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69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注射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3月27日、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4/059019、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号为201480002330.2、发明名称为“注射器”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针穿刺到穿刺对象而注入注射液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作为注射器的一种,已知以预先填充有药剂(注射液)的状态提供的预灌装注射器。在这种预灌装注射器中,开发出一种具备保护装置的注射器,该保护装置用于在穿刺前后防止由针的露出导致的意外穿刺。

例如,在日本特表2011-51303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外侧壳体(外筒:保护装置)来覆盖包括针在内的注射器整体的结构。该注射器根据穿刺时的规定操作,相对于外侧壳体推进注射器而使针尖露出,由此向穿刺对象进行穿刺。在对穿刺对象注入药剂之后,相对于外侧壳体使注射器自动地后退而将其再次收容。其结果为,防止穿刺后的针露出。

另外,从处理性(例如保管、搬运的容易性、操作性等)的观点来说,期望注射器适度地为小型。然而,针、药剂的填充部需要为相应的尺寸,小型化的实现受到限制。特别是,如日本特表2011-513035号公报所公开那样,担心具备保护装置的注射器由于其构造而大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关联于具有保护装置的注射器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通过使保护装置为更简单的结构而能够实现注射器的尽可能的小型化,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处理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注射器,具备:中空的针、具有用于保持上述针的针保持部的主体部、和在上述针向穿刺对象穿刺的前后覆盖该针的保护装置,上述注射器的特征在于,上述保护装置包括:内侧部件,其安装于上述针保持部,并绕该针保持部的外侧自由旋转;和外侧部件,其在穿刺前覆盖上述针和上述内侧部件的外侧,在穿刺时与上述主体部相对地向基端方向移动而使上述针露出,在穿刺后与上述主体部相对地向前端方向移动而覆盖上述针的前端,上述内侧部件具有朝向上述外侧部件突出的突起,上述外侧部件具有:引导路径,其供上述突起配置,在穿刺前至穿刺后为止的上述外侧部件的移动时将上述突起引导至规定位置,由此使上述内侧部件旋转;和限制部,其在上述突起移动至上述规定位置的阶段与上述内侧部件卡合而限制上述外侧部件相对于上述主体部向基端方向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注射器通过设置于内侧部件上的突起和设置于外侧部件上的引导路径,在针穿刺时外侧部件移动时,能够使配置于引导路径中的突起进行动作而使内侧部件旋转。因此,能够顺利地构建外侧部件的限制部与内侧部件相互卡合的配置关系,在穿刺后将针收容于外侧部件的状态下,能够良好地限制外侧部件向基端方向的移动。由此,注射器在穿刺后能够防止针从外侧部件露出,因此安全性提高。

另外,由于能够将内侧部件设为与针保持部的大小吻合程度的短形状(小型),所以能够实现注射器整体的小型化。由此,注射器的保管、搬运变得容易,另外,通过构成得短的注射器的前端部分,针的操作性提高,能够使针有效且高精度地穿刺。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内侧部件及上述外侧部件形成为筒状,上述内侧部件的轴向上的长度比与上述引导路径的与上述外侧部件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短。

这样,通过使内侧部件的轴向上的长度比引导路径的长度短,能够使注射器成为内侧部件相对于外侧部件充分短的结构,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为与针保持部吻合的形状。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针保持部具有支承筒部和鼓出筒部,上述鼓出筒部设置于上述支承筒部的前端,且外径大于上述支承筒部前端的外径,上述内侧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支承筒部和上述鼓出筒部之间的连结部分卡合的安装部。

由此,防止安装于支承筒部与鼓出筒部之间的连结部分上的内侧部件从鼓出筒部脱离,能够使内侧部件绕针保持部的外周稳定地旋转。

而且,也可以是,上述主体部具有与上述针保持部的基端相连的胴体部,上述内侧部件具有外径为上述胴体部的外径以下的筒部、和从上述筒部朝向上述外侧部件突出的上述突起。

这样,通过使内侧部件的筒部的外径为胴体部的外径以下,能够使注射器整体更加小型化。

另外,优选的是,在上述主体部的基端侧具有朝向外侧突出形成的搭挂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径小于上述搭挂部的最大外径。

这样,通过使外侧部件的外径小于搭挂部的最大外径,在将注射器收容(悬吊)于收纳容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外侧部件被卡挂,而简单地仅卡挂搭挂部。

在此,能够为,上述引导路径具有穿刺前位置、穿刺时位置、和穿刺后位置,其中,上述穿刺前位置是在穿刺前供上述突起配置的位置,上述穿刺时位置是在穿刺时供上述突起在上述穿刺前位置的前端侧移动过来的位置,上述穿刺后位置是比上述穿刺时位置靠基端侧的上述规定位置,是相对于上述穿刺前位置使相位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周向上偏移、并在穿刺后供上述突起移动过来的位置,上述限制部由钩部构成,上述钩部在上述突起移动至上述穿刺后位置时,与上述内侧部件卡合而限制上述外侧部件向基端方向移动。

这样,通过在穿刺后位置使钩部钩挂于内侧部件,注射器能够通过内侧部件简单地限制外侧部件的后退。

也可以是,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上述钩部具有向上述外侧部件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上述内侧部件具有:卡合部,其在上述突起位于上述穿刺后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与上述凸部卡合;和允许通过部,其能够供上述凸部从上述内侧部件的前端通过至基端,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允许通过部在上述内侧部件的周向上的相位偏移。

这样,通过使卡合部与允许通过部在内侧部件的周向上的相位偏移,注射器通过内侧部件的旋转,能够容易地改变允许通过部和卡合部相对于外侧部件的凸部的位置关系。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钩部具有设有上述凸部的弹性片,在上述突起从上述穿刺时位置向上述穿刺后位置移动时,上述弹性片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由此上述凸部越过上述卡合部。

这样,通过使弹性片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而使凸部越过卡合部,注射器能够顺畅地进行外侧部件相对于内侧部件的相对移动。

或者,也可以是,上述钩部具有爪部,上述爪部向上述穿刺后位置的前端附近的上述引导路径内突出,并与移动至上述穿刺后位置的上述突起钩挂,由此限制上述外侧部件向基端侧移动。

这样,通过使爪部钩挂于突起,注射器可以不设置向外侧部件的内侧突出的构造,因此能够使保护装置更小型化。

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上述钩部具有弹性片,上述弹性片与从上述穿刺时位置至上述穿刺后位置之间的上述引导路径相邻,并设有上述爪部,在上述突起从上述穿刺时位置向上述穿刺后位置移动时,上述弹性片弹性变形,由此上述突起越过上述爪部。

这样,通过使弹性片弹性变形而使突起越过爪部,注射器能够顺畅地进行外侧部件相对于内侧部件的相对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爪部在与上述穿刺后位置相对的边上具有朝向上述穿刺后位置开口的v字槽,当位于上述穿刺后位置的上述突起要朝向上述穿刺时位置移动时,上述突起与上述v字槽抵接而被引导至上述v字槽的底部。

这样,当突起被引导至v字槽时,突起与爪部的卡合变得进一步牢固。

而且,优选的是,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罩,该罩限制上述弹性片向外侧变形。

这样,注射器通过在外侧部件的外周面上配置罩,能够限制弹性片朝向外侧变形,能够防止爪部从内侧部件分离而解除卡合。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也可以在上述罩的内表面与上述爪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

这样,当在罩的内表面与爪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时,罩的内表面不会与弹性变形的爪部的外表面发生干涉,因此爪部容易弹性变形,内侧部件的突起容易越过爪部。

另外,优选的是,该注射器具备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在内部具有用于收纳上述针的空洞部、和对上述针的前端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上述外侧部件具有密封部件保持部,上述密封部件保持部以能够将上述密封部件拆下的方式保持上述密封部件,在上述密封部件于穿刺前保持于上述密封部件保持部的状态下,上述密封部件的基端部与上述针保持部的前端部紧密接合,由此对上述空洞部进行密封。

这样,通过使注射器具有密封部件,能够在穿刺前通过空洞部及密封部使针处于密封状态。另外,保持在密封部件保持部上的密封部件能够防止穿刺前外侧部件相对于主体部相对移动。

而且,也可以是,上述外侧部件具有中空部,上述中空部收容上述针及上述内侧部件,在构成上述中空部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引导用槽部,上述引导用槽部在将上述内侧部件从基端侧插入到上述中空部时,将上述突起引导至上述引导路径。

这样,通过使注射器的外侧部件具备引导用槽部,在组装保护装置的过程中能够将内侧部件的突起顺畅地引导至引导路径,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组装作业。另外,在组装时,还能够抑制外侧部件、内侧部件的破损等。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引导用槽部由第一槽和第二槽构成,其中,上述第一槽在上述引导路径(54)的基端附近朝向该引导路径形成为与上述内侧部件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直线状,上述第二槽与上述第一槽的基端侧相连,朝向该第一槽向上述内侧部件的旋转方向且向前端方向倾斜。

