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普利酮片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74051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药剂型,具体的说是一种依普利酮片剂,属于药物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依普利酮(eplerenone,i)是由辉瑞/法玛西亚公司开发的新一代选择性醛固酮拮抗剂,用于治疗1期和2期的高血压患者,有效率和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幅度与依那普利相似。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药作用不佳的低肾素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普利酮也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依普利酮片剂,包括片芯和包衣,是以依普利酮为有效药物成分,与药学可接受的辅助成分共同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片芯按照重量百分含量计,具体的成份如下:

依普利酮10%-30%

填充剂15%-80%

崩解剂1%-20%

表面活性剂0.1%-5%

润滑剂0.1%-8%

粘合剂适量。

所述填充剂选自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或糊精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淀粉钠、交联羧甲淀粉钠、交联聚维酮或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或司盘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润滑剂选自微粉硅胶、滑石粉、硬脂酸镁或硬脂富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粘合剂选自水、乙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维酮或淀粉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包衣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如下组分:

水溶性包衣材料5%-20%

包衣溶剂80%-95%。

所述包衣中:

所述水溶性包衣材料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或欧巴代;

所述包衣溶剂为水、乙醇、丙酮或氯仿中的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组合物。

所述的依普利酮片剂,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依普利酮、表面活性剂及部分填充剂混合均匀,进行超微粉碎,控制其平均粒径在50μm以下;

②将粉碎后混合物与剩余填充剂、部分崩解剂混合均匀,加入粘合剂制软材,制粒、干燥;

③将上述干燥后的颗粒整粒后,加入润滑剂及剩余崩解剂,混合均匀,压片即得片芯;

④将片芯置包衣锅内,包衣,干燥后即得依普利酮片剂。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剂分为两种,包括第一填充剂和第二填充剂;所述第一填充剂是指与原料药及表面活性剂进行超微粉碎的填充剂,其占所述填充剂总重量的30%-40%;

所述崩解剂为两种,包括内加崩解剂和外加崩解剂;所述内加崩解剂占所述崩解剂总重量的50%-70%;

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填充剂为乳糖或预胶化淀粉中的一种,优选乳糖;

所述第二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或糊精中的一种,优选微晶纤维素;

所述内加崩解剂为羧甲淀粉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羧甲淀粉钠中的一种,优选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所述外加崩解剂为交联聚维酮或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中的一种,优选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片芯处方:

依普利酮45g30%

乳糖27g18%

十二烷基硫酸钠1.80g1.2%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7.5g5.0%

微晶纤维素60g40%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7.5g5.0%

滑石粉1.20g0.8%,制成1000片。

粘合剂:

淀粉8.0g

水100ml,制成8%淀粉浆。

包衣液处方:

欧巴代15g

纯化水100ml,制成约100ml。

制备工艺:

1.将处方量的依普利酮、乳糖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平均粒径在50µm以下;

2.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和处方量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8%淀粉浆制软材,过24目筛,制成湿颗粒;

3.将湿颗粒置于干燥箱中,50-60℃鼓风干燥烘干;

4.将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润滑剂及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片芯;

5.用欧巴代水溶液包衣,包衣增重约为3%,包衣后干燥即得。

6.将所得片剂进行溶出度考察,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一的溶出度检查结果

实施例2

片芯处方:

依普利酮30g20%

预胶化淀粉34.5g23%

十二烷基硫酸钠1.80g1.2%

羧甲淀粉钠7.5g5.0%

甘露醇67.5g45%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7.5g5.0%

微粉硅胶1.20g0.8%,制成1000片。

粘合剂:

淀粉8.0g

水100ml,制成8%淀粉浆。

包衣液处方:

欧巴代15g

纯化水100ml,制成约100ml。

制备工艺:

1.将处方量的依普利酮、预胶化淀粉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平均粒径在50µm以下;

2.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和处方量甘露醇、羧甲淀粉钠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8%淀粉浆制软材,过24目筛,制成湿颗粒;

3.将湿颗粒置于干燥箱中,50-60℃鼓风干燥烘干;

4.将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润滑剂及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片芯;

5.用欧巴代水溶液包衣,包衣增重约为3%,包衣后干燥即得;

6.将所得片剂进行溶出度考察,实验结果见表2。

表2实施例二的溶出度检查结果

实施例3

片芯处方:

依普利酮24g16%

乳糖34.5g23.0%

吐温3.00g2.0%

羧甲基纤维素钠7.8g5.2%

微晶纤维素72.0g48.0%

交联聚维酮7.5g5.0%

硬脂富马酸钠1.20g0.8%,制成1000片。

粘合剂:

淀粉8.0g

水100ml,制成8%淀粉浆。

包衣液处方:

欧巴代15g

纯化水100ml,制成约100ml。

制备工艺:

