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血管假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9279发布日期:2020-05-01 21:2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腔内血管假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植入患者的主动脉弓的区域中的腔内血管假体和腔内血管假体系统。



背景技术:

这种血管植入物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从de10337739.5已知。

通常已知的是待将腔内血管假体(也被称为血管内支架或支架移植物)植入以治疗弱化、受损或撕裂的血管或动脉瘤。为此,在血管的患病或受损部位释放血管假体或支架移植物,并恢复原始血管的功能或支持血管的仍然存在的完整性。

动脉瘤在这里被理解为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壁损伤引起的动脉血管的增宽或鼓胀。在这种情况下,鼓胀可整体上影响血管壁,或者在所谓的假性动脉瘤或夹层中,血液从血管的内腔流入血管壁各层之间,并将血管壁各层彼此撕开。不治疗动脉瘤可能会导致晚期动脉破裂,此后患者会遭受内出血。

用于治疗这种动脉瘤的自扩张式血管植入物通常由中空圆筒形金属框架组成,该中空圆筒形金属框架的护套表面被织物或聚合物膜覆盖,从而获得中空圆筒形主体。为了植入,血管假体被径向压缩,使得所述血管假体的横截面面积大大减小。然后,借助于插入系统,将血管假体带入动脉瘤的区域中,并在该区域中将血管假体释放。借助于金属框架的弹性,血管假体再次扩张至其初始形状,并以此伸展其护套表面,该护套表面相对于动脉瘤在近端和远端滞留在血管内部。通过这种方式,血液现在流经血管假体,并且避免了进一步的鼓胀负荷。

这种血管假体的金属框架通常由例如金属丝网或所谓的支架弹簧组成,该支架弹簧连续布置并以蜿蜒的形式周向地延伸,并且如果合适,所述支架弹簧通过由金属丝制成的连接支柱彼此连接,或者所述支架弹簧仅通过假体材料彼此连接。金属丝网或支架弹簧通常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通常由镍钛诺制成,因此,支架弹簧在引入到血管中释放后返回到扩张状态,从而“楔住”血管植入物。

动脉瘤通常发生在腹主动脉或胸主动脉的区域中。为了治疗腹主动脉或胸主动脉中的动脉瘤,已经已知的是通过植入支架来稳定动脉从而避免血管的破裂。

然而,动脉瘤也可以发生在所谓的主动脉的升支(主动脉升部)中。主动脉的升支直接连接到心脏。从主动脉根(窦主动脉)开始,升支以略微蜿蜒的形状远离心脏向上延伸,并在那里合并到主动脉弓(arcusaortae)中,并通向主动脉的降支(主动脉降部)中。头部的血管以及左右颈动脉,在主动脉弓的区域中分支。主动脉弓遵循大约180°的具有非常窄的半径的曲线并且将主动脉的升支连接到胸主动脉,并最后连接到腹主动脉。

重要的是,不仅在主动脉弓的区域中,确保从主血管分支出来的侧支血管不会被血管假体的定位所阻塞,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血管假体具有开放的区域或所谓的开窗,从血管植入物发出并伸入侧支血管中的分支可以通过该开窗插入并能够固定在血管植入物上。

迄今为止,大体上已经通过侵入性开放手术治疗了诸如主动脉弓的区域中的动脉瘤或夹层的血管疾病。因为不仅要对患者进行心脏手术,而且还要对患者的大脑和腹部器官进行手术,该手术必须进行低温灌注的血流,即人造的、冷的体外血流或低温停止的血流,这种手术以前通常需要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两次主要的干预,需要非常广泛,复杂并且因此是危险的手术。但是,在专科中心只有少数心脏外科医师对这种手术足够熟悉。

