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基质蒸汽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1216发布日期:2019-05-15 23:0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基质蒸汽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基质蒸汽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基质栽培和保护地种植由于空气、灌溉水以及前茬种植过程滋生以及本身带有各种来源所带入的病菌会逐渐增多而使后茬作物产生病害,严重时会影响后茬作物的生长,甚至造成大面积的病菌、病毒、线虫以及虫卵传播以至整个种植过程的失败,基质消毒是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对于无土栽培基质消毒基本还是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安全性差,对环境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基质蒸汽消毒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基质蒸汽消毒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和消毒灭菌池,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的正中心设置燃烧室,顶部设置有控制器和压力表,底部设置有排污阀,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顶部还设置有烟囱和蒸汽导管,所述烟囱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蒸汽导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底部设置有供水口,所述消毒灭菌池包括消毒灭菌池本体,所述消毒灭菌池本体内部安装有带孔蒸汽盘管,所述消毒灭菌池本体上安装有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带孔蒸汽盘管的一端连接在蒸汽入口,另一端连接冷凝水出口,所述蒸汽导管连接所述蒸汽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灭菌池本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侧面设置有出料门。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本体上设置有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压力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基质蒸汽消毒装置,该蒸汽消毒装置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设置燃烧室,燃烧室采用木材燃烧提供热源,节省大量的电力资源,使用该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基质内病菌、病毒和线虫等,通过蒸汽对基质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保证产品品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消毒灭菌池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供水口;2—水位计;3—烟囱;4—压力表;5—控制器;6—燃烧室;7—排污阀;8—蒸汽发生器本体;9—蒸汽导管;10—压力开关;11—消毒灭菌池本体;12—进料口;13—出料门;14—带孔蒸汽盘管;15—蒸汽入口;16—冷凝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铁皮石斛种植基质蒸汽消毒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蒸汽发生器和消毒灭菌池,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8,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8的正中心设置燃烧室6,顶部设置有控制器5和压力表4,底部设置有排污阀7,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8顶部还设置有烟囱3和蒸汽导管9,所述烟囱3与所述燃烧室6连通,所述蒸汽导管9与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8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8底部设置有供水口1,所述消毒灭菌池包括消毒灭菌池本体11,所述消毒灭菌池本体11内部安装有带孔蒸汽盘管14,所述消毒灭菌池本体11上安装有蒸汽入口15和冷凝水出口16,所述带孔蒸汽盘管14的一端连接蒸汽入口15,另一端连接冷凝水出口16,所述蒸汽导管9连接所述蒸汽入口15。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设置燃烧室6,既可以用燃油或木材燃烧提供热源,因此可以适应偏远电力难以供应到的地方,使用该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基质内病菌、病毒和线虫等,通过蒸汽对基质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保证产品品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应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消毒灭菌池本体1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2,侧面设置有出料门13。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蒸汽发生器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滚轮,方便蒸汽发生器8移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蒸汽发生器本体8上设置有水位计2,所述水位计2、压力表4与控制器5连接,蒸汽发生器8上还设置有压力开关10,压力开关10与控制器5连接,控制器5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进行泄压,避免蒸汽发生器8内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事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