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4281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在治疗心脏预激综合征的手术时,可借助高功能电子计算机定位。有的手术操作也不一定要进行切割来破坏组织,如经各种内窥镜取出胆道、尿路或胃肠道内的结石或异物;经穿刺导管用气囊扩张冠状动脉,或用激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等。因之手术也有更广泛的含义。但目前绝大多数手术仍以医师的手工操作为主。

消毒方法对外科手术而言十分重要,可大幅减低外科手术的死亡率,但消毒方法在取得医学界广泛认同、推广的过程当中,却遇上前所未有的困难。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技术进行优化设计,设计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清洗消毒不够彻底,导致病人感染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及消毒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支撑台面,所述支撑台面上端一侧设有清洗箱,所述清洗箱上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端固定连接有冲洗装置,所述冲洗装置上端通过管道联通有消毒液箱,所述消毒液箱输出端和冲洗装置之间设有阀门,所述清洗箱内设有器械固定板,所述清洗箱下端联通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下端设有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水过滤装置一端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联通于冲洗装置,所述清洗箱一侧贯穿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一端设有烘干装置,所述滑道另一端设于器械固定板一侧。

优选的,所述冲洗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冲洗头,所述水泵输入端联通于水箱,所述水泵输出端通过管路联通于冲洗头。

优选的,所述冲洗头固定连接于清洗箱内部一侧,所述冲洗头位于器械固定机构上端。

优选的,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和滤芯,所述箱体上端设有与滤芯相匹配的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风机、电热丝和保温罩,所述电热丝嵌于保温罩内侧,所述风机位于保温罩一侧。

优选的,所述保温罩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一端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所述保温罩外侧嵌有时间控制器,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于时间控制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的消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消毒准备,首先将需要进行清洗消毒的手术器械固定在器械固定板上,盖上箱盖,在箱盖上端的水箱内加入适量清水;

S2:消毒液稀释,打开阀门按需求从消毒液箱中放出适当的消毒液,消毒液与水箱内的清水混合稀释;

S3:初步清洗消毒,接通水泵的电源,使得水泵从水箱中抽取稀释的消毒液,将消毒液经过冲洗头喷向手术器械;

S4:进一步的清洗,初步清洗完成后的污水会从下方的排液管进入污水过滤装置,可以通过水泵抽取再次循环使用,也可以直接在水箱内加入清水,对手术器械进行进一步的冲洗;

S5:手术器械烘干,将清洗完成的手术器械从器械固定板上取出,通过滑道传递到烘干装置,同时接通风机和电热丝的电源,使得风机不断地将电热丝加热的空气吹向手术器械,手术器械不断升温,将表面的水分蒸发出去,一定的温度下也能达到进一步消毒的效果;

S6:辅助烘干,对于结构复杂的手术器械,可以将手术器械放置在滚筒中,然后设定好时间控制器的参数,接通电源,使得电机按照时间控制器设定的时间来工作,带动滚筒转动,使得手术器械烘干更为充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手术器械进行冲洗,清洗完成后,在清洗室下方设置过滤装置收集污水,可以有效的减少污水的排放,过滤到一定标准的水源还可以再次投入使用,清洗完成后可以将手术器械送到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操作,也可以调节温度,到达高温灭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冲洗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支撑台面、3清洗箱、4箱盖、5冲洗装置、6消毒液箱、7阀门、8器械固定板、9排液管、10污水过滤装置、11循环管、12滑道、13烘干装置、14水箱、15水泵、16冲洗头、17箱体、18滤芯、19过滤网、20风机、21电热丝、22保温罩、23滚筒、24电机、25时间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设置支撑台面2,所述支撑台面2上端一侧设有清洗箱3,所述清洗箱3上端设有箱盖4,箱盖4为可拆卸的,所述箱盖4上端固定连接有冲洗装置5,所述冲洗装置5上端通过管道联通有消毒液箱6,所述消毒液箱6输出端和冲洗装置5之间设有阀门7,通过阀门7可以控制进入冲洗装置5中的消毒液的量。