此外,目前还已知可以以微创手术引入支架和支架移植物或支架的组合。但是,在许多患血管病的患者中,这些只能用于有限的范围。

因此,仍然非常需要能够用于在主动脉弓的区域内植入并用于治疗在主动脉弓的区域内的血管疾病的支架/支架移植物系统或血管假体。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假体和一种血管假体系统,利用该血管假体和血管假体系统,可以快速地治疗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区域,并且在具有不同血管特征的大量不同患者中不会造成并发症,并且这也允许经验不足的心脏外科医师执行上述干预。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植入患者的主动脉弓区域中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来实现,所述系统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所述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具有穿过所述主血管假体的内腔、第一内腔端部、第二内腔端部、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所述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可选地具有固定在所述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上的假体材料,所述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具有长度l1和直径d1,其中所述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被构造成并且尺寸被形成为用于植入所述患者的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区域中,并且其中所述主血管假体具有至少一个中空圆筒形锚固血管假体,所述锚固血管假体具有穿过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第一内腔端部、第二内腔端部、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所述锚固血管假体可选地具有固定在所述锚固血管假体上的假体材料,所述锚固血管假体具有长度l2和直径d2,其中所述锚固血管假体至少在所述锚固血管假体的长度l2的一部分上牢固地附接在所述主血管假体的内腔中,并且其中所述锚固血管假体的直径d2比所述主血管假体的直径d1小至少45%,并且其中所述锚固血管假体的长度l2短于所述主血管假体的长度l1。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植入在主动脉弓区域中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还具有至少一个中空圆筒形侧支血管假体、穿过所述侧支血管假体的内腔,所述侧支血管假体具有第一内腔端部、第二内腔端部、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所述侧支血管假体可选地具有固定在所述侧支血管假体上的假体材料,所述侧支血管假体具有长度l3和直径d3,并且其中用于植入的所述中空圆筒形侧支血管假体被设计成并且尺寸被形成为桥接所述患者的颈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的出口,以使得所述侧支血管假体能够利用所述侧支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定位于所述锁骨下动脉或所述颈动脉中,并且为了牢固地锚固所述侧支血管假体,所述侧支血管假体的第二内腔端部能够经由所述锚固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入并固定在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

该目的另外通过一种用于将腔内血管假体系统植入到患者的主动脉弓中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将所述主血管假体插入并释放在所述主动脉弓的区域和所述降主动脉的区域中,以及

-利用所述侧支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将所述侧支血管假体插入并释放在所述锁骨下动脉中或所述颈动脉中,并且利用所述侧支血管假体的第二内腔端部将所述侧支血管假体经由所述锚固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入并释放在所述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

本发明的目的以这种方式完全实现了。

利用新颖的血管假体或新颖的血管假体系统,有可能以简单的方式来治疗特别是在主动脉弓的区域中的弱化、损坏、撕裂的血管或动脉瘤血管。因此,根据本发明,使一种血管假体成为可用,通过该血管假体可以简化特别是在主动脉弓上,或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中的外科干预,并且可以大大减少这些干预所需的时间。

特别地,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或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系统,可以治疗具有在待治疗部位的区域中从血管分支出的侧支血管的血管。通过特定的设计,可以经由至少一个侧支血管假体继续向侧支血管供应血液,其中,同时,受损的血管由腔内血管假体支撑。该系统的插入和放置借助于该系统的至少两部分设计可以被容易并且精确地管理,其中所述至少两部分设置由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以及锚固血管假体和侧支血管假体一起组成。

为了将血管假体系统插入到患者的待治疗的血管中,首先将腔内血管假体植入在血管中的期望位置处,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在主动脉弓中。然后将侧支血管假体植入在侧支血管中,其中,第一内腔端部定位在侧支血管中,而第二内腔端部可以经由锚固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并固定在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以便牢固地锚固侧支血管假体。

借助于特定设计,血管假体和侧支血管假体可以彼此分开地被植入。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和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系统提供了不仅高度专业化的心脏外科医生而且本领域中缺乏经验的专家也可以对主动脉弓进行上述干预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提供血管假体和血管假体系统可以适应待治疗的患者的特定解剖条件的优点。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系统的设计,其中侧支血管假体至少部分地被锚固或“插入”在锚固血管假体中,可以使用相同的血管假体系统来治疗解剖结构上非常不同的血管。这可以通过侧支血管假体在锚固血管假体中的不同插入/锚固深度来实现。对比侧支血管的位置在附近的情况下的较大的锚固深度,如果侧支血管的位置离实际的主血管假体较远,则所选择的插入深度可能会更小。

