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采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0581发布日期:2018-10-12 22:0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空采血管是医疗单位、科研单位采集血液的常用设备,这种真空采血管是在生产厂家已经抽好真空,完成安装,在使用单位时经常出现产品已经预抽的真空失效的现象,使得使用时达不到采血的效果的目的,造成重新抽采,增加了采血人的痛苦,浪费抽采器材。

现有技术,公开号CN201337457Y公开了“真空采血管”的专利,该专利可以防止已抽真空的真空采血管失去真空效果。

公告号CN102802525B公开了“真空采血管,采血单元”,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一真空采血单元以及一用于区分采血方法的装置,包括多种测试项目的每种测试都在采血过程中充分进行,从而可将被采血主体的压力降至最低,进而有效的提高采血的效率。

公告号CN 202449822U公开了“真空采血管启盖器”,该装置采用不锈钢制成,由底部和柄部组成。底部可以放置真空采血管,并将真空采血管盖卡住。手指通过柄部下压轨道在上部固定住真空采血管盖,同时下移真空采血管的试管部分而达到启盖目的。

公告号CN 202277340U公开了“真空采血管”,由真空管、塞紧在真空管管口的橡胶塞和套装在橡胶塞上的头帽组成,头帽内壁与橡胶塞环向凸肩外壁紧配合,在头帽内壁设有内凸环,其内径小于环向凸肩外径,但大于真空管外径;内凸环与头帽内端面之间形成环槽的宽度大于环向凸肩的厚度;能轻松地将橡胶塞与真空管分离,使用安全性高。

公告号CN 202891951U公开了“真空采血管”,保护帽内部设有橡胶塞,管体的内壁上设有添加剂层,外壁上印刷有采血量刻度和产品标识。通过将产品标识直接印刷在管体上,能够解决使用过程中管体内血液状态被标签遮挡的问题,便于观察采血管内血液的状态,使用安全方便,通过采血量刻度能够使使用者精确控制采血量,有利于临床的使用。

公告号CN202950662U,公开了“一种真空采血管”,塞盖由底座和上盖构成,底座和上盖均为管状,底座固定在所述试管口处,所述胶塞嵌在上盖的管腔内,上盖螺接在底座上端并与底座形成密封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及打开塞盖容易的优点。

公告号CN203182917U,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采血管”,有效地防止了采血试管在上离心机时橡胶塞单独脱出的可能性,保证了真空采血管取完血样后,医护人员进行血样检测时的人身安全。

公告号CN204016308U,公开了“新型真空采血管”,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盖帽、胶塞以及试管,胶塞卡嵌于盖帽内,试管穿进盖帽内与胶塞密封连接,且盖帽顶端设有供采血针刺入胶塞注入试管中的穿刺口,所述盖帽上设有扣环。结构简单,且更方便于采血管的拾取,提高了采血工作的工作效率。

公告号CN203970403U,公开了“真空采血管”,通过盖帽的内侧壁设有环状弧形凸沿,胶塞的侧壁设有与环状弧形凸沿对应的环状弧形凹槽,将胶塞塞入盖帽中,使环状弧形凸沿于环状弧形凹槽内得到卡嵌固定,使胶塞于盖帽内的固定效果更牢,胶塞不易脱出。

公告号CN204931693U,公开了“一种真空采血管”,试管及与试管密封连接的帽盖,帽盖包括丁基橡胶塞及套设于丁基橡胶塞外的胶塞护套,试管外壁设有螺纹凸起,胶塞护套内壁开设有与螺纹凸起螺纹连接的内螺纹,该真空采血管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帽盖与试管安装拆卸便捷。

公告号CN205568963U,公开了“一种真空采血管”,真空管体内上部设有一可拆卸缓冲隔板,隔板将管体分隔成上部和下部,隔板上开有导流口,内壁上环设有螺旋状的引流道,外管壁上设有一用于放置标签的标签袋。该方案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可以降低血液发生溶血的几率,从而保证血液化验结果数据的可靠性。

公告号CN205814335U,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采血管”,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采血针和穿刺针,采血针与连接管连接处设有片状手柄,连接管上滑动套设有能够容纳并遮盖采血针的防护罩,所述采血管内壁喷涂有重组水蛭素层,采血管顶部设有橡胶塞,橡胶塞上套设有塑胶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便捷。

