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提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705发布日期:2018-09-21 22:1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弓根钉提拉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力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内固定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创伤以至于脊柱感染等手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内固定技术应用脊柱复位装置进行治疗,脊柱复位装置主要包括连接棒以及椎弓根钉,椎弓根钉的钉体植入脊柱内,与脊柱固定,椎弓根钉的钉套连接连接棒,调节椎弓根钉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再锁紧连接棒和对应的椎弓根钉,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椎弓根钉的钉套和钉体之间角度是否可调,可以分为普通的椎弓根钉和万向椎弓根钉。由于万向椎弓根钉角度可调,操作方便,在临床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万向椎弓根钉包括钉套、锁紧顶丝、中间体和球头钉,钉套为U形钉套,即钉套具有U形孔,该U形孔可供连接棒贯穿,另外,钉套具有轴向通孔,钉套底部套设有中间体,中间体下端具有与球头钉的球头适配的槽孔,即槽孔呈球状,球头钉的球头可卡入槽孔内,还有,钉套的底部具有向内部延伸的凸起,该凸起可限制球头钉从钉套的底部脱落,即中间体和钉套均与球头钉的球头存在接触。

装配过程如下:首先,将球头钉从钉套顶部装入到轴向通孔内,其次,将中间体装入轴向通孔内,中间体位于球头钉的上方,再将连接棒穿过U形孔,最后,将椎弓根钉的位置和角度调整后,使用锁紧顶丝锁紧,该锁紧顶丝具有与钉套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随着锁紧顶丝的逐渐旋紧,连接棒锁紧于U形孔中,且连接棒在锁紧顶丝的作用下对中间体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则在锁紧过程中,中间体也将球头钉压紧于轴向通孔的底部,从而实现连接棒和椎弓根钉的压紧。

由上述过程可知,上述钉套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了椎弓根钉的把持、定位作用,通过其特有的中空通道,在微型切口的前提下能够引导其它器械穿过套管实现对椎弓根钉的旋入、固定、提拉复位、连接棒复位和锁紧顶丝旋紧等一些操作。但是目前仍存在操作过程繁琐和灵活性较弱等缺点,增加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便捷的椎弓根钉提拉组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弓根钉提拉组件,包括椎弓根钉和提拉复位器;

所述椎弓根钉包括钉套、中间体和球头钉,所述钉套具有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的上端内壁具有内螺纹,所述中间体和所述球头钉的头部分别位于所述轴向通孔的内部,且所述球头钉的头部位于所述中间体的下方,其中,所述中间体的下端具有与所述球头钉的头部相适配的第二槽;

所述提拉复位器包括套管本体、第一锁紧套筒和第二锁紧套筒,所述第一锁紧套筒和所述第二锁紧套筒分别套设在所述套管本体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一锁紧套筒和所述第二锁紧套筒能够相互转动,套管本体的一端具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钉套,所述第二锁紧套筒和所述第一锁紧套筒的相对端朝向所述套管本体具有夹持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锁紧套筒与所述套管本体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二锁紧套筒,使所述套管本体沿着所述第二锁紧套筒的轴线方向移动,当所述套管本体朝所述套管本体具有夹持部的相反端方向移动时,即所述套管本体提拉所述钉套,进而实现了所述椎弓根钉的锁紧。

进一步,所述钉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夹持部配合的第五槽;

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抱箍和弹片,所述抱箍连接所述弹片,所述弹片连接所述抱箍的相反端具有一凸部,所述凸部用于与所述第五槽配合,所述抱箍套设在所述套管本体上,所述弹片连接凸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套管本体具有夹持部的一端,并且,所述套管本体上具有与所述弹片配合的限位孔。

进一步,所述轴向通孔下端具有与所述球头钉的头部相适配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位于所述第二槽的下方,所述第一槽用于防止所述球头钉从所述轴向通孔下端滑出。

进一步,所述椎弓根钉还包括阻尼环,所述阻尼环位于所述球头钉的头部和所述第一槽之间,所述第一槽上具有固定所述阻尼环的第三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槽上还设置有用于扩大所述球头钉转动角度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槽包括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沿着所述轴向通孔周向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槽至所述钉套下端的端面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中间体下端相适配;

所述钉套下端端面上的所述轴向通孔直径大于所述球头钉的头部的直径,便于所述球头钉的头部从所述钉套下端插入到所述中间体下端的第二槽内;

所述中间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六槽,所述第六槽从所述中间体的下端面向上延伸。

进一步,所述中间体为钛六铝四钒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提拉复位器还包括第一销子,所述第一锁紧套筒上具有固定所述第一销子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锁紧套筒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锁紧套筒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锁紧套筒内部,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沿所述第二锁紧套筒的周向设置,当所述第一销子固定在所述第一孔内时,所述第一销子位于第二环形槽内,使所述第一锁紧套筒和所述第二锁紧套筒不发生轴向位移,只发生相互转动。

进一步,所述提拉复位器还包括第二销子,所述第一锁紧套筒上具有固定所述第二销子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锁紧套筒的轴线相垂直,当所述第二销子固定在所述第二孔内时,所述套管本体上具有与所述第二销子配合的限位槽,使所述第一锁紧套和所述套管本体不发生相互转动,只发生轴向位移。