这样,通过使引导用槽部由第一槽和第二槽构成,在将内侧部件从外侧部件的基端侧插入时,首先能够沿着第二槽引导突起而使其向第一槽移动。然后,使移动至第一槽的突起简单地进入并配置于引导路径。另外,当在第一槽的引导下插入保持有针的主体部及内侧部件时,能够使针相对于密封部件笔直地穿入。

另外,优选的是,上述引导路径具有穿刺前位置、穿刺时位置和穿刺后位置,其中,上述穿刺前位置是在穿刺前供上述突起配置的位置,上述穿刺时位置是在穿刺时供上述突起在上述穿刺前位置的前端侧移动过来的位置,上述穿刺后位置是比上述穿刺时位置靠基端侧的上述规定位置,是与上述穿刺前位置在上述外侧部件的轴向上位于不同位置、且在穿刺后供上述突起移动过来的位置,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罩,上述罩在上述突起位于上述穿刺前位置或上述穿刺后位置中的某一位置时,覆盖上述内侧部件的外周面整体,在上述突起位于上述穿刺前位置或上述穿刺后位置中的另一位置时,使上述内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比上述罩向前端侧或基端侧突出。

这样,通过从罩使内侧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比罩向前端侧或基端侧突出,注射器的使用者能够通过确认内侧部件的状态来确认注射器为未使用或已使用。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罩,该罩具有能够视觉辨认上述外侧部件的内部的窗部,经由上述窗部视觉辨认到的上述内侧部件的外观在上述内侧部件旋转前后不同。

这样,当在罩上设有窗部时,注射器即使不为从罩使内侧部件露出的结构,也能够在内侧部件的旋转前后视觉辨认到不同的外观,因此能够使使用者识别是未使用还是已使用。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保护装置为更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注射器的尽可能的小型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处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注射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将图1的注射器的前端部放大示出的侧面剖视图,图3b是表示图3a的注射器的盖的拆下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图1的外筒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的外筒的剖视立体图。

图5a是表示图1的内筒的立体图,图5b是变形例的内筒的立体图。

图6是收纳图1的注射器的收纳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6的收纳容器的侧面剖视图。

图8a是说明图1的注射器的穿刺时的动作的第一说明图,图8b是接着图8a的注射器的第二说明图,图8c是接着图8b的注射器的第三说明图,图8d是接着图8c的注射器的第四说明图。

图9a是表示穿刺前的外筒及内筒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图9b是表示穿刺时的外筒及内筒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图9c是表示穿刺后的外筒及内筒的状态的剖视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1a是表示图10的外筒的立体图,图11b是图11a的外筒的剖视立体图。

图12a是说明图10的保护装置的组装时的动作的第一说明图,图12b是接着图12a的保护装置的第二说明图,图12c是接着图12b的保护装置的第三说明图。

图13a是说明图10的注射器的穿刺时的动作的第一说明图,图13b是接着图13a的注射器的第二说明图,图13c是表示图13b的外筒与内筒的关系的剖视立体图。

图14a是概要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外筒的第一说明图,图14b是表示基于图14a的外筒实现的突起的动作的第二说明图,图14c是接着图14b的表示突起的动作的第三说明图,图14d是接着图14c的表示突起的动作的第四说明图,图14e是接着图14d的表示突起的动作的第五说明图。

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将图15的注射器的保护装置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17a是表示图15的注射器的前端部的侧视图,图17b是表示图15的注射器的前端部的侧面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5的注射器的穿刺后状态下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0是将图19的注射器的保护装置分解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21a是表示图19的注射器的前端部的侧面剖视图,图21b是表示图19的注射器的外筒的侧面剖视图。

图22a是在图19的注射器中以拆下罩的状态表示穿刺前的突起的配置的侧视图,图22b是在图19的注射器中以拆下罩的状态下表示穿刺后的突起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3a是在图19的注射器中说明穿刺前的窗部的作用的放大侧视图,图23b是以拆下图23a中的罩的状态表示的侧视图。

图24a是在图19的注射器中说明穿刺后的窗部的作用的放大侧视图,图24b是以拆下图24a中的罩的状态表示的侧视图。

图25a是概要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外筒及罩的第一说明图,图25b是表示基于图25a的外筒实现的突起的动作的第二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出优选实施方式(第一~第六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注射器。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注射器的概要情况。如上所述,注射器构成为预先填充有药剂(注射液)的预灌装注射器。该注射器安装有用于覆盖针的保护装置而被提供,由此防止药剂漏出,并且卫生性、穿刺前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注射器在使用时,由使用者从保护装置使针露出,对作为穿刺对象的患者进行针的穿刺及药剂的投放(注入)。在投放药剂后,由使用者使注射器从患者分离,由此使露出的针自动地再次收容于保护装置。由此,注射器的穿刺后的安全性也得到提高。此外,注射器的使用者并不限定于医生、护士等,还包括患者自己。另外,注射器并不限定于预灌装注射器,也可以是在提供产品之后填充药液的方式的注射器。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具有:对患者进行穿刺的针12;主体部14,其具有蓄存药剂的蓄存空间16;以及柱塞18,其插入于蓄存空间16,并能够与主体部14相对移动。另外,在注射器10上设有如上所述在穿刺前后覆盖针12的保护装置20。此外,以下,将保护装置20侧作为注射器10的前端侧、将柱塞18侧作为注射器10的基端侧而进行说明。

期望注射器10的针12构成为患者不太感到疼痛程度的细径的筒状,其前端部(针尖)锐利地形成以容易刺入皮下即可。在针12的内部形成有能够将药剂从前端排出的导出路径12a。

主体部14具有:在其内部具有蓄存空间16的胴体部22、设置于胴体部22的前端侧的针保持部24、以及设置于胴体部22的基端侧的搭挂部26。各部位在制造主体部14时一体成形。

胴体部22呈圆筒状,根据蓄存空间16的药剂蓄存量而以规定的轴向长度及直径尺寸形成。胴体部22具有包围蓄存空间16侧周围的圆筒状的周壁22a、以及与周壁22a的前端相连且构成蓄存空间16的底部的端壁22b。搭挂部26从周壁22a的基端侧外周面朝向外侧突出形成,构成为在操作柱塞18时供使用者的手指搭挂。另外,搭挂部26的外缘由相对的一对圆弧部26a和相对的一对直线部26b构成。另一方面,针保持部24与端壁22b连结。

如图2及图3a所示,针保持部24为用于保持针12的部位,以轴心与胴体部22的轴心同轴的方式向前端方向突出。在针保持部24的轴心部上设有保持孔24a,该保持孔24a具有与针12的外径一致的内径,且在从前端部至蓄存空间16的范围内贯穿形成。将针保持部24的突出量设定成能够同时实现用于沿着注射器10的轴向可靠地保持针12的长度、以及用于提高注射器10的处理性的简短度(小型化)。因此,使针保持部24由基端侧的支承筒部28和前端侧的鼓出筒部32构成,从而以较短距离可靠地保持针12。另外,针保持部24的轴向上的长度比针12的从针保持部24向前端侧突出的部分的轴向上的长度短。

支承筒部28与主体部14相比形成得充分细,在其内部沿着轴向设有保持孔24a。针12在插入到该保持孔24a的状态下通过适当的固定方法固定、保持于支承筒部28上。作为针12的固定方法,可举出嵌件成形、基于高频或激光的热熔接、基于粘结剂的粘结等。

另外,支承筒部28在其周围具有轴承肋30。在支承筒部28的外周面的周向上以90°间隔设有四个轴承肋30,该轴承肋30向支承筒部28的法线方向突出。各轴承肋30沿着支承筒部28的轴向在从端壁22b至鼓出筒部32的范围内形成,将其厚度设定得比支承筒部28的外径薄。另外,将各轴承肋30的从支承筒部28朝向法线方向外侧的突出高度设定成从基端朝向前端而缓慢地降低,且最低的前端与鼓出筒部32连结。

鼓出筒部32形成为双筒构造,从而能够保持针12并且供后述的保护装置20的盖46安装。具体地说,具有在中央部保持针12的中央支承部34、环绕于中央支承部34侧方的外侧包围部36、以及在外侧包围部36的基端侧形成为收缩状的缩颈部38。

中央支承部34形成为大致圆锥形状,以穿过顶部及轴心部的方式具有保持孔24a。外侧包围部36以在与中央支承部34之间能够插入盖46的方式分离。外侧包围部36的前端侧比各轴承肋30向径向外侧扩开。外侧包围部36的基端侧朝向各轴承肋30收缩,并与各轴承肋30的前端相连,由此形成缩颈部38。这样形成为收缩状的缩颈部38具有使保护装置20的内筒42绕针保持部24的外侧旋转的功能。此外,缩颈部38可以不呈收缩状,而在外侧包围部36(支承筒部28)与各轴承肋30(鼓出筒部32)之间简单地形成为层差状。

