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输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488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医用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瓶是用于病人输液时装所输人体内医用配置的液体的瓶子。输液器是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输液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滴斗,当滴斗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静脉。

医务人员使用前检查一次性输液器的消毒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及其他异常,取出输液器,将圆锥接头部分(瓶塞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杆上,排气至药液流至输液管下端,关紧调节器,再将静脉针刺入消毒好的静脉,固定好之后,解开止血带,调整流速。

现有的输液器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最开始的时候输液管中的药液流速较快,随着药液流出,瓶中的液柱稍有降低,上方气体体积稍有变大,压强稍有减小,使得瓶口处的总压强稍小于外界大气压,外大气压强就将空气从进气管压入瓶中补充,使瓶口处的压强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气压,使药液能匀速稳定地滴下,不随瓶中药液的逐渐减少再改变,但是刚开始的短时间内即流速还没有稳定之前,瓶口处的压强会略大于一个大气压,所以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容易滴得很快,容易给病人身体带来不适。第二,输液速度较快时,输液瓶中的液位短时间变化较大,由于进气管设置在瓶塞穿刺器上,进气管的进气通道非常细,空气就无法及时的通过进气管进入输液瓶内补充,从而使得输液瓶口处的压强时变化很大,因此会出现药液无法匀速稳定的滴下的现象。

如何保证输液时,不管输液速度是快,还是慢,药液都能够匀速稳定的滴下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输液器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药液容易滴得很快,无法匀速稳定的滴下,容易给病人身体带来不适;并且输液速度较快时,由于进气管无法及时给输液瓶补充气体也容易出现药液无法匀速稳定的滴下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医用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柱形容器、第二圆柱形容器、药液加入口、进气口和输液口;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位于第二圆柱形容器内部,第一圆柱形容器和第二圆柱形容器共上底面,第一圆柱形容器和第二圆柱形容器共下底面;

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侧面与下底面的非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圆柱形容器与第二圆柱形容器底部完全连通;

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小于第二圆柱形容器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差;

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进气口内设置空气过滤器;所述的输液口设置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下底面,输液口上设置可拆卸橡胶塞;

所述的第二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设置药液加入口,药液加入口上设置可拆卸橡胶塞;

所述的药液加入口位于第二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但是不位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

进一步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设为V1,第二圆柱形容器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差设为V2,V2是V1的20倍。

进一步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气口位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的圆心处。

进一步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输液口位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下底面的圆心处。

本发明最大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圆柱形容器与第二圆柱形容器的连通处(连通处是一圈),由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侧面与下底面处处非连接,即一圈完全连通,这样保证了更多的空气更容易通过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底部进入到第二圆柱形容器内部,从而使得第一圆柱形容器液面平衡的建立时间非常非常短,从而保证了输液过程中输液管的药液流速非常非常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医用输液装置在输液最开始的很短时间药液就能匀速稳定的滴下,不会给病人身体带来不适;第二,即使输液速度较快,空气仍然能够及时补充到输液瓶中药液仍然会匀速稳定的滴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第一圆柱形容器;2是第二圆柱形容器;3是药液加入口;4是进气口;5是输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输液器是用于静脉输液的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常见的一次性的医疗耗材。一般由静脉针、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连接组成,空气过滤器设置于进气管内;关于输液器的知识属于现有的公知常识,不详细描述。

医用输液装置以及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圆柱形容器、第二圆柱形容器、药液加入口、进气口和输液口;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位于第二圆柱形容器内部,第一圆柱形容器和第二圆柱形容器共上底面,第一圆柱形容器和第二圆柱形容器共下底面;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侧面与下底面的非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圆柱形容器与第二圆柱形容器底部完全连通;

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小于第二圆柱形容器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差;

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进气口内设置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是现有公知技术);

所述的输液口设置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下底面,输液口上设置可拆卸橡胶塞(可以将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直接插入进去);

所述的第二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设置药液加入口,药液加入口上设置可拆卸橡胶塞;

所述的药液加入口位于第二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但是不位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

其中,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设为V1,第二圆柱形容器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差设为V2,V2是V1的20倍。所述的进气口位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的圆心处。所述的输液口位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下底面的圆心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药液加入口将药液加入到第二圆柱形容器内之后,根据连通器的原理,第一圆柱形容器和第二圆柱形容器的液面很快平衡,第一圆柱形容器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从而使得外部的空气可以容易到达第一圆柱形容器内部,输液过程中一旦第一圆柱形容器的液面下降时,空气会通过第一圆柱形容器与第二圆柱形容器的连通处进入到第二圆柱形容器内从而很快建立平衡,从而保证第一圆柱形容器内的液面一直几乎不变。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将需要输液的药液加入到注射器,注射器的针头穿过药液加入口的可拆卸橡胶塞,将药液加入到第二圆柱形容器内部;

第二步,将输液器的瓶塞穿刺器插入所述的输液孔上设置的可拆卸橡胶塞;

第三步,调节输液器的流速调节器到需要的输液速度。

本发明可以构成的输液系统:医用输液系统,包括第一圆柱形容器、第二圆柱形容器、药液加入口、进气口和输液口;

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位于第二圆柱形容器内部,第一圆柱形容器和第二圆柱形容器共上底面,第一圆柱形容器和第二圆柱形容器共下底面;

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侧面与下底面的非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圆柱形容器与第二圆柱形容器底部完全连通;

所述的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小于第二圆柱形容器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差;所述的进气口设置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进气口内设置空气过滤器;所述的输液口设置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下底面,输液口上设置可拆卸橡胶塞;所述的第二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设置药液加入口,药液加入口上设置可拆卸橡胶塞;所述的药液加入口位于第二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但是不位于第一圆柱形容器的上底面。

还包括静脉针、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瓶塞穿刺器;输液软管的一端设置瓶塞穿刺器,另一端设置静脉针;输液软管的两端之间设置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斗;瓶塞穿刺器插入到输液孔的可拆卸橡胶塞内。

输液系统说明:输液系统是将本发明的医用输液装置与现有的输液器结合,但是去除了现有的输液器的进气孔和空气过滤器(因为本发明的医用输液装置的顶部已经设置了进气口)。

输液系统可以进一步的改进:圆柱形容器底部的输液孔不再设置可拆卸橡胶塞,输液器也不再设置瓶塞穿刺器,将输液软管的一端直接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的输液孔固定连接。向圆柱形容器内部添加药液时,需要将流速调节器关闭,保证流速为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