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80727发布日期:2020-06-20 17:47阅读:9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酒精相关原因死亡人数每年约有300万人。长期酗酒可导致一系列身体疾病。急性或慢性酒精摄入均可导致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炎、脂肪变性、脂肪性肝炎等)的形成,饮酒可以使脂肪生成增加,脂肪酸的氧化受到抑制,其中酒精性肝脂肪变性超过90%,最为常见,其主要出现肝细胞中脂滴过度积累。

摄入酒精后,部分乙醇首先在胃粘膜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经过首次代谢,大部分乙醇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肝脏是乙醇代谢的主要场所。酒精在肝细胞中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三条:脱氢酶氧化代谢;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最常见的是cyp2e1;过氧化物酶系统代谢。肝脏中的脱氢酶主要负责酒精代谢。酒精首先通过乙醇脱氢酶(adh)代谢生成有毒性的乙醛,乙醛通过乙醛脱氢酶(aldh)代谢为无毒性的乙酸。

由酒精引起的肝病与肝毒性与由此产生的有毒乙醛有关,人体中,一般都存在前一种酶adh,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后一种酶aldh的人就比较多;aldh的缺少,使乙醇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留在体内,乙醛在人体内的过度堆积是醉酒的主要原因,也是过量饮酒引发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毒性因子,醉酒所引起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主要就是乙醛中毒的结果。乙醛是一种活性化合物,具有高反应性和毒性,乙醛可以与蛋白质、脂质和dna结合并形成加合物。加合物具有广泛的致病性,因为它们损害蛋白质和脂质的功能,促进dna的损伤和突变。乙醛可与蛋白质中的硫醇和氨基酸氨基相互作用,乙醛会损害膜脂质并改变酶的活性。乙醛通过直接与dna相互作用发挥其诱变作用,引起从点突变到更广泛的染色体损伤。例如,乙醛诱导下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的点突变损害dna合成、dna修复机制乙醛脱氢酶(aldh)将乙醛快速氧化成乙酸盐,减小乙醛的毒性,乙酸又经三羧酸循环(tca),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这是酒精代谢的最主要途径。adh和aldh催化反应,导致正常肝内细胞nadh/nad+比值上升,抑制tca,阻止脂肪酸的β氧化,有利于脂肪酸的形成,从而引发脂肪肝的发展。

国外对该方面的研究较早。1997年adawi等利用罗伊氏乳杆菌r2lc、鼠李糖乳杆菌dsm6594、发酵乳杆菌8704:3、罗伊氏乳杆菌108、植物乳杆菌dsm9843+精氨酸喂食肝损伤的小鼠,结果发现植物乳杆菌dsm9843+精氨酸组会减少肝脏活性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释放量。2009年,据俄罗斯北部一所医科大学和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报道,短期补充两歧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8pa3可以改善酗酒者的肠道健康。益生菌对酗酒者有潜在的健康效应,可能有助于改善肝脏酶的活性。

国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2000年北京佑安医院人工肝治疗培训中心的段钟平利用动物实验证明了乳酸菌对酒精引起的胃粘膜和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2007年扬州大学的肖丽霞等利用动物实验证实了乳酸菌的酒后保肝护肝作用。2008年扬州大学的王慧晶对筛选获得3株(s.thermophilusgp1、e.faeciumst1、l.rhamnosus绿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以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进行验证,乳酸菌表现出保护肝脏损伤的特征。

目前在国内已有相关技术,cn201110432768.2和cn201210005581.9两个专利中均涉及一种液体饮品,其缺点是益生菌在液体中的存活时间较短,且缺乏益生元和维生素,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不明显,使用后12h后才能发挥作用。本发明会克服以上技术的缺点,不仅存活时间长而且能够缓解急性酒精中毒。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益生菌制剂能显著延长醉酒耐受时间,缩短睡眠时间,降低乙醇和乙醛质量浓度,对急性酒精中毒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酒作用。所述益生菌制剂可直接用于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者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也可用于制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原料组分包括鼠李糖乳杆菌菌粉和布加迪酵母菌粉。

进一步优选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原料组分包括:

鼠李糖乳杆菌,5-15重量份;