安装于注射器10上的保护装置20与上述针保持部24一起构成用于防止针12意外露出的安全机构21。该保护装置20主要由覆盖针12的外筒40(外侧部件)以及安装于针保持部24上的内筒42(内侧部件)构成,而且还包括弹簧44(弹压部件)和盖46(密封部件)而组装。

如图3a、图3b、图4a及图4b所示,保护装置20的外筒40形成为直径比主体部14的胴体部22仅大一圈的外形。具体地说,将外筒40的外径设定成小于搭挂部26的最大外径。此外,搭挂部26的最大外径是指在与胴体部22的轴垂直的平面上将从胴体部22的轴至搭挂部26的外缘为止的最大距离设为半径的虚拟圆的外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包括一对圆弧部26a的虚拟圆的外径。

在外筒40的内部设有能够收容安装于针保持部24上的针12、内筒42或胴体部22的前端侧的中空部48。中空部48的前端侧具有在针12的穿刺前状态下收纳针保持部24、内筒42的空间。因此,外筒40能够相对于针12、主体部14及内筒42向基端方向移动。另外,外筒40由圆筒状的侧壁50以及在侧壁50的前端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上底壁52构成。

侧壁50包围中空部48侧周围且具有比针12长的轴向长度。在侧壁50的基端侧设有与中空部48相连通的基端开口48a。将侧壁50的内径设定成比胴体部22的外径稍大的程度,从而实现了外筒40的进退移动的顺利性以及保护装置20(外筒40)的小型化。另外,从侧壁50的大致中间部至前端侧形成有一对引导路径54。

一对引导路径54设置于隔着中空部48的相对位置,沿轴向长尺寸地形成。引导路径54具有将中空部48与外筒40外部连通并对后述的内筒42的突起76进行引导的功能。引导路径54在比轴向中间位置54a靠基端侧分支成两股,且在比轴向中间位置54a靠前端侧成为以直线状延伸的一系列长孔。

具体地说,引导路径54具有第一路径56,该第一路径56从轴向中间位置54a向周向且向基端方向倾斜地延伸,并从中途位置向基端方向稍微延伸。第一路径56的基端侧成为在针12的穿刺前供突起76配置的穿刺前位置56a。构成第一路径56的倾斜部分的一侧边56b构成为,以相对于引导路径54倾斜地开设的方式被切缺,从而与突起76之间的接触部分(摩擦)减少。

另外,引导路径54具有第二路径58,该第二路径58与第一路径56的前端部(引导路径54的轴向中间位置54a)相连,并向前端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第二路径58的前端侧成为在针12的穿刺时供突起76移动过来的穿刺时位置58a。构成第二路径58的一侧边58b也与第一路径56的一侧边56b同样地,以倾斜地开设的方式被切缺。

而且,引导路径54具有第三路径60,该第三路径60与第一路径56的前端部(第二路径58的基端部:引导路径54的轴向中间位置54a)相连,且向基端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第三路径60的基端侧成为在针12的穿刺后供突起76移动过来的穿刺后位置60a。第一路径56与第三路径60以规定角度(例如45°以下)相交,在其交叉部分上形成有侧壁50的顶部54b。

另外,在第三路径60的基端侧中途位置上连接有将侧壁50切缺成l字状而成的切缺槽62。切缺槽62向侧壁50的周向稍微延伸,进而从其周端向前端方向以规定长度(比周向长)延伸。在与第三路径60相邻的侧壁50上,通过该切缺槽62而形成有能够弹性地位移的钩部64(限制部63)。

钩部64具备:弹性片66,其在前端与侧壁50相连,由此使基端侧向径向位移;以及卡定凸部68,其在弹性片66的内侧突出形成。弹性片66具有能够与切缺槽62的轴向长度相应地使基端侧适度地位移的弹性力。卡定凸部68具有:基端侧的卡定面68a,其在侧面剖视下形成为大致直角三角形状,且相对于弹性片66的内表面向正交方向突出;以及前端侧的倾斜面68b,其从卡定面68a的顶部朝向弹性片66倾斜。卡定面68a具有用于钩挂内筒42的功能。此外,钩部64可以不设置于与引导路径54相邻的位置,而设置于从引导路径54分离的位置。例如,也可以通过在与引导路径54沿周向不同的位置上将侧壁50切缺成u字状而成的切缺槽(未图示)来形成钩部64。

另一方面,关于外筒40的上底壁52,使侧壁50的前端内侧沿着周向突出,由此制成比中空部48的内径窄的开口部70。该开口部70与中空部48相连通,在穿刺时使针12露出,在穿刺前被盖46密封。也就是说,上底壁52作为保持盖46的密封部件保持部53而发挥功能。另外,上底壁52的基端面作为承接弹簧44的前端部的座而形成为平坦状。此外,密封部件保持部53不仅可以设置于上底壁52,也可以形成于比上底壁52靠基端侧的外筒40内等。在该情况下,使后述的盖46的安装突部84的形成位置适当吻合即可,并且密封部件保持部53还能够兼作弹簧44的座。

如图3a、图3b及图5a所示,保护装置20的内筒42具有安装于针保持部24周围的筒部71、以及从筒部71的规定位置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76。另外,筒部71由包围针保持部24侧方的基部72、以及形成于基部72前端的凸缘部74(卡合部)构成。内筒42的轴向上的长度比引导路径54的与外筒4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将第二路径58与第三路径60相加而得到的长度)短,并且比针保持部24的轴向上的长度短。由此,与在内筒上设置引导路径、且在外筒上设置突起的结构相比,内筒42的轴向上的长度变短,从而实现注射器10整体的小型化。

内筒42的基部7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轴心部上设有沿轴向贯穿并供针保持部24插入的安装孔73。构成安装孔73的内周面,形成为基端侧的直径比针保持部24(鼓出筒部32)大,另一方面,在前端侧形成有与缩颈部38对应的隆起部72a(安装部)。隆起部72a使安装孔73的直径从基部72的大致中间部朝向前端侧而逐渐变小,并以与缩颈部38的外径大致一致的顶部为基点使直径朝向前端侧逐渐变大。通过使隆起部72a相对于针保持部24的缩颈部38卡合来组装内筒42。此外,针保持部24与内筒42的组装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省略隆起部72a,使安装孔73的内径小于支承筒部28(外侧包围部36)而使内筒42的前端与缩颈部38卡合。在该情况下,缩颈部38可以不是收缩状,而仅是形成在支承筒部28与鼓出筒部32之间的层差。

另外,在基部7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从前端朝向基端以规定深度切缺的一对基部切缺部78。一对基部切缺部78设置于隔着基部72的轴心的相对位置。该基部切缺部78在将内筒42安装于针保持部24时,使筒部71的上部彼此分离,使隆起部72a容易地移动至与缩颈部38的相对位置。此外,内筒42也可以形成为从前端至基端为止由一个切缺部切缺成的形状(即截面c字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将内筒42安装于针保持部24时,不仅能够从前端侧进行安装,也能够从相对于针保持部24的轴垂直的方向进行安装。

凸缘部74从基部72的前端向径向外侧突出,沿着基部72的周向形成为圆弧状。凸缘部74在由基部切缺部78分开的基部72双方上设有一对。一对凸缘部74在内筒42中最向径向外侧突出。将凸缘部74的突出量设定成凸缘部74的外周面与外筒40的内周面(侧壁50)接近的程度。因此,外筒40在进退时与凸缘部74之间的滑动阻力被充分抑制,并且由凸缘部74引导进退方向。另外,优选凸缘部74(筒部71)的外径为胴体部22的外径以下。由此,能够将外筒40的形状设定成外筒40的内周面与胴体部22的外周面接近的程度,因此,外筒40的大型化得到抑制,从而实现注射器10整体的小型化。

在凸缘部74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与一对基部切缺部78的一侧相连的位置附近),形成有一对将凸缘部74切缺而使基部72的外周面露出的凸缘切缺部80。该凸缘切缺部80成为在外筒40后退时供钩部64通过的允许通过部81。

允许通过部81为用于避免钩部64(卡定凸部68)被钩挂的筒部71的允许空间,由基部72的外侧、基部切缺部78、凸缘切缺部80构成(同时参照图9a~图9c)。此外,允许通过部81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在突起76位于穿刺前位置56a的状态下、而外筒40的卡定凸部68位于与基部切缺部78重叠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凸缘切缺部80。

另外,如图5b所示的变形例那样,内筒42a的筒部71a也可以不具备凸缘部74,而将基部72a自身的外径设定成与上述凸缘部74相同的程度。在该情况下,允许通过部81a形成为将基部72a的外周面切缺而成的槽部79即可。根据外筒40的轴向上的移动量和内筒42a的旋转量来适当设定槽部79的形状。另外,突起76只要是从基部72a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突出的结构即可。

返回至图5a,突起76分别形成于一对凸缘部74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相对于基部切缺部78使相位沿周向偏移90°的位置)。一对突起76在与外筒40组装的状态下,比外筒40的内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插入到外筒40的引导路径54。该突起76形成为棱柱状。另外,在突起76的基端侧,在内筒42的旋转方向的相反侧形成有相对于内筒42的轴向朝向基端侧并向该旋转方向倾斜的倾斜部76a(参照图8a)。

