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基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44775发布日期:2018-07-17 20:5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基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敷料一般覆盖于创面之上,对创面形成保护作用,促进创面愈合,广泛应用于伤口愈合,如擦伤、划伤和烫伤等。传统创伤敷料以医用脱脂棉纱布、棉垫和凡士林纱布等原料为主。传统创伤敷料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以网状编织结构为主,但吸收能力较低,不能防止创伤表面渗液持续积累。随着创伤敷料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敷料逐渐表现出明显缺点,如止血效果差,敷料屏蔽效果差,易产生外源性感染,更换时易对创面产生二次伤害,不能保持创面湿润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也采用了物理与化学方法对敷料进行改进,如在医用脱脂棉中加入药物,在医用纱布中加入抗生素成分等,但是都无法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易得、设备简单的聚氨酯基创伤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顺序的步骤:

(1)将干燥的聚氨酯水凝胶颗粒、热塑型聚氨酯颗粒、溶剂按照5~12:20~30:110的重量比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50~80℃并搅拌使聚氨酯水凝胶颗粒和热塑型聚氨酯颗粒充分溶解于溶剂中,待冷却至室温后,制得聚氨酯溶液;

(2)在步骤(1)所得聚氨酯溶液中,加入干燥的三七粉末,聚氨酯溶液与三七粉末的重量比为135~152:25~50,并利用高速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并减压消泡0.5h;

(3)将步骤(2)所得固液混合物均匀涂敷于离型纸上,然后将离型纸浸入去离子水中;待固液混合物完全固化成膜后置于50℃干燥箱中,干燥1~2h;待冷却后去除离型纸,即得到固载三七膜;

(4)将步骤(3)所制得的固载三七膜浸泡于小蓟提取液中3h,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双重载药膜;

(5)再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载药膜裁剪成适当尺寸,并粘贴于医用无纺布纱布上,即得到一种聚氨酯基创伤敷料。

优选的,步骤(1)所述聚氨酯水凝胶颗粒为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颗粒。

优选的,步骤(1)所述热塑型聚氨酯颗粒为聚醚型聚氨酯颗粒,其邵氏硬度为60a或70a。

优选的,步骤(1)所述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

优选的,步骤(2)所述三七粉末是细度为500~2000目的棕色粉末。

优选的,步骤(2)中所制得的固液混合物中,聚氨酯水凝胶、热塑型聚氨酯、溶剂、三七粉的重量百分比是:聚氨酯水凝胶占3.1%~5.9%,热塑型聚氨酯占12.5%~14.9%,溶剂占54.5%~68.8%,三七粉占15.7%~24.7%。

优选的,步骤(4)中小蓟提取液的重量百分比是:小蓟提取物成分占5.0%~10.0%,去离子水占90.0%~95.0%。

优选的,步骤(5)所得双重载药膜外观为棕色,通过调节步骤(3)中涂布于离型纸上的固液混合物厚度控制双重载药膜厚度在0.47~0.60mm之间。

本发明首先采用聚氨酯水凝胶、热塑型聚氨酯材料与三七粉作为主要原料,并通过合适的比例和适当的制膜方法生产一种聚氨酯基创伤敷料。该方法与传统敷料生产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产品中的聚氨酯基创伤敷料、三七粉含量高,因此该创伤敷料具有三七粉的止血、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等功效,能够很有效地用于烧烫伤疤痕、手术疤痕,瘢痕疙瘩患者,促进创面愈合,有效避免创面留疤;双重载药膜还吸附了小蓟提取液中大量的活性成分,所以该创伤敷料亦具有小蓟的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所述原料均为医用级别产品,设备为普通工业化的生产设备。

实施例1:

称取5千克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颗粒、20千克邵氏硬度为60a的热塑型聚氨酯颗粒、110千克的n,n-二甲基甲酰胺置于反应器中,加热至50℃并搅拌使聚氨酯水凝胶颗粒和热塑型聚氨酯颗粒完全溶解,待冷却后得到聚氨酯溶液;再加入25千克的500目三七粉末,用高速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经减压消泡0.5h后,将固液混合物以一定的厚度涂敷于离型纸上,然后将离型纸浸入去离子水中,当固化成膜后置于干燥箱中,于50℃干燥1h,待冷却后去除离型纸,得到固载三七膜;将固载三七膜浸入小蓟提取液(小蓟提取物含量为5.0%)中浸泡3h,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双重载药膜;通过调节涂敷于离型纸上固液混合物厚度来控制双重载药膜的总厚度为0.47mm;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双重载药膜裁剪成适当尺寸,最后将双重载药膜粘贴与医用无纺布纱布上,即得到聚氨酯基创伤敷料。

