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155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加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取暖器多种多样,包括电热毯、石英管电暖器、暖风机、空调等等;这些取暖器都具有一个缺陷,即不可移动,或移动范围小,即无法带出室外;另外,这些取暖器的工作原理都是通过对人体表面进行加热,这种方式的留暖效果差,用户在离开取暖器后,很快会恢复环境温度,取暖效果差,而且目前的取暖方式单一,需要一种新的取暖效果好的取暖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液加热装置,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加热装置、恒温装置以及给加热装置供电的第一供电装置;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通过第一供电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用于调节第一供电装置的输出量而调节加热装置的温度,恒温装置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用于监测当前人体温度信息并传输给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的恒温装置包括温度监测器和用于将温度监测器的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的数模转换模块,温度监测器通过数模转换模块与温度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的温度监测器包括至少一个皮肤温度传感器,该皮肤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皮肤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主体的内壁面上,并位于电加热片之间;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调光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根据调光控制指令控制第一供电装置输出相应的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控制模块;所述的调光控制模块和第一供电装置均与控制模块连接,调光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器、光耦合器以及采样电阻;所述的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采样电阻与第一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的输出端与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有第二供电装置,该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装置的反馈端连接。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块电加热片,电加热片贴附于主体内壁面设置,每块电加热片的表面积大于3.5mm,且均与第一供电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电加热片在主体内壁面的设置位置满足于:当使用者佩戴主体后,电加热片能覆盖颈动脉。

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加热装置,其通过主体内壁面上的加热装置对人体颈动脉内血液进行加热,利用血液循环的原理而使用户达到取暖效果,使用方便;而且由于还设置有恒温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可以精确控制电加热片的电流输入量,实现对电加热片的温度精确控制,从而使电加热片始终处于一个恒温的状态,对人体的加热也处于恒温的状态,安全可靠,特别适合于一些由于生病而四肢甚至全身都处于“低体温”状态下的病人使用。

2、本发明可以利用控制模块与移动终端通讯,实现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监控用户人体状态以及主体的工作状态。

3、本发明具有报警功能,可以监测加热装置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温度而报警,避免用户受到伤害。

4、本发明在主体的外壁周上设置有卡接环,用户可以将主体通过卡接环套在围巾等物体上,这样即可以提高美观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血液加热装置,包括主体1,在所述主体1上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2、加热装置3、恒温装置4以及第一供电装置5;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2与加热装置3连接,恒温装置4与温度调节装置2连接。

所述的温度调节装置2包括调光控制模块20以及用于根据调光控制指令控制第一供电装置5输出相应的占空比的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控制模块21;所述的调光控制模块20和第一供电装置5均与控制模块21连接,调光控制模块20包括比较器200、光耦合器201以及采样电阻202;所述的采样电阻202的第一端与第一供电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指示灯,所述比较器200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采样电阻202与第一供电装置5的输出端之间的节点,比较器200的同相输入端与控制模块21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200的输出端与光耦合器20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合器20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有第二供电装置203,该光耦合器201的输出端与第一供电装置5的反馈端连接。

所述的加热装置3包括至少一块电加热片30,电加热片30贴附于主体1内壁面设置,每块电加热片30的表面积大于3.5mm,且均与第一供电装置5的输出端连接,电加热片30在主体1内壁面的设置位置满足于:当使用者佩戴主体后,电加热片30能覆盖颈动脉;由于人体颈动脉直径平均在3.5mm,这样设置即可以确保电加热片能作用于整根颈动脉。

所述的恒温装置4包括温度监测器40和用于将温度监测器40的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的数模转换模块41,温度监测器40通过数模转换模块41与温度调节装置2连接,所述的温度监测器40包括至少一个皮肤温度传感器,该皮肤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连接,皮肤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面上,并位于电加热片30之间。

更具体的,所述的数模转换模块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能将皮肤温度传感器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信号即可。

更具体的,还设置有移动终端,所述的控制模块21还设置有信号发送模块210可以与移动终端通讯;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利用控制模块将主体的工作状态以及用户的当前状态发送到移动终端;所述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

更具体的,所述的指示灯设置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并在主体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报警装置10,该报警装置10与控制模块21连接,控制模块21内设置有预设温度阀值,当加热装置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阀值时,报警装置10报警。

工作原理:

恒温装置通过皮肤温度传感器将用户的体温传输给数模转换模块转换成模拟电压,控制模块将第一供电装置输出电压与该模拟电压对比,从而判断对加热装置供电输出。

即数模转换模块将皮肤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后输入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再由该比较器来比较该模拟电压与反相输入端的采样电压的大小,当该pwm信号的占空比确定后,若采样电压大于模拟电压,则通过光耦合器向控制模块反馈一个控制信号,控制模块则控制第一供电装置的输出电流减小,即减小采样电压,实现降低加热片的加热温度,直到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的采样电压等于该pwm信号转换得到的模拟电压,以此实现对电加热片输入电流的精确控制,进而控制电加热片的温度始终保持恒定,继而对用户颈动脉内的血液进行加热,由于颈动脉内血液循环速度最快,则可以迅速使用户全身至四肢达到暖和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主体1包括圆弧状主体,并在该圆弧状主体的外壁周上设置有卡接环;通过这样的设置,用户可以将主体通过卡接环套在围巾等物体上,这样即可以提高美观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两个供电装置可以采用蓄电池,采用蓄电池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可以直接使用而不需要进行电转换。

以上作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显然其加热装置并不局限于电加热片的方式,事实上可以是其他任何利用电能转换热能的方式,也可以是采用红外加热的方式,温度调节装置通过对第一供电装置的电流输出大小而控制红外加热的功率,继而实现对加热温度控制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颈动脉血液加热,利用动脉血液循环,实现全身血液都能被加热,即达到取暖功能;本发明的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在主体外增设各种装潢,,以提高主体的美观性,也可以增加功能挂件,使本发明的主体可以与其他便于携带的取暖设备配合,如上述的卡接环。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加热装置的原理是根据输入电流大小而提供对应的热能,恒温装置的原理是通过温度监测器对加热装置或主体的温度进行监控,并将采集信息转换为模拟电压给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比较,温度调节装置的原理是根据比较结果通过控制模块调整第一供电装置的输入电流大小,以此实现自动恒温加热的功能。

为提高安全性考虑,可以对加热装置设置一个上限的加热温度值,具体方式可以是通过对电加热片的电流输入电路增设对应阻值的电阻,通过电阻限制电加热片的电流输入量,即可以确保电加热片的加热温度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优选地,可以将电加热片的上限温度设置为28℃,在实施时即可以根据电加热片的功率计算出变阻器所需的阻值,并进行限定,此时即使再大的电流再经过变阻器后使电加热片的加热温度也不会超过28℃。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作为“取凉”设备使用,将本发明的加热装置更换为制冷装置,只要是利用电能工作,且制冷功率与电流输入大小直接关联,即可以实现“取凉”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