布加迪酵母菌,5-15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原料组分包括:

鼠李糖乳杆菌,10重量份;

布加迪酵母菌,10重量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原料组分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包括吡咯喹啉醌、低聚木糖、菊粉、抗性糊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辅料的添加质量占益生菌制剂质量的80%。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xm106,已于2017年310日保藏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保藏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保藏编号为xm106;

所述布加迪酵母菌为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已于2017年310日保藏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保藏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保藏编号为xm211;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5×1010cfu/g,布加迪酵母菌菌粉的活菌数为1.5×1010cfu/g。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菌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取鼠李糖乳杆菌xm106,在发酵培养基中经厌氧培养后,经离心、干燥后制得,所述发酵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9h;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0.5%酵母膏、0.5%酪蛋白胨、0.2%柠檬酸二胺、0.4%乙酸钠、0.06%硫酸镁、0.05%司班-80、余量水。

所述布加迪酵母菌菌粉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取布加迪酵母菌xm211,在发酵培养基中通气培养后,经离心、干燥后制得,所述发酵温度为30℃,最佳发酵时间为22h;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2.5%蛋白胨、2.0%玉米浆、2.0%硝酸钾、0.12%磷酸二氢钾、0.08%硫酸镁、余量水。

所述的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别取鼠李糖乳杆菌xm106厌氧培养后的发酵液和布加迪酵母菌xm211有氧培养后的发酵液,分别经离心处理后,弃去上清液,收集菌泥;

(2)将鼠李糖乳杆菌菌泥和布加迪酵母菌菌泥按质量比1:1混匀,加入冻干保护剂,放入冻干机冻干,得到白色粉末状菌粉;

(3)向步骤(2)所得菌粉中加入其他原料组分,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

步骤(2)中,所述冻干保护剂的配方组成为:5%脱脂奶粉、5%海藻糖、3%魔芋多糖、5%蔗糖;

所述冻干保护剂的添加质量与菌泥总质量之比为3:1;

所述冻干方式为先在-25℃进行预冻,再在-15℃进行升华干燥,之后在4℃进行解析干燥,所述冻干时间为18-22h。

所述的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在制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益生菌制剂可以根据需要按照现有技术的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型,例如散剂、胶囊剂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的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通过采用鼠李糖乳杆菌和布加迪酵母菌为原料并进行适当配比,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具有产乙醛脱氢酶的功效,所述布加迪酵母菌具有产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功效,还添加具有氧化还原辅酶作用的维生素辅酶,最终制备得到的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在上述各原料组分的协同作用下,通过影响乙醇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等多种途径产生肝细胞保护作用,能显著延长醉酒耐受时间,缩短睡眠时间,降低乙醇和乙醛质量浓度,对急性酒精中毒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酒作用。可直接用于酒后服用,解因饮酒后氨引起的肝中毒或者解因饮酒后乙醛引起的肝中毒,也可用于制备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物。

(2)本发明所述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方法,实用性强,操作简单,周期短,步骤简便,具有成本低、产率高、适宜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以1重量份代表1g。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原料组分包括:

鼠李糖乳杆菌xm106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10重量份;

布加迪酵母菌xm211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10重量份;

吡咯喹啉醌,2重量份;

低聚木糖,18重量份;

菊粉,5重量份;

抗性糊精,75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鼠李糖乳杆菌xm106,在发酵培养基中经36℃厌氧发酵培养9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0.5%酵母膏、0.5%酪蛋白胨、0.2%柠檬酸二胺、0.4%乙酸钠、0.06%硫酸镁、0.05%司班-80、余量水;

取布加迪酵母菌xm211,在发酵培养基中通气在30℃进行有氧发酵培养22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2.5%蛋白胨、2.0%玉米浆、2.0%硝酸钾、0.12%磷酸二氢钾、0.08%硫酸镁、余量水;

(2)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和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按质量比1:1混匀,加入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的添加质量与菌泥总质量之间的比例为3:1,放入冻干机冻干,得到白色粉末状菌粉;

所述冻干保护剂的配方组成为:5%脱脂奶粉、5%海藻糖、3%魔芋多糖、5%蔗糖;所述冻干方式为先在-25℃进行预冻1h,再在-15℃进行升华干燥18h,之后在4℃进行解析干燥3h;

