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电极导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649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起搏器电极导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搏器电极导线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起搏器及电极植入后主要通缝线来固定电极,缝线固定电极的缺点有以下几点:①费时、费力;②缝线易发生滑脱及电极移位;③结扎过紧可能损伤电极;④如需移动电极,拆除缝线、再缝合更是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缝合、固定牢固、不损伤电极、拆除及再植入容易的起搏器电极导线固定装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起搏器电极导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于箍抱固定电极尾端的电极固定器,所述电极固定器包括电极抱箍组件、第一钩子和第二钩子,所述电极抱箍组件包括半圆筒形的第一箍抱片和第二箍抱片,第一箍抱片的一个侧边与第二箍抱片的一个侧边通过抱箍铰连件相互铰连,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组成一圆管体;在第一箍抱片的背部设有若干个第一钩子,在第二箍抱片的背部设有若干个第二钩子,所述第一钩子和第二钩子的钩尖弯曲方向均朝向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的旋转方向;第一钩子和第二钩子在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能够相互交叉,在电极抱箍组件打开时能够相互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极尾端外周面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凸筋,所述第一抱箍片、第二抱箍片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道第一半环形凹槽、第二半环形凹槽,第一半环形凹槽与第二半环形凹槽在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能够组成与环形凸筋相吻合的环形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箍抱片另一个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二箍抱片另一个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在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对拼组成供穿线缝合固定的穿线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箍铰连件采用弹性铰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第一钩子通过第一铰连件与第一箍抱片连接,若干个第二钩子通过第二铰连件与第二箍抱片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铰连件和第二铰连件均采用弹性铰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钩子的背部设有第一拨块,所述第二钩子的背部设有第二拨块;所有的第一钩子都与第一拨块固定,所有的第二钩子都与第二拨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第一钩子和若干个第二钩子在电极抱箍组件的长度方向上呈间隔交错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箍抱片的另一个侧边上设有耳板,第二箍抱片的另一个侧边上设有插销,所述耳板上设有用于插销插入的插孔,耳板与插销能够连接锁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箍抱片和第二箍抱片的内表面均设有软内衬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内衬层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电极固定器与电极配合连接,无需缝合,只需两次夹闭动作即可完成,固定牢固,不损伤电极,并且拆除及再植入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极、1a-环形凸筋、2-第一箍抱片、2a-第一半环形凹槽、2b-第一凹口、3-第二箍抱片、3a-第二半环形凹槽、3b-第二凹口、4-抱箍铰连件、5-第一钩子、6-第二钩子、7-第一铰连件、8-第二铰连件、9-第一拨块、10-第二拨块、11-耳板、12-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起搏器电极导线固定装置主要由电极1和电极固定器两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所述电极固定器用于箍抱固定电极1尾端,电极固定器主要由电极抱箍组件、第一钩子5和第二钩子6组成,所述电极抱箍组件包括半圆筒形的第一箍抱片2和第二箍抱片3,第一箍抱片2的一个侧边与第二箍抱片3的一个侧边通过抱箍铰连件4相互铰连,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组成一用于箍抱固定在电极1尾端的圆管体;在第一箍抱片2的背部设有四个第一钩子5,在第二箍抱片3的背部设有三个第二钩子6,所述第一钩子5和第二钩子6的钩尖弯曲方向均朝向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的旋转方向;第一钩子5和第二钩子6在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能够相互交叉,在电极抱箍组件打开时能够相互分离。

具体应用时,先将电极抱箍组件打开,然后把电极1尾端放进电极抱箍组件的第一箍抱片2和第二箍抱片3中间,合拢第一箍抱片2和第二箍抱片3,电极抱箍组件闭合并将电极1箍抱固定住;将第一钩子5和第二钩子6拨转成相互交叉状态,以勾住组织,这样就实现了起搏器电极1的快速固定。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箍抱片2与第二箍抱片3在闭合后仍然可以在电极1上移动以调节位置,在移动时只要将第一箍抱片2与第二箍抱片3微微打开即可。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1尾端外周面上设有若干道环形凸筋1a,所述第一抱箍片2、第二抱箍片3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若干道第一半环形凹槽2a、第二半环形凹槽3a,第一半环形凹槽2a与第二半环形凹槽3a在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能够组成与环形凸筋1a相吻合的环形凹槽。在具体使用时,环形凸筋1a与环形凹槽相配合,可以使电极固定器能够稳定牢固地将电极1直接箍抱固定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箍抱片2另一个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口2b,所述第二箍抱片3另一个侧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凹口3b,所述第一凹口2b和第二凹口3b在电极抱箍组件闭合时能够对拼组成供穿线缝合固定的穿线口。这样本发明除了通过第一钩子5和第二钩子6固定外,仍然可以采用缝合方式固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箍铰连件4采用弹性铰链。四个第一钩子5通过第一铰连件7与第一箍抱片2连接,三个第二钩子6通过第二铰连件8与第二箍抱片3连接。所述第一铰连件7和第二铰连件8均采用弹性铰链。所述的弹性铰链具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即转动到一个位置时会保持在打开状态,转动到另一个位置时会保持在关闭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方便电极固定器的安装与拆卸。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钩子5的背部设有第一拨块9,所述第二钩子6的背部设有第二拨块10;这样可以方便第一钩子5和第二钩子6的拨转,方便电极固定器的安装与拆卸。本实施例中的四个第一钩子5都与第一拨块9固定连接,三个第二钩子6都与第二拨块10固定连接,这样可以提高第一钩子5和第二钩子6的结构强度,更安全可靠。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一钩子5和三个第二钩子6在电极抱箍组件的长度方向上呈间隔交错布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勾住组织,保证固定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箍抱片2的另一个侧边上设有耳板11,第二箍抱片3的另一个侧边上设有插销12,所述耳板11上设有用于插销12插入的插孔,耳板11与插销12能够连接锁定。这样可以保证电极固定器在闭合之后更安全,防止电极固定器由于意外受力打开导致电极1脱开。锁定结构进行替换,此类的常规替换仍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箍抱片2和第二箍抱片3的内表面均设有软内衬层,软内衬层可以给电极1提供保护。所述软内衬层优选采用医用硅胶材料制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