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83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器材,特别涉及一种上药棒。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的按摩棒种类层出不穷,然而针对背部上药的按摩棒却为数不多,且已有的按摩棒存在以下一些缺点:结构过于简单,仅具有敲打、推按功能;具有多功能同时结构过于复杂,多功能中部分功能设置实用性低;操作复杂同时对使用者的姿势要求高。现仍未出现一种按摩棒,其专门针对背部进行上药同时结构简单和便于使用者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上药棒,其专门针对背部进行上药,同时兼具有按摩功能。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药棒,其包括作用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呈u型结构,具有前后两端,手持部的后端与所述作用部一体成型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伸缩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调整,从而增大作用部的上药范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作用部包括滚动球、限位口和储药部,所述储药部埋设在作用部中,所述滚动球限位在限位口中并与储药部连通。该设置使得上药过程中储药部内的药物可通过滚动球带出至所需上药的部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上药棒还包括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和控制器,所述发热片埋设在所述储药部中,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前端,所述发热片与控制器通过线路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改进手持部的结构,使得使用者手持该上药棒的手持部即可轻松的针对背部进行上药同时亦可利用其作用部对背部进行敲打或推按按摩。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实用,适用于日常针对背部上药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上药棒,其包括作用部1和手持部2,所述手持部2呈u型结构,具有前后两端,手持部2的后端与所述作用部1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持部2上设有伸缩部21。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调整,从而增大作用部的上药范围。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作用部1包括滚动球11、限位口12和储药部13,所述储药部13埋设在作用部1中,所述滚动球11限位在限位口12中并与储药部13连通。该设置使得上药过程中储药部13内的药物可通过滚动球11带出至所需上药的部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131和控制器14,所述发热片131埋设在所述储药部13中,所述控制器14设置在所述手持部2的前端,所述发热片131与控制器14通过线路电连接。当在环境较冷的情况下或需要增大药效时可通过发热片131对储药部13中的药物进行加热后再进行上药。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工艺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药棒,其包括作用部和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呈U型结构,具有前后两端,手持部的后端与所述作用部一体成型设置。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伸缩部。本发明通过改进手持部的结构,使得使用者手持该上药棒的手持部即可轻松的针对背部进行上药同时亦可利用其作用部对背部进行敲打或推按按摩。本发明结构简单,功能实用,适用于日常针对背部上药的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珂莎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9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