通过主血管假体不必相对于分支的侧支血管精确地定向的事实尤其简化了血管假体系统的植入。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锚固系统”以及通过侧支血管假体在锚固血管假体中的相关联的相应插入/锚固深度来校正定向。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整体式脉管假体相对于分支的侧血管的精确定向不仅使这种植入物的植入困难,而且使它们的生产困难。这不仅使这种植入物的植入困难,而且使它们的生产变得困难。

根据本发明,主血管假体、至少一个锚固血管假体和至少一个侧支血管假体可以作为被覆盖的或未被覆盖的支架存在,即可选地至少部分地被假体材料覆盖,或具有固定在支架框架上的假体材料。基于血管的损伤和解剖情况,可能有利的是,所列的血管假体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没有假体材料,例如侧支血管假体或锚固血管假体没有假体材料。

特别地,根据一个实施例,优选的是,如果主血管假体没有假体材料,则该主血管假体具有开窗区域,即,侧支血管假体可以经由其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并锚固在存在于主血管假体的内腔中的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的区域。该开窗区域可以例如选自假体材料中的开窗区域、主血管假体的护套区域中的各个开口或在该区域中围绕主血管假体的整个圆周延伸的开口区域。

替代地,通过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侧支血管假体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并锚固在存在于主血管假体的内腔中的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例,主血管假体可以具有至少两个支架框架部分或由至少两个支架框架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支架框架部分例如可通过将第二支架框架部分地插入到第一支架框架部分中而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血管假体具有多个锚固血管假体。锚固血管假体的数量主要适合于分支并出旨在由侧支血管假体治疗的侧支血管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和锚固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齐平地布置。

这里,“齐平地布置”是指锚固血管假体利用其第一内腔端部定向在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上,并且因此当两个内腔端部在同一平面上时两个内腔端部均终止。因此,在该实施例中,锚固血管假体从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沿主血管假体的内壁在第二内腔端部的方向上延伸穿过主血管假体的内腔。因此,通过侧支血管假体接近锚固血管假体不是通过通过主血管假体中的侧壁或开窗获得,而是经由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而获得。

尽管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根据本公开而言它们将是清楚的,但是在下文中更详细地定义了此处使用的一些术语。

在支架移植物或腔内假体的情况下,原则上,相应的端部总体上在这里用术语“远端”和“近端”来表示,其中术语“远端”表示该部分或端部相对于血流位于更下游。相反,再次相对于血流的术语“近端”表示相对于血流位于更上游的部分或端部。换句话说,术语“远端”是指沿血流的方向,术语“近端”是指与血流的方向相反。相比之下,在导管或插入系统中,术语“远端”表示被引入患者体内的导管或插入系统的端部,或者是距离使用者最远的端部,术语“近端”表示更靠近使用者指向的端部。

相应地,在当前情况下,血管植入物的“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是通过其确保血液流动通过血管植入物的中空圆筒形内腔的开口:当将根据本发明的血管植入物植入在例如主动脉的血管中时,来自心脏的血液因此流动通过血管植入物的近端开口,并通过血管植入物的远端开口离开该血管植入物。在这种情况下,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或其锚固血管假体以及侧支血管假体可以沿其整个长度具有均匀的直径或其它不同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是金属框架,所述金属框架通常由例如金属丝网或所谓的支架弹簧组成,所述支架弹簧彼此并排布置,以蜿蜒的形式延伸,并且如果合适的话,支架弹簧通过由金属丝制成的连接支柱彼此连接,或者仅通过假体材料彼此连接。金属丝网或支架弹簧通常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通常由镍钛诺制成,因此,在植入到血管中释放后,支架弹簧返回到扩张状态,从而“打开”血管假体。

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主血管假体和/或锚固血管假体和/或侧支血管假体具有支架框架和固定在支架框架上的假体材料。

在当前情况下,“支架框架”表示任何金属框架结构,所述金属框架结构通过框架的打开或扩张,如果合适的话,与固定在框架上的假体材料结合而赋予血管假体用于保持血管张开的扩张力。假体材料优选地由生物相容性材料组成,这意味着在血管植入物和血管壁之间的接触不会引起并发症。

就此而言,优选的是假体材料具有选自织物或聚合物的材料。尤其优选的是假体材料具有或由选自聚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pe)或其混合物的材料形成。

