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942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和其它精密器械操控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介入医学器械的快速发展,已及精准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得对于输送器械的要求变得更精密、小巧、有效和安全稳定操作。以中枢神经介入输送系统为例,微导管远端的内径已有id0.69mm,0.56mm,0.48mm,0.43mm这四个规格,从而对于在导管内走行的器械以及输送装置提出了更高的、更精密、可有效操控的严苛要求,所输送的器械和配套输送系统直径必须小于微导管的内径;为了输送到脑部血管中的预期位置,器械和输送装置必须针对脑部血管多节段、且节段短、多直径多节三维变化、弯曲复杂多变的特点,具备进出自如、过弯能力强、推拉顺畅、正反向扭控自如等特点。现有面市的各类神经介入医学器械、消化科器械、精密器械操控的介入输送装置中,第一、临床医生对操控性、过弯能力、释放定位等方面还有改进的期待;第二、因输送直径的微型化,现有输送的结构过于复杂、制造难度大、风险高;第三、对于直径更为小巧的神经取栓支架、脑部支架等更小器械的配套输送和释放,市面可选器械极为有限;尚不能满足预期输送到位的实际需要。所以,需要有更为精巧的、推送特性、扭转特性、过弯特性都兼备的输送配套产品的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力图提供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及其制作方法,它具有结构简单、足够稳定的正反向扭矩传达能力、超强的过弯能力、柔顺性和超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推拉能力、精准的扭转能力等优点,还有易于批量稳定生产、制造可靠性高等优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案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一根具有超弹性或高弹性的中间芯丝和至少两根外周绕丝,所述外周绕丝缠绕在中间芯丝外,并且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为面接触结构。

具体地,所述中间芯丝具有一根。

具体地,所述外周绕丝具有五根。

具体地,所述中间芯丝为超弹性镍钛合金丝或高弹性钴铬合金丝或线弹性合金丝。

具体地,所述外周绕丝为弹簧用不锈钢丝或钛合金丝或镍钛合金丝,具有较好弹性、强度和塑性的组合,有利于成绳、增强扭转性和柔顺性。

具体地,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梅花形或多边形,外周面接触性,能提高输送的扭矩传达特性、以及推送与回撤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外周绕丝在中间芯丝上的捻向为左旋或右旋。

具体地,所述外周绕丝在中间芯丝上的捻距为本体外径的6~12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选取具有超弹性或高弹性的中间芯丝以及具有高可塑性和兼有足够高弹性的外周绕丝;所述中间芯丝直径比外周绕丝直径小,提高整体复合绳的过弯能力和韧性。

(2)捻线与成绳:用所选原材料,按照所需的捻向及规定的捻距,将外周绕丝均布围绕中间芯丝绕制成复合绳;

(3)机加工:经模拉或锻打,确保使复合绳的外圆面为面接触结构,得到成品。

进一步,经模拉或锻打后的外周绕丝截面积比经模拉或锻打前的外周绕丝截面积小0-3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复合绳运用于医疗介入领域,特别在直径为亚毫米的输送系统和回撤系统中有明显的优势,本体具有结构简单、足够稳定的正反向扭矩传达能力、超强的过弯能力、柔顺性和超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推拉能力、精准的扭转能力、复杂病变通过能力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介入输送用复合绳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介入输送用复合绳未采用机加工处理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介入输送用复合绳经过模拉或者锻打工艺机加工处理后的截面图;

图中,1为中间芯丝,2为外周绕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一根具有超弹性或高弹性的中间芯丝1和至少两根外周绕丝2,所述外周绕丝2缠绕在中间芯丝外1,并且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为面接触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芯丝1具有一根,所述外周绕丝2具有五根,所述中间芯丝1为超弹性镍钛合金丝,当然其还可以为高弹性钴铬合金丝或线弹性合金丝,超弹性镍钛合金丝指可恢复应变值为8%的镍钛合金丝,高弹性钴铬合金丝指可恢复应变值为2-3%的钴铬合金丝,线弹性合金丝指可恢复应变值为≈1%的合金丝,所述外周绕丝2为弹簧用不锈钢丝或钛合金丝或镍钛合金丝,所述本体的横截面为梅花形或多边形。、

所述外周绕丝在中间芯丝上的捻向为左旋或右旋。

所述外周绕丝在中间芯丝上的捻距为本体外径的6~12倍。

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原材料:选取中间芯丝1为超弹性镍钛合金丝和外周绕丝2为弹簧用不锈钢丝,中间芯丝1数量为一根,外周绕丝2数量为五根;

(2)捻线与成绳:用所选原材料,按照所需的捻向及规定的捻距,将外周绕丝2均布围绕中间芯丝1绕制成复合绳;

(3)机加工:经模拉或锻打,确保使复合绳的外圆面为面接触结构,得到成品。

经模拉或锻打后的外周绕丝2截面积比经模拉或锻打前的外周绕丝2截面积为0-30%。

该发明的本体具有结构简单、足够稳定的正反向扭矩传达能力、超强的过弯能力、柔顺性和超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推拉能力、精准的扭转能力、复杂病变通过能力等优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案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及其制作方法,介入输送用复合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一根具有超弹性或高弹性的中间芯丝和至少两根外周绕丝,所述外周绕丝按照不同压缩率、捻向和捻距缠绕在中间芯丝外,经模拉或锻打,确保使复合绳的外圆面为面接触结构。该发明运用于医疗介入领域,本体具有结构简单、足够稳定的正反向扭矩传达能力、超强的过弯能力、柔顺性和超弹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推拉能力、精准的扭转能力、复杂病变通过能力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红;蒋林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斯恩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8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