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3283发布日期:2020-11-03 23:4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戳卡装置广泛应用于现代微创手术医疗设备中,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戳卡装置连接手术器材,且在手术操作时经常需要频繁的更换手术器材,这样就需要在戳卡装置和戳卡安装架之间构造为方便,迅速的快拆结构。现有的戳卡装置卡紧机构,在安装过程中操作较为复杂,在更换过程中,花费时间较多,不利于手术的及时性,同时连接结构不稳固、不可靠极易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安装方便、拆卸过程简单,且可有效地增加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其包括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卡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弹性锁舌;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锁舌相配合的卡接部位、用于连接待夹持件的第二卡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用于夹持所述待夹持件的第二弹性锁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快拆按钮,所述快拆按钮与所述第一弹性锁舌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锁舌缩回以使第一弹性锁舌脱离所述卡接部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锁舌与所述快拆按钮的连接面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沿着所述第一卡槽的槽深方向倾斜,所述快拆按钮抵接于所述倾斜面并可沿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锁舌缩回或伸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锁舌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锁舌、连接相邻所述第一锁舌的连接件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的弹性件;相邻所述第一锁舌均凸设于所述连接件的同一侧,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背离所述第一锁舌的一侧,所述倾斜面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快拆按钮被构造为其往复运动可使所述连接件挤压或释放所述弹性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锁舌伸出或缩回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深方向垂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的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舌具备有倾斜导入面以及抵止平面;所述第二夹持件沿所述倾斜导入面压入所述第一卡槽后,所述抵止平面抵接于所述卡接部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卡块座以及卡块体,所述卡块体连接于所述卡块座,所述卡接部位设置于所述卡块座,所述卡块体具备有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弹性锁舌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块座远离所述卡接部位一侧设置有卡齿,所述第一卡槽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卡齿相配合的卡位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还包括无菌隔离层,所述无菌隔离层设置于所述卡块座与所述卡块体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卡块座与所述卡块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菌隔离层为pe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锁舌包括第二锁舌、按压部、弯折连接部以及扭簧,所述弯折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锁舌以及按压部,所述弯折连接部通过所述扭簧连接于所述卡块体用于使所述第二锁舌绕所述扭簧的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备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待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连接,将待夹持件卡接入第二卡槽内,第二弹性锁舌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将其夹持;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连接,将第二夹持件卡接入第一卡槽内,第一弹性锁舌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接于第二夹持件的卡接部位,即可完成安装;在需要拆卸时,仅需使第二弹性锁舌缩回使其释放待夹持件,使第一弹性锁舌缩回使释放第二夹持件,也即完成了待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的拆卸;在使用过程中,若要更换待夹持件则仅需使第二弹性锁舌缩回使其释放待夹持件,将其他待夹持件置入卡接入第二卡槽即可实现更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安装方便、拆卸过程简单,可有效地节约时间,为手术的进行节约时间,同时,通过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两级结构进行夹持,可有效地增加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有效地避免因夹持不牢靠造成的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以及待夹持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件在第一视角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的第一夹持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v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的第二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0-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11-第一夹持件;111-第一卡槽;1111-卡位槽;113-第一弹性锁舌;1131-倾斜面;1133-第一锁舌;1133a-倾斜导入面;1133b-抵止平面;1135-连接件;1136-容纳槽;1137-弹性件;115-快拆按钮;13-第二夹持件;131-卡块座;1311-卡接部位;1313-卡齿;133-卡块体;1331-第二卡槽;135-第二弹性锁舌;1351-第二锁舌;1353-按压部;1355-弯折连接部;1357-连接轴;137-卡盖;15-待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10,其包括第一夹持件11以及第二夹持件13,所述第一夹持件11包括第一卡槽1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111内的第一弹性锁舌113;所述第二夹持件13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相配合的卡接部位1311、用于连接待夹持件15的第二卡槽133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1331内的用于夹持所述待夹持件15的第二弹性锁舌13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10,在使用过程中,待夹持件15与第二夹持件13连接,将待夹持件15卡接入第二卡槽1331内,第二弹性锁舌135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将其夹持;第二夹持件13与第一夹持件11连接,将第二夹持件13卡接入第一卡槽111内,第一弹性锁舌113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抵接于第二夹持件13的卡接部位1311,即可完成安装;在需要拆卸时,仅需使第二弹性锁舌135缩回使其释放待夹持件15,使第一弹性锁舌113缩回使释放第二夹持件13,也即完成了待夹持件15以及第二夹持件13的拆卸;在使用过程中,若要更换待夹持件15则仅需使第二弹性锁舌135缩回使其释放待夹持件15,将其他待夹持件置入卡接入第二卡槽1331即可实现更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10安装方便、拆卸过程简单,可有效地节约时间,为手术的进行节约时间,同时,通过第一夹持件11以及第二夹持件13两级结构进行夹持,可有效地增加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有效地避免因夹持不牢靠造成的医疗事故。