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6827发布日期:2020-09-18 20:3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专利号201822025434.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竖向通孔内穿插有医用导管,所述固定块横向通孔前端设置为螺纹结构,并且螺纹结构处穿插有活动杆,所述固定块下端设有粘连垫,且粘连垫材质为医用聚丙烯,并且粘连垫通过医用压敏胶与皮肤粘连固定。该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设置活动支架,利用活动杆在固定块的横向螺纹通孔内旋转并与其相互作用,使支架对插入固定块竖向通孔的医用导管实行挤压固定,且该装置设有粘连垫,利用医用压敏胶使粘连垫与皮肤紧密粘连,避免了该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子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的情况,此种设置有效的解决了导管固定方式不佳的问题。

然而,在现有的神经外科用导管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目前市面上对于其导管的角度歪曲度控制较为不便捷,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其手术不能快速进行,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2、目前市面上对于其神经外科用导管的外接固定较差,从而在使用时对其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旨在采用拼接式结构,即需要对导管进行调节角度时,即可旋转横块,即横块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立柱转动,即立柱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横杆进行转动,形成一个把手结构,即横杆转动带动其表面可拆卸连接的医用线a和医用线b进行旋转缠绕,从而使其进行回收,而医用线a和医用线b分别滑动连接在横柱a表面和固定连接在横柱b表面,横柱a镶嵌连接在导管顶部,横柱b镶嵌连接在导管底部,从而医用线回收牵动横柱a和横柱b移动,从而对其导管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包括箱体,包括导管,所述导管顶部一侧开设有孔洞,所述导管顶部镶嵌连接有横柱a,所述横柱a左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医用线a,所述横柱a右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医用线b,所述医用线a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柱b左侧,所述医用线b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柱b右侧,所述横柱b镶嵌连接在导管底部,所述医用线a和医用线b顶部可拆卸连接在横杆表面,所述横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块。

可选的,所述导管活动连接在通孔c内部,所述通孔c开设在横板内部。

可选的,所述医用线a滑动连接在通孔b内部,所述通孔b开设在横板一侧。

可选的,所述医用线b滑动连接在通孔a内部,所述通孔a开设在横板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1、通过导管顶部一侧开设有孔洞,导管顶部镶嵌连接有横柱a,横柱a左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医用线a,横柱a右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医用线b,医用线a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柱b左侧,医用线b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柱b右侧,横柱b镶嵌连接在导管底部,医用线a和医用线b顶部可拆卸连接在横杆表面,横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块,即需要对导管进行调节角度时,即可旋转横块,即横块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立柱转动,即立柱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横杆进行转动,形成一个把手结构,即横杆转动带动其表面可拆卸连接的医用线a和医用线b进行旋转缠绕,从而使其进行回收,而医用线a和医用线b分别滑动连接在横柱a表面和固定连接在横柱b表面,横柱a镶嵌连接在导管顶部,横柱b镶嵌连接在导管底部,从而医用线回收牵动横柱a和横柱b移动,从而对其导管进行调节,通过导管顶部开设的孔洞可加装横柱进行操纵,即对于其导管的角度歪曲度控制较为便捷,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其手术能快速进行,节约了大量时间。

2、通过导管活动连接在通孔c内部,通孔c开设在横板内部,医用线a滑动连接在通孔b内部,通孔b开设在横板一侧,医用线b滑动连接在通孔a内部,通孔a开设在横板一侧,即通过横板表面开设的通孔c对导管减有效固定,通过通孔a和通孔b对医用线b和医用线a进行固定,从而通过横板两侧开设的凹状槽与外部结构进行有效固定,即对于其神经外科用导管的外接固定较好,从而在使用时对其稳定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的横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管;2、孔洞;3、横柱a;4、医用线a;5、医用线b;6、横柱b;7、横杆;8、立柱;9、横块;10、横板;11、通孔a;12、通孔b;13、通孔c;14、凹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顶部一侧开设有孔洞2,所述导管1顶部镶嵌连接有横柱a3,所述横柱a3左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医用线a4,所述横柱a3右侧表面滑动连接有医用线b5,所述医用线a4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柱b6左侧,所述医用线b7底部固定连接在横柱b6右侧,所述横柱b6镶嵌连接在导管1底部,所述医用线a4和医用线b5顶部可拆卸连接在横杆7表面,所述横杆7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8,所述立柱8顶部固定连接有横块9。

示例的,即需要对导管1进行调节角度时,即可旋转横块9,即横块9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立柱8转动,即立柱8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横杆7进行转动,形成一个把手结构,即横杆7转动带动其表面可拆卸连接的医用线a4和医用线b5进行旋转缠绕,从而使其进行回收,而医用线a4和医用线b5分别滑动连接在横柱a3表面和固定连接在横柱b6表面,横柱a3镶嵌连接在导管1顶部,横柱b6镶嵌连接在导管1底部,从而医用线回收牵动横柱a3和横柱b6移动,从而对其导管1进行调节,通过导管1顶部开设的孔洞2可加装横柱进行操纵,即对于其导管1的角度歪曲度控制较为便捷,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其手术能快速进行,节约了大量时间。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所述导管1活动连接在通孔c13内部,所述通孔c13开设在横板10内部,所述医用线a4滑动连接在通孔b12内部,所述通孔b12开设在横板10一侧,所述医用线b5滑动连接在通孔a11内部,所述通孔a11开设在横板10一侧。

示例的,通过横板10表面开设的通孔c13对导管1进行有效固定,通过通孔a11和通孔b12对医用线b5和医用线a4进行固定,从而通过横板10两侧开设的凹状槽14与外部结构进行有效固定,即对于其神经外科用导管的外接固定较好,从而在使用时对其稳定性较高。

使用时人员即需要对导管1进行调节角度时,即可旋转横块9,即横块9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立柱8转动,即立柱8带动其底部固定连接的横杆7进行转动,形成一个把手结构,即横杆7转动带动其表面可拆卸连接的医用线a4和医用线b5进行旋转缠绕,从而使其进行回收,而医用线a4和医用线b5分别滑动连接在横柱a3表面和固定连接在横柱b6表面,横柱a3镶嵌连接在导管1顶部,横柱b6镶嵌连接在导管1底部,从而医用线回收牵动横柱a3和横柱b6移动,从而对其导管1进行调节,通过导管1顶部开设的孔洞2可加装横柱进行操纵,即对于其导管1的角度歪曲度控制较为便捷,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其手术能快速进行,节约了大量时间,通过横板10表面开设的通孔c13对导管1进行有效固定,通过通孔a11和通孔b12对医用线b5和医用线a4进行固定,从而通过横板10两侧开设的凹状槽14与外部结构进行有效固定,即对于其神经外科用导管的外接固定较好,从而在使用时对其稳定性较高,从而完成整个操作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神经外科用导管装置1、导管;2、孔洞;3、横柱a;4、医用线a;5、医用线b;6、横柱b;7、横杆;8、立柱;9、横块;10、横板;11、通孔a;12、通孔b;13、通孔c;14、凹状槽,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