此外,突起76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形成为圆柱状等。另外,凸缘部74、突起76不仅设置于筒部71的前端侧,只要根据引导路径54的形状、钩部64(卡定凸部68)的位置等而适当设置于筒部71即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凸缘部74仅设置于与钩部64(卡定凸部68)卡合的部分上。

通过基部72与凸缘部74相连而构成内筒42的前端面。该前端面形成为平坦状,成为稳定地承接弹簧44的基端部的座。

如图2、图3a及图3b所示,保护装置20的弹簧44配置于外筒40的上底壁52的基端面与内筒42的前端面之间。弹簧44具有使外筒40的上底壁52从内筒42的前端面以规定间隔分离的轴向长度,使得针12在穿刺前的阶段不会露出。该弹簧44将外筒40向前端方向弹压,由此在穿刺时外筒40后退时收缩,由于在穿刺后弹性恢复,所以使外筒40向前端方向推进。

另外,保护装置20的盖46由橡胶材料等形成,在穿刺前安装于外筒40的开口部70上。该盖46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具备捏手部82、安装突部84及延伸筒部86。捏手部82为在从外筒40拆下盖46时供使用者握持的部位,具有适当的突出量及厚度而容易握持。

安装突部84在盖46的轴向中间位置上以能够与外筒40的上底壁52卡合的方式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具体地说,安装突部84形成为壁厚比上底壁52厚的圆盘状,在其侧周面上沿着周向设有安装槽84a。在外筒40与盖46的安装状态下,在该安装槽84a内嵌入上底壁52(开口部70的口缘),由此,安装突部84将开口部70液密地密封。当从捏手部82受到拉拔力时,由橡胶构成的安装突部84比较容易地从外筒40脱离。

延伸筒部86从安装突部84的基端面向基端方向突出,在其内部沿着轴向形成有具有规定深度的空洞部86a。针12在外筒40与盖46的安装状态下,穿过该空洞部86a到达空洞部86a的前端侧,其针尖插入到作为延伸筒部86的壁部分的密封部86c,从而针12的前端被密封。由此,盖46能够可靠地防止针尖露出,并且还能够阻止药剂泄漏。

另外,在延伸筒部86的基端侧设有在外筒40与盖46的安装状态下进入到中央支承部34与外侧包围部36之间的间隙中的突出部88。突出部88的外径形成得比延伸筒部86的外径小,突出部88比较容易地进入到间隙中。

在延伸筒部86的基端侧形成有通过上述的小径的突出部88而与外侧包围部36相对的相对面86b。盖46在安装状态下,延伸筒部86的相对面86b与针保持部24相互接触,由此防止外筒40意外后退。也就是说,即使想要使外筒40后退,由于安装在外筒40上的盖46的相对面86b被针保持部24支承,所以外筒40与盖46的后退均被限制。另外,通过将突出部88嵌入到外侧包围部36的基端(中央支承部34与外侧包围部36的谷部),能够使盖46更可靠地限制外筒40的后退。

相对面86b与外侧包围部36的前端面紧密接合,并且突出部88的外周面与外侧包围部36的内周面紧密接合,由此,盖46能够可靠地密封空洞部86a。当然,上述紧密接合部位也可以仅为某一方。另外,通过将突出部88插入到外侧包围部36的内侧,防止盖46相对于针保持部24偏移,从而能够可靠地维持紧密接合状态。注射器10通过拆下该盖46而成为能够穿刺状态。

返回至图1,注射器10为预灌装注射器,因此能够设为在使用前不安装注射器10的柱塞18的结构。即,能够在仅通过垫圈18a密封蓄存空间16的基端侧的状态下,将蓄存空间16中填充有药剂的注射器10保管于适合场所。

另外,在作为预灌装注射器而填充药剂前的状态、即未安装垫圈18a及柱塞18的状态下输送、保管注射器10。在该情况下,注射器10在填充药剂之前例如收纳于图6及图7所示那样的专用收纳容器90。以下,具体地说明作为预灌装注射器而填充药剂前的注射器10的保管。在能够灭菌或已灭菌的状态下将多支注射器10集中收纳于收纳容器90。作为注射器10的灭菌方法,能够适用高压蒸气灭菌、辐射或电子束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收纳容器90例如由容器体92、保持部件94及盖部件96构成。容器体92形成为上表面开口且具有由底壁92a和包围壁92b围成的内部空间93的箱状。内部空间93呈能够以下垂状态收容多支注射器10的形状。即,包围内部空间93的包围壁92b形成为上下长度比注射器10全长更长。在包围壁92b的靠上部的规定部位上设有向侧方(外侧)扩开的层差92c。在该层差92c上载置保持部件94。而且,在包围壁92b的上部设有向侧方突出的侧方突部92d。在该侧方突部92d的上表面上设有热封用凸部92e,通过该热封用凸部92e来固定盖部件96。

保持部件94为将多支注射器10保持于同一高度的部件,具有形成为与容器体92的层差92c对应的平面形状的平板部94a、以及以矩阵状设置于平板部94a上的突出保持部94b。突出保持部94b从平板部94a的上表面向上方向突出,并具有能够供注射器10的胴体部22插入的孔部94c。该孔部94c的孔径形成得比注射器10的搭挂部26(一对圆弧部26a间)的宽度窄,突出保持部94b卡挂搭挂部26而使注射器10处于悬吊状态。

覆盖容器体92的盖部件96以其周缘部能够剥离的方式热封于设置在侧方突部92d上的热封用凸部92e。为了进行高压蒸气灭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盖部件96优选具有使细菌、病毒等微粒子无法透过且能够使水蒸气、环氧乙烷气体等灭菌气体透过的灭菌气体流通性。作为盖部件96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举出合成树脂制无纺布、合成树脂制多孔质膜等。

如图7所示,如上构成的收纳容器90以使注射器10的前端(盖46的前端)不与容器体92的底壁92a相接触的方式保管注射器10。由此,在收纳容器90的内部空间93中抑制水蒸气的滞留等。

本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基本如上构成,接着,说明其作用及效果。

如上所述,构成为预灌装注射器用注射器的注射器10在填充药剂之前能够以收纳于收纳容器90的状态进行输送、保管。另外,收纳容器90成为以不与注射器10的前端接触的方式将注射器10悬吊的结构,由此具有其尺寸变大的趋势。因此,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尽可能地将内筒42设定得短,使得其具备保护装置20但其全长成为与没有安装保护装置20的注射器相同程度的长度。

在此,保护装置20的轴向长度变长的原因在于,必须具备与针12的露出量相应的引导路径54。也就是说,保护装置20在外筒40和内筒42中的某一方上具有用于引导突起76的引导路径54。因此,例如还考虑在内筒42上设置引导路径54、在外筒40上设置突起76的结构,但是在这样将引导路径54设置于内筒42上的情况下,与之相应地必须使内筒42的轴向长度变长。例如,当使内筒42朝向前端方向延长时,与此相应地针12也需要形成得较长,其结果是注射器10的全长会变长。另外,例如当使内筒42朝向基端方向延长时,需要使内筒42成为覆盖胴体部22的前端部的结构。因此,内筒42的外径变得大于胴体部22的外径,与此相应地,外筒40的外径、即保护装置20的外径也变大,从而导致注射器10的大型化。而且,在该情况下,保护装置20的外径会超出搭挂部26的最大外径,有可能无法将注射器10插入到收纳容器90的保持部件94的孔部94c中。

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装置20在本来需要具有用于覆盖针12的长度的外筒40上设有引导路径54。由此,能够将内筒42的轴向长度设定得比引导路径54的轴向长度短、且将其外径设定得比胴体部22的外径小。因此,保护装置20能够使外筒40及内筒42为必要最小限度的长度及外径、即能够实现小型化。由此,即使注射器10具有保护装置20,也能够使其全长为与没有安装保护装置20的注射器相同程度的长度,保护装置20的外径也小于搭挂部26的最大外径。因此,该注射器10能够直接共享以往所使用的收纳容器90。

特别是,也可以将内筒42的轴向长度设定得比针保持部24的轴向长度短。针保持部24需要规定长度以用于保持针12,通过使内筒42仅包围该针保持部24周围,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型化。此外,将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筒42的轴向长度设定成比针保持部24的轴向长度稍短程度的理由在于,为了实现内筒42的稳定旋转及与外筒40的稳定卡合。该内筒42的轴向长度也可以短,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包围缩颈部38周围的环状。

