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7555发布日期:2019-10-15 18:18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器,尤其涉及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



背景技术:

PICC导管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它是一根细细的、柔软的静脉输液导管,通过手臂的肘部或上臂的静脉置入,然后沿着静脉向前走行,最终到达接近心脏的大血管内。

目前,医院尚无PICC导管专用的固定器,医护人员将丝袜两头进行裁剪,再将裁剪后的丝袜套在肘部或上臂的位置处,以此对PICC导管进行固定处理,此种固定方式不标准,且固定效果差,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包括固定板、绑带、观察孔、支架、连接板、卡槽、卡环、转动板、第一放置槽,所述的绑带位于固定板底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绑带两端与固定板铆钉相连,所述的观察孔位于固定板内部中端,所述的观察孔为通孔,所述的支架位于固定板顶部中端,所述的支架两端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支架内部顶端,所述的连接板左侧与支架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右侧与支架卡扣相连,所述的卡槽位于固定板内部左侧,所述的卡槽与固定板一体相连,所述的卡环位于固定板顶部左侧,所述的卡环与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固定板顶部左侧,所述的转动板一端与固定板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转动板另一端与固定板卡扣相连,所述的第一放置槽位于转动板内部,所述的第一放置槽与转动板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绑带底部还设有连接带,所述的连接带两端与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带外部还贯穿有日字扣,所述的日字扣与连接带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绑带底部还设有减压贴,所述的减压贴与绑带魔术贴粘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板内部左侧还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的第二放置槽与固定板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板内部左侧还设有让位槽,所述的让位槽与固定板一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绑带套入患者的手臂,并将固定板处的观察孔与患者手臂肘部或上臂处的PICC导管插入患者穿刺点的部位相对应,医护人员再将卡槽卡入患者手臂处的PICC导管,以此让PICC导管的尾端处于第二放置槽内,医护人员再使用日字扣对连接带的长度进行缩短,以此让连接带连同绑带进行缩短,此时,绑带连同固定板与患者连接稳固,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卡槽卡住PICC导管的状态被固定,即PICC导管处于位置固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PICC导管的尾端由第二放置槽经过让位槽从固定板内取出,再将PICC导管的尾端卡入卡环内,此时,处于患者体外的PICC导管被完全定位,医护人员再将转动板关闭,即将转动板沿着让位槽的方向旋转,以此让PICC导管的尾端以及卡环处于第一放置槽内,即让PICC导管的尾端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同时,通过支架的作用,使得观察孔位置处的PICC导管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医护人员可透过连接板对观察孔内的PICC导管,即患者的穿刺点部位进行观察,所述的连接板为透明材料,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手臂穿刺点处的PICC导管进行检查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连接板,以此让患者手臂穿刺点部位处的PICC导管暴露于外界,医护人员再对患者手臂穿刺点的PICC导管进行检查即可,该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将PICC导管进行位置固定处理,还可将固定后的PICC导管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防止外界物体与PICC导管相接触进而导致PICC导管位移现象的发生,确保了PICC导管的固定效果,同时,减压贴是为了缓解日字扣对患者手臂的压疮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固定板的仰视图;

图3是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4是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的左视剖视图。

固定板1、绑带2、观察孔3、支架4、连接板5、卡槽6、卡环7、转动板8、第一放置槽9、第二放置槽101、让位槽102、连接带201、日字扣202、减压贴20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包括固定板1、绑带2、观察孔3、支架4、连接板5、卡槽6、卡环7、转动板8、第一放置槽9,所述的绑带2位于固定板1底部左右两侧,所述的绑带2两端与固定板1铆钉相连,所述的观察孔3位于固定板1内部中端,所述的观察孔3为通孔,所述的支架4位于固定板1顶部中端,所述的支架4两端与固定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5位于支架4内部顶端,所述的连接板5左侧与支架4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连接板5右侧与支架4卡扣相连,所述的卡槽6位于固定板1内部左侧,所述的卡槽6与固定板1一体相连,所述的卡环7位于固定板1顶部左侧,所述的卡环7与固定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8位于固定板1顶部左侧,所述的转动板8一端与固定板1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转动板8另一端与固定板1卡扣相连,所述的第一放置槽9位于转动板8内部,所述的第一放置槽9与转动板8一体相连,所述的绑带2底部还设有连接带201,所述的连接带201两端与绑带2缝合相连,所述的连接带201外部还贯穿有日字扣202,所述的日字扣202与连接带201活动相连,所述的绑带2底部还设有减压贴203,所述的减压贴203与绑带2魔术贴粘贴相连,所述的固定板1内部左侧还设有第二放置槽101,所述的第二放置槽101与固定板1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板1内部左侧还设有让位槽102,所述的让位槽102与固定板1一体相连。

该PICC导管专用固定器,使用时,医护人员将绑带2套入患者的手臂,并将固定板1处的观察孔3与患者手臂肘部或上臂处的PICC导管插入患者穿刺点的部位相对应,医护人员再将卡槽6卡入患者手臂处的PICC导管,以此让PICC导管的尾端处于第二放置槽101内,医护人员再使用日字扣202对连接带201的长度进行缩短,以此让连接带201连同绑带2进行缩短,此时,绑带2连同固定板1与患者连接稳固,通过以上方式,使得卡槽6卡住PICC导管的状态被固定,即PICC导管处于位置固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PICC导管的尾端由第二放置槽101经过让位槽102从固定板1内取出,再将PICC导管的尾端卡入卡环7内,此时,处于患者体外的PICC导管被完全定位,医护人员再将转动板8关闭,即将转动板8沿着让位槽102的方向旋转,以此让PICC导管的尾端以及卡环7处于第一放置槽9内,即让PICC导管的尾端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同时,通过支架4的作用,使得观察孔3位置处的PICC导管与外界处于隔离的状态,医护人员可透过连接板5对观察孔3内的PICC导管,即患者的穿刺点部位进行观察,所述的连接板5为透明材料,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手臂穿刺点处的PICC导管进行检查时,医护人员可用手打开连接板5,以此让患者手臂穿刺点部位处的PICC导管暴露于外界,医护人员再对患者手臂穿刺点的PICC导管进行检查即可,同时,减压贴203是为了缓解日字扣202对患者手臂的压疮程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