公告号CN205268174U,公开了“真空采血管盖”,在使用过后将盖体上的推拉板推到盖体内部,使推拉板堵住隔离膜上的孔,采血管内部始终保持真空状态,有利于短时间内的存放,推拉板上有卡扣,可使推拉板在推入盖体内部使固定住推拉板,放置推拉板滑出。

公告号CN206063152U,公开了“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及管塞,管体分为内外管,内外管在开口处相连接形成密封的真空空间,内关内壁有抗凝层,具有真空和抗凝的双层作用。

公告号CN206138123U,公开了“真空采血管”,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实现了真空管无法多次使用、无法保持低温、不能对血液存储时间进行记录等问题,腔体可进行更换,达到反复利用,通过半导体制冷可使真空采血管持续保持低温状态。

公告号CN206080540U,公开了“一种真空负压采血管”,该专利既保证了真空负压,又便于机械化拔除官帽,省去了人工拔除官帽的麻烦。

公告号CN205917262U,公开来了“真空采血管”,通过内管上提,内管及滤膜共同起到活塞的作用,在负压和滤膜的作用下,血液中的血浆流入外管,血细胞留在滤膜上,完全实现真空采血的目的。

目前,双层真空采血管主要是通过光固化胶粘接两层管体管壁来实现产品结构,也有通过用一种台阶式塞柱胶塞同时塞住两层管体的管口来实现产品结构的。

市场上的双层真空采血管在进行内管与外管的组装时,如果两管体之间的空气不能够排除干净,那么,在将内管压入所要求的深度时,残留的空气会因为受到挤压而形成一定的气压,为了将此部分气压释放,一般会在内管的外壁上做排气槽,否则影响产品的使用,或者通过用一种台阶式塞柱胶塞,同时塞住两层管体的短差管口,以防止两层管壁的腔隙与内管腔体的互通,来保证产品的功能得以实现。

这些方法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因为工序复杂而难以实现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形成真空腔隙,达到了良好的阻气阻水效果,同时其有一薄薄的压片盖,保证该真空采血管不会受损,该真空采血管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和橡胶帽;内管体置于外管体内部形成双层管体结构,橡胶帽位于双层管体结构的顶端并插入双层管体结构形成的真空腔内,形成密封结构,维持真空状态;

所述橡胶帽包括橡胶帽体5和橡胶帽顶端12;所述橡胶帽体5的顶部一侧设有橡胶帽顶端柱体3,另一侧设有橡胶帽矮端11,橡胶帽矮端11的上方活动连接盖片链接体2,盖片链接体2与薄盖片1连接;所述橡胶帽顶端12有2个对称分布的橡胶帽凹陷9,用于注射器针头的进针,2个对称分布的橡胶帽凹陷9中间有1个橡胶帽隆起10,其作用在于形成挤压的推力,当橡胶帽凹陷9被注射器针头刺破后,协助橡胶帽密闭橡胶帽凹陷9;所述橡胶帽顶端12内部设有橡胶帽内部凹陷4。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顶端12沿圆周设有橡胶帽沿13,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橡胶帽沿13紧密的卡在真空采血管外壁上,有密封和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讲,所述外管体与内管体的过盈配合位置为一段相同角度的斜面,斜面高度为3mm,内管体过盈配合位置的直径比外管体过盈配合位置的直径小,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形成的真空腔的体积是内管体内部体积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凹陷9为圆形凹陷,直径为0.5cm;所述橡胶帽隆起10为长椭圆形隆起,最高高度为0.6cm。

进一步地讲,所述薄盖片1的结构与橡胶帽凹陷9和橡胶帽隆起10形成的凹凸结构相吻合,所述薄盖片1由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讲,所述外管体接触橡胶帽体5一侧的外管壁6上设有外管壁凹陷14,内管体接触橡胶帽体5一侧的内管壁7上设有内管壁凹陷16,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均匀分布在距离采血管管口1cm的集中地带;所述橡胶帽体5与外管壁6和内管壁7接触部分分别设有与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相对应的橡胶帽突起15。

