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湿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910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湿敷带。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是药物摄入的主要途径,临床静脉注射药物包括脱水药、升压药、化疗药等;由于上述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强,因此一旦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的软组织,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产生静脉炎,甚至导致组织坏死、溃疡发生。临床上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大都采用33%-50%硫酸镁湿敷;因硫酸镁外敷对局部皮肤有收敛作用,因此可达到对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肿目的,并能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具体操作时,用硫酸镁药水浸湿纱布块后,将该纱布块敷于患者肢体相应患处即可。由于硫酸镁溶液浓度高,存在对皮肤的刺激性,尤其儿童和老年人不易耐受,因此如何避免药液直接刺激患者皮肤成为难题。同时,引申开来,对于某些需要冷环境或热环境湿敷的药物,如何能可靠营造出适合该类药物发挥的环境,目前也无更为妥善的操作方式。此外的,再以硫酸镁为例,当纱布块浸湿后,在使用时会由于药物的外渗而污染衣服和床单,药物的溢流也会造成浪费。与此同时,纱布块使用时一般采用塑料袋或者保鲜膜辅助固定,这既影响湿敷效果,又限了制患者的活动,同时塑料袋或者保鲜膜的捂热和不透气还会引起患者不适感,不但影响患者的心情,也会导致患者依从性变差,从而给护士的实际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药物湿敷带,其具备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快捷、使用舒适度高而成本低的优点,能在确保对患者患处的可靠药物湿敷功能的同时,还能快速营造出适合相应药物发挥的环境,以便提升药物湿敷的效率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药物湿敷带,其特征在于:本湿敷带包括用于箍紧在患者相应肢体处的束紧带,束紧带带面处对应患者的需湿敷部位而贯穿束紧带带体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处嵌设有与第一通孔孔腔吻合的遮盖层,所述遮盖层与第一通孔的同一侧边间彼此固接以使得遮盖层可沿第一通孔的相应侧边作铰接启闭动作;遮盖层上贯穿设置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沿该通孔轴向由患者皮肤处依次向外层叠布置透水膜、用于均温的均温层以及用于安置热源或冷源的热源层,所述均温层与透水膜之间存有间隙以便形成供药物或浸药纱布块放置的容纳腔;所述透水膜固接于第二通孔的靠近患者皮肤侧的孔端处;均温层为具备气囊的气囊袋结构;热源层上则设置供冰袋或热袋穿插的固定插口;所述均温层及热源层的同一侧边彼此固接以使得均温层及热源层均可相对容纳腔作铰接启闭动作。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外形呈四方孔状,且在第二通孔的对应均温层及热源层铰接边的相对侧边处布置台阶结构;所述均温层的启封端由上而下的搭接于台阶结构的第一台阶面上,且均温层的启封端下表面与该台阶面间构成魔术贴式固接配合;所述热源层的启封端由上而下的搭接于台阶结构的第二台阶面上,且热源层的启封端下表面与该台阶面间构成魔术贴式固接配合。

优选的,本湿敷带还包括水平向贯穿均温层腔壁并连通均温层气囊的用于实现该气囊充放气功能的气孔,所述气孔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束紧带带体内延伸并穿出束紧带的上带面处;气孔的位于束紧带上带面的孔端处布置用于启闭该气孔的孔盖。

优选的,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的束紧带带体内设置有用于均衡均温层处气压的溢气囊,所述溢气囊通过过渡流道连通气孔,且过渡流道内布置有供气体沿气孔流入溢气囊内的单向气阀,所述单向气阀的导通压力等于预设的均温层内气体压力;溢气囊与外部环境间通过排气管彼此连通,排气管出气口处设置用于启闭该排气管的封盖。

