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内镜的信号中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1512发布日期:2019-01-18 19:2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囊内镜的信号中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镜的信号中继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胶囊内镜在使用时拍摄的图片要使用专用的信号接收器和解码器才能看到,有时需要在线调整胶囊内镜的工作参数才能使胶囊内镜拍摄到清晰的照片,而现有的胶囊内镜只能在检查的开始阶段调整工作参数,在检查进行期间,由于患者通常不在医院,所以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工作参数。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信号中继装置可以把胶囊内镜拍摄到的图像实时传送到数据后台,医生可以在影像工作站或智能手机上实时观看胶囊内镜拍摄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质量调整胶囊内镜的工作参数。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且可以通过图像质量在线实时的调整胶囊内镜的工作参数,如帧率、发射功率、分辨率、焦距等参数,同样也可以在影像工作站上对其进行观看和调整,并且影像工作站上支持同时和多个胶囊内镜进行通信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胶囊内镜的信号中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胶囊内镜在操作时需要使用专门设备才能看到胶囊内镜拍摄的图片以及不能及时调整胶囊内镜工作参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方便调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内镜的信号中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嵌入式控制电路、无线胶囊内镜信号收发电路、无线网络模块、人机交互装置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嵌入式控制电路为嵌入式单片机最小系统,所述无线胶囊内镜信号收发电路由无线收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串行数据总线端口连接至嵌入式单片机、所述无线网络模块由无线网络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构成,其串行总线端口连接至嵌入式单片机;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按键电路,分别连接至嵌入式单片机,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为一升压/降压式电荷泵电路,其电源输出端为各电路模块供电。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提升中继装置的信号处理性能,嵌入式单片机最小系统为ARM单片机最小系统,型号为STM32L4XX。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无线收发芯片与胶囊内镜之间的信号传输,无线收发芯片上的无线收发信号模块与胶囊内镜上的信号传输模块通过RF射频信号连接,无线收发芯片的型号为nRF24L01芯片,其串行数据总线端口为SPI串行总线端口,通过SPI串行总线连接至所述嵌入式单片机。

进一步的,无线网络控制芯片串行总线端口为SPI串行总线端口,通过SPI串行总线连接至所述嵌入式单片机。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中继装置上的各个模块单元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的型号为MAX175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内镜的信号中继装置,本中继装置可以把胶囊内镜拍摄到的图像实时传送到数据后台,医生可以在影像工作站或智能手机上实时观看胶囊内镜拍摄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质量调整胶囊内镜的工作参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且可以通过图像质量在线实时的调整胶囊内镜的工作参数,如帧率、发射功率、分辨率、焦距等参数,同样也可以在影像工作站上对其进行观看和调整,并且影像工作站上支持同时和多个胶囊内镜进行通信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无线胶囊内镜信号收发电路示意图;

图3为电源管理电路示意图;

图4为按键电路示意图;

图5为无线网络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显示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ARM单片机最小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胶囊内镜的信号中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嵌入式控制电路、无线胶囊内镜信号收发电路、无线网络模块、人机交互装置和电源管理电路,嵌入式控制电路为嵌入式单片机最小系统,无线胶囊内镜信号收发电路由无线收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其串行数据总线端口连接至嵌入式单片机、无线网络模块由无线网络控制芯片及外围电路构成,其串行总线端口连接至嵌入式单片机;人机交互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按键电路,分别连接至嵌入式单片机,电源管理电路为一升压/降压式电荷泵电路,其电源输出端为各电路模块供电。

图7为嵌入式单片机最小系统为ARM单片机最小系统,型号为STM32L4XX;该微控制器是由大联大友尚集团推出,该微控制器充分利用ST丰富的低功耗技术,包括根据不同处理需求调整功耗的动态电压调整、内置FlexPowerControl的智能架构和有7个子模式选项的电源管理模式,其中包括停机、待机和最低功耗30nA的关机模式。意法半导体的批量采集模式(BAM,Batch Acquisition Mode)能使处理器在低功耗模式下仍可与通信外设高效交换数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无线收发芯片上的无线收发信号模块与胶囊内镜上的信号传输模块通过RF射频信号连接,无线收发芯片的型号为nRF24L01芯片,其串行数据总线端口为SPI1串行总线端口,通过SPI串行总线连接至ARM单片机最小系统;nRF24L01芯片是由NORDIC生产的工作在2.4GHz~2.5GHz的ISM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器芯片。无线收发器包括:频率发生器、增强型“SchockBurst”模式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和解调器。输出功率频道选择和协议的设置可以通过SPI接口进行设置。几乎可以连接到各种单片机芯片,并完成无线数据传送工作。

如图5所示,无线网络控制芯片串行总线端口为SPI2串行总线端口,通过SPI串行总线连接至ARM单片机最小系统;

如图6所示,实施例1中的显示屏为有机电激光显示即OLED显示屏;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源管理电路为升压/降压式电荷泵电路,其型号为MAX1759;

该器件主要特点有:输入电压范围1.6~5.5V,可输出稳压的3.3V或可由用户设定的2.5V到5.5V;输出电流可达100mA;静态电流低,降压式为50μA,升压式为85μA,有关闭电源控制,在关闭状态时耗电典型值为1μA;并且负载与输入端是断开的,内部振荡器工作频率为1.5MHz,有电源工作状态("电源OK")信号输出,有软启动,可减小上电时的冲击电流影响;内部有短路保护及过热关闭保护及低压锁存保护;小尺寸10管脚μMAX封装;工作温度范围-40℃~+85℃。

如图4所示,按键电路上设置有三个按键,三个按键分别为ESC按键、NEXT按键和ENTER按键,三个按键用来调整中继器的参数配置。

工作时,胶囊内镜与无线收发芯片之间通过RF射频信号连接,无线收发芯片用于获取胶囊内镜发送过来的无线图像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网络控制芯片通过WIFI远程发送到数据后台,影像工作站和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数据后台实时观看拍摄到的图像,数据后台也可以通过WIFI接收手机APP或影像工作站的指令,下发给胶囊内镜;通过本装置可以用智能手机实时观看胶囊内镜拍摄的图像,并且可以通过图像质量在线实时的调整胶囊内镜的工作参数,如帧率、发射功率、分辨率、焦距等参数,同样也可以在影像工作站上对其进行观看和调整,并且影像工作站上支持同时和多个胶囊内镜进行通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