进一步,所述第二孔的轴线和所述第一孔的轴线可相垂直。

据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套管本体的夹持部用于夹持工件,通过转动第二锁紧套筒,可使套管本体沿着第二锁紧套筒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了钉套的提拉动作,进而实现了椎弓根钉的锁紧,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椎弓根钉提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椎弓根钉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述椎弓根钉轴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所述钉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所述钉套的轴向剖视图;

图6为图2的所述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所述球头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拉复位器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拉复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持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锁紧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椎弓根钉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中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中间体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椎弓根钉提拉组件包括椎弓根钉100和提拉复位器200。

如图2所示,椎弓根钉100包括钉套110、中间体120、连接棒130、锁紧顶丝140和球头钉150。参考图3至图5,钉套110具有轴向通孔111,钉套110可呈U形,即轴向通孔111的上端为第一U形孔112,便于连接棒130的插入,轴向通孔111的上端内壁还具有内螺纹113,可以与锁紧顶丝140配合,轴向通孔111内套设有中间体120,轴向通孔111 下端具有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相适配的第一槽114,该第一槽114可防止球头钉150从轴向通孔111下端滑出,该球头钉150位于中间体120的下方,并且中间体120的下端具有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相适配的第二槽123,另外,由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呈球状,因此,该第一槽114和第二槽123均呈球状。另外,球头钉150的头部151和第一槽114 之间设置有阻尼环160,有效避免了球头钉不受控制的任意转动,阻尼环160可固定在球头钉150的头部151上,即球头钉150的头部151上具有固定阻尼环160的槽(未示出),但是由于第一槽114和第二槽213之间存在间隙,会影响了阻尼环160的效果,因此,为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可将阻尼环160固定在第一槽114上,其中,阻尼环160可内嵌设置在第一槽114上,即第一槽114上具有固定阻尼环160的第三槽118。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槽114上还设置有用于扩大球头钉150转动角度的缺口115,该缺口115位于第三槽118的下方。该第一槽114与球头钉150配合,使球头钉150的转动角度覆盖范围为+/—25°,该第三槽118可使球头钉150的转动角度覆盖范围达+50°。

如图6所示,中间体120呈U性,即中间体120上端为第二U形孔121,第二U形孔 121和第二槽123相连通,中间体120和钉套110装配时,第一U形孔112和第二U形孔 121相对应,便于连接棒130的插入。中间体120上端向外延伸有凸块124,结合图3和图 5,轴向通孔111上设置有与凸块124配合的第四槽116,该第四槽116位于内螺纹113和第一槽114之间,凸块124与第四槽116配合,限制中间体120向下滑动的距离。还有,中间体120的外壁上还具有第一套孔125,钉套110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套孔125相对应的第二套孔119,通过铆接钉等连接件穿过第二套孔119与第一套孔125配合,进而实现中间体120 在钉套110上的进一步固定。另外,中间体120上端的内部具有避让锁紧顶丝140下端的第五槽122。

上述实施例中,该中间体200可为钛六铝四钒材料制成。

如图7所示,球头钉150的头部151呈球状,球头钉150的钉杆具有外螺纹。球头钉150 为中空结构,并且球头钉150的钉杆上具有若干通孔152,可从球头钉150的头部向内部注入骨水泥,该骨水泥会从球头钉150尾部以及通孔152流出。作为优选,通孔152可设置在牙底,因此,骨水泥可顺着螺纹流动,并能大面积进行填充,以及均匀填充。其中,通孔152 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通孔152的数量为六个。另外,球头钉150 尾部具有刃口153,可使球头钉150的自攻特点加强,在本实施例中,刃口153的数量为两个,且沿着球头钉150的轴线圆周阵列设置。

如图5所示,内螺纹103为矩形螺纹,轴向单向受力,消除了钉套110径向涨松后的锁紧实效。相应地,锁紧顶丝140与其配合的外螺纹也为矩形螺纹。

如图3所示,钉套11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五槽117,拉复位器200作用在第五槽117上,可带动椎弓根钉的锁紧。

如图8和图9所示,提拉复位器200包括套管本体210、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分别套设在套管本体210的外部,并且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能够相互转动,其中,套管本体210的一端具有夹持部,夹持部用于夹持钉套110,第一锁紧套筒220位于套管本体210具有夹持部的一端上,第二锁紧套筒230位于套管本体210具有夹持部的相反端上,且第二锁紧套筒230与套管本体210 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第二锁紧套筒230,可使套管本体210沿着第二锁紧套筒230的轴线方向移动,其中,套管本体210、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为同轴设置,当套管本体210朝第二锁紧套筒230在套管本体210上安装端的方向移动时,即套管本体210提拉钉套110,实现了椎弓根钉的锁紧。