收纳于收纳容器90中的预灌装注射器用的注射器10作为填充有药剂并通过垫圈18a密封主体部14的蓄存空间16的预灌装注射器而提供给使用者。在以未安装柱塞18的状态提供预灌装注射器的情况下,使用者在对患者进行注射时,将柱塞18(参照图1)安装于垫圈18a。之后,握持盖46的捏手部82并从外筒40拆下盖46而成为能够穿刺状态(参照图8a)。在拆下盖46之前,由该盖46限制外筒40相对于主体部14的后退(基端方向的移动)。由此,注射器10在拆下盖46之前(例如安装柱塞18时等),可靠地防止针12的露出,并还阻止突起76从引导路径54的穿刺前位置56a移动。另外,通过使突起76配置于穿刺前位置56a,引导路径54的缘部钩挂于突起76,因此还防止外筒40相对于主体部14推进而从主体部14脱离。而且,盖46在穿刺之前一直安装,由此还能够保持针12的卫生性。

使用者在拆下盖46之后,使外筒40的前端部与患者的穿刺部位(臂部等)接触而简单地固定,使主体部14相对于外筒40推进。相对地,外筒40相对于主体部14后退。通过主体部14的推进,如图8b所示,保持于针保持部24上的针12经由外筒40的开口部70而向前端侧露出。此时,弹簧44弹性变形而沿轴向收缩。

内筒42的突起76随着主体部14的推进,从穿刺前位置56a沿着第一路径56向前端侧移动。因此,旋转自由地安装于针保持部24上的内筒42与第一路径56的倾斜相应地向周向旋转。内筒42由于通过轴承肋30以接触面积减小的方式安装于针保持部24,所以能够相对于轴承肋30顺畅地旋转。

另外,如图9a所示,在突起76从穿刺前位置56a移动的初期阶段(突起76沿着第一路径56仅向前端方向移动的部位),内筒42的凸缘切缺部80与外筒40的卡定凸部68相对。因此,内筒42不会与凸部68钩挂而能够容易地推进。而且,当凸缘部74超过卡定凸部68时,内筒42沿着第一路径56的倾斜而旋转。在突起76移动至引导路径54的轴向中间位置54a的阶段,凸缘部74配置于与卡定凸部68的周向重叠的位置。

之后,当突起76经由引导路径54的轴向中间位置54a向第二路径58推进而主体部14进一步推进时,如图8c所示,突起76沿着第二路径58向前端侧的穿刺时位置58a移动。在突起76移动至穿刺时位置58a的阶段,针12大体从外筒40的前端露出,成为穿刺到患者体内的状态。在此,注射器10的针保持部24较短,由此在进行穿刺时容易使主体部14的推进量和针12的露出量与使用者的感觉一致。由此,使用者能够恰当地操作针12来进行穿刺。

在突起76从穿刺前位置56a向穿刺时位置58a移动的过程中,如图9a及图9b所示,在外筒40的内侧,卡定凸部68从内筒42的前端通过基端。此时,由于卡定凸部68从允许通过部81通过,因此顺畅地进行外筒40的后退和内筒42的旋转。

在针12的穿刺状态下,使用者使插入于主体部14的基端侧的柱塞18推进,由此使填充于主体部14的蓄存空间16内的药剂从针尖排出。由此,对患者投放药剂。

在投放药剂后,使主体部14后退移动而使其与患者分离。此时,外筒40由于缩回后的弹簧44的弹性恢复而受到按压力,相对于主体部14推进。位于穿刺时位置58a的突起76由于外筒40的推进而在第二路径58中向基端方向以直线移动,而被引导到第三路径60。在进入第三路径60时,突起76的倾斜部76a也能够被顶部54b引导,能够使突起76可靠地向第三路径60移动。

随着弹簧44的弹性恢复,外筒40的推进持续到突起76移动至第三路径60的基端侧的穿刺后位置60a为止。在突起76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a的阶段,突起76与第三路径60的基端侧的缘部相接触,由此外筒40的推进停止。

另外,如图9c所示,在突起76向穿刺后位置60a移动的过程中,凸缘部74与卡定凸部68的倾斜面68b相接触,使钩部64的基端侧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由此,凸缘部74以越过卡定凸部68的方式通过,而比卡定凸部68移动至基端侧。在凸缘部74通过之后,钩部64弹性恢复,由此卡定凸部68的卡定面68a卡挂于内筒42(凸缘部74)的前端面。也就是说,在突起76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a的状态下,内筒42的凸缘部74与外筒40的钩部64卡合,由此能够限制外筒40相对于内筒42的后退。由此,注射器10防止由外筒40后退导致的针12露出,因此在废弃处理等中,使用者能够安全地处理注射器10。

如上所述,注射器10通过设置于内筒42上的突起76和设置于外筒40上的引导路径54,在针12的穿刺时外筒40后退时,使配置于引导路径54中的突起76进行动作而能够使内筒42旋转。因此,能够容易地构建外筒40的钩部64与内筒42相互卡合的配置关系,能够在穿刺后将针12收容于外筒40内的状态下,限制外筒40的后退。由此,注射器10在穿刺后能够防止针12从外筒40露出,因此安全性提高。

在该情况下,注射器10在穿刺后位置60a上使外筒40的钩部64钩挂于内筒42,由此,能够通过内筒42简单地限制外筒40的后退。另外,内筒42具有凸缘部74及允许通过部81,由此,注射器10在将针12穿刺时经由允许通过部81而允许外筒40的卡定凸部68的通过,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外筒40的移动。而且,在穿刺后凸缘部74与卡定凸部68卡挂,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限制外筒40的后退。

而且,能够使内筒42成为其轴向长度比引导路径54的轴向长度短的形状(小型),因此能够实现注射器10整体的小型化。由此,注射器10的保管、搬运变得容易,并且通过构成得短的注射器10的前端部分,针12的操作性提高,从而能够有效且高精度地将针12穿刺。另外,通过将内筒42设为与针保持部24吻合程度的轴向长度,不会特别要求改变注射器10的主体部14的形状。由此,保护装置20也能够容易地安装于以往的注射器而具有通用性。

此外,本发明的注射器10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采用各种方式。例如,设置于外筒40上的引导路径54不仅是以与外部连通的方式形成的,也可以在侧壁50的内表面上形成为槽状。由此,即使侧壁50具有引导路径54,也会呈现表面平滑的外观,能够防止由使用者、外部环境等对突起76的影响(干涉等)。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图13c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a。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相同的结构或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a的保护装置20a(外筒100及内筒10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的保护装置20不同。具体地说,如图10、图11a及图11b所示,外筒100在构成中空部48的侧壁50的内表面上具备引导用槽部104。另一方面,内筒102(参照图10)的突起106设定为与该引导用槽部104的底面大致一致的突出量,并从凸缘部118向侧方突出。

引导用槽部104是在组装外筒100和内筒102时用于将内筒102的突起106从外筒100的基端侧引导到引导路径54的通路。该引导用槽部104具有形成于引导路径54的穿刺前位置56a的基端侧的一对汇合路径108(第一槽)、以及与一对汇合路径108的基端侧相连的宽度沿周向扩大的进入路径110(第二槽)。

一对汇合路径108是用于将内筒102的突起106最终引导到引导路径54的通路,将其宽度设定为与引导路径54的第一路径56的宽度大致一致的宽度。另外,各汇合路径108形成为与内筒102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直线状。在汇合路径108与引导路径54之间存在侧壁50的内表面,该部分作为将汇合路径108与引导路径54隔开的隔壁112而发挥功能。汇合路径108的前端侧形成为朝向隔壁112倾斜的锥形面108a,能够使从基端侧移动过来的突起106在引导路径54内容易地移行。

进入路径110由波纹状的槽边110b构成,该波纹状的槽边110b在将外筒100内面侧的展开观察时,将一对汇合路径108的入口作为前端顶部,将相对于前端顶部使相位沿周向偏移90°的部位作为一对基端顶部110a。进入路径110的槽边110b从基端顶部110a朝向汇合路径108向内筒102的周向(旋转方向)且向前端方向平滑地倾斜。另外,进入路径110的基端侧与外筒100的基端开口48a相连。

以下,根据图12a~图12c,说明外筒100与内筒102的组装。在组装保护装置20a的过程中,从外筒100的基端开口48a逐渐插入旋转自由地安装于针保持部24上的内筒102。此时,内筒102的突起106的周向位置相对于外筒100的引导用槽部104可以处于任一位置。例如图12a所示,在突起106与基端顶部110a相对的情况下,随着插入而突起106与基端顶部110a接触,使突起106位移至与基端顶部110a相连的一对槽边110b中的某一槽边。也就是说,突起106被引导至槽边110b并通过内筒102的旋转而沿着槽边110b在进入路径110上移动。

然后,突起106被引导至与槽边110b的前端顶部相连的汇合路径108,进而在汇合路径108内直进,如图12b所示,到达汇合路径108的前端部。之后,突起106通过汇合路径108的锥形面108a从该汇合路径108脱离而越过隔壁112。由此,如图12c所示,突起106简单地配置于引导路径54的穿刺前位置56a。

这样,注射器10a的外筒100具备引导用槽部104,由此在组装保护装置20a的过程中能够将内筒102的突起106顺畅地引导到引导路径54,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组装作业。另外,在组装时,还能够抑制外筒100、内筒102的破损等。