进一步地讲,所述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均为圆形凹陷,凹陷直径在1-3mm,所述橡胶帽突起15的直径在1-3mm,当橡胶帽插入真空腔后,旋转橡胶帽与内、外管壁,最后使内、外管壁上的凹陷与橡胶帽突起15相吻合,起到固定橡胶帽的作用,达到橡胶帽与管壁更加紧密结合的目的,增加其牢固程度。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矮端11与盖片链接体2的总高度与周边的橡胶帽顶端柱体3的高度相等,共同构成圆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讲,所述内管壁7上设有刻度线8,所述刻度线8的量程为230cm3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内部凹陷4呈弧形,弧形面朝向真空采血管内管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采血管,外管体和内管体以及橡胶帽体5密封,形成双层管体结构,由外管体在真空环境下,把内管体及橡胶帽体5压入管体构成,外管体内壁与内管体外壁之间形成一真空腔。

由于薄盖片1的结构与橡胶帽凹陷9和橡胶帽隆起10形成的凹凸结构相吻合,由于薄盖片1是硬质材料制成,因此最大程度保护橡胶帽不被损坏,防止细菌、病毒污染;当使用的时候,由于薄盖片1是被压缩胶和在橡胶帽顶端,手按(或揭)盖片链接体2,很容易把薄盖片1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的内管体与外管体的压合组装,组装不需要太大的压力,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产品不会受到损伤,也没有应力产生。

2)本技术方案适合规模化生产,有益于生产效益的提高,同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由于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的内管体与外管体的压合,产品在压合后,可以确保内管体外壁与外管体内壁所形成的腔体是真实的真空环境,对产品的阻气、阻水起到最佳的作用;一旦漏气,立即可以发现。

4)由于内外夹层为真空环境,能有效防止震荡,有利于温度稳定的变化。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是真空采血管轴向剖面图。

图2是真空采血管内、外管壁及刻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真空采血管橡胶帽及薄盖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真空采血管橡胶帽结构示意图。

图5是真空采血管薄盖片结构示意图。

图6是真空采血管俯视图。

图7是真空采血管内、外管壁结构放大示意图。

1、薄盖片;2、盖片链接体;3、橡胶帽顶端柱体;4、橡胶帽内部凹陷;5、橡胶帽体;6、外管壁;7、内管壁;8、刻度线;9、橡胶帽凹陷;10、橡胶帽隆起;11、橡胶帽矮端;12、橡胶帽顶端;13、橡胶帽沿;14、外管壁凹陷;15、橡胶帽突起;16内管壁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真空采血管,包括外管体、内管体和橡胶帽;内管体置于外管体内部形成双层管体结构,橡胶帽位于双层管体结构的顶端并插入双层管体结构形成的真空腔内,形成密封结构,维持真空状态;

所述橡胶帽包括橡胶帽体5和橡胶帽顶端12;所述橡胶帽体5的顶部一侧设有橡胶帽顶端柱体3,另一侧设有橡胶帽矮端11,橡胶帽矮端11的上方活动连接盖片链接体2,盖片链接体2与薄盖片1连接;所述橡胶帽顶端12有2个对称分布的橡胶帽凹陷9,用于注射器针头的进针,2个对称分布的橡胶帽凹陷9中间有1个橡胶帽隆起10,其作用在于形成挤压的推力,当橡胶帽凹陷9被注射器针头刺破后,协助橡胶帽密闭橡胶帽凹陷9;所述橡胶帽顶端12内部设有橡胶帽内部凹陷4。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顶端12沿圆周设有橡胶帽沿13,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橡胶帽沿13紧密的卡在真空采血管外壁上,有密封和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讲,所述外管体与内管体的过盈配合位置为一段相同角度的斜面,斜面高度为3mm,内管体过盈配合位置的直径比外管体过盈配合位置的直径小,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形成的真空腔的体积是内管体内部体积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凹陷9为圆形凹陷,直径为0.5cm;所述橡胶帽隆起10为长椭圆形隆起,最高高度为0.6cm。

进一步地讲,所述薄盖片1的结构与橡胶帽凹陷9和橡胶帽隆起10形成的凹凸结构相吻合,所述薄盖片1由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讲,所述外管体接触橡胶帽体5一侧的外管壁6上设有外管壁凹陷14,内管体接触橡胶帽体5一侧的内管壁7上设有内管壁凹陷16,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均匀分布在距离采血管管口1cm的集中地带;所述橡胶帽体5与外管壁6和内管壁7接触部分分别设有与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相对应的橡胶帽突起15。