(3)向步骤(2)所得菌粉中加入吡咯喹啉醌、低聚木糖、菊粉、抗性糊精,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散剂。

将上述制得散剂装入铝塑袋中,每袋5g,活菌数为800亿左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原料组分包括:

鼠李糖乳杆菌xm106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5重量份;

布加迪酵母菌xm211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15重量份;

吡咯喹啉醌,2重量份;

低聚木糖,18重量份;

菊粉,5重量份;

抗性糊精,75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鼠李糖乳杆菌xm106,在发酵培养基中经36℃厌氧发酵培养9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0.5%酵母膏、0.5%酪蛋白胨、0.2%柠檬酸二胺、0.4%乙酸钠、0.06%硫酸镁、0.05%司班-80、余量水;

取布加迪酵母菌xm211,在发酵培养基中通气在30℃进行有氧发酵培养22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2.5%蛋白胨、2.0%玉米浆、2.0%硝酸钾、0.12%磷酸二氢钾、0.08%硫酸镁、余量水;

(2)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和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按质量比1:3混匀,加入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的添加质量与菌泥总质量之间的比例为3:1,放入冻干机冻干,得到白色粉末状菌粉;

所述冻干保护剂的配方组成为:5%脱脂奶粉、5%海藻糖、3%魔芋多糖、5%蔗糖;所述冻干方式为先在-25℃进行预冻2h,再在-15℃进行升华干燥14h,之后在4℃进行解析干燥2h;

(3)向步骤(2)所得菌粉中加入吡咯喹啉醌、低聚木糖、菊粉、抗性糊精,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散剂。

将上述制得散剂装入铝塑袋中,每袋5g,活菌数为800亿左右。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原料组分包括:

鼠李糖乳杆菌xm106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15重量份;

布加迪酵母菌xm211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5重量份;

吡咯喹啉醌,2重量份;

低聚木糖,18重量份;

菊粉,5重量份;

抗性糊精,75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鼠李糖乳杆菌xm106,在发酵培养基中经36℃厌氧发酵培养9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0.5%酵母膏、0.5%酪蛋白胨、0.2%柠檬酸二胺、0.4%乙酸钠、0.06%硫酸镁、0.05%司班-80、余量水;

取布加迪酵母菌xm211,在发酵培养基中通气在30℃进行有氧发酵培养22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2.5%蛋白胨、2.0%玉米浆、2.0%硝酸钾、0.12%磷酸二氢钾、0.08%硫酸镁、余量水;

(2)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和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按质量比3:1混匀,加入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的添加质量与菌泥总质量之间的比例为3:1,放入冻干机冻干,得到白色粉末状菌粉;

所述冻干保护剂的配方组成为:5%脱脂奶粉、5%海藻糖、3%魔芋多糖、5%蔗糖;所述冻干方式为先在-25℃进行预冻1h,再在-15℃进行升华干燥18h,之后在4℃进行解析干燥1h;

(3)向步骤(2)所得菌粉中加入吡咯喹啉醌、低聚木糖、菊粉、抗性糊精,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散剂。

将上述制得散剂装入以明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圆筒状胶囊壳中,胶囊体积为0.6ml,每个胶囊活菌数为150亿左右。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原料组分包括:

鼠李糖乳杆菌xm106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10重量份;

布加迪酵母菌xm211的菌粉(活菌数为1.5×1010cfu/g),10重量份;

吡咯喹啉醌,1.4重量份;

低聚木糖,1.44重量份;

菊粉,4重量份;

抗性糊精,6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取鼠李糖乳杆菌xm106,在发酵培养基中经36℃厌氧发酵培养9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0.5%酵母膏、0.5%酪蛋白胨、0.2%柠檬酸二胺、0.4%乙酸钠、0.06%硫酸镁、0.05%司班-80、余量水;

取布加迪酵母菌xm211,在发酵培养基中通气在30℃进行有氧发酵培养22h后,得到发酵液,经离心机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组成为:3.0%葡萄糖、2.5%蛋白胨、2.0%玉米浆、2.0%硝酸钾、0.12%磷酸二氢钾、0.08%硫酸镁、余量水;