另外,在组装注射器10a的过程中,在预先将盖46安装于外筒100的状态下插入安装于针保持部24上的内筒102。注射器10a构成为,将引导用槽部104的汇合路径108形成为与内筒102的插入方向平行的直线状,由此在将突起106插入到该汇合路径108后,针12的针尖刺入盖46的密封部86c(参照图3a)。由此,在组装时,能够将针12的针尖相对于密封部86c笔直地刺入。另外,在突起106越过隔壁112前,内筒102相对于外筒100的旋转被汇合路径108限制,因此在突起106越过隔壁112时内筒102不容易旋转,能够将突起106可靠地引导到引导路径54。

返回至图11a及图11b,注射器10a的形成于外筒100上的钩部114(限制部63a)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的钩部64不同。该钩部114在其内侧没有设置卡定凸部68,而具备弹性片66和爪部116,其中该爪部116在弹性片66的基端侧形成为直角三角形状且向周向(引导路径54侧)突出,与突起106直接钩挂。另外,爪部116具有向穿刺后位置60a的前端附近的引导路径54内突出且相对于外筒100的周向平行的基端侧的卡定边116a、以及相对于外筒100的轴向倾斜的前端侧的倾斜边116b。内筒102通过突起106与卡定边116a的卡合而限制外筒100的后退。

另一方面,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内筒102构成为,不具备为了使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定凸部68通过而设置于凸缘部74上的允许通过部81。也就是说,在内筒102中,为了使筒部71的上部打开将内筒102安装于针保持部24而设有基部切缺部78。因此,凸缘部118不具备凸缘切缺部80(参照图5a)而沿着基部72的前端侧的周向突出形成。此外,内筒102如果具有突起106,则其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不具有凸缘部118的筒状、环状。

以下,根据图13a~图13c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a的将针12穿刺于患者之后的动作。在穿刺时针12露出的阶段,如图13a所示,突起106配置于引导路径54的穿刺时位置58a。在该状态下,当以从患者拔出针12的方式使主体部14分离时,基于弹簧44的弹性恢复,外筒100与主体部14相对地推进。位于穿刺时位置58a的突起106通过外筒100的推进而在第二路径58中向基端方向直线地移动,如图13b所示,移动至第三路径60的基端侧的穿刺后位置60a。

在突起106向穿刺后位置60a移动的过程中,突起106与钩部114(爪部116)的倾斜边116b相接触,使钩部114弹性变形,由此突起106越过爪部116。其结果为,突起106比爪部116移动至基端侧,爪部116的卡定边116a与突起106钩挂。也就是说,在突起106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a的状态下,内筒102的突起106与外筒100的爪部116卡合,由此能够限制外筒100相对于内筒102的后退。

这样,钩部114(爪部116)与突起106直接钩挂,由此,注射器10a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相同的效果。另外,注射器10a无需在内筒102中设置允许通过部81,因此能够更简单地构成保护装置20a。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4a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b中,设置于外筒120(保护装置20b)上的引导路径122的结构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10a不同。除了外筒120以外,其他结构基本上与注射器10相同,参照图1及图2。

外筒120的引导路径122作为外筒120进退时的内筒42的突起76的移动路径,形成为第一路径124、第二路径126、第三路径128依次相连而成的长孔。

第一路径124在基端部侧具有在针12(参照图2)的穿刺前供突起76配置的穿刺前位置124a,向外筒120的前端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第二路径126与第一路径124的前端部相连,向外筒120的周向且向基端方向倾斜地延伸。在该情况下,第一路径124与第二路径126的连结部位成为穿刺时位置126a。第三路径128与第二路径126的基端部相连,在与第一路径124沿周向偏移的位置上,向外筒120的基端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第三路径128的基端部成为在针12的穿刺后供突起76配置的穿刺后位置128a。

在第一路径124与第三路径128之间,通过构成外筒120的侧壁120a而形成有分割壁130。该分割壁130具有以规定量突出的弯曲片132,该弯曲片132向外筒120的前端方向延伸并在第三路径128与第二路径126的连结部位沿着第二路径126的倾斜而弯曲。第一路径124与第二路径126被弯曲片132局部隔开。弯曲片132具有以下功能:允许从第一路径124向第二路径126移动,另一方面限制从第二路径126向第一路径124返回,并沿着第二路径126进行引导。

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b基本上如以上那样构成,以下,说明针12的穿刺时的外筒120与内筒42(突起76)的动作。在针12的穿刺前,处于外筒120覆盖针12及内筒42的状态,如图14a所示,突起76配置于第一路径124的穿刺前位置124a。

在针12的穿刺时,主体部14推进,外筒120与内筒42相对地后退,由此突起76在第一路径124内直进,如图14b所示,与弯曲片132接触。而且,当使主体部14推进时,突起76使弯曲片132弹性变形而越过弯曲片132,如图14c所示,到达穿刺时位置126a。由于该突起76的越过而有声音、阻力传递至使用者,所以使用者能够识别针12的穿刺,从而能够良好地开始投放药剂。

在投放药剂后,当使主体部14后退时,通过弹簧44使外筒120与内筒42相对地推进。此时,突起76与弯曲片132接触,由此如图14d所示那样沿着第二路径126移动。特别是,设置于突起76上的倾斜部76a被积极地引导至弯曲片132,阻止其返回至第一路径124。而且,当外筒120推进时,突起76从第二路径126向第三路径128移动,并沿着第三路径128向基端方向直进。然后,如图14e所示,当突起76移动至穿刺后位置128a时,内筒42与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形成于钩部64(限制部63)上的卡定凸部68(参照图9c)钩挂,从而使外筒120与内筒42卡合。由此,外筒120相对于内筒42的后退受到限制,从而能够防止针12露出。

即,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b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相同的效果。总之,注射器10、10a、10b对于引导路径54、122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适用通过外筒40、100、120的进退使内筒42、102旋转而能够实现部件的相互卡合的各种结构。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5~图18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c。如图15所示,在具备覆盖外筒140的外周面的罩144这一点,注射器10c(保护装置20c)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10a、10b不同。另外,如图16所示,保护装置20c除了罩144以外,外筒140、内筒142及盖146的结构也与保护装置20、20a、20b稍微不同。

具体地说,外筒140具备:侧壁50,其包围中空部48周围;以及筒状的突出壁148,其与侧壁50的前端部相连,且直径形成得小于侧壁50。在侧壁50上设有一对引导路径54,并且在基端侧一体成形有一对止挡部150。

引导路径54基本上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形成。但是,设置于引导路径54上的钩部152(限制部63b)的形状稍微不同。具体地说,钩部152具备弹性片66以及设置于弹性片66的基端侧的爪部153。爪部153比第二实施方式的爪部116更向周向(引导路径54侧)大幅突出。爪部153的卡定边153a具有v字槽153c,如图17a所示,该v字槽153c的中央部相对于两端部而向前端方向稍微凹陷,朝向穿刺后位置60a开口。卡定边153a在外筒140前进而内筒142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a的情况下,即使外筒140进行再次后退的动作也能够将内筒142的突起154引导到v字槽153c。此外,倾斜边153b与倾斜边116b同样地形成。

另外,设置于引导路径54(第三路径60)上的穿刺后位置60a形成为沿着周向稍微宽幅(例如相对于第二路径58的宽度稍宽的程度)。而且,穿刺后位置60a比穿刺前位置56a位于基端侧。

一对止挡部150在上述一对引导路径54的基端侧,形成于相对于各引导路径54使相位沿周向偏移大约90°的位置。止挡部150从侧壁50的周面以与罩144的厚度大致一致的高度突出,对罩144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止挡部150从外筒140的基端朝向前端方向,越过引导路径54的基端部(穿刺后位置60a)且延伸至爪部153的基端位置。

另一方面,突出壁148具有小于侧壁50的外径,由此如图17b所示,内侧的中空部48也变窄。因此,在侧壁50的内周面与突出壁148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层差149,该层差149成为用于承接弹簧44的前端部的座。另外,在突出壁148上端部的内周面上设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爪148a(密封部件保持部53a)。卡定爪148a沿着突出壁148的内表面以环状环绕。

该外筒140优选构成为透明或半透明。当外筒140为透明时,例如即使安装有不透明的罩144,在内筒142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a时,内筒142的基端部也透过可见。由此,容易确认内筒142的状态,从而能够容易地确认注射器10c是否为使用前。另外,也容易识别穿刺前的针12的前端部。

返回至图16,收容于外筒140内部的内筒142在基端侧设有一对突起154。另外,内筒142具有在外周面具备一对突起154的基端环状部156、以及与基端环状部156的前端侧相连的前端筒状部158。基端环状部156的外径形成为与主体部14的胴体部22的外径大致一致,具有与上述凸缘部74相同的功能。

前端筒状部158的直径形成得比基端环状部156小,前端筒状部158以比针保持部24的轴向长度短的尺寸从基端环状部156向前端方向突出。在该前端筒状部158上设有一对从内筒142的大致中间部到前端的较宽的筒状部切缺部158a。由此,由一对筒状部切缺部158a分开的前端筒状部158的前端部侧能够以相互分离的方式弹性变形,能够将内侧的隆起部72a相对于针保持部24的缩颈部38容易地安装。