如图8所示,夹持部与套管本体210为活动连接,即夹持部可拆卸安装在套管本体210 上,该夹持部包括至少一夹持臂240,参考图10,夹持臂240包括抱箍241和弹片242,抱箍241连接弹片242,弹片242连接抱箍241的相反端具有一凸部243,该凸部403可卡设在钉套110上的第五槽117内,进而实现夹持部夹持钉套110的动作。请结合图11,夹持臂 240固定在套管本体210上时,弹片242连接凸部243的一端朝向套管本体210具有夹持部的一端,其中,套管本体210上具有与弹片242配合的限位孔211,该限位孔211可使凸部243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防止套管本体210连接夹持部的一端与钉套110配合时,该无法活动的凸部243会卡住钉套110,使钉套110无法插入。另外,套管本体210与抱箍241的配合段212的直径小于设置限位孔211的夹持段213的直径,使抱箍241内嵌设置,防止抱箍 241安装在配合段212上凸出夹持段213,而影响第一锁紧套筒220和套管本体210的配合。作为优选地,夹持臂240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夹持臂240安装在套管本体210上时,该两个抱箍241配合成一环形结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钉套110呈U形,且钉套110上的第一U形孔112 用于连接棒130的插入,该套管本体210具有夹持部的一端也呈U型,用于避让连接棒130。

如图8所示,所述旋紧式提拉复位器还包括第一销子260,第一销子260可固定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的相对位置,使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不发生轴向位移,只发生相互转动。具体地,结合图12,第一锁紧套筒220上具有固定第一销子260的第一孔221,第一孔221的轴线与第一锁紧套筒220的轴线相垂直,第二锁紧套筒230 一端套设在第一锁紧套筒220内部,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一第二环形槽231,第二环形槽231 沿第二锁紧套筒230的周向设置,组装时,第一销子260位于第二环形槽231内,因此,该第二环形槽231限制住了第一销子260,使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的轴向位置不发生位移。所述旋紧式提拉复位器还包括第二销子250,第二销子250可使第一锁紧套筒220和套管本体210不发生相互转动,只发生轴向位移。具体地,结合图12,第一锁紧套筒220上具有固定第二销子250的第二孔222,第二孔222的轴线与第一锁紧套筒220的轴线相垂直,其中,第二孔222的轴线和第一孔221的轴线可相垂直,当第二销子250固定在第二孔222内时,该套管本体210上具有与第二销子250配合的限位槽214,限位槽214所示的位置可参考图11,其中,限位槽214和限位孔211分别位于配合段212的两侧,该限位槽214的长度限制第一锁紧套筒220和套管本体210相互轴向移动的距离。

如图9和图12所示,套管本体210的外壁可设置有刻度(未示出),第一锁紧套筒220 上设置有与刻度配合的窗口223,窗口223的两端可作为基准点,当套管本体210发生轴向位移时,该基准点所指向的刻度值就为套管本体210轴向移动的距离。

第一锁紧套筒220和第二锁紧套筒230的外壁可防滑处理,便于操作转动第二锁紧套筒 230。具体地,请参考图12,第一锁紧套筒220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防滑槽224,第一防滑槽 224位于第一锁紧套筒220与第二锁紧套筒230配合的相反端上。请参考图8,第二锁紧套筒23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防滑槽232,第二防滑槽232位于第二锁紧套筒230与第一锁紧套筒220相对端上。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钉套110和中间体120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图13 所示,轴向通孔111的下端内部设置的第一槽114包括第一环形槽114b,第一环形槽114b 沿着轴向通孔111周向设置,第一环形槽114b至钉套110下端的端面为一斜面114a,即钉套110下端的端面至第一环形槽114b之间为开口朝向轴向通孔111上端的锥孔,该斜面114a 与中间体120下端相适配。还有,钉套110下端端面上的轴向通孔111直径大于球头钉150 的头部151的直径,便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从钉套110下端插入到中间体120的下端内,其中,中间体120的下端具有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相适配的第二槽123,该第二槽123 呈球状,中间体12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第六槽126,第六槽126从中间体120的下端面向上延伸,且没有从中间体120的上端面穿出,若干第六槽126可沿着中间体120的轴线圆周阵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六槽126的数量为六个,其中四个第六槽126的高度没有超出第二槽123的高度,另外两个第六槽126的高度可超出第二槽123的高度,该两个第六槽126 可对称设置,该中间体120可为钛六铝四钒材料制成,因此,中间体120的下端存在张力,便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的插入。在装配过程中,中间体120从钉套110上端装入到轴向通孔111内,其次,将球头钉150的头部151从钉套110下端插入到中间体120下端的第二槽123内,由于第一环形槽114b可使中间体120的下端可适当撑开,便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的插入,之后,紧式提拉复位器200提拉钉套110,即中间体120下移,使中间体120 的下端与斜面114a配合,从而实现椎弓根钉的锁紧。其中,球头钉150的头部151不与钉套110接触,由于球头钉150的头部151从钉套110下端插入,因此,在球头钉150的头部 151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可装配大直径钉杆的球头钉150。该大直径钉杆的球头钉150可应用于胸腰椎部位。

由上可知,中间体120的下端包裹住球头钉150的头部151,起到了阻尼的效果,有效防止球头钉150不受控制的任意转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采用,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