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581阅读:17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血管新生是指先前已经存在于组织的成熟血管内皮细胞通过增殖和游走以发芽或者嵌入的方式形成新的子代血管的过程。血管新生在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子宫内膜炎、牛皮癣、子宫平滑肌瘤、良性前列腺肥大等几十种疾病及炎症反应以及伤口愈合中都起到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新生是由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共同调节的,在人体正常代谢中,二者平衡有序,相互调控。在特定的时期,如胚胎形成、创伤修复和月经周期等血管生成才会发生。然而,在疾病发生时,生长因子失衡,使得血管生成的促进因子表达或作用强于抑制因子,导致内皮细胞激活,血管生成表型形成,从而引起血管过度生长从而导致了病理性的血管生成,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中医药从络病的角度治疗与血管新生相关的疾病有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理论认为:“络道亢变”所致“血管新生”是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共性病理环节。抑制血管新生药物是阻断心血管疾病病变进程,“饿死肿瘤”等的重要治疗途径,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现代医学对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等过程中的血管生成,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与药物。中药抗血管新生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个靶点,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对单味药物的机制研究比较多,而复方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往往复方的疗效甚佳,既能遏制血管生长,又具备放化疗增敏效应。中药有廉价、低毒、不良反应小、提高免疫功能等特点,在抗血管新生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君、臣、佐、使进行组方,其特征在于:以白芷、香薷、赤芍为君药;以椿皮、厚朴、龙葵、川断为臣药;以羌活、茯苓、石斛、莪术为佐药;以辛夷、桂枝、金荞麦、蒲公英为使药;并且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

白芷20-30份、香薷10-18份、赤芍5-12份、椿皮8-12份、厚朴6-12份、龙葵6-12份、川断5-12份、羌活5-12份、茯苓7-15份、石斛3-5份、莪术4-11份、辛夷1-6份、桂枝3-10份、金荞麦1-3份、蒲公英3-5份。

优选的,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20份、香薷10份、赤芍5份、椿皮8份、厚朴6份、龙葵6份、川断5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3份、莪术4份、辛夷1份、桂枝3份、金荞麦1份、蒲公英3份。

优选的,所述的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30份、香薷18份、赤芍10份、椿皮10份、厚朴10份、龙葵8份、川断7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6份、莪术11份、辛夷6份、桂枝8份、金荞麦3份、蒲公英4份。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在抑制血管新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科学配伍,简便实用,药物毒副作用小。

2)本发明抑制血管新生的药物组合物疗效显著,为临床抑制血管新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中药组合物抑制肿瘤生长,治疗过程中肿瘤体积的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20份、香薷10份、赤芍5份、椿皮8份、厚朴6份、龙葵6份、川断5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3份、莪术4份、辛夷1份、桂枝3份、金荞麦1份、蒲公英3份。

其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内,加6倍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水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药液,即可服用。

实施例2:

一种抑制血管新生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具体如下:

白芷30份、香薷18份、赤芍10份、椿皮10份、厚朴10份、龙葵8份、川断7份、羌活6份、茯苓7份、石斛6份、莪术11份、辛夷6份、桂枝8份、金荞麦3份、蒲公英4份。

其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药材放入砂锅内,加6倍药量的水浸泡1小时,水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小时,过滤药液,即可服用。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

含药血清的制备:sd大鼠分为中药与生理盐水灌胃组,每组20只。禁食、禁饮5h后,分别以中药组合物水煎剂、生理盐水灌胃,每次2ml,每天2次,间隔10h,连续灌胃5天。最后1天改为1次给予2ml,灌胃后2.5h,戊巴比妥钠麻醉,自大鼠腹主动脉无菌采血,室温静置2h,置5℃冰箱5h。4℃,3000r·min-1离心40min,吸取上部淡黄色透明的血清,56℃,30min灭活。

实验过程:将种蛋60只于(38+0.5)℃孵育至第8天,在外壳上开窗,暴露尿囊膜。鸡胚随机分为2组,将明胶海绵作为载体,植于暴露的尿囊膜上,中药组合物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用hanks液稀释,配成16%血清浓度,分别向载体加实验组、对照组样品40μl。加样后继续孵育,第20天将载体及其周围的尿囊膜游离,平铺于滤纸上,放大镜观察,并计数长入载体边缘的血管数。

结果:将药物载体放在血管生成旺盛的cam上,药物对血管生成的影响表现为,向载体方向生长的血管数目的多少。本文结果发现,实验组血管生成状况不如对照组,实验组血管生成较为稀疏,新生血管集中不明显。对照组血管生成明显向载体集中,血管排列成车辐状生长。实验组进入载体边缘的血管数为(26.3±2.6)条(n=20),明显少于对照组(38.1±2.3)条(n=30,p<0.05)。表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生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对血管内皮形态的影响

样品制备:中药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分别配成16%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过滤灭菌。

实验过程:血管内皮细胞以2.0×105的密度接种6孔板,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48h;更换为实验组、对照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培养中,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呈典型的铺路石样,看不到典型凋亡形态的改变及细胞毒性表现,表明中药组合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没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

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样品制备:中药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分别配成16%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过滤灭菌。

实验过程:用mtt法,血管内皮细胞以5.0×103的密度接种96孔板,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24h;更换为实验组、对照组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加入mtt溶液20ul继续培养4h,终止培养。吸弃上清液,加入dmso150μl,振荡20min,490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每组3个复孔,重复3次。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得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25±0.01,0.42±0.01,2组比较发现实验组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说明中药组合物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

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

样品制备:中药灌胃组、生理盐水灌胃组大鼠血清,分别配成15%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过滤灭菌。

实验方法:血管内皮细胞以2.0×105的密度接种6孔板,常规以10%小牛血清培养基培养;待长到70%密度时,吸弃培养基。以刀片钝边竖立于孔中固定为基准线,刮去一侧细胞,无血清培养基洗涤;加实验、对照组培养基继续培养4h。观察细胞越过基准线迁移的数目,每组3个复孔,重复3次。

结果:实验组迁移超过基准线的细胞数目为(45.4±4.2)个,明显少于对照组(58.6±3.8)个(p<0.05),表明血瘤散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抑制肿瘤生长

方法:裸鼠是免疫缺陷鼠,癌细胞可以逃逸免疫系统在裸鼠皮下不断的增殖形成新的肿瘤,是目前研究肿瘤生长和血管新生较为理想的模型。大鼠皮下荷瘤后用药,可以观测肿瘤的生长抑制。将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注射到大鼠皮下,等实体肿瘤长到一定体积的时候,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灌胃不同浓度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每天测量其肿瘤体积,48天后将肿瘤剥离。

结果:实验结果见图1,48天后,将经过复方药物处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肿瘤剥离,实验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