优选的,以第二通孔的相对贴合患者皮肤的一面为内孔端面,所述溢气囊为环绕第二通孔环形气囊且溢气囊布置于第二通孔的内孔端面处。

优选的,束紧带的上带面处设置有用于监测均温层气压的气压传感显示器,气压传感显示器的感应端连通至气孔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外形呈四方孔状,且在第一通孔的对应遮盖层铰接边的相对侧边处布置台阶部;所述遮盖层的启封端由上而下的搭接于台阶部的台阶面上,且遮盖层的启封端下表面与该台阶面间构成魔术贴式固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遮盖层上表面、热源层上表面以及均温层上表面处均设置便于手提的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抛弃了传统湿敷仅采用纱布块垫敷或使用保鲜膜裹敷所带来的诸多缺陷。本发明通过以束紧带作为直接箍紧患者手臂的主体,以透水膜实现药物相对皮肤的隔离以及药液的缓慢渗透功能,以容纳腔来实现对药物或浸药纱布块的容纳效果,再以具备气囊结构的均温层来实现由热源层而来的温度的均衡目的,并以热源层处冰袋或热袋所产生的冷热效应来提供湿敷所需温度环境,最终实现本发明相对患者患处的快速可靠冷热湿敷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均温层以气囊袋结构来实现,这使得均温层不但能通过气体导热性而实现温度均匀分散效果,同时还依靠气囊来主动填充热源层与容纳腔之间的间隙,进而可使得容纳腔内药物隔着透水膜而以合适压力压在患者患处,以提升其湿敷效果。另一方面,整个透水膜、容纳腔、均温层以及热源层均布置于遮盖层上,一旦医生巡床时,只需打开遮盖层,即可实现对患者患处的直接目视检查功能,其使用便捷度极高。

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不仅遮盖层可以通过铰接方式来实现相对第一通孔的启闭功能;同样的,均温层及热源层也可通过铰接方式来实现相对第二通孔的启闭目的,以方便随时打开均温层及热源层,从而快捷实现相对容纳腔的药物存放以及相对热源层处冰袋或热袋的取存功能。

3)、气孔及相应溢气囊的设计为本发明的另一个重点。在以气囊袋结构作为均温层来实现由热源层向容纳腔的温度扩散效果时,均温层同样负担着向容纳腔的施压功能。通过安置溢气囊,并事先计算好单向气阀的导通气压,在每次对均温层充气时,可确保均温层相对容纳腔乃至患者皮肤的压力始终处于最恰当范围内,既不会因压力过大而过于压迫患者皮肤、强行过多的压出浸药纱布块内药物甚至导致压疮等状况,也不会因压力过小而影响到湿敷效果,多余的气体会自然的经由单向气阀而溢流入溢气囊内暂存,最终提升本发明的使用舒适度。气压传感显示器的设置,更是可直观的将均温层处气压适时显示出来,以便于随时监控。整个溢气囊及单向气阀等均布置于均温层的铰接边一侧处,利用了湿敷带多余的空闲空间,同时显然也不会对均温层的铰接翻动动作产生影响。

实际上,医护人员进行均温层充气时,即使时刻的目视监控气压传感显示器的屏幕,并在传感器监控到均温层压力达到后停止充气操作,也会出现以下状况:一方面,视气压传感显示器的品质好坏和使用时间长短所可能带来的传感器灵敏度差异,气压传感显示器是否能毫秒不差的进行均温层气压的获取和显示成为问题,这显然导致对均温层处气囊气压的精确注入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视不同医护人员的反应程度,在目视到气压传感显示器的气压达标后到反应过来并停手,可能此时的气压已经超过均温层内所预设的气压了。比如对采用气体泵充气的场合而言,若要注入1mpa的压力,可能因关泵不及时就变成了充入1.3mpa;上述多余的气压充入均温层的气囊内,势必会增大对药物的压迫能力。由于湿敷疗程动辄一个多小时,长时间过高压力的局部压迫,不仅导致药液被强行挤出纱布块和透水膜,从而因药物溢出过多而损害患者皮肤,甚至会因局部长期压力过大而导致患者患处出现压痕乃至压疮等状况,最终对患者身体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医护人员为避免过多充气,则可能会在气压传感显示器显示气压马上要达标时,干脆不再充气或者只能小心翼翼束手束脚的进行充气,影响湿敷效果和是否保证压力刚好达标不说,操作效率显然也极低。通过布置溢气囊并搭配单向气阀,即使出现上述灵敏度以及反应程度的差异,多余的气体也能自然的经由单向气阀而进入溢气囊,而无需担心均温层出现压力过大的状况,使用时哪怕没有气压传感显示器的辅助,都可以无脑的进行均温层气体的注入操作,医护人员操作时不会束手束脚,工作效率更高且成效极为显著。同时,多余的充入溢气囊的气体,也会一定程度的膨胀溢气囊,从而使得溢气囊以相对柔软的状态而在第二通孔的内孔端面处形成环形堤坝,以避免药液沿透水膜与皮肤的间隙而渗出本发明之外,进而造成药物浪费以及污染事故,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a-容纳腔

