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18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产品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
背景技术
:医院临床外科进行非手术处理之前,通常需要用到多种器具和用品,这些器具和用品包括镊子、钳子、剪刀、棉球杯、注射器、金属穿刺针、缝合针、手术刀等,不同的外科处理,所需的器具和用品也不同,手术在进行过程中,上述医疗器械具通常放置于一摊开的器械包布上。然而由于现有的医疗器械包布均为简单的布匹制成,仅用于放置医疗器械,功能单一,更无法主动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处理。专利cn204863482u公布了一种具吸水性的强化型医疗器械包布,公开了一种具有强吸水性的机械包布,然而该专利仍无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杀菌处理。由于医疗器械在放置于医疗器械包布上时是无法进行实时灭菌消毒的,一旦在放置过程中受到污染,将对治疗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以上
背景技术
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包括碳纤维布层和水刺无纺布层;其中,所述水刺无纺布层作为内芯层,其上、下面均设置有所述碳纤维布层,所述水刺无纺布层和碳纤维布层的侧边均设置有玻璃纤维布;所述水刺无纺布层的一侧边处设置有碳纤维连接桥;所述碳纤维连接桥的一侧面处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的一极与所述碳纤维连接桥接触,另一极与所述碳纤维布层接触;所述水刺无纺布层内部设置有氯化钠固体颗粒。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覆有硅橡胶膜,所述硅橡胶膜上、下两面均设置有开孔,开孔中设置有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分别将所述电池两极与所述碳纤维布层和碳纤维连接桥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层的侧边以及底面均设置有pet防水层。进一步地,所述碳纤维布层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纳米银抗菌布条和棉布条。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抗菌布条和棉布条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袋。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袋采用亚麻布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抗菌布条和棉布条与碳纤维布层之间均采用胶粘连接。进一步地,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相对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绑带和绑扣。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利用简单而巧妙的电化学设计对放置于其内的医疗器械表面起到强力杀菌的作用,且能够随时根据需要对医疗器械表面进行简易杀菌,为医疗器械卫生安全提供有效保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结构示意图;图2为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0碳纤维布层20水刺无纺布层30玻璃纤维布11碳纤维连接桥12电池13硅橡胶膜14导电弹簧40pet防水层50纳米银抗菌布条60棉布条70容纳袋81绑带82绑扣21氯化钠固体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碳纤维布层10和水刺无纺布层20;其中,所述水刺无纺布层20作为内芯层,其上、下面均设置有碳纤维布层10,所述水刺无纺布层20和碳纤维布层10的周围四侧边均设置有玻璃纤维布30;所述水刺无纺布层20的一侧边处设置有碳纤维连接桥11;所述碳纤维连接桥11的一侧面处设置有电池12;所述电池12的一极与所述碳纤维连接桥11接触,另一极与所述碳纤维布层10接触;所述水刺无纺布层20内部设置有氯化钠固体颗粒21。具体地,如图2所示,由于医疗器械上常常带有一定的水或液体,将医疗器械放置在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上,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会吸收水或液体,当水或液体透过碳纤维布层10进入水刺无纺布层20时,会溶解水刺无纺布层20内部的氯化钠固体颗粒21,使氯化钠固体颗粒21形成电解质溶液,由于水刺无纺布的强吸水性以及毛细现象,即使有少量的水也能够使电解质溶液与包布上、下面的碳纤维布层10接触,并形成离子和电子的转移通道。由于碳纤维布层10具有导电性,且在包布侧边设置电池12的两极通过碳纤维连接桥11与包布上、下面的碳纤维布层10电性接通,一旦电解液形成后并与上、下面的碳纤维布层10电性接通,由于侧边均采用不导电的玻璃纤维布30包覆,便形成了以电池12、碳纤维连接桥11、上下面的碳纤维布层10、氯化钠电解质的电解池。当电解池形成后,将发生以下电极反应: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2h++2e→h2↑(还原反应)在具体使用时,将包布折叠并使医疗器械包裹于包布内。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杀菌原理如下:1、直接杀菌:通过产生的电场作用直接导致细菌细胞膜分解或发生电穿孔现象从而使细菌死亡;2、当菌体细胞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时,在电极(包布上、下面的碳纤维布层)表面引起菌体细胞膜的破坏,产生溶菌和引起细胞内dna致命损伤而使细菌死亡;3、在阳极产生的cl2具有杀菌的作用,由于在使用时包布折叠并将医疗器械包裹于包布内,因此cl2和h2在无光的条件下不会发生反应,而cl2为气体,当包布折叠后,会驻留在包布内并对包裹于包布内的医疗器械进行杀菌处理。由于包布吸收医疗器械上的水分较少,因此发生的电解反应不会太剧烈,而一旦包布处于干燥状态,电解反应将会停止进行。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一方面消耗的电量不会太多,另一方面可以人为控制电解反应的发生。此外产生的cl2也为少量,又由于包布折叠后,cl2会驻留在包布内,因此仅会对包布内的医疗器械表面的细菌产生作用,而不会对周边的人员造成影响。另外,由于水刺无纺布层20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够将液体驻留在内部,因此电解液不易渗透至电池12内进而对电池12造成损坏,也不容易使电解质流失;此外,由于医疗器械在正常情况下会放置在包布中间位置,因此,一般仅会在水刺无纺布层20的中间位置产生导通上、下面的电解液,而将电池12设计安放至包布的侧边且靠近底面的位置,能够更进一步减小电池12被液体腐蚀损坏的可能性。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利用简单而巧妙的电化学设计对放置于其内的医疗器械表面起到强力杀菌的作用,且能够随时根据需要对医疗器械表面进行简易杀菌,为医疗器械卫生安全提供有效保证。