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5936发布日期:2019-07-03 03:2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器,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雾化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医疗中,为将液态药剂转化成小颗粒以便于患者吸入,使得雾化成小颗粒的药剂到达患者肺部,使药物充分发挥效果。如公开号为cn10218837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气雾化的纳米颗粒治疗肺部细菌感染的方法。

现有的雾化器或加湿器均可实现将液态药剂进行雾化,但是所谓的雾化是尺寸在约1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液体微粒,尺寸小于1微米的液体微粒均为雾状。由于单位体积的液态药剂在雾化时所形成的液体微粒的体积大时,则其比表面积就会小,无法深入的进入肺部以至于治疗效果差,无法满足上述对比文件所述方法的需求。同时,现有的雾化器无法另行在医疗上与外部供氧装置进行连接,无法使氧气与雾化器产生的水雾进行混合,通过增加氧气湿度从而保护呼吸道粘膜。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可在临床上进行使用的医用多功能雾化器,以同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雾化器,该雾化器可喷出纳米级的液体微粒且可与外部供氧装置相连接,由于1纳米等于0.001微米,则纳米级的液体微粒则使得与肺部具有更多的药剂吸收面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本雾化器还可以作为医用氧气吸入的湿化装置,通过增加氧气湿度从而保护呼吸道粘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雾化器,包括螺纹配合的水雾发生器以及储液罐,所述水雾发生器包括有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纳米喷雾组件,所述纳米喷雾组件的一侧与储液罐相连通,所述壳体上对应设置有喷雾口,所述喷雾口内置有可与纳米喷雾组件相导通的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远离纳米喷雾组件的一端外接有与人体口鼻相连通的雾化面罩,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可与连接管件相连通的外供氧接口,所述外供氧接口与供氧装置进行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件包括有大管件以及套设于大管件内的小管件,所述小管件的一端与纳米喷雾组件相导通,所述大管件与小管件之间设置有可供氧气流通的间隙,所述大管件的一侧设置有可与外供氧接口相连通的内供氧接口,所述内供氧接口与间隙相连通,所述大管件所远离纳米喷雾组件的一侧与雾化面罩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喷雾组件包括有控制电路板、纳米雾化片、开关滑片以及与储液罐螺纹配合的水箱支撑座,所述纳米雾化片设置在水箱支撑座上并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水箱支撑座内置有可与储液罐相连通的输液管路,所述输液管路的一端对应于纳米雾化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支撑座的一侧设置有用以安装纳米雾化片的安装部,所述输液管路的一端穿过安装部对应连通于纳米雾化片,所述安装部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套,所述纳米雾化片位于限位套与安装部所围合的安装空间内,所述限位套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纳米雾化片相导通的让位槽,所述小管件的一端通过让位槽与纳米雾化片相连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纳米喷雾组件还包括与控制电路板、纳米雾化片电连接的蓄电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管件与小管件同轴心设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供氧接口穿入壳体内的一端与内供氧接口通过橡皮管进行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供氧接口于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启闭接口的供氧开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为usb接口且裸露出壳体外。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储液罐内的液体为液态药剂时,使用时先关闭供氧开关,使氧气输送管路断开。接着驱动纳米喷雾组件将储液罐内的液态药剂转换为纳米微粒,进而再依次经由连接管件、雾化面罩被患者吸入口鼻内,最终进入患者肺部进行治疗。当本雾化器为医用氧气吸入的湿化装置进行使用时,将储液罐内的物质更换为纯化水。接着打开供氧开关以及外部的供氧装置,使得供氧装置产生的氧气经由外供氧接口进入连接管件内,并与纳米喷雾组件所喷出于的纯化水纳米微粒进行混合,从而经由连接管件、雾化面罩被患者吸入口鼻内。

纳米微粒的转移均是由人体自然呼吸中的吸气作为驱动力,从而吸入患者口鼻。同时,由于人体呼吸中的呼气可作为氧气湿化过程中,氧气与水雾进行充分混合的原动力。在本发明中,亦可将储液罐内灌入液态药剂,同时将供氧开关以及外部的供氧装置打开。将具有治疗作用的液态药剂转换为纳米微粒并与供氧装置进行充分混合,使得患者可在富氧条件下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水雾发生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纳米喷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水箱支撑座、纳米雾化片以及连接管在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5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水雾发生器;2、储液罐;3、壳体;4、纳米喷雾组件;5、喷雾口;6、连接管件;7、外供氧接口;8、供氧开关;9、大管件;10、小管件;11、间隙;12、底座;13、控制电路板;14、纳米雾化片;15、开关滑片;16、水箱支撑座;17、蓄电池;18、安装部;19、限位套;20、让位槽;21、内供氧接口;22、橡皮管;23、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雾化器,包括螺纹配合的水雾发生器1以及储液罐2。水雾发生器1包括有壳体3及位于壳体3内的纳米喷雾组件4,纳米喷雾组件4的一侧与储液罐2相连通,壳体3上对应设置有可供纳米喷雾组件4喷出液体微粒的喷雾口5。喷雾口5内置有可与纳米喷雾组件4相导通的连接管件6,连接管件6所远离纳米喷雾组件4的一端外接有可与人体口鼻相连通的雾化面罩(附图未示出)。储液罐2内的液态物质经由纳米喷雾组件4转变成雾状纳米微粒,再依次经过连接管件6、雾化面罩进而被患者的口鼻吸入。