所述清洗箱3内设有器械固定板8,待清洗的物品放置到固定板8上进行冲洗。所述清洗箱3下端联通有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下端设有污水过滤装置10,所述污水过滤装置10一端设有循环管11,所述循环管11一端联通于冲洗装置5,这样,经过污水过滤装置10的污水又可以回到冲洗装置5中进行重新利用,节约了资源。

所述清洗箱3一侧贯穿连接有滑道12,所述滑道12一端设有烘干装置13,所述滑道12另一端设于器械固定板8一侧。往冲洗装置5内混入适当的消毒液可以更好的清洗手术器械,在清洗室下方设置的过滤装置收集污水,可以有效的减少污水的排放,清洗完成后可以将手术器械送到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装置5包括水箱14、水泵15和冲洗头16,所述水泵15输入端联通于水箱14,所述水泵15输出端通过管路联通于冲洗头16。通过增加水箱14、水泵15和冲洗头16,可以组成简易的压力冲洗机构,方便对手术器械进行冲洗,无需用手操作,避免部分锋利的器械伤人,且压力冲洗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头16固定连接于清洗箱3内部一侧,所述冲洗头16位于器械固定机构8上端。冲洗头16的设置可以对清洗箱3内部的手术器械进行冲洗,方便将手术器械表面的脏污清洗掉。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过滤装置10包括箱体17和滤芯18,所述箱体17上端设有与滤芯18相匹配的过滤网19。通过过滤网19的设置,可以将清洗后的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拦截,经过滤芯18的污水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方便后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13包括风机20、电热丝21和保温罩22,所述电热丝21嵌于保温罩22内侧,所述风机20位于保温罩22一侧。风机20可以将电热丝21加热的空气吹向手术器械,使得手术器械不断升温,将表面的水分蒸发出去,高温情况下也可以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罩22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滚筒23,所述滚筒23一端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24,所述保温罩22外侧嵌有时间控制器25,所述电机24电性连接于时间控制器25。通过设置滚筒,可以不断翻滚加快手术器械烘干的效率,加设时间控制器25,可以根据医疗器械的不同,对翻转时间进行不同的调节。这里,对时间控制器的具体形状结构以及安装具体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科手术用器械洗涤消毒装置的消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消毒准备,首先将需要进行清洗消毒的手术器械固定在器械固定板上,盖上箱盖,在箱盖上端的水箱内加入适量清水;

S2:消毒液稀释,打开阀门按需求从消毒液箱中放出适当的消毒液,消毒液与水箱内的清水混合稀释;

S3:初步清洗消毒,接通水泵的电源,使得水泵从水箱中抽取稀释的消毒液,将消毒液经过冲洗头喷向手术器械;

S4:进一步的清洗,初步清洗完成后的污水会从下方的排液管进入污水过滤装置,可以通过水泵抽取再次循环使用,也可以直接在水箱内加入清水,对手术器械进行进一步的冲洗;

S5:手术器械烘干,将清洗完成的手术器械从器械固定板上取出,通过滑道传递到烘干装置,同时接通风机和电热丝的电源,使得风机不断地将电热丝加热的空气吹向手术器械,手术器械不断升温,将表面的水分蒸发出去,一定的温度下也能达到进一步消毒的效果;

S6:辅助烘干,对于结构复杂的手术器械,可以将手术器械放置在滚筒中,然后设定好时间控制器的参数,接通电源,使得电机按照时间控制器设定的时间来工作,带动滚筒转动,使得手术器械烘干更为充分。

本发明通过消毒液箱往冲洗装置内混入适当的消毒液可以更好的清洗手术器械,水泵从水箱中抽取稀释的消毒液对手术器械进行冲洗,清洗完成后,可以直接抽取清水再次清洗,在清洗室下方设置的过滤装置收集污水,可以有效的减少污水的排放,过滤到一定标准的水源还可以再次投入使用,清洗完成后可以将手术器械送到烘干装置进行烘干操作,接通风机和电热丝的电源,使得风机不断地将电热丝加热的空气吹向手术器械,手术器械不断升温,将表面的水分蒸发出去,提高烘干温度可以达到高温消毒灭菌的效果。

因此通过上述的外科手术用器械消毒装置,可以有效的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和烘干消毒,防止带有病菌的手术器械与病人接触,对病人造成感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