根据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系统的另一实施例,主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和/或锚固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和/或侧支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选自激光切割的支架框架、单个支架弹簧或编织的支架框架。

“支架框架”在本文中被理解为支架的任何设计,其中不同的金属丝股线缠绕、交织或以其他方式联接以形成具有股线彼此重叠的区、区域或点的结构,以及没有金属丝股线并且因此形成开口或窗口或网格的区或区域。因此,激光切割的支架支撑框架也具有网孔或开口。开口、网孔或窗口在此优选为菱形。

“支架弹簧”在当前情况下被理解为是任何一件式环形元件,其可以基于其材料被压缩,并且在去除压缩压力之后可以以弹簧的方式再次扩张。

根据一个实施例,主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和/或锚固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和/或侧支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具有不相互连接的支架环,该支架环连续布置并以蜿蜒的形式周向地延伸,并且假体材料牢固地连接至支架环。

在当前情况下,“支架环”被理解为任何一件式环形元件,其由以圆形延伸的金属丝形成并且具有基本上圆形的圆周。支架环的金属丝可以以起伏的形式延伸,具有形成相位或振幅的交替的峰和谷。在当前情况下,“蜿蜒构造”被理解为是指支架环或支架金属丝的任何环形路径。

将在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中使用的血管假体的假体材料是任选的,或者(在支架环的情况下)是强制的,并且优选地具有选自织物或聚合物的材料。

只要主血管假体和/或锚固血管假体和/或侧支血管假体中的每一个或仅一个或两个具有假体材料,主血管假体和/或锚固血管假体和/或侧支血管假体的假体材料就可以由这种材料制成或具有这种材料。

根据另一实施例,支架框架的至少一个支架环的蜿蜒路径具有不一致的幅度。

根据该实施例,一种血管假体系统成为可用,其可以特别地用在弯曲的血管中,例如主动脉弓,这是因为不一致的幅度意味着在弯曲的区域中血管假体中没有不必要的材料堆积。

根据一个实施例,主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和/或锚固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和/或侧支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可自动扩张。

这意味着支架框架可以从压缩状态转变到扩张状态,其中,该压缩状态是通过例如护套的元件实现的,例如护套的元件压缩支架框架,并且如果合适的话,固定在支架框架上的假体材料可以被撤回,用于插入到血管中的护套位于支架框架上方并对其进行压缩。在正确放置之后,将压缩支架框架的元件移除,支架框架于是扩张并且其壁压在血管壁上,由此将血管假体固定在血管中。

通常优选的是支架框架由自动扩张材料制成或具有这种材料。尤其优选的是材料是镍钛诺。

根据一个实施例,主血管假体的直径d1为从24mm至42mm,特别是24mm、26mm、28mm、30mm、32mm、34mm、36mm、38mm、40mm或42mm。

根据另一实施例,锚固血管假体的直径d2为从6mm至14mm,特别是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或14mm。

根据另一实施例,侧支血管假体的直径d3为从6mm至16mm,特别是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或16mm。

根据这些实施例,直径d1、d2和d3可以适于待治疗的特定血管。所述的测量值尤其对应于主动脉弓或头臂动脉干、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中的直径。根据本发明,主血管假体、锚固血管假体和侧支血管假体沿其整个长度可以具有相同的直径或者具有其它不同的直径。如果各个血管假体部分具有不同的直径,则这些实施例中所陈述的直径d1、d2和d3对应于最大或最大直径。

根据另一实施例,锚固血管假体在主血管假体的内腔中优选地通过缝合、粘接或焊接被安装在内壁上。

优选地将锚固血管假体牢固地紧固在主血管假体的内腔中,这是因为锚固血管假体否则可能偶然从主血管假体松脱。通过该实施例可以确保这种固定。由于锚固血管假体的设计,锚固血管假体例如类似于主血管假体或侧支血管假体本身并不锚固在血管中。由于血管假体内部强大的血液流动,因此锚固血管假体可能会松动并意外移动。通过所描述的实施例避免了该缺点。

根据另一实施例,侧支血管假体的第二内腔端部可经由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插入到锚固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中并且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

