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8895发布日期:2020-03-17 18:4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湿化呼吸道、局部消炎、祛痰等治疗上。其原理是,采用雾化器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有效治疗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雾化器均采用面罩结构,在面罩上开设有通孔,用于与外界保持压力平衡,现有的雾化器存在以下缺陷:

1、不具备自动清洗功能,在使用之前需要使用清水进行反复冲洗,浪费了大量时间。

2、患者呼出的气体在面罩内凝结为水滴,与药液混合再次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内,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3、喷雾中氧含量低,导致患者呼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雾化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雾化器无法自动冲洗、容易引起交叉感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储药瓶、面罩、纯水机及制氧机,所述储药瓶置于所述雾化器的上端,所述雾化器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上设有排液阀,所述雾化器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雾化器的内腔分隔为第一雾化腔与第二雾化腔,所述第一雾化腔的上部与所述第二雾化腔的上部连通,所述储药瓶的排液口通过分液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雾化腔与所述第二雾化腔;

所述第一雾化腔与所述第二雾化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超声波发生器与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雾化器的上部设有气雾导出管,所述气雾导出管的一端穿过所述雾化器的侧壁并连接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连接面罩,所述气雾导出管上设有第一负压吸引泵,所述面罩上设有进气口与排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氧气输送管连接所述制氧机,所述排气口连接气体导出管,所述气体导出管上设有第二负压吸引泵。

所述纯水机的纯水端设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出口端分别连接第一纯水输送管与第二纯水输送管,所述第一纯水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一雾化腔,所述第二纯水输送管连接所述第二雾化腔,所述第一纯水管上设有第一纯水输送阀,所述第二纯水输送管上设有第二纯水输送阀。

所述雾化器的上部设有智能控制器,所述排液阀、第一超声波发生器、第二超声波发生器、第一纯水输送阀、第二纯水输送阀分别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药瓶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储药瓶的侧壁设有刻度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所述分液机构包括分液总管、第一分液管、第二分液管、第一分液阀、第二分液阀,所述分液总管的上端连接所述排液口,所述分液总管的底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分液管及所述第二分液管,所述第一分液管上设有所述第一分液阀,所述第二分液管上设有所述第二分液阀,所述第一分液阀、第二分液阀分别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雾导出管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氧气输送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与气体输送泵,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二流量调节阀分别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雾化腔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雾化腔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雾化腔的底部连接第一排液管,所述第二雾化腔的底部连接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连接排液总管,所述第一排管上设有第一废液阀,所述第二排液管上设有第二废液阀,所述第一废液阀、第二废液阀分别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

本发明的医用雾化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雾化腔与第二雾化腔,第一雾化腔内进行药液雾化时,采用纯水对第二雾化腔进行清洗,第二雾化腔内进行药液雾化时,采用纯水对第一雾化腔进行清洗,节约了雾化腔的清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

面罩连接氧气输送管与气体导出管,通过氧气说说那个管向面罩内输送氧气,避免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通过气体导出管将患者呼出的气体及时导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提高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医用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雾化器1、储药瓶2、面罩3、纯水机4、制氧机5、智能控制器6、隔板7、第一雾化腔8、第二雾化腔9、刻度线10、排液口11、第一超声波发生器12、第二超声波发生器13、第一液位传感器14、第二液位传感器15、气雾导出管16、第一负压吸引泵17、氧气输送管18、气体输送泵19、第一排液管20、第二排液管21、排液总管22、伸缩软管23、气体导出管24、纯水端25、第一纯水输送管26、第二纯水输送管27、进气口28、排气口29、第二负压吸引泵30、第一分液管31、第二分液管32、增压泵33、排液阀34、第一分液阀35、第二分液阀36、第二流量调节阀37、第一纯水输送阀38、第二纯水输送阀39、第一废液阀40、第二废液阀41、第一流量调节阀4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1、储药瓶2、面罩3、纯水机4及制氧机5,储药瓶2置于雾化器1的上端,储药瓶2采用透明材质制作而成,储药瓶2的侧壁设有刻度线10。雾化器1的底部设有排液口11,排液口11上设有排液阀34,雾化器1的内部设有隔板7,隔板7将雾化器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雾化腔8与第二雾化腔9,第一雾化腔8的上部与第二雾化腔9的上部连通,储药瓶2的排液口11通过分液机构连接第一雾化腔8与第二雾化腔9。第一雾化腔8与第二雾化腔9内分别设有第一超声波发生器12与第二超声波发生器13,雾化器1的上部设有气雾导出管16,气雾导出管16的一端穿过雾化器1的侧壁并连接伸缩软管23,伸缩软管23连接面罩3,气雾导出管16上设有第一负压吸引泵17,面罩3上设有进气口28与排气口29,进气口28通过氧气输送管18连接制氧机5,排气口29连接气体导出管24,气体导出管24上设有第二负压吸引泵30。纯水机4的纯水端25设有增压泵33,增压泵33的出口端分别连接第一纯水输送管26与第二纯水输送管27,第一纯水输送管26连接第一雾化腔8,第二纯水输送管27连接第二雾化腔9,第一纯水管上设有第一纯水输送阀38,第二纯水输送管27上设有第二纯水输送阀39。雾化器1的上部设有智能控制器6,排液阀34、第一超声波发生器12、第二超声波发生器13。

其中,分液机构包括分液总管、第一分液管31、第二分液管32、第一分液阀35、第二分液阀36,分液总管的上端连接排液口11,分液总管的底部分别连接第一分液管31及第二分液管32,第一分液管31上设有第一分液阀35,第二分液管32上设有第二分液阀36,第一分液阀35、第二分液阀36分别连接智能控制器6。

其中,气雾导出管16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42,氧气输送管18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37与气体输送泵19。

其中,第一雾化腔8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4,第二雾化腔9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5。

其中,第一雾化腔8的底部连接第一排液管20,第二雾化腔9的底部连接第二排液管21,第一排液管20、第二排液管21连接排液总管22,第一排管上设有第一废液阀40,第二排液管21上设有第二废液阀41。

其中,排液阀34、第一分液阀35、第二分液阀36、第一纯水输送阀38、第二纯水输送阀39、第一流量调节阀42、第二流量调节阀37、第一废液阀40、第二废液阀41、第一液位传感器14、第二液位传感器15分别连接智能控制器6。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