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4170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风痹,中医学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晋书·宣帝》“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灵枢经·寿夭刚柔》:“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病,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宋书·隐逸传·周续之》:“续之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钟山。”宋苏辙《记病》诗:“侵寻作风痹,两足几蹒跚。”《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清赵翼《将至台庄忽两臂顿患风痹》诗:“陆程正拟上征鞍,忽中风痹两手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行痹疾病致使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游走不定,遇寒痛增,得热痛减的特点,提供一种以纯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行痹的中药。

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当归3-5钱,赤芍3-5钱,川芎2-3钱,荆芥2-3钱,薄荷1-3钱,全虫1-3钱,地龙2-3钱,勾丁2-3钱,麻黄1-3钱,独活1-3钱,丹皮2-3钱,山甲4-6钱。

一种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当归3-5钱,赤芍3-5钱,川芎2-3钱,荆芥2-3钱,薄荷1-2钱,全虫2-3钱,地龙2-3钱,勾丁2-3钱,麻黄2-3钱,独活1-3钱,丹皮2-3钱,山甲4-6钱;再根据寒热轻重,偏于寒者再用生芪3-5钱。

一种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当归3-5钱,赤芍3-5钱,川芎2-3钱,荆芥2-3钱,薄荷2-3钱,全虫1-2钱,地龙1-2钱,勾丁2-3钱,麻黄1-2钱,独活1-3钱,丹皮2-3钱,山甲4-6钱;再根据寒热轻重,偏热者再用生石膏3-5钱。

一种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当归4钱,赤芍4钱,川芎3钱,荆芥3钱,薄荷2钱,全虫2钱,地龙3钱,勾丁3钱,麻黄2钱,独活2钱,丹皮3钱,山甲5钱。

一种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当归4钱,赤芍4钱,川芎3钱,荆芥3钱,薄荷2钱,全虫2钱,地龙3钱,勾丁3钱,麻黄2钱,独活2钱,丹皮3钱,山甲5钱;根据寒热轻重,偏于寒者再用生芪3钱。

一种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当归4钱,赤芍4钱,川芎3钱,荆芥3钱,薄荷2钱,全虫2钱,地龙3钱,勾丁3钱,麻黄2钱,独活2钱,丹皮3钱,山甲5钱;根据寒热轻重,偏热者再用生石膏3钱。

用法:水煎服,一日二次。一个疗程10副就可见效(1副1天)。

本发明各味中药的药理如下: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功效。主要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治疗血虚诸证,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

赤芍:性酸敛阴柔,具有养阴、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治疗头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荆芥:味辛,温。入肺、肝二经。主治祛风;解表;透疹;止血。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

薄荷:辛,凉。入肺经、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全虫:辛,平;有毒。归肝经。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

勾丁: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肝主风,心包主火。风火相煽,则病为惊风抽搐,头目眩晕。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独活:辛、苦,微温。归肝、肾、膀胱经。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头痛齿痛。

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山甲:咸而微寒,归肝胃经,性善行散,入血分。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生芪:甘温、归脾、肺经、补脾益气之中,并能升举阳气且可外达肌表,固护卫阳,充实表分,以固表止汗。

生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本发明通过各味药的组合,寒热或热轻热重,偏于寒者用生芪,偏热者用生石膏。用法:原来水煎服,一日二次。一个疗程10副就可见效(1副1天)。具有活血化淤、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的功效。可改善筋骨关节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改善周围神经、血农牧民的刺激和压迫,解除肌肉痉挛,调节和促进关节功能活动,达到治疗效风痹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上述药物配方的组成和功能。

实施例1:针对热轻行痹患者的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

当归4钱,赤芍4钱,川芎3钱,荆芥3钱,薄荷2钱,全虫2钱,地龙3钱,勾丁3钱,麻黄2钱,独活2钱,丹皮3钱,山甲5钱。

用法:水煎服,一日二次。一个疗程10副就可见效(1副1天)。

实施例2:针对寒热行痹患者的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

当归4钱,赤芍4钱,川芎3钱,荆芥3钱,薄荷1钱,全虫2钱,地龙2钱,勾丁3钱,麻黄2-3钱,独活2钱,丹皮3钱,山甲5钱,生芪3钱。

用法:水煎服,一日二次。一个疗程10副就可见效(1副1天)。

实施例3:针对热重行痹患者的治疗行痹疾病的药物。

当归4钱,赤芍4钱,川芎3钱,荆芥3钱,薄荷3钱,全虫2钱,地龙3钱,勾丁3钱,麻黄1钱,独活2钱,丹皮3钱,山甲5钱;根据寒热轻重,偏热者再用生石膏3钱。

用法:水煎服,一日二次。一个疗程10副就可见效(1副1天)。

临床实验:

1.病例选择:从2009年元月至2016年累计7年根据300余例行痹患者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情况。其中男性180例,治疗时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126例;女性患者138例,治疗时年龄大于46岁的患者95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42岁,治疗时平均年龄57岁。

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准》(zy/t001.1-94)中“痛风”的诊断依据及疗效评定。

3.治疗方法:根据行痹患者自身条件划分为热轻行痹患者、寒热行痹患者和热重行痹患者,三类患者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制中药药物观察治疗风痹患者,水煎服,一日二次,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一个疗程10副就可见效(1副1天)。

4.疗效标准:

治愈:按照服药方法治疗5-8个治疗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显效:按照服药方法治疗5-8个治疗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

无效:按照服药方法治疗5-8个治疗疗程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改善或加重。

5.治疗结果:对300余例行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179例患者取得治愈效果,110例串者显效效果,29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治愈率56%,总显效率91%,总无效率9%。

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某,女,23岁,家住许昌市八一路,患痹症,关节灼痛、局部肿胀、皮色变红、触之觉热服本中药制剂4个月,疼痛减轻,四肢活动自如,服用7个月治愈。

病例2:催某,女,46岁,夏邑孔庄乡人,患痹症多年,四肢无力,严重时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曾到多家医院治疗都未能治愈,服用本配方6月基本治愈。

病例3:杨某某,男,32岁,家住郑州管城区,2011年忠风湿性关节炎,属痹症,右腿疼痛,关节肿大,行动困难,多家医院治疗,好后又复发,服本制剂,每天早晚各一服,2个月疼痛消失,服用半年康复,至今未复发。

病例4:郭某某,男,51岁,中牟县白沙镇堤刘村人,风湿性关节炎,腿部肌肉及关节疼痛,头痛,右边面部麻木地,张口不到位,咀嚼无力且缓慢,服制剂1月疼痛消失,3月康复,5个月能干农活,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