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用主动脉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981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用主动脉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阻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用主动脉阻断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被广泛运用于胸主动脉瘤和急、慢性a型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治疗当中,其近中远期手术疗效已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专家的认可。这项手术的实施必须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即术中需全身降温,待鼻咽温度降至18~20℃时,经腋动脉或无名动脉插管行单侧选择性脑灌注,此时下半身停循环,即降主动脉所灌注的器官,包括脊髓、肝脏、肾脏、消化道等均无血液灌注,降主动脉真腔内植入支架血管后,采用“开放吻合技术”完成降主动脉近端和弓部远端吻合,然后恢复下半身灌注,停循环结束,其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min左右。然而,深低温停循环可引起内环境紊乱、凝血功能损害及急性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紊乱、脊髓损伤等一系列难以规避的问题,导致患者手术后恢复不良、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如何缩短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用主动脉阻断装置,该阻断装置用于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中时,避免深低温,显著缩短降主动脉及以远停循环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用主动脉阻断装置,包括:

支撑型人工血管;

阻断装置,所述阻断装置包括导管,设置在所述导管一端的球囊和可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的加减压装置;

所述球囊加压膨胀后可固定在所述支撑型人工血管内,并于支撑部位封堵所述支撑型人工血管。

在本申请中,所述支撑型人工血管为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中常用的血管支架即可,本申请对此并无特殊限制。

所述阻断装置包括导管,设置在所述导管一端的球囊和可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的加减压装置。使用时,球囊在导管的引导下进入支撑型人工血管,加减压装置对球囊进行加压使其膨胀,固定在支撑型人工血管内,并于支撑部位封堵该人工血管;此时,可开放体外循环,结束下半身停循环。手术操作完成,无需封堵时,利用加减压装置对球囊进行减压使其收缩,在导管的作用下撤离支撑型人工血管。

本申请对所述导管的材质并无特殊要求,能够将球囊送入体内进入支撑型人工血管即可;本申请要求所述球囊柔软、耐压、防刺,封堵血管过程中不会出现破裂等情况,其材质可以为聚乙烯、聚酯、尼龙、聚氨酯或硅胶,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断装置还包括可推压加压膨胀的球囊的推压装置。球囊在支撑型人工血管内加压膨胀后,推压装置给予球囊推压力以固定球囊,避免球囊移位,影响封堵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主动脉阻断装置在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中按照以下方法使用:

在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中,待鼻咽温度降至28℃,阻断下半身循环,行选择性脑灌注,横断主动脉弓,快速修剪并准备弓部远端吻合口后,将支撑型人工血管经主动脉弓切口放至降主动脉真腔内,然后将阻断装置快速放入支撑型人工血管内,开启加减压装置使球囊膨胀至可固定在支撑型人工血管内,并于支撑部位封堵所述支撑型人工血管,此后,开放股动脉灌注管,提高体外循环流量至1/2全流量,恢复内脏与下肢灌注,停循环结束。完成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与支撑型人工血管近端及主动脉弓断端吻合后,利用加减压装置将球囊减压收缩,取出即可进行后续操作。

本申请创造性地将包括球囊的阻断装置应用于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中,将其与置于降主动脉内的支撑型人工血管联合使用封堵主动脉的血流,从而避免深低温,显著缩短降主动脉及以远停循环时间,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阻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阻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用主动脉阻断装置,包括:

支撑型人工血管;

阻断装置,所述阻断装置包括导管,设置在所述导管一端的球囊和可使所述球囊膨胀和收缩的加减压装置;

所述球囊加压膨胀后可固定在所述支撑型人工血管内,并于支撑部位封堵所述支撑型人工血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断装置包括:

一端封闭的中空导管;

设置在所述中空导管封闭的一端的双层球囊;

与所述中空导管另一端相连的加减压装置;

所述中空导管包覆球囊的部分设置有通孔使中空导管与球囊相通。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阻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导管,12为球囊,13为注射器,14为鞘管,15为手柄,16为三通阀。

所述阻断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中空导管11,中空导管11为柔性材料制成,可弯折,可回弹。

中空导管11的一端封闭,并在该端设置有球囊12;球囊12可由聚乙烯、聚酯、尼龙、聚氨酯或硅胶等制成,柔软、耐压,可防刺破。球囊12可以是双层结构,更利于提高球囊的耐压、防刺破性能,同时不影响其收缩性能。球囊12的耐压能力为450mmhhg~600mmhg。

中空导管11的另一端与注射器13相连通;中空导管11包覆球囊12的部分设置有通孔使中空导管11与球囊12相通。

注射器13为加减压装置,其可以将生理盐水或气体注射进入中空导管11,并通过其上的通孔进入球囊12使球囊12膨胀实现封堵作用;也可以将生理盐水或气体通过中空导管11上的通孔从球囊12内抽走使球囊12收缩,从而将阻断装置撤出体外。

在注射器13与中空导管11相连的管路上设置有三通阀16,便于实现对球囊12的加压和减压。

所述阻断装置还包括鞘管14,鞘管14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导管11外,并能够对加压膨胀后的球囊12施加推压力。鞘管14可弯折、不回弹,且有轴向支撑力,能够引导导管进入支撑型人工血管内。