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夹持件11包括快拆按钮115,所述快拆按钮115与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缩回以使第一弹性锁舌113脱离所述卡接部位1311。设置快拆按钮115,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驱动快拆按钮115进而实现第一弹性锁舌113缩回以使第一弹性锁舌113脱离所述卡接部位1311,进而实现将第二夹持件13从第一卡槽111内拆卸,简化用户的操作过程。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与所述快拆按钮115的连接面设置为倾斜面1131,所述倾斜面1131沿着所述第一卡槽111的槽深方向倾斜,所述快拆按钮115抵接于所述倾斜面1131并可沿所述倾斜面1131的倾斜方向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缩回或伸出。将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与所述快拆按钮115连接处设置为倾斜面1131,便于改变快拆按钮115的运行方向,也即可以通过按压快拆按钮115,快拆按钮115抵接倾斜面1131使得弹性锁舌缩回,便于用户的拆卸操作。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锁舌1133、连接相邻所述第一锁舌1133的连接件1135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35上的弹性件1137;相邻所述第一锁舌1133均凸设于所述连接件1135的同一侧,所述弹性件1137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35背离所述第一锁舌1133的一侧,所述倾斜面1131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135,所述快拆按钮115被构造为其往复运动可使所述连接件1135挤压或释放所述弹性件1137。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137为弹簧。需要说明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弹性件1137设置为其他弹性结构。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弹性锁舌113伸出或缩回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111的槽深方向垂直。将第一弹性锁舌113伸出或缩回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卡槽111的槽深的方向垂直设置,便于第一弹性锁舌113直接有效地伸入第一卡槽111进而夹持第二夹持件13,同时可通过沿第一卡槽111槽深的方向按压快拆按钮115方式实现第一弹性锁舌113沿着第一卡槽111径向方向伸出或缩回,便于实现第一弹性锁舌113夹持或释放第二夹持件13。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连接件1135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1137的容纳槽1136,所述弹性件113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槽1136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槽111的内壁。设置容纳槽1136可使弹性件1137在容纳槽1136内沿着容纳槽1136的槽深方向伸长或者压缩,也即容纳槽1136对弹性件1137的伸缩具有导向性,可有效地避免弹性件1137在伸缩过程中扭曲或者偏移导致第一锁舌1133不能很好地伸出或缩回。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一锁舌1133具备有倾斜导入面1133a以及抵止平面1133b;所述第二夹持件13沿所述倾斜导入面1133a压入所述第一卡槽111后,所述抵止平面1133b抵接于所述卡接部位1311。第一锁舌1133具备有倾斜导入面1133a可利于第二夹持件13直接通过压入的方式实现卡接,第一锁舌1133具备有抵止平面1133b可使第二夹持件13卡入第一卡槽111内之后,第一锁舌1133卡入卡接部位1311,抵止平面1133b可稳固地抵止于卡接部位1311,有效地避免第二夹持件13脱离卡槽,有效地增强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10的稳定性。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夹持件13包括卡块座131以及卡块体133,所述卡块体133连接于所述卡块座131,所述卡接部位1311设置于所述卡块座131,所述卡块体133具备有所述第二卡槽1331,所述第二弹性锁舌135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1331内。

具体地,所述卡块座131远离所述卡接部位1311一侧设置有卡齿1313,所述第一卡槽111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卡齿1313相配合的卡位槽1111。设置卡齿1313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卡位槽1111可进一步增强第一夹持件11与第二夹持件13连接的稳定性。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手术机器人的戳卡夹持装置10还包括无菌隔离层(图中未示出),所述无菌隔离层设置于所述卡块座131与所述卡块体133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卡块座131与所述卡块体133。设置无菌隔离层可有效地使卡块座131与所述卡块体133实现无菌隔离,也即可有效地避免待夹持件15与第一夹持件11细菌互相污染。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菌隔离层为pe膜。pe膜全名为polyethylene,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高分子材料。pe保护膜以特殊聚乙烯(pe)塑料薄膜为基材,根据密度的不同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保护膜、中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第二弹性锁舌135包括第二锁舌1351、按压部1353、弯折连接部1355以及扭簧(图中未示出),所述弯折连接部1355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锁舌1351以及按压部1353,所述弯折连接部1355通过所述扭簧连接于所述卡块体133用于使所述第二锁舌1351绕所述扭簧的轴线转动。通过设置扭簧,使所述第二锁舌1351可绕所述扭簧的轴线转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通过按压第二弹性锁舌135的按压部1353,使第二锁舌1351绕扭簧的轴线转动,进而使第二锁舌1351缩回或伸入第二卡槽1331内,也即实现对待夹持件15的夹持或释放。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锁舌135还包括连接轴1357,所述弯折连接部1355通过所述连接轴1357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卡槽1331内;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1357。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件1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弹性锁舌135,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弹性锁舌135从两侧相对地夹持待夹持件15,可有效地稳定夹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件13还包括用于遮盖扭簧以及弯折连接部1355的卡盖137。设置卡盖137可避免灰尘落入,影响扭簧的转动,可有效地避免在拆卸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盖137拆卸地连接于卡块体133,将卡盖137与所述卡块体133设置为可拆卸地连接,可便于在修改维修时,拆卸卡盖137,实现内部结构的检修与维护。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盖137与所述卡块体133通过螺钉(图中未示出)连接。

具体是,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紧固螺钉依次连接卡块座131、卡盖137以及所述卡块体133。需要说明的,这里并不对卡块座131、卡盖137以及所述卡块体133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卡块座131、卡盖137以及所述卡块体133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卡接等。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