本实施例中,所得固液混合物中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1%,热塑型聚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5%,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8.8%,三七粉末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6%。所制得双重载药膜颜色为棕色,厚度为0.47mm。

实施例2:

称取7千克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颗粒、23千克邵氏硬度为60a的热塑型聚氨酯颗粒、110千克的n,n-二甲基乙酰胺置于反应器中,加热至60℃并搅拌使聚氨酯水凝胶颗粒和热塑型聚氨酯颗粒完全溶解,待冷却后得到聚氨酯溶液;再加入30千克的1000目三七粉末,用高速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经减压消泡0.5h后,将固液混合物以一定的厚度涂敷于离型纸上,然后将离型纸浸入去离子水中,当固化成膜后置于干燥箱中,于50℃干燥2h,待冷却后去除离型纸,得到固载三七膜;将固载三七膜浸入小蓟提取液(小蓟提取物含量为7.0%)中浸泡3h,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双重载药膜;通过调节涂敷于离型纸上的固液混合物厚度来控制双重载药膜的总厚度为0.52mm;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双重载药膜裁剪成适当尺寸,最后将双重载药膜粘贴与医用无纺布纱布上,即得到聚氨酯基创伤敷料。

本实施例中,所得固液混合物中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1%,热塑型聚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3.5%,n,n-二甲基乙酰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4.7%,三七粉末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7.7%。所制得双重载药膜颜色为棕色,厚度为0.52mm。

实施例3:

称取10千克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颗粒、27千克邵氏硬度为70a的热塑型聚氨酯颗粒、110千克的n,n-二甲基甲酰胺置于反应器中,加热至70℃并搅拌使聚氨酯水凝胶颗粒和热塑型聚氨酯颗粒完全溶解,待冷却后得到聚氨酯溶液;再加入40千克的1500目三七粉末,用高速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经减压消泡0.5h后,将固液混合物以一定的厚度涂敷于离型纸上,然后将离型纸浸入去离子水中,当固化成膜后置于干燥箱中,于50℃干燥1h,待冷却后去除离型纸,得到固载三七膜;将固载三七膜浸入小蓟提取液(小蓟提取物含量为9.0%)中浸泡3h,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双重载药膜;通过调节涂敷于离型纸上的固液混合物厚度来控制双重载药膜的总厚度为0.57mm;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双重载药膜裁剪成适当尺寸,最后将双重载药膜粘贴与医用无纺布纱布上,即得到聚氨酯基创伤敷料。

本实施例中,所得固液混合物中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3%,热塑型聚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4.4%,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8.8%,三七粉末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1.5%。所制得双重载药膜颜色为棕色,厚度为0.57mm。

实施例4:

称取12千克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颗粒、30千克邵氏硬度为70a的热塑型聚氨酯颗粒、110千克的n,n-二甲基甲酰胺置于反应器中,加热至80℃并搅拌使聚氨酯水凝胶颗粒和热塑型聚氨酯颗粒完全溶解,待冷却后得到聚氨酯溶液;再加入50千克的2000目三七粉末,用高速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经减压消泡0.5h后,将固液混合物以一定的厚度涂敷于离型纸上,然后将离型纸浸入去离子水中,当固化成膜后置于干燥箱中,于50℃干燥2h,待冷却后去除离型纸,得到固载三七膜;将固载三七膜浸入小蓟提取液(小蓟提取物含量为10.0%)中浸泡3h,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双重载药膜;通过调节涂敷于离型纸上的固液混合物厚度来控制双重载药膜的总厚度为0.60mm;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将双重载药膜裁剪成适当尺寸,最后将双重载药膜粘贴与医用无纺布纱布上,即得到聚氨酯基创伤敷料。

本实施例中,所得固液混合物中阴离子型聚氨酯水凝胶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9%,热塑型聚氨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4.9%,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4.5%,三七粉末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4.7%。所制得双重载药膜颜色为棕色,厚度为0.60m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