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869发布日期:2019-02-10 23:4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如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骨科的颈椎、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或其他俯卧位等特殊体位的患者,由于术中患者头面部不易暴露、重力作用、口腔分泌物浸泡等原因,临床上气管导管普遍采用的胶布粘贴固定效果极不牢靠,气管插管脱落的风险大大增加,时常需要紧急求助麻醉医生进行二次气管插管,气道管理难度面临挑战。为了保障全麻患者通气安全,气管插管需要牢靠、方便的固定装置来降低气管导管脱落的风险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4092779U公开了一种气管导管,包括导管体和贯穿于所述导管体内部的导丝,所述导管体置于患者气管内的一端设有具有尖端的斜口,所述导管体的管壁上于靠近所述尖端的上部开设有一墨菲氏孔,在所述尖端与所述墨菲氏孔之间设有一导丝引导装置,所述导丝穿过所述导丝引导装置进入所述导管体内,所述导丝引导装置为导丝孔。

现有的气管导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采用胶布将气管导管固定,与气管插管的辅助固定装置是处于相互独立的,并且操作繁琐,结构复杂,存在气管导管脱落的隐患,无法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具备设计新颖,能够防止气管导管在使用过程中脱落的优点,解决了全麻手术过程中气管插管易脱落而导致手术风险增大以及危害患者生命健康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本体,所述气管导管本体下部侧壁上套设有第一齿状气囊,所述第一齿状气囊下方的气管导管本体外壁上设有第二齿状气囊,所述气管导管本体中部设有伞状气囊,所述伞状气囊包括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外侧分别设有多个塑料柱,多个所述塑料柱远离环形气囊的一端均与圆环相连接,所述圆环套设于气管导管上,所述气管导管上部分别设有贯穿气管导管本体的第一充气阀、第二充气阀、第三充气阀,所述第一充气阀通过导管与环形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二充气阀通过导管与第一齿状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三充气阀通过导管与第二齿状气囊相连通;所述第一充气阀、第二充气阀、第三充气阀的顶端均设有压力显示球,多个所述压力显示球顶端均通过导管与壳体相连通,多个所述壳体内均设有空腔,多个所述空腔内均设有阻气柱,多个所述阻气柱底端均设有弹簧,多个所述阻气柱顶端均设有贯穿壳体顶壁的压杆,多个所述压杆两侧均设有保护壳。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压杆与阻气柱均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空腔底端均设有气孔,多个所述气孔的内径均小于弹簧的外径。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阻气柱均呈上宽下窄的T字型。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阻气柱均与空腔顶壁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导管顶端连通有螺纹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插管插到位,环形气囊充气撑开,第一齿状气囊、第二齿状气囊交替充气,保障气管插管的安全同时防止声门下气管黏膜被压迫水肿或坏死;伞状气囊位于气管导管主体上,通过充气与放气控制形态,内固定牢靠防脱落,操作方便;该装置设计新颖,能够防止气管导管在使用过程中脱落,降低了全麻手术过程中的风险以及保护了患者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充气阀、2-第二充气阀、3-环形气囊、4-第三充气阀、5-塑料柱、6-圆环、7-气管导管本体、8-第一齿状气囊、9-第二齿状气囊、10-螺纹管、11-压杆、12-保护壳、13-壳体、14-空腔、15-弹簧、16-阻气柱、17-压力显示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2,一种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本体7,气管导管本体7下部侧壁上套设有第一齿状气囊8,第一齿状气囊8下方的气管导管本体7外壁上设有第二齿状气囊9,气管导管本体7中部设有伞状气囊,通过将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插管插到位,环形气囊3充气撑开,第一齿状气囊8、第二齿状气囊9交替充气,保障气管插管的安全同时防止声门下气管黏膜被压迫水肿或坏死;伞状气囊包括环形气囊3,伞状气囊位于气管导管主体上,通过充气与放气控制形态,内固定牢靠防脱落,操作方便;环形气囊3外侧分别设有多个塑料柱5,多个塑料柱5远离环形气囊3的一端均与圆环6相连接,圆环6套设于气管导管本体7上,气管导管本体7上部分别设有贯穿气管导管本体7的第一充气阀1、第二充气阀2、第三充气阀4,第一充气阀1通过导管与环形气囊3相连通,第二充气阀2通过导管与第一齿状气囊8相连通,第三充气阀4通过导管与第二齿状气囊9相连通;第一充气阀1、第二充气阀2、第三充气阀4的顶端均设有压力显示球17,多个压力显示球17顶端均通过导管与壳体13相连通,多个壳体13内均设有空腔14,多个空腔14内均设有阻气柱16,多个阻气柱16底端均设有弹簧15,多个阻气柱16顶端均设有贯穿壳体13顶壁的压杆11,多个压杆11两侧均设有保护壳12。

多个压杆11与阻气柱16均为一体成型,通过注射器按下压杆11即可实现充气和放气的过程,使用方便;多个空腔14底端均设有气孔,多个气孔的内径均小于弹簧15的外径,多个阻气柱16均呈上宽下窄的T字型,多个阻气柱16均与空腔14顶壁相抵,气管导管本体7顶端连通有螺纹管10。

使用时,根据气管插管深度及患者口腔容积的不同调整伞状气囊撑开角度,使其置于口腔舌尖与门齿之间,将伞状气囊防脱落气管导管插管插到位,环形气囊3充气撑开,第一齿状气囊8、第二齿状气囊8交替充气,保障气管插管的安全同时防止声门下气管黏膜被压迫水肿或坏死;在需要将环形气囊3和第一齿状气囊8、第二齿状气囊9放气的时候,注射器按动压杆11,此时压杆11带动阻气柱16下移,同时弹簧15也进一步被压缩,气体即可从保护壳12被抽出;充气时,将注射器对准保护壳12插入,在高压气体作用下,压杆11和阻气柱16下移形成通路,气体就会进入气囊中,充气结束时,压杆11和阻气柱16在弹簧15的作用下上移,将管道密封。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