鞘管14上设置有手柄15,便于对加压膨胀后的球囊12施加推压力,防止球囊12在血流冲击下移位。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断装置包括:

一端封闭的中空导管;

设置在所述中空导管封闭的一端的双层球囊;

贴附在所述中空导管内壁上的加减压导管,所述加减压导管的一端与加减压装置相通,另一端与球囊相通。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阻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1为中空导管,22为球囊,23为注射器,24为定形芯,25为手柄,26为加减压导管,27为三通阀门,28为加强网。

所述阻断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中空导管21,中空导管21为柔性材料制成,可弯折,可回弹。

中空导管21的一端封闭,并在该端设置有球囊22;球囊22可由聚乙烯、聚酯、尼龙、聚氨酯或硅胶等制成,柔软、耐压,可防刺破。球囊22可以是双层结构,更利于提高球囊的耐压、防刺破性能,同时不影响其收缩性能。球囊22的耐压能力为450mmhhg~600mmhg。

中空导管21内壁上贴附有加减压导管26,加减压导管26的一端与球囊22相连通,另一端与注射器23相连通。

注射器13为加减压装置,其可以将生理盐水通过加减压导管26注射进入球囊12使球囊12膨胀实现封堵作用;也可以将生理盐水通过加减压导管26从球囊12内抽走使球囊12收缩,从而将阻断装置撤出体外。在加减压导管26上上设置有三通阀27,便于实现对球囊12的加压和减压。

所述阻断装置还包括加强网28和定形芯24,加强网28设置在中空导管21的管壁内,定形芯24设置在中空导管21的中空腔内,加强网28和定形芯24使导管可弯折、不回弹,且有轴向支撑力,易于进入支撑型人工血管等。所述定形芯可以为钢芯,加强网可以为钢丝网。

所述阻断装置还设置有手柄25,手柄25设置在中空导管21远离球囊22的一端,且与定形芯24相连,便于对加压膨胀后的球囊22施加推压力,防止球囊22在血流冲击下移位。

本申请提供的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用主动脉阻断装置按照以下方法使用:

在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中,待鼻咽温度降至28℃,阻断下半身循环,行选择性脑灌注,横断主动脉弓,快速修剪并准备弓部远端吻合口后,将支撑型人工血管经主动脉弓切口放至降主动脉真腔内,然后通过鞘管或直接将球囊快速放入支撑型人工血管内,通过注射器向球囊内注入40~45ml生理盐水使球囊膨胀,并保证球囊于支撑部位封堵人工血管,此后,开放股动脉灌注管,提高体外循环流量至1/2全流量,恢复内脏与下肢灌注,停循环结束,同时,通过手柄对球囊施加推压力以免球囊移位。完成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与支撑型人工血管近端及主动脉弓断端吻合后,利用注射器将球囊内的生理盐水抽走使球囊收缩,取出球囊后即可进行后续操作。

具体而言,使用本申请提供的主动脉阻断装置实施的主动脉a型夹层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操作步骤如下:

1、游离右腋动脉及股动脉,备单泵双管、主动脉插管灌注。

2、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充分游离无名静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3、右腋动脉、股动脉插管,右心房插二阶梯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上肺静脉置左心引流管。阻断升主动脉,纵行切开升主动脉后,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直视灌注冷晶体含血停跳液。

4、体外循环降温过程中,根据夹层近端病变情况修剪并准备主动脉近端吻合口。

5、分别在左锁骨下动脉近、远端阻断,横断后,近端缝闭。

6、充分游离主动脉弓,鼻咽温度降至28℃时,阻断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阻断股动脉灌注管,降低流量至5~8ml/(min·kg),经腋动脉行选择性脑灌注。

7、在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横断主动脉弓,快速修剪并准备弓部远端吻合口。

8、将支撑型人工血管经主动脉弓切口放至降主动脉真腔内。将已穿过修剪完毕的四分支人工血管主血管的球囊通过导管快速放入支撑型人工血管内,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40~45ml,确保球囊封堵于支撑部位,利用手柄按压球囊,以免其移位。

9、开放股动脉灌注管,提高体外循环流量至1/2全流量,恢复内脏与下肢灌注,停循环结束,此时停循环时间在5min以内。

10、完成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与支撑型人工血管近端及主动脉弓断端吻合。将球囊内的水放出,取出球囊、导管,阻断四分支人工血管主血管。

11、将四分支人工血管的8mm分支血管与左颈总动脉端端吻合,体外循环恢复至全流量,开始复温。四分支人工血管近端与升主动脉端端吻合,排气后,开放阻断钳,心脏复苏。分别完成8mm、10mm分支与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端端吻合。

12、鼻咽温至37.5℃,肛温至35℃,撤离体外循环。

利用本申请所述的阻断装置,按照上述步骤对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其临床资料见表1。

表1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

可以看出,本申请创造性地将包括球囊的阻断装置应用于主动脉全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术中,将其与置于降主动脉内的支撑型人工血管联合使用封堵主动脉的血流,从而避免深低温,显著缩短降主动脉及以远停循环时间,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