另外,基端环状部156比前端筒状部158向外侧突出,由此,在前端面上具有承接弹簧44的基端部的层差157。也就是说,弹簧44在层差149与层差157之间被支承。在层差157上的规定位置(周向的相位与突起154一致的位置)上设有一对弹簧支承部157a。一对弹簧支承部157a防止弹簧44的轴与内筒142的轴之间的偏移,减小弹簧44与外筒140的侧壁50接触的机会。由此,能够使弹簧44顺畅地伸缩,而避免由接触导致的异物产生。另外,还能够防止弹簧44的基端从层差157偏移而嵌入到外筒140与内筒142之间。

保护装置20c的罩144呈比外筒140的侧壁50大一圈的筒状,在其内部沿轴向贯穿形成有安装孔144a。罩144在外筒140的安装状态下覆盖爪部153,由此限制爪部153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

罩144的轴向长度根据侧壁50的轴向长度,例如设定成从侧壁50的前端至止挡部150上端的尺寸。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罩144构成为不透明。由此,在内筒142的突起154位于穿刺前位置56a时,罩144覆盖内筒142整体,在突起154位于穿刺后位置60a时,使内筒142的基端环状部156比罩144向基端侧突出。此外,罩144的安装位置、轴向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以能够抑制钩部152向外侧变形的方式安装于外筒140的一部分上即可,相反也可以是覆盖整个外筒140外周面的结构。

盖146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具备捏手部160、延伸筒部162及嵌入部164。捏手部160的外径形成为与外筒140的侧壁50的外径大致一致、即大于前端筒状部158的外径。另外,捏手部160以充分厚壁形成,并且在中心部上具备向基端方向凹陷的凹部160a。凹部160a是作为对盖146进行注塑成形时的浇口的避让部而形成的。

延伸筒部162从捏手部160的基端面以规定长度向基端方向延伸。另外,延伸筒部162的外径形成得比构成中空部48的突出壁148的内周面的内径小。在延伸筒部162的与捏手部160相连结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外筒140的卡定爪148a钩挂的环状突起162a。另外,在延伸筒部162的前端侧设有供针12穿刺的密封部162b(壁部分)。

嵌入部164与延伸筒部162相比以小径形成,能够进入针保持部24的中央支承部34与外侧包围部36之间。延伸筒部162及嵌入部164在轴心部上具有空洞部146a,能够经由空洞部146a将针12引导到密封部162b。如上构成的盖146在保护装置20c的组装状态下向前端方向较短,因此能够使注射器10c更加小型化,能够使搬送、保管等进一步容易化。

注射器10c在使用时基本上进行与注射器10相同的动作。即,从外筒140的前端部拆下盖146而使针12成为能够穿刺状态。捏手部160的外径大于突出壁148,在盖146的安装状态下其基端面相对于突出壁148形成层差。因此,使用者将手指搭在捏手部160的基端面上而能够容易地拆下盖146。

在该能够穿刺状态下,使用者使外筒140的前端部与患者接触,与外筒140相对地使针12、主体部14、内筒142等逐渐推进。此时,注射器10c通过罩144来覆盖引导路径54及内筒142的突起154,因此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与引导路径54、突起154接触(干涉)。随着该推进而内筒142的突起154从引导路径54的穿刺前位置56a向穿刺时位置58a移动。在位于穿刺时位置58a的阶段,针12从外筒140的前端露出而穿刺于患者,从而投放药剂。

在投放药剂后,使注射器10c从患者分离,由此外筒140在弹簧44的作用下向前端方向推进而覆盖针12。此时,内筒142的突起154从穿刺时位置58a越过爪部153而向穿刺后位置60a移动。

在突起154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a的状态下,当外筒140后退而突起154与爪部153的卡定边153a接触时,将突起154引导到v字槽153c的底部。由此,突起154不容易从爪部153脱离,内筒142牢固地限制外筒140的后退,能够防止针12露出。假设即使由于主体部14的推进作用而从突起154对爪部153施加有强载荷,罩144也会阻挡爪部153向外侧变形,从而也能够防止突起154的推进(即针12露出)。而且,罩144隔绝从外侧向爪部153的干涉,能够使爪部153对突起154的卡合更为可靠。

另外,如图17a所示,在能够穿刺状态下,内筒142的外周面被不透明的罩144覆盖,无法视觉辨认内筒142的外周面。而且,如图18所示,在内筒142的突起154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a的状态下,由于穿刺后位置60a比穿刺前位置56a位于基端侧,所以内筒142的基端部比罩144向基端侧突出。由此,能够经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外筒140来视觉辨认内筒14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因此,使用者通过视觉辨认内筒142的外周面就能够简单地识别注射器10c是未使用还是已使用。特别是,在突起154位于穿刺后位置60a时,能够在整个周向上视觉辨认内筒14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因此,使用者能够更简单地识别注射器10c是未使用还是已使用。此外,外筒140也可以不透明。在该情况下,突起154在位于穿刺时位置58a时被不透明的罩144覆盖而无法视觉辨认,在位于穿刺后位置60a时从罩144露出。因此,使用者通过确认突起154的露出(内筒142的旋转状态)就能够简单地识别注射器10c是未使用还是已使用。

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d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能够采用各种结构。例如,在第四实施方式中,罩144与外筒140、内筒142等同样地由比较硬质的树脂材料构成,但也可以通过塑料制膜等来覆盖外筒140。

另外,也可以在爪部153的外表面与罩144的内表面之间设有微小间隙。具体地说,优选爪部153的外表面比外筒140的其他部分的外表面稍向内侧凹陷、或者覆盖爪部153的外表面的部分的罩144的内表面比其周围的罩144的内表面稍向外侧凹陷。由此,罩144的内表面不会与爪部153的外表面接触,爪部153能够向周向顺畅地弹性变形。因此,在内筒142的突起154从穿刺时位置58a向穿刺后位置60a移动时,爪部153向周向顺畅地弹性变形,突起154能够容易地越过爪部153。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9~图24b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d。如图19所示,在安装于外筒170上的罩174成为覆盖外筒170的侧壁50的大致全部外周面的结构这一点,注射器10d(保护装置20d)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c不同。另外,如图20所示,保护装置20d的外筒170、内筒172及盖176的结构也与保护装置20c稍微不同。

外筒170与外筒140同样地,具有侧壁50及突出壁148,但钩部196(限制部63c)、与侧壁50的引导路径54相连的切缺槽178以及穿刺后位置60b的形状稍微不同。具体地说,钩部196具备弹性片66和爪部198,该爪部198与弹性片66的基端侧相连,且宽度朝向与穿刺后位置60b相面对的基端侧向周向两侧逐渐扩大。爪部198在与穿刺后位置60b相面对的卡定边198a上具有v字槽198c,并且在第三路径60侧的突出部分上具有倾斜边198b。

与钩部196的形状吻合地,在第三路径60的基端侧以沿周向相连的方式形成有切缺槽178,由此,穿刺后位置60b呈宽阔的空间。即,在穿刺后位置60b的基端上设有与卡定边198a相对的基端边199。在基端边199上形成有v字槽199a,该v字槽199a具有周向相位与爪部198的v字槽198c的底部大致一致的底部。

另外,切缺槽178在其前端侧具有沿周向宽幅的前端宽幅槽178a。而且,切缺槽178具有基端延伸槽178b,该基端延伸槽178b在前端宽幅槽178a的相反侧比穿刺后位置60b向基端方向延伸,是将侧壁50切缺至外筒170的基端附近而成的。该基端延伸槽178b在组装保护装置20d的过程中将内筒172引导到引导路径54时具有促进外筒170弹性变形的功能。

另外,如图21a所示,在侧壁50的内周面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外筒100同样地设有一对引导用槽部180。引导用槽部180形成为在引导路径54的第一路径56的基端侧以直线状延伸而到达侧壁50的基端。在引导用槽部180与引导路径54之间设有隔壁181,该引导用槽部180的上端侧形成为锥形面180a,以使内筒172的突起154容易越过。

在组装外筒170和内筒172时,以将突起154插入到引导用槽部180的方式使周向位置一致。然后,将内筒172沿着引导用槽部180向内侧插入,由此将突起154配置在引导路径54中。在突起154越过隔壁181时,设置于使相位与隔壁181沿周向偏移的位置上的基端延伸槽178b,使隔壁181周边部的侧壁50容易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因此,突起154顺利地越过隔壁181而移动至引导路径54。

如图19及图20所示,侧壁50具备一对定位凸部182,该定位凸部182使外筒170与罩174在周向上定位,并且防止罩174的基端方向上的错位。一对定位凸部182设置于侧壁50的基端,以与罩174的厚度大致一致的高度突出。