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电池12包覆有硅橡胶膜13,所述硅橡胶膜13上、下两面均设置有开孔,开孔中设置有导电弹簧14,所述导电弹簧14分别将电池12两极与所述碳纤维布层10和碳纤维连接桥11连接。具体地,使用的电池12可以为纽扣电池,当水渗透至水刺无纺布层20内部,并与溶解后的氯化钠固体颗粒形成电解质溶液时,尽管根据之前的描述,以上技术方案已经尽量减少了电池12被损坏的可能性,然而仍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如图所示,将电池12包覆硅橡胶膜13,且通过导电弹簧14分别将电池12两极与所述碳纤维布层10连接,能够显著地对电池12形成保护,使之不会被液体侵蚀而损坏。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碳纤维布层10的四周侧边以及底面均设置有pet防水层40。采用pet防水层40对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底面以及四侧边进行包覆,由于pet材料的耐疲劳性、耐摩擦性较好,一方面能够增加医疗器械包布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保证水刺无纺布层20内的氯化钠电解质不流失,增长电解功能的使用寿命。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碳纤维布层10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纳米银抗菌布条50和棉布条60。具体地碳纤维布层10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纳米银抗菌布条50和棉布条60,纳米银抗菌布条50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接触的医疗器械包布表面进行杀菌处理,而棉布条60具有的吸水性也能够将医疗器械上的水分吸收,棉布条60吸收水分后由于毛细原理,会将水分传递至碳纤维布层10,再传递至吸水能力更强的水刺无纺布层20内,以便形成电解液溶液。优选地,所述纳米银抗菌布条50和棉布条60与碳纤维布层10之间均采用胶粘连接。胶粘连接能够使纳米银抗菌布条50和棉布条60重复使用,当纳米银抗菌布条50和棉布条60破损时,可以撕下并重新更换新的纳米银抗菌布条50和棉布条60,使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使用寿命增长。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纳米银抗菌布条50和棉布条60的表面上设置有容纳袋70。容纳袋70的设置能够帮助使用者存放医疗器械,多个容纳袋70能够将不同的医疗器械分开存放。较佳地,所述容纳袋70采用亚麻布制成。亚麻布的纤维强度高,不易撕裂或戳破,能够把防止医疗器械对容纳袋70产生损伤,进一步提高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如图1所示,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相对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绑带81和绑扣82。当医疗器械安放至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内时,折叠医疗器械包布后,将绑带81缠绕医疗器械包布后固定在绑扣82上,能使医疗器械包覆严密并安全存放。本发明提供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包括纳米银抗菌布条和棉布条;尺寸为20cm*10cm*1.5cm(长*宽*厚);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尺寸为25cm*15cm*1.5cm(长*宽*厚),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尺寸为25cm*20cm*1.5cm(长*宽*厚),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对比例1、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去除电池,其余条件与实施例1一致;尺寸为20cm*10cm*1.5cm(长*宽*厚);对比例2:普通包布;尺寸为20cm*10cm*1.5cm(长*宽*厚);对比例3:普通包布+与实施例1相同型号相同大小的纽扣电池;尺寸为20cm*10cm*1.5cm(长*宽*厚);对比例4:普通包布+与实施例1具有一致的纳米银抗菌布条和棉布条;尺寸为20cm*10cm*1.5cm(长*宽*厚);将相同的医疗器械手术刀四把,放置于包布内,包布折叠后将手术刀包覆。测试方法:将手术刀放置到相同的生活用水环境中,进行污染10min后,观察手术刀表面的菌落分布,并计算手术刀表面每平方厘米的细菌菌落总数;再将手术刀分别同时放置到以上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包布中,并采用相同的方式折叠;静置1h后,取出手术刀,并对手术刀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进行观察并计算手术刀表面每平方厘米的细菌菌落总数;观察计算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测试前测试后细菌去除率实施例116cfu/cm24cfu/cm275.00%实施例215cfu/cm24cfu/cm273.33%实施例317cfu/cm25cfu/cm270.59%对比例115cfu/cm211cfu/cm226.67%对比例214cfu/cm214cfu/cm20对比例316cfu/cm215cfu/cm26.25%对比例415cfu/cm212cfu/cm220.00%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实施例1~3的灭菌能力与对比例1~4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和实质性特点,且细菌去除率达到70%以上;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2相比,可以看出对比例2没有加入电池而不存在电解池反应,其杀菌效果与对比例4大致相同,二者均具有纳米银抗菌布条和棉布条,但杀菌效果远远不如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可以得出结论,正是由于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电解池反应作用,使得杀菌效果大大增加。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2相比,可以看出,普通包布明显不具备杀菌作用,反应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对杀菌作用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实质进步。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3相比,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强力杀菌医疗器械包布的杀菌效果并非受电池本身的影响。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碳纤维布层、水刺无纺布层、玻璃纤维布、纳米银抗菌布条、棉布条、容纳袋、绑带、绑扣、电池、硅橡胶膜、碳纤维连接桥、pet防水层、导电弹簧、氯化钠固体颗粒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