(2)将鼠李糖乳杆菌xm106菌泥和布加迪酵母菌xm211菌泥按质量比1:1混匀,加入冻干保护剂,所述冻干保护剂的添加质量与菌泥总质量之间的比例为3:1,放入冻干机冻干,得到白色粉末状菌粉;

所述冻干保护剂的配方组成为:5%脱脂奶粉、5%海藻糖、3%魔芋多糖、5%蔗糖;所述冻干方式为先在-25℃进行预冻1h,再在-15℃进行升华干燥18h,之后在4℃进行解析干燥1h;

(3)向步骤(2)所得菌粉中加入吡咯喹啉醌、低聚木糖、菊粉、抗性糊精,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散剂。

将上述制得散剂装入铝塑袋中,每袋5g,活菌数为800亿左右。

实验例

1、检测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益生菌制剂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保肝护肝特性

(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由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实验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高、中、低剂量组(0.8、0.4、0.2g/kg体重)和空白组、模型组,每组10只,禁食12h后,进行称重并记录。先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的益生菌制剂和生理盐水,30min后按0.4ml/10g体重的酒精剂量给予白酒灌胃,获得醉酒小鼠(小鼠醉酒与否以翻正反射是否消失为标准,小鼠灌胃后将其背向下,轻放入鼠笼,若小鼠背向下的姿势保持30s以上,则认为翻正反射消失,即为醉酒)。

检测所述益生菌制剂对醉酒小鼠肝脏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见表1所示。

表1-不同添加剂量下所述益生菌制剂对醉酒小鼠肝脏ast、alt、adh和sod活性的影响

ast和alt是临床上判断是否存在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在本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1),说明酒精对肝功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而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3个益生菌制剂给药组血清中alt和ast活性降低明显(p<0.01),表明益生菌制剂对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sod活性和adh活性也是评价肝脏功能的重要生化指标,在我们试验中,3种剂量的益生菌制剂还能够显著增高肝组织中sod活性和adh活性(p<0.01);进一步提示益生菌制剂可以预防急性酒精中毒造成的小鼠肝损伤氧化应激情况,对小鼠的肝脏起到保护作用。数据显示,益生菌制剂低剂量组既能较好的起到降低alt和ast活性、升高sod和adh活性效应(p<0.05),与低剂量给药组相比,益生菌制剂中、高剂量组降低alt和ast、升高sod和adh活性的能力更加显著(p<0.01)。

结论:益生菌制剂可通过影响乙醇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等多种途径产生肝细胞保护作用。实验中还发现,益生菌制剂能显著延长醉酒耐受时间,缩短睡眠时间,降低乙醇和乙醛质量浓度,进而对醉酒小鼠急性酒精中毒产生一定的解毒作用。实验结果充分表明,益生菌制剂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较为显著的保肝护肝作用。

2、检测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益生菌制剂缓解急性酒精中毒的益生菌制剂的解酒作用

(1)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由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2)实验方法

阳性对照药物配制:称取盐酸纳洛酮100mg,实验时用生理盐水配成50mg/ml备用。

小鼠6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益生菌制剂2g/kg/d组(低剂量组)、益生菌制剂4g/kg/d组(中剂量组)、益生菌制剂6g/kg/d组(高剂量组)、盐酸纳溶酮5mg/kg/d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每组用56%酒精20ml/kg/d灌胃造模,酒精灌胃后,益生菌制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阳性药物组腹腔注射盐酸纳洛酮,观察各组小鼠活动状况,以翻正反射消失时间为醉酒潜伏期,翻正反射恢复时间为醒酒时间。结果见表2所示。

表2-不同添加剂量下所述益生菌制剂急性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的解酒作用

从表2可见,所述益生菌制剂在解酒方面可以有效地延长醉酒潜伏期和缩短醒酒时间,这与其提高肝脏解酒酶(adh、aldh)活性有关。

益生菌制剂能显著延长醉酒耐受时间,缩短睡眠时间,降低乙醇和乙醛质量浓度。实验结果充分表明,益生菌制剂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酒作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