根据该实施例,容易为侧支血管提供侧支血管假体。通过用于将侧支血管假体锚固在锚固血管假体中的系统,欠缺经验的心脏外科医生也可以进行这种植入,这是因为主血管假体不必一定相对于侧支血管精确地定向。植入过程中发生并与主血管假体的位置有关的错误可以通过将假体插入彼此来纠正。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主血管假体具有护套表面和开窗,所述开窗设置在护套表面中,并且侧支血管假体的第二内腔端部能够经由该开窗插入到主血管假体的内腔中,并且经由锚固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至少部分地进入到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

被开窗的血管假体被理解为具有预先形成的孔(开窗)的那些血管假体,以便允许在血管假体中的一个或多个血管出口。根据该实施例,可以使分支到侧支的血管通过侧支血管假体进一步被供血,同时主血管可以由主血管假体支撑。

替代地,开窗可以被构造成原位开窗。在这种情况下,仅在血管假体已经定位在血管中之后才引入开窗。在此,主血管假体通过针被原位刺穿,以便在假体材料的护套表面中形成针孔。之后,扩张器被推动通过针孔以便加宽针孔。

护套表面优选地由连接到主血管假体的支架框架的假体材料构造而成。

根据另一实施例,腔内血管假体系统被用于治疗患者的特别是在主动脉弓的区域和降主动脉的区域中的血管疾病。

根据该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侧支血管假体经由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插入到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

根据该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主血管假体具有护套表面和设置在该护套表面中的开窗,并且侧支血管假体经由主血管假体中的开窗被插入到主血管假体的内腔中,并且经由锚固血管假体的第一内腔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入到锚固血管假体的内腔中。

已经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或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系统描述的特征、特性和优点也相应地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根据附图以及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其它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不仅可以以分别引用的组合而且可以以其它组合或单独地使用前述特征和以下仍待阐述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并在附图中更详细地阐述了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腔内血管假体的主血管假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腔内主血管假体以植入状态存在于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中;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腔内血管假体系统以植入状态存在于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中;

图3b示出了中空圆筒形侧支血管假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腔内血管假体系统以植入状态存在于主动脉弓或降主动脉中。

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清楚起见,附图并不总是示出所有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的示意图。此处示出的血管假体系统10具有两个单独的彼此固定地连接的血管假体:一方面是主血管假体12,另一方面是锚固血管假体20。锚固血管假体20可以例如通过缝合、粘接或焊接的方式被固定到主血管假体12。主血管假体12和锚固血管假体20二者分别具有内腔13和内腔21。所述内腔分别从第一内腔端部14和第一内腔端部22延伸到第二内腔端部15和第二内腔端部23,从而形成长度l1和l2。具有直径d1和直径d2的主血管假体12和锚固血管假体20的中空圆筒形结构特别是通过相应的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16和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24以及通过相应的包围的假体材料17和假体材料25获得的。在该视图中,支架框架16和支架框架24分别由单独的支架环18和支架环26构成,所述支架环18和支架环26仅经由假体材料17和假体材料18彼此连接。

中空圆筒形主血管假体12的尺寸大约对应于主动脉弓的尺寸和降主动脉的尺寸。这允许血管中的简单植入。取决于各个患者所呈现的血管的性质,可以调整腔内血管假体系统的尺寸。特别地,主血管假体12的直径d1与降主动脉的直径匹配,以使得主血管假体12在扩张状态下被压到血管壁上。在某些情况下,优选的是主血管假体12和/或锚固血管假体20分别在长度l1、l2上分别具有不同的直径d1、d2。

锚固血管假体20至少在长度l2的一部分上固定地安装在主血管假体的内腔13中,其中锚固血管假体20的直径d2比主血管假体12的直径d1短至少45%。此外,锚固血管假体20的长度l2比主血管假体12的长度l1短。

根据本发明的血管假体系统的这种设计意味着能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区域中治疗具有不同血管特征的大量患者。

位于内部的中空圆筒形锚固血管假体20特别用于以下目的:可以将另外的中空圆筒形侧支血管假体30(在该图中未示出)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内腔21中并固定在内腔21中。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腔内主血管假体12以植入状态存在于主动脉弓50,或降主动脉52的区域中。