壳体3上设置有可与连接管件6相连通的外供氧接口7,外供氧接口7可与供氧装置进行连接。外供氧接口7于壳体3外的一端设置有启闭接口的供氧开关8。

当储液罐2内的液体为液态药剂时,使用时先关闭供氧开关8,使氧气输送管路断开。接着驱动纳米喷雾组件4将储液罐2内的液态药剂转换为纳米微粒,进而再依次经由连接管件6、雾化面罩被患者吸入口鼻内,最终进入患者肺部进行治疗。当本雾化器为医用氧气吸入的湿化装置进行使用时,将储液罐2内的物质更换为纯化水。接着打开供氧开关8以及外部的供氧装置,使得供氧装置产生的氧气经由外供氧接口7进入连接管件6内,并与纳米喷雾组件4所喷出于连接管件6内的纯化水纳米微粒进行混合,从而经由连接管件6、雾化面罩被患者吸入口鼻内。

需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对氧气湿化所产生的混合气体,还是由药剂进行纳米雾化所产生的药剂气体。最后均是由人体自然呼吸中的吸气作为驱动力,从而吸入患者口鼻。同时,由于人体呼吸中的呼气可作为氧气湿化过程中,氧气与水雾进行充分混合的原动力。在本发明中,亦可将储液罐2内灌入液态药剂,同时将供氧开关8以及外部的供氧装置打开。将具有治疗作用的液态药剂转换为纳米微粒并与供氧装置进行充分混合,使得患者可在富氧条件下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更佳。

如图4-图7所示,连接管件6包括有大管件9以及套设于大管件9内的小管件10,大管件9与小管件10同轴心设置,大管件9与小管件10之间设置有可供氧气流通的间隙11。小管件10以及大管件9的一端均与纳米喷雾组件4固接,且小管件10的一端与纳米喷雾组件4所喷雾纳米微粒的区域相连通,使得小管件10供纳米微粒流通。大管件9所远离纳米喷雾组件4的一侧与雾化面罩相连接,使得间隙11内的氧气以及小管件10内的纳米微粒在与雾化面罩连接处进行混合。由于人体呼吸中的呼气可作为氧气湿化过程中,氧气与水雾进行充分混合的原动力,人体的呼气可使得氧气以及纳米微粒在雾化面罩内进行充分混合,雾化面罩给与气体充足的运动空间。接着通过人体的吸气作为驱动力,从而将混合后的气体吸入患者口鼻。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壳体3内还设置有底座12,纳米喷雾组件4安装在底座12上。纳米喷雾组件4包括有控制电路板13、纳米雾化片14、开关滑片15以及储液罐2螺纹配合的水箱支撑座16。控制电路板13固设在底座12上,纳米雾化片14设置在水箱支撑座16上并与控制电路板13电连接,水箱支撑座16内置有可与储液罐2相连通的输液管路,输液管路的一端对应于纳米雾化片14,底座12上设置有可与控制电路板13、纳米雾化片14电连接的蓄电池17。由于水箱支撑座16与储液罐2螺纹配合,使得储液罐2内的溶液可进入位于水箱支撑座16内的输液管路内,并经由输液管路至纳米雾化片14处进行雾化,蓄电池17为整个纳米喷雾组件4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水箱支撑座16的一侧设置有用以安装纳米雾化片14的安装部18,输液管路的一端穿过安装部18对应连通于纳米雾化片14。安装部18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套19。纳米雾化片14位于限位套19与安装部18所围合的安装空间内。限位套19的一侧设置有可与纳米雾化片14相导通的让位槽20,使得纳米雾化芯片所雾化的液体微粒可通过让位槽20排出。小管件10的一端通过让位槽20与纳米雾化片14,小管件10的另一端与雾化面罩相连通。

进一步的,大管件9的一侧设置有可与间隙11相连通的内供氧接口21,外供氧接口7穿入壳体3内的一端与内供氧接口21通过橡皮管22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开关滑片15卡设在壳体3的侧面上开设的滑槽内,并沿该滑槽进行运动,开关滑片15的内侧与控制电路板13连接,并通过滑动打开和关闭控制电路板13上的开关。当开关滑片15遮挡喷雾口5时,开关滑片15关闭控制电路板13上的开关;当开关滑片15打开喷雾口5时,开关滑片15打开控制电路板13上的开关。

进一步的,控制电路板13上设置有可对蓄电池17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23,该充电接口23为usb接口且裸露出壳体3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