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863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综合征,俗称“抖抖病”,是中枢神经变性疾病.阕分泌多巴胺介质减少导致震颤、肌张力增高及运动障碍,常见于老年人,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震颤、强直。震颤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强直多从—侧上肢的近端开始,逐渐蔓延到远端、对侧以及全身;面肌强直会使表隋动作减少,造成所渭的“面具脸”;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运动减少;患者随意动作减少,动作缓慢,尤以始动时为甚,精细动作差,书写困难;并见有言语不利,智能障碍。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和蓝斑内含色素的神经细胞变性、空泡形成、脱失;细胞浆内出现嗜酸性的玻璃样同心形包涵体。震颤后期患者町能出现言语障碍、反应迟钝,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种类很多,大多数的西药治疗治标不治本。其治疗途径多以采用抗震颤麻痹药治疗,主要抑制纹状体内乙酰胆碱活性,使纹状体内da与ach消长倾向相对平衡;或提高黑质da神经元活性,促进纹状体神经末梢释放da。实践证明,这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虽能缓解病症,但需要长期服用,而且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中医药宝库中的有效方剂,提供一组方独特、成本低、安全可靠、能够预防和疗效显著的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这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猫豆10份、姜黄20份、莪术15份、玉郎伞10份、九龙藤10份、丁公藤20份、黄芪10份、三叶青藤20份、远志20份、沉香3份、金刚刺10份、丹参10份、天麻10份、剑叶龙血树20份、金边蚂蟥2份、当归藤20份、路路通10份。

本发明选用猫豆、姜黄、莪术、玉郎伞、九龙藤、丁公藤、黄芪、远志、燕窝酸、沉香等重为原料,经科学合理配伍,利用中医药理论,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有效治疗震颤麻痹的目的。通过对震颤麻痹综合症的病因分析,其实属于肝肾阴虚、湿热内蕴、风邪入营,采取以补肾壮腰、祛风化痰、通络开窍的中医药结合治疗方案,制作成便于服用中药制剂,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将本发明药物的活性组分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丸剂或制成胶囊剂、片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水煎、浓缩水煎液活提取活性成分制成口服液,也可以将提取液浓缩干燥后粉碎制成散剂、胶囊剂等。但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将本发明组分制成的药物给药,每日2次,每次5克,温开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在服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以及烟酒,据2010年1月~2017年1月,治疗帕金森综合症121例,痊愈41例,占33.9%;显著好转62例,51.2%;好转16例,占13.2%;无效2例,占1.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猫豆10份、姜黄20份、莪术15份、玉郎伞10份、九龙藤10份、丁公藤20份、黄芪10份、三叶青藤20份、远志20份、沉香3份、金刚刺10份、丹参10份、天麻10份、剑叶龙血树20份、金边蚂蟥2份、当归藤20份、路路通10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震颤麻痹的药物,选用猫豆、姜黄、莪术、玉郎伞、九龙藤、丁公藤、黄芪、远志、沉香等重组成。本发明组分为常见纯中药,无毒副作用,对治疗震颤麻痹具有良好的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巫玲玲;王巍;张卓;周媚;向雪香;韦素玲;高玲;许立拔;赵凯丽;黄俊力;刘雪萍;蒋敏捷;蒋伟哲;蒋群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4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