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缝线,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及应用。尤其是对于大型手术,如肝脏手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时,血管缝线的应用较为广泛。目前的血管缝线在连续缝合时,尾端常需要固定,否则在拉紧缝线时容易将缝线尾端拉到缝合的组织中,从而找不到尾端,无法打结,甚至有时需要重新缝合,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的血管缝线,以解决目前血管缝线在连续缝合时,拉紧缝线的情况下容易将缝线尾端拉到缝合的组织中,从而找不到尾端,无法打结,甚至有时需要重新缝合,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用于腹腔镜的血管缝线,包括缝线、缝合针和尾夹,缝合针的尾端固定于缝线的一端,缝线的另一端具有尾线倒刺区,尾线倒刺区的缝线上设置有尾线倒刺,尾线倒刺向缝合针所在一端倾斜设置,尾夹为管型结构,尾夹套设于尾线倒刺区上,且尾夹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卡设尾线倒刺的限位倒刺。
前述血管缝线中,缝合针的弧度为135度,长度为6.5-26mm;
前述血管缝线中,缝线为蓝色单股的聚丙烯线,长度为130-180mm;
前述血管缝线中,尾线倒刺区的长度为30mm,所述尾线倒刺沿缝线的圆周方向及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设置,相邻尾线倒刺的间距为0.88-0.9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止缝线尾端划入组织内,提高缝合效率,应用方便,省时省力;由于是单股缝线,对组织的粘性较低,易于应用于抽出式缝合;同时,不易发生感染,在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也比较轻微,缝线不会被组织酶降解或弱化,灭菌方式采用环氧已烷灭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缝线及缝合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尾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腹腔镜的血管缝线,包括缝线1、缝合针2和尾夹3,缝线1为蓝色单股的聚丙烯线,长度为130-180mm,提供1-0到10-0不同规格,缝合针2的弧度为135度,长度为6.5-26mm,缝合针2的尾端固定于缝线1的一端,缝线1的另一端具有尾线倒刺区4,尾线倒刺区4的长度为30mm,尾线倒刺区4的缝线1上设置有尾线倒刺5,尾线倒刺5沿缝线1的圆周方向及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设置,相邻尾线倒刺5的间距为0.88-0.98mm,尾线倒刺5向缝合针2所在一端倾斜设置,尾夹3为管型结构,尾夹3套设于尾线倒刺区4上,且尾夹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卡设尾线倒刺5的限位倒刺6,尾夹3的内径略大于缝线1的外径,不同尾夹3的外部可采用多种不同的颜色,以区分不同的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