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器械内衬安装工具和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7421发布日期:2019-07-10 09:5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外科器械内衬安装工具和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科器械内衬安装工具和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外科手术器械组合内衬使用的连接安装结构,普遍都是没有连接或吸盘连接或内衬上必须有特定的连接孔进行插入连接。当没有连接时,内衬会直接脱落,不便于使用;当吸盘连接时,无法在连接的同时承受敲击,不便于使用;当内衬上必须有特定的连接孔进行插入连接,只能在固定的位置和角度连接,且插入连接以及安装时对内衬有损伤,在长期使用中易变形,影响外科手术效果。需要一种能保证连接功能,可以承受敲击,无特定连接孔要求,不损伤内衬,同时也有能允许多位置和角度连接安装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出一种外科器械内衬安装工具以及配置这种安装工具的外科器械内衬安装系统。

一种外科器械内衬安装工具,包括:

近端连杆;

远端连接头,所述远端连接头与所述近端连杆相连、并且二者的连接距离可调;以及

可膨胀环,所述可膨胀环布置在所述远端连接头和所述近端连杆之间,所述远端连接头和所述近端连杆能够借助二者连接距离的减小而挤压所述可膨胀环,进而使得所述可膨胀环产生径向的扩张变形。

一种外科器械内衬安装系统,包括带有球槽的内衬,以及上述结构的外科器械内衬安装工具。

本申请通过远端连接头与近端连杆相连,并且二者的连接距离可调;以及将可膨胀环套设在远端连接头和近端连杆之间,远端连接头和近端连杆能够借助二者连接距离的减小而挤压可膨胀环,进而使得可膨胀环产生径向的扩张变形,从而使得安装工具能够“抓住”被安装的内衬,可膨胀环与内衬柔性连接,不会对内衬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科器械内衬安装系统的分解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科器械内衬安装系统处于安装准备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科器械内衬安装系统处于安装过程中结构示意图,图中竖向箭头表示远端连接头受到的力,图中水平箭头表示可膨胀环对内衬施加的力。

其中:1-远端连接头,2-可膨胀环,3-近端连杆,4-内衬,401-球槽,5-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图1至图3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外科器械内衬安装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待安装的内衬4以及用于安装前述内衬4的安装工具,其中内衬4大致呈碗状,其具有一球槽401。

上述安装工具主要包括近端连杆3、远端连接头1和可膨胀环2。其中: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相连,并且二者的连接距离可调。

可膨胀环2布置在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之间,当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的连接距离减小时,那么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就会挤压二者之间的可膨胀环2,可膨胀环2受到轴向方向的挤压力而会产生径向的扩张变形(外径变大)。一旦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相互远离(连接距离增大),那么可膨胀环2所受到的挤压力就会变小甚至为零,可膨胀环2因受力减小产生径向的收缩变形。可膨胀环2通常为橡胶材质。

现将本实施例这种安装系统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实际应用时,首先将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的连接距离调至较大值,可膨胀环2未受到挤压而处于自然收缩状态,其外径较小,如图2。使用者把持该安装工具的近端连杆侧,将远端连接头1伸入内衬4的球槽401中,因此时可膨胀环2处于收缩状态,故而可膨胀环2也能够顺利伸入球槽401内。然后,如图3所示,将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的连接距离调小,使可膨胀环2受到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的挤压而产生径向扩张变形,使得可膨胀环2紧压抵靠在球槽401的槽壁上,实现内衬4与安装工具的固定连接,这样使用者就可以把持该安装工具将内衬4装入所需安装的位置。待内衬4安装好后,再调大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的连接距离,可膨胀环2与球槽401槽壁分离,顺利将安装工具取出。

上述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可借助各种结构形式连接在一起并实现连接距离距离可调。而本实施例具体采用这个方式实现二者的连接:远端连接头1上一体固定有一直线延伸的插销5,而近端连杆3中开设有与前述插销5相适配的插孔,插销5可轴向移动地插接在插孔中。前述可膨胀环2套设在插销5外。

当插销5向插孔内部移动时,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的连接距离减小。当插销5向插孔外部移动时,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的连接距离增大。

为保证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能够稳定在所需要的连接距离,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连接松动而导致二者连接距离意外改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达到这一效果:

第一种,插销5与插孔过盈配合。只有施加足够大的力,才能够让插销5沿插孔移动。

第二种,在近端连杆3上设置用于锁定插销5轴向位置的组件。当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的距离达到所需值后,利用前述组件将插销5(与插孔)的轴向位置锁定住。如需再次调节远端连接头1和近端连杆3的连接距离,将前述组件解锁,调节插销的插入深度到所需位置后,再将组件锁定。

上述远端连接头1具有外凸的球面形表面,而且该球面形表面处于远端连接头1上远离近端连杆3的那侧,球面形表面与内衬4中球槽401内凹的球槽面相适配。安装内衬4时,远端连接头1上的球面形表面可与球槽401内凹的球槽面贴合接触,这样该安装工具的远端连接头1就可以承受敲击(敲击力可被内衬4的球槽面均匀分摊,不会破坏内衬的结构),以方便内衬4的安装(安装内衬时,最好对内衬4间接施加敲击力,保证内衬入位)。同时,因远端连接头1的球面形表面与内衬4的球槽面相适配,还使得安装工具与内衬4的连接角度也可调,如此可调节内衬4在安装过程中所受到的敲击力方向。

进一步地,上述近端连杆3包括杆体301以及与杆体一体固定的可膨胀环挤压台302,前述可膨胀环挤压台302设置在杆体301靠近远端接头1的那一端。远端连接头1包括接头本体以及与接头本体一体固定的可膨胀环承接台101,前述可膨胀环承接台101设置在接头本体朝向近端连杆3的那一侧。可膨胀环2布置在可膨胀环承接台101和可膨胀环挤压台302之间。

上述可膨胀环挤压台302具有与可膨胀环2相适配的圆环形平面,可膨胀环承接台101也具有与可膨胀环2相适配的圆环形平面。如此保证近端连杆3和远端接头1对可膨胀环2的轴线挤压力更加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也可以借助非机械接触力连接,比如:在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设置相对应的电磁组件,用电磁力连接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通过控制流入电磁组件的电流大小而调节远端连接头1与近端连杆3间电磁引力的大小,进而调节可膨胀环2的变形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