1.将处方量的依普利酮、乳糖和吐温混合均匀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平均粒径在50µm以下;

2.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和处方量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8%淀粉浆制软材,过24目筛,制成湿颗粒;

3.将湿颗粒置于干燥箱中,50-60℃鼓风干燥烘干;

4.将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润滑剂及交联聚维酮,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片芯;

5.用欧巴代水溶液包衣,包衣增重约为3%,包衣后干燥即得;

6.将所得片剂进行溶出度考察,实验结果见表3。

表3实施例三的溶出度检查结果

实施例4

片芯处方:

依普利酮15.0g10%

乳糖34.5g23.0%

十二烷基硫酸钠3.00g2.0%

羧甲淀粉钠12.0g8.0%

微晶纤维素72.0g48.0%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0.5g7.0%

硬脂酸镁3.00g2.0%,制成1000片。

粘合剂:

淀粉8.0g

水100ml,制成8%淀粉浆、

包衣液处方:

欧巴代15g

纯化水100ml,制成约100ml。

制备工艺:

1.将处方量的依普利酮、乳糖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平均粒径在50µm以下;

2.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和处方量微晶纤维素、羧甲淀粉钠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8%淀粉浆制软材,过24目筛,制成湿颗粒;

3.将湿颗粒置于干燥箱中,50-60℃鼓风干燥烘干;

4.将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润滑剂及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片芯;

5.用欧巴代水溶液包衣,包衣增重约为3%,包衣后干燥即得;

6.将所得片剂进行溶出度考察,实验结果见表4。

表4实施例四的溶出度检查结果

实施例5

片芯处方:

依普利酮30.0g20%

乳糖34.5g23%

十二烷基硫酸钠1.80g1.2%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7.5g5.0%

微晶纤维素67.5g45%

交联聚维酮7.5g5.0%

微粉硅胶1.20g0.8%,制成1000片。

粘合剂:

淀粉8.0g

水100ml,制成8%淀粉浆。

包衣液处方:

欧巴代15g

纯化水100ml,制成约100ml。

制备工艺:

1.将处方量的依普利酮、乳糖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均匀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平均粒径在50µm以下;

2.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和处方量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8%淀粉浆制软材,过24目筛,制成湿颗粒;

3.将湿颗粒置于干燥箱中,50-60℃鼓风干燥烘干;

4.将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润滑剂及交联聚维酮,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片芯;

5.用欧巴代水溶液包衣,包衣增重约为3%,包衣后干燥即得;

6.将所得片剂进行溶出度考察,实验结果见表5。

表5实施例五的溶出度检查结果

实施例6

片芯处方:

依普利酮45g30%

预胶化淀粉27g18%

吐温1.80g1.2%

交联羧甲淀粉钠7.5g5.0%

微晶纤维素60g40%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7.5g5.0%

滑石粉1.20g0.8%,制成1000片。

粘合剂:

淀粉8.0g

水100ml,制成8%淀粉浆。

包衣液处方:

欧巴代15g

纯化水100ml,制成约100ml。

制备工艺:

1.将处方量的依普利酮、预胶化淀粉和吐温混合均匀后用超微粉碎机进行粉碎,控制平均粒径在50µm以下;

2.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和处方量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淀粉钠混合均匀后,加入粘合剂8%淀粉浆制软材,过24目筛,制成湿颗粒;

3.将湿颗粒置于干燥箱中,50-60℃鼓风干燥烘干;

4.将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加入处方量润滑剂及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片芯;

5.用欧巴代水溶液包衣,包衣增重约为3%,包衣后干燥即得;

6.将所得片剂进行溶出度考察,实验结果见表6。

表6实施例六的溶出度检查结果

由上述表1-表6中试验数据结果可知,本公开实施例1-6中所提供的依普利酮片剂具有非常好的溶出度。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公开所提供的依普利酮片剂的稳定性,以下将进一步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依普利酮片剂进行药物稳定性试验。

本公开实施例1-6所提供的依普利酮片剂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了节省篇幅,以下仅列出实施例1所制备的依普利酮片剂的稳定性数据,具体试验方法如下:

药物稳定性测试:

取样品,分别于高温40℃、高温60℃、高湿rh75%、高湿rh92.5%及光照强度5000lx±500lx条件下放置10天,取样检测,并与0天相比较,试验结果见表7。

表7依普利酮片剂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由上述表7试验数据结果可知,本公开的片剂在进行10天影响因素放样后其有关物质、外观性状、溶出度、含量与0天相比未见显著变化。从而说明本公开提供的依普利酮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依普利酮片剂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结论,本公开所提供的依普利酮片剂通过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采用强效崩解剂,同时联合使用表面活性剂使难溶性药物依普利酮溶出,进而增加依普利酮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同时,本公开所提供的依普利酮片剂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