主动脉56的升支经由主动脉窦(图2中未示出)连接到心脏的左室(也未在图2中示出)。升主动脉56经由主动脉弓50连接到降主动脉52。头部的动脉血管具有在主动脉弓50的区域中的动脉血管的起源,即头臂动脉干55、颈总动脉54和左锁骨下动脉53。

在所示的视图中,腔内血管假体系统10的主血管假体12在降主动脉52的区域中桥接动脉瘤。来自升主动脉56的血流经过主动脉弓50进入主血管假体12的第一内腔端部14中并且在第二内腔端部15处离开主血管假体12。为此,主血管假体12具有中空圆筒形主体,在该中空圆筒形主体上形成有第一内腔13。该内腔13由蜿蜒的支架环18形成,该蜿蜒的支架环18总体上形成支架框架16。各个支架环18通过假体材料17连接。假体材料17优选地是织物材料或薄膜并且通过缝合、粘合或融化固定到支架环18。

锚固血管假体20可以被假体材料25包围。如果锚固血管假体20没有假体材料25,则各个支架环26被设计成使得支架环26形成连续的支架框架24。

主血管假体12优选地植入血管中,使得侧支血管假体30可以以在锚固血管假体20中占据尽可能小的空间的方式插入到内腔21中。这意味着侧支血管假体30以不会发生材料堆积的方式连接到锚固血管假体20。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10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腔内血管假体系统10以植入状态存在于主动脉弓50或降主动脉52中。腔内血管假体系统10具有主血管假体12和侧支血管假体30。在此,主血管假体12对应于已经参考图2描述的主血管假体12。

具有长度l3的侧支血管假体30具有连续的内腔31,该内腔从第一内腔端部32延伸到第二内腔端部33。内腔31特别是由中空筒柱形支架框架34形成,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34又由各个支架环36形成。在该视图中,各个支架环36是相互连接的,并且不被假体材料包围。在这种构造中,来自主动脉弓的血液可以流动通过支架框架34进入分支侧支血管53中。与此同时,侧支血管53由侧支血管假体30支撑。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侧支血管假体30也可以仅部分地被假体材料35包围,优选地在第二内腔端部33的区域中被假体材料35包围。

图3a示出了中空圆筒形侧支血管假体30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侧支血管假体30具有从第一内腔端部32延伸到第二内腔端部33的内腔31。由此也限定了侧支血管假体30的长度l3。在该视图中,侧支血管假体30具有通过假体材料35相互连接的支架环36。假体材料35和各个支架环36一起形成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36。

在该构造中,侧支血管假体30朝向第二内腔端部33减缩。直径d3在该视图中对应于在第一内腔端部32处的较大直径。在该构造中,在第一内腔端部32处的直径对应于旨在将侧支血管假体30植入其中的侧支血管的直径,并且在第二内腔端部33处的直径对应于旨在将侧支血管假体30插入其中的锚固血管假体20的直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腔内血管假体系统10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腔内血管假体系统10以植入状态存在于主动脉弓50或降主动脉52中。

图4中的血管假体系统10与图3中所示的血管假体系统10的区别在于存在于护套表面中的开窗或开窗区域19。通过该开窗19,侧支血管假体30的第二内腔端部33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主血管假体12的内腔13中,并且经由锚固血管假体20的第一内腔端部22能够插入到锚固血管假体20的内腔13中。开窗19可以被构造为预制孔或原位开窗。借助于被推动通过开窗19的侧支血管假体30,可以继续向侧支血管供应血液。该构造提供的优点在于,除了主动脉弓50和降主动脉52之外,血管假体系统10还支撑锁骨下动脉53。

根据另一实施例,因此还可以如图4中所示规定,主血管假体由两个能够相互连接的中空圆筒形支架框架部分16a、16b组成,使得第一支架框架部分16a具有锚固假体20,并且第二支架框架部分16b可以连接至第一支架框架部分16a以便延长第一支架框架部分16a。然后侧支血管假体30可以被插入通过第二支架框架部分16b进入到公共内腔中,并且插入到存在于第一支架框架部分16a中的锚固假体20中。

作为植入期间的定位辅助以及作为检查血管假体系统10的各个部件的位置的手段,可以将x射线标记装置(未示出)安装在定义的位置处。例如,这种x射线标记装置被安装在内腔端部14、15、22、23、32和/或33的区域中或开窗19的区域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