椎融合器,如图3和图4所示,腰椎融合器的使用工具包括把持器b和连杆c,其中把持器b包括手柄部b1以及把持部b2,手柄部b1与把持部b2衔接处为弯曲形状。

手柄部b1包括一个从手柄部b1与把持部b2衔接处轴向贯穿的螺纹通孔,连杆c穿出螺纹通孔紧固于腰椎融合器a末端2的螺纹孔6,连杆c与螺纹通孔可以为长度方向上均分布螺纹或者部分分布有螺纹,只需能达到锁紧功能即可。把持部b2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61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孔b3。

使用把持器b和连杆c夹持腰椎融合器a进行手术的一般过程如下:

手术前,首先对正使用工具的第二定位孔b3与腰椎融合器a的第一定位孔61通过连接件初步定位,而后将连杆c旋出手柄部b1的螺纹通孔拧入腰椎融合器a末端2的螺纹孔6锁紧,完成腰椎融合器a的紧固。

手术过程中,通过椎间孔入路将腰椎融合器a植入人体内并正确放置。

手术后,首先将连杆c从腰椎融合器a末端2的螺纹孔6中旋出,再将第一定位孔61和第二定位孔b3上的连接件取出,从而完成了腰椎融合器a的拆卸。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