10-束紧带10a-台阶部11-遮盖层12-第一台阶面

13-第二台阶面14-气孔15-孔盖16-溢气囊17-过渡流道

18-单向气阀19-排气管19a-封盖

20-透水膜30-均温层40-热源层

50-气压传感显示器6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具体结构参照图1所示,其包括外形呈长方条带状或其他便于捆箍于患者患肢处的束紧带a,束紧带a可借鉴目前常用的腹带甚至袖带等结构来设计,此处就不再赘述。贯穿束紧带a带面而设置第一通孔,并在第一通孔上嵌设填补有遮盖层11。以图1所示结构为例,遮盖层11与第一通孔的左侧边彼此结合从而形成铰接边,以使得遮盖层11可沿该铰接边而产生上翻操作。在必要时,通过打开遮盖层11,可实现对患者患处的直接目视检查效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遮盖层11上贯穿设置有方孔状的第二通孔。在图1所示结构中,沿第二通孔轴向而在第二通孔孔腔处由下而上的依次层叠状布置有透水膜20、均温层30以及热源层40。透水膜20本身可采用目前医疗常用的vsd敷料等材料制成,医用vsd敷料本身多孔而具备优良的弹性及韧性,使用寿命长且药物可穿过敷料层,因此适合用于本发明所处环境,实际使用时也可酌情选用其他适合材料。在透水膜20与均温层30之间留有构成容纳腔a的空间,以便于放置注入硫酸镁之类的药物或浸药纱布块。与此同时,如图1所示的,在容纳腔a上方布置气囊袋结构的均温层30,从而一方面通过均温层30的气囊构造来实现对容纳腔a内药物的压迫以及相对患者皮肤的施压湿敷功能,以提升湿敷效果。另一方面,均温层30本身的气囊构造必然储存有一定量的气体,因此可利用气体的导热性而实现热源层40处热量的均散效果,一举多得。而对于热源层40而言,其位于图1所示结构中的最上层,并通过其上的固定插口来实现对冰袋或热袋的容纳及固定效果。当热源层40被粘附于台阶结构上相应台阶面处时,依靠热源层40处冰袋或热袋散发出的热量,即可随之被均温层30处气囊均分,并随之热传导至容纳腔a处药物或浸药纱布块处,最终实现对患者患处的湿敷效果。

考虑到采用气囊袋结构制成均温层30后,在由气孔14对均温层30内气囊进行充气时,充气压力可能存在不可控状况。因此,本发明一方面采用溢气囊16、过渡流道17搭配单向气阀18来形成组合结构,从而确保均温层30处气囊压力能始终处于设计压力范围内,以提升本发明的使用舒适度及湿敷效果。一旦经由气孔14充入的气体过多,就会导致均温层30内气囊气压过大,并使得过渡流道17处单向气阀18打开,多余气体即可进入溢气囊16,从而为操作者提供停止充气的反应时间。另一方面,本发明再通过气压传感显示器50来实现对均温层30处气囊压力的实时监控及显示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溢气囊16、过渡流道17、单向气阀18乃至排气管19以及气压传感显示器50,均设置在均温层30铰接边所在侧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区域处;上述设计,既不会影响均温层30等结构的正常动作,又巧妙利用了遮盖层11的无用空间来实现各部件的可靠安置,其使用便捷度及操作可靠性均可得到有效保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