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双孔剖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739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用双孔剖被。



背景技术:

手术用剖被是医用领域常见的工具,手术用剖被上往往设有一个第一手术窗口,手术时,将手术用剖被盖于病人身上,将病人待手术的部位暴露于第一手术窗口处,以方便医生对患者实施手术。在对腿部进行手术时,往往需要对两条腿进行消毒,对不进行手术的腿部远端部位则需要使用无菌治疗巾或是绷带将不进行手术的远端部位进行包裹,然后通过消毒液对腿部进行清洗消毒,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方便手术操作,且不需要专门对腿部进行绑带绑缚的手术用双孔剖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术用双孔剖被,包括剖被本体,所述剖被本体的一面上设有分别套住患者两条腿的第一腿套和第二腿套,所述第一腿套和所述第二腿套间隔设置,所述剖被本体上设有用于手术的第一手术窗口和第二手术窗口,所述第一手术窗口设在所述第一腿套的一端端部的所述剖被本体上,所述第二手术窗口设在所述第二腿套的一端端部的所述剖被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剖被本体上设置第一腿套和第二腿套,在第一腿套的一端的剖被本体上设置第一手术窗口,在第二腿套的一端的剖被本体上设置第二手术窗口,能方便对腿部的伤口处进行消毒,不需要在消毒的过程中对腿部进行缠绑绷带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术窗口和所述第二手术窗口的周边均设有用于将所述剖被本体贴附在患者身上的贴附层,所述贴附层呈环形包裹于所述第一手术窗口和所述第二手术窗口的外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手术窗口和第二手术窗口的周边设置贴附层,在使用的过程中,贴附层贴附在病人患处的周边,避免剖被本体的不固定对手术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剖被本体用于设置在病人头部的区域设有用于将区域悬挂的挂钩。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挂钩的设置能将设置在病人头部的区域进行悬挂,避免对病人的头部造成覆盖对病人的呼吸等造成影响,并且使得患者的头部区域形成无菌区,不会对麻醉、在患者面部插设管道等造成卫生影响。

进一步,所述剖被本体的周边设有多个用于将所述剖被本体固定的固定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带的设置能方便对剖被本体进行固定,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剖被本体的移动而对手术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带两两对称设在剖被本体相对的两个侧边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设置在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四个固定带,使得剖被本体的固定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术窗口的一侧设有向远离所述第一手术窗口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的拉链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通过拉链结构进行开启和关闭的开口,能根据需要调节开启的大小,使用于不同大小的创口的手术。

进一步,所述第二手术窗口一侧设有向远离所述第二手术窗口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的拉链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通过拉链结构进行开启和关闭的开口,能根据需要调节开启的大小,使用于不同大小的创口的手术。

进一步,所述第一手术窗口周边的所述剖被本体上和所述第二手术窗口的周边的所述剖被本体上通过粘扣带连接有呈一环形设置的吸收棉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收棉条的设置能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液体进行吸附,避免液体的流动而对手术造成干扰。

进一步,所述第一腿套和/或所述第二腿套和/或所述剖被本体位于所述第一腿套和所述第二腿套之间的部位上设有标记。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标记的设置能对折叠以及铺设的方向进行示意,避免折叠或铺设方向反了对剖被本体手术区域无菌环境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剖被本体,2、第一手术窗口,3、第二手术窗口,4、贴附层,5、挂钩,6、固定带,7、开口,8、拉链结构,9、吸收棉条,10、第一腿套,11、第二腿套,12、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剖被本体1,所述剖被本体1的一面上设有分别套住患者两条腿的第一腿套10和第二腿套11,所述第一腿套10和所述第二腿套11间隔设置,所述剖被本体1上设有用于手术的第一手术窗口2和第二手术窗口3,所述第一手术窗口2设在所述第一腿套10的一端端部的所述剖被本体1上,所述第二手术窗口3设在所述第二腿套11的一端端部的所述剖被本体1上。所述第一手术窗口2和所述第二手术窗口3的周边均设有用于将所述剖被本体1贴附在患者身上的贴附层4,所述贴附层4呈环形包裹于所述第一手术窗口2和所述第二手术窗口3的外侧,在第一手术窗口2和第二手术窗口3的周边设置贴附层4,在使用的过程中,贴附层4贴附在病人患处的周边,避免剖被本体1的不固定对手术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剖被本体1用于设置在病人头部的区域设有用于将区域悬挂的挂钩5,挂钩5的设置能将设置在病人头部的区域进行悬挂,避免对病人的头部造成覆盖对病人的呼吸等造成影响。具体的,挂钩5可以通过在设置在病人头部的区域的剖被本体1上通过折叠缝补后形成的具有至少一端开口7的叠层结构,通过该叠层结构即可方便实现剖被本体1的悬挂,并且不会增加额外的部件,制造方便且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剖被本体1的周边设有多个用于将所述剖被本体1固定的固定带6,优选的,所述固定带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带6两两对称设在剖被本体1相对的两个侧边上。固定带6的设置能方便对剖被本体1进行固定,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剖被本体1的移动而对手术造成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术窗口2的一侧设有向远离所述第一手术窗口2延伸形成的开口7,同样的,在第二手术窗口3的一侧设置向远离所述第二手术窗口3方向延伸的开口7,所述开口7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7的拉链结构8。采用通过拉链结构8进行开启和关闭的开口7,能根据需要调节开启的大小,使用于不同大小的创口的手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术窗口2周边的所述剖被本体1上和所述第二手术窗口3的周边的所述剖被本体1上通过粘扣带连接有呈一环形设置的吸收棉条9。吸收棉条9的设置能对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液体进行吸附,避免液体的流动而对手术造成干扰。

工作原理:将剖被本体1置于病人身上,将挂钩5悬挂在病人头部区域的上方,将患者的两条腿分别穿过第一手术窗口2和第二手术窗口3后置于第一腿套10和第二腿套11内,并且将第一手术窗口2和/或第二手术窗口3置于病人的患处,然后通过贴附层4将剖被本体1贴附在病人身上,然后通过固定带6将剖被本体1进行固定,在手术前方便对腿部进行消毒,操作方便,在手术的过程中,伤口流出的液体可以通过吸收棉条9进行吸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