另外,外筒170的突出壁148相对于侧壁50以稍小直径形成,如图21b所示,在突出壁148的内侧形成有层差149。在突出壁148的外周面上,隔着突出壁148的轴心平行地形成有一对切缺面184。一对切缺面184在从外筒170拆下盖176时使使用者的手指相对于盖176更容易搭挂。另外,也可以设置成切缺面184两端的棱线中的一方(切口缘部)的周向相位与引导用槽部180一致。由此,在将内筒172插入到外筒170时,通过使突起154的相位与切缺面184的棱线在周向上一致,就能够将突起154相对于引导用槽部180容易地插入。

返回到图20,收容于外筒170内部的内筒172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筒142同样地,具备突起154、基端环状部156及前端筒状部158(包括筒状部切缺部158a)。但是,内筒172以与针保持部24不同的颜色(例如针保持部24为透明,与此相对内筒172为红色)被染色。

另一方面,如图19及图20所示,覆盖外筒170外周面的罩174在构成罩174的壁面的规定位置上具备一对窗部186。窗部186配置成,在将罩174安装于外筒170的状态下,与比较宽幅地形成的切缺槽178的前端宽幅槽178a大致重叠。因此,通过窗部186能够视觉辨认比外筒170存在于内侧的针保持部24或内筒172。

另外,在罩174的基端上形成有一对定位凹部188。各定位凹部188形成为与外筒170的定位凸部182一致的形状,在外筒170与罩174的安装状态下供定位凸部182插入。由此,外筒170与罩174以无法旋转的方式一体化,能够使窗部186与前端宽幅槽178a的周向相位始终一致。

另一方面,盖176具备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捏手部160以及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延伸筒部162不同的延伸筒部190。如图21a所示,延伸筒部190的外周面形成为从捏手部160朝向基端方向而直径缓慢变小的收缩状,可将延伸筒部190容易地插入到外筒170内。

在延伸筒部190的外周面上设有能够与外筒170的层差149(密封部件保持部53b)钩挂的一对卡合突起192。一对卡合突起192在延伸筒部190的轴向上的相同位置,在延伸筒部190的外周面上沿周向以规定长度延伸。在各卡合突起192彼此之间没有设置卡合突起192,由此夹存有一对间隙194。此外,只要在延伸筒部190的轴向上的相同位置至少各设有一个卡合突起192及间隙194即可。

另外,在延伸筒部190内部形成有供针12插入的空洞部176a,并且在空洞部176a的前端部形成有密封部190a。延伸筒部190的基端部形成为直径大于针保持部24的鼓出筒部32的外形,具有与空洞部176a相连通的基端开口部190b。基端开口部190b的内径形成得比鼓出筒部32的外径稍小,并且构成基端开口部190b的延伸筒部190的内表面形成为直径朝向基端方向变大的锥形部190c。

以上那样形成的盖176当从外筒170的前端部逐渐插入到中空部48时,延伸筒部190的基端部盖到针保持部24的鼓出筒部32上。即,随着延伸筒部190向基端方向的插入,锥形部190c与鼓出筒部32的前端部相接触,一边将鼓出筒部32向基端开口部190b内引导一边将延伸筒部190的基端部向径向外侧压扩。由此,使延伸筒部190的基端部与针保持部24紧密接合,能够良好地密封空洞部176a(即针12)。

另外,插入盖176直至一对卡合突起192比外筒170的层差149位于基端侧为止,成为组装于外筒170内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突出壁148的内周面与延伸筒部190的外周面之间稍微存在空间(余裕),容易使灭菌气体等在外筒170的中空部48内流动。特别是,由于在一对卡合突起192之间形成有一对间隙194,所以能够更容易使灭菌气体流动。另外,一对卡合突起192钩挂在层差149上,由此,限制盖176向前端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维持盖176的延伸筒部190的基端部与针保持部24之间的紧密接合。

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d通过与注射器10相同的动作来进行针12的穿刺及药剂的投放。即,与外筒170相对地使针12、主体部14、内筒172等推进,由此,内筒172的突起154沿着引导路径54从穿刺前位置56a(参照图22a)向穿刺时位置58a移动。在移动至穿刺时位置58a后,通过缩回的弹簧44的弹性恢复而将外筒170相对于内筒172推进,由此,突起154向穿刺后位置60b(参照图22b)移动。此外,为了容易明确突起154的位置,图22a及图22b省略了罩174的图示。

在突起154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b的状态下,当外筒170要后退时,突起154与爪部198的卡定边153a牢固地卡合而限制后退,因此能够防止针12露出。特别是,爪部198以向周向扩大的较大尺寸形成,在其基端侧的卡定边198a上具有v字槽198c,由此,v字槽198c的底部与弹性片66的根部的周向位置一致。因此,在突起154被引导至v字槽198c的底部时,弹性片66不容易向周向变形,从而能够良好地维持卡合状态。

另外,设置于基端边199上的v字槽199a将突起154引导至穿刺后位置60b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由此,当外筒170要向基端侧后退时,突起154与爪部198的v字槽198c的底部附近相抵接,从而能够使突起154与爪部198的卡合进一步牢固。另外,罩174阻止钩部196向外侧变形(从内筒172分离),由此能够使爪部153与突起154的卡合更为可靠。

另外,注射器10d在罩174上具备窗部186,由此能够视觉辨认内筒172的外观,从而能够确认注射器10d是未使用还是已使用。即,在图23a及图23b所示的注射器10d的使用前(未使用时),内筒172的突起154位于引导路径54的穿刺前位置56a。此时,在窗部186中经由外筒170的切缺槽178(前端宽幅槽178a)而看到针保持部24。其原因在于,内筒172的筒状部切缺部158a与前端宽幅槽178a重叠。即,内筒172的外观还包括切缺槽178,使用者经由切缺槽178来视觉辨认针保持部24,由此能够识别注射器10d为未使用。

另一方面,在图24a和图24b所示的注射器10d的使用后,内筒172的突起154位于引导路径54的穿刺后位置60a。此时,在窗部186中经由前端宽幅槽178a而看到内筒172的前端筒状部158。其原因在于,随着突起154的移动而内筒172沿周向旋转,由此前端筒状部158与前端宽幅槽178a重叠。如上所述,内筒172以与针保持部24不同的颜色(红色)被染色,因此,使用者通过视觉辨认内筒172就能够识别注射器10d为已使用(危险性)。

此外,罩174的窗部186的形成位置并不限定于与上述切缺槽178重叠的位置,也可以自由设计。例如,窗部186也可以形成于与外筒170的引导路径54的穿刺前位置56a重叠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注射器10d的使用前,根据突起154的露出而能够识别未使用这一情况,在注射器10d的使用后,根据基端环状部156的露出而能够识别已使用这一情况。在该情况下,在成形时,相对于基端环状部156的颜色而改变突起154的颜色,由此更进一步容易明确内筒172的旋转状态。

[第六实施方式]

如图25a所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e的设置于外筒200(保护装置20e)上的引导路径202的结构与第一~第五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10a~10d不同。除了外筒200以外,其他结构与注射器10c相同,参照图15~图18。

外筒200的引导路径202具有上述的引导路径54的第一路径56及第二路径58,但第三路径204的形状与引导路径54的第三路径60不同。第三路径204的与第二路径58相连的前端侧部分与第二路径58连续而成直线,但从中途位置起倾斜地折曲(或弯曲),向基端方向倾斜延伸。由此,穿刺后位置60c形成为,相对于穿刺时位置58a向穿刺前位置56a的相反侧的周向偏移,且比穿刺前位置56a位于基端侧。此外,在外筒200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罩144,但第三路径204的基端侧(包括穿刺后位置60c)从罩144露出。

另外,在穿刺后位置60c的入口附近相对地设有一对爪部206。一对爪部206形成为,朝向第三路径204的内侧突出,且彼此的顶部相互接近,并且具有相对于穿刺后位置60c的空间正交的边。该一对爪部206在内筒142的突起154移动至穿刺后位置60c时,作为与突起154卡合的限制部63d而发挥功能。此外,限制部63d并不限定于一对爪部206,也可以仅由一个爪部构成。

第六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0e基本上如以上那样构成。在针12的穿刺时,随着外筒200的进退动作,内筒142的突起154按穿刺前位置56a(参照图25a)、穿刺时位置58a、穿刺后位置60c(参照图25b)的顺序移动。突起154在向穿刺后位置60c移动时越过一对爪部206。而且,即使相对于内筒142要使外筒200再次后退,也会由于位于穿刺后位置60c的突起154与一对爪部206卡合而限制外筒200的再次后退。另外,由于成为突起154从罩144露出的结构,所以通过视觉辨认突起154,就能够确认注射器10e为使用前或已使用。

此外,第三路径204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形成为,比穿刺前位置56a靠基端侧,且相对于穿刺时位置58a向与穿刺前位置56a相同的周向偏移。

如上所述,例举了优选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另外,也可以将第二实施方式的引导用槽部104追加到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筒40,或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钩部64变更为第二实施方式的钩部114等,可以在各实施方式之间适当进行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