进一步地讲,所述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均为圆形凹陷,凹陷直径在1-3mm,所述橡胶帽突起15的直径在1-3mm,当橡胶帽插入真空腔后,旋转橡胶帽与内、外管壁,最后使内、外管壁上的凹陷与橡胶帽突起15相吻合,起到固定橡胶帽的作用,达到橡胶帽与管壁更加紧密结合的目的,增加其牢固程度。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矮端11与盖片链接体2的总高度与周边的橡胶帽顶端柱体3的高度相等,共同构成圆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讲,所述内管壁7上设有刻度线8,所述刻度线8的量程为230cm3

进一步地讲,所述橡胶帽内部凹陷4呈弧形,弧形面朝向真空采血管内管体的内部。

实施例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包括薄盖片1(厚1mm、直径6.5cm);盖片链接体2(长0.2cm);橡胶帽顶端柱体3(高0.5cm、宽0.5cm,呈现半环状);橡胶帽内部凹陷4(直径5.5cm,最高点与最低点距离差0.3cm,呈现倒置穹窿状);橡胶帽体5(呈现管状,壁厚0.5cm,长2cm);外管壁6(长15cm,直径6.5cm,厚0.2cm);内管壁7(长12cm,直径5.5cm);刻度线8(最大刻度线代表230cm3;橡胶帽凹陷9(直径0.5cm的圆形凹陷,左右对称,一共2个);橡胶帽隆起10(一个长椭圆形隆起,最高高度0.6cm;在2个橡胶帽凹陷中间);橡胶帽矮端11(高0.3cm,橡胶帽矮端与连接体一起构成0.5cm的高度,高度与周边的橡胶帽顶端柱体相平,共同构成圆环状结构);橡胶帽顶端12;橡胶帽沿13(位于外管壁上,厚0.2cm,恰好压在外管壁上);外管壁凹陷14(直径0.1cm);橡胶帽突起15(直径0.1cm);内管壁凹陷16(直径0.1cm)。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橡胶帽体5的顶部一侧设有橡胶帽顶端柱体3,另一侧设有橡胶帽矮端11,橡胶帽矮端11的上方活动连接盖片链接体2,盖片链接体2与薄盖片1连接;所述橡胶帽顶端12有2个对称分布的橡胶帽凹陷9,用于注射器针头的进针,2个对称分布的橡胶帽凹陷9中间有1个橡胶帽隆起10,其作用在于形成挤压的推力,当橡胶帽凹陷9被注射器针头刺破后,协助橡胶帽密闭橡胶帽凹陷9。

橡胶帽顶端12沿圆周设有橡胶帽沿13,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橡胶帽沿13紧密的卡在真空采血管外壁上,有密封和固定作用。橡胶帽顶端12内部设有橡胶帽内部凹陷4,橡胶帽内部凹陷4呈弧形,弧形面朝向真空采血管内管体的内部。

一种真空采血管,外管体(长15cm,直径6.5cm)和内管体(长12cm,直径5.5cm)以及橡胶帽体5(长2cm,)密封,形成双层管体结构,由外管体在真空环境下,把内管体及橡胶帽体5压入管体构成,外管体内壁与内管体外壁之间形成一真空腔。外管体与内管体的过盈配合位置为一段相同角度的斜面,高度3mm,内管体过盈配合位置的直径比外管体过盈配合位置的直径小,所述内管体和外管体形成的真空腔的体积是内管体内部体积的四分之三。

由于薄盖片1的结构与橡胶帽凹陷9和橡胶帽隆起10形成的凹凸结构相吻合,由于薄盖片1是硬质材料制成,因此最大程度保护橡胶帽不被损坏,防止细菌、病毒污染;当使用的时候,由于薄盖片1是被压缩胶和在橡胶帽顶端12,手按(或揭)盖片链接体2,很容易把薄盖片掀起打开。

由于外管体与内管体的接触橡胶帽体5一侧有明显的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所述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均为圆形凹陷,凹陷直径在1mm,分布在距离管口1cm的集中地带,分布均匀;橡胶帽体5与管壁接触部分有与外管壁凹陷14和内管壁凹陷16相对应的橡胶帽突起15,橡胶帽突起15的直径在1mm,当橡胶帽插入真空腔后,旋转橡胶帽与管壁,最后使管壁上的凹陷与橡胶帽突起15相吻合,起到增加固定橡胶帽的作用,达到橡胶帽与管壁更加紧密结合的目的,增加其牢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的内管体与外管体的压合,产品在压合后,可以确保内管体外壁与外管体内壁所形成的腔体是真实的真空环境,对产品的阻气、阻水起到最佳的作用,而且,其工艺适合规模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益,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