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部件的连接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8101发布日期:2021-03-09 10:5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两个部件的连接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矫形(orthopedic)系统中连接两个部件的布置结构。第一矫形部件的附接部牢固地连接到例如呈凹槽形式的凹部,即第二矫形部件中的孔。连接布置结构能够形成为形状配合、非正(non-positive)或摩擦连接布置结构或其组合。第一矫形部件的附接部能够以截头圆锥的形式形成。第二矫形部件的凹槽能够具有弧形的、凸的表面。通过在一个部件上存在弧形表面来促进两个部件的联结。部件是自对准的或相对于彼此对准的。避免了损坏。将第一个矫形部件与第二个矫形部件连接时,产生了矫形系统,该系统在两个部件之间具有牢固的线性连接。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包括两个零件之间的连接手段的各种公开。
3.已知的是,两个部分借助于圆锥形连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彼此连接。这种连接(莫氏渐缩部(taper)或机器渐缩部)是用于夹紧工具(例如,机械工具的工具架中的大型钻头、铰刀和卡盘)的工具渐缩部的标准形式。由于自锁,转矩通过静摩擦以摩擦方式从从动工具主轴的中空渐缩部传递到工具的夹紧轴。莫氏渐缩部的倾斜角度相对于纵向轴线为大约1
°
26'至大约1
°
30'。借助于静摩擦的牢固圆锥形连接需要连接的所需纵向扩张。
4.匹配的渐缩部连接用于多个矫形设备中。例如,模块化股骨植入物能够使用莫氏渐缩部,可能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以将轴的近端附接到球头。在模块化股骨植入物的情况下,远端轴能够包括截头圆锥形的近端,该近端具有该连接的公部分,其中,待连接至轴的零件的凹部具有合适的内圆锥形状。
5.例如,us 2014/0121713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矫形部件的系统,其中,第一部件的突起插入第二部件的孔口中。第一部件的突起被分成多个区域,其中,第一部件的突起的周边具有可变形的表面元件。这些区域的横截面具有比直的渐缩轮廓。在特殊实施例中,公开了突起的横截面具有朝向外部的渐缩部。
6.两个矫形部件借助于渐缩部连接的牢固的、位置精确的连接需要连接区域的对应纵向扩张。在各种应用中,例如在肩关节的区域中,此所需的长度不可用。因此,那里只能够使用具有小纵向扩张的渐缩部连接。尽管在植入期间格外小心,仍存在连接元件不会相对于其纵向轴线正交插入而是倾斜的风险。这能够导致损坏部件并使关节的活动性受限。这通常会导致植入物的区域周围的组织发炎,这进而能够于可能的疼痛相关联。
7.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确保用于连接两个矫形部件的牢固、永久、可拆卸且位置精确的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8.根据本发明,本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连接布置结构来实现的。
9.因为接触表面是弯曲的,所以产生了一种连接布置结构,其中,在接触表面的区域中的接触张力以非常柔和的方式减小,因此接触张力不会像在尖锐的线连接的情况下那样
逐渐下降,其中,当在引入力之前组装第一和第二部件时,从两接触点连接产生线连接,并且当施加力时,线连接通过塑性变形改变为带连接,这两个部件基于该带连接被保持在一起。
10.下面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此进行解释,该示例也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相关描述中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优选示例。在该示例中,连接布置结构由第一部件的圆锥形附接部或突起组成,该圆锥形附接部或突起插入第二部件的凹槽中。凹槽具有凸的弯曲表面。当组装这两个部件时,第一部件的圆锥形附接部或突起插入第二部件的凹槽中。具体参见图10。以偏离90
°
的角度,首先产生两接触点连接,并且在进一步插入期间,产生两个部件的线连接。该线连接在圆锥形附接部或突起上或周围或也在凸的弯曲表面上延伸,并形成闭合的圆周线连接。这在施加力之前适用。如果随后施加力,例如通过在部件的连接方向上对部件中的一个进行打击,则线连接借助于塑料变形变为带连接,两个部件基于该带连接被保持在一起。如果在施加力后仍保留线连接,则(尖锐的)线连接处的接触张力会逐渐下降。这种张力跳动容易破坏部件中的一个,这在矫形系统中必须避免。然而,根据本发明,在引入力之后,线连接通过塑性变形已经变为带连接。结果,接触张力以柔和的方式减小。在本文中,“以柔和的方式”意味着接触张力没有急剧或突然的变化,而是在特定区域上柔和或平缓的变化。因此没有逐渐下降,即接触张力没有突然下降。当使用连接布置结构时,即,当使用矫形系统时,可能会或将要导致力的进一步引入,这通过进一步的塑性变形加宽了带连接。这产生了自调节的连接布置结构,其以自调节的方式响应于高力输入。部件中的一个优选地由金属组成。如果仅该部件的接触表面由金属制成,也是足够的。例如,钛是非常适合用于矫形系统的金属。另一部件或其接触表面优选地由陶瓷组成。陶瓷比金属硬得多,因此塑性变形将在金属中发生。
11.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两个部件的线连接,当施加力时该线连接转换为带连接。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在不首先产生两接触点连接但立即产生线连接的情况下连接两个部件。为此,必须将第一部件绝对精确地以90
°
的角度插入第二部件的凹槽中。即使与该90
°
的偏离很小也会首先产生两接触点连接。具体参见图10。那里示出了该角度。上面已经解释了这一点。一种理论上的方法是,在连接两个部件时,先产生线连接,然后产生带连接,而在线连接之前不会产生两接触点连接,其中,在实践中,尤其是在操作期间,这种情况的发生是非常不可能。无论如何,在不首先建立两触点连接的情况下组装两个部件将利用本发明。
12.带连接的宽度优选地在0.5 mm与2 mm之间,并且取决于力施加的大小并且因此取决于塑性变形的程度。
13.矫形系统具有至少两个部件和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
14.本发明涉及一种矫形系统,其包括用于连接两个部件的布置结构。第一部件的以舌或突起形式形成的附接部牢固地连接至第二部件的凹槽形式的凹部。该连接能够形成为形状配合、非正或摩擦连接或其组合。在第一部件的第一端处形成的附接部能够是截头圆锥的形式,其直径从远端增加。直径的增加可以是恒定增加。附接部还能够具有偏离截头圆锥的形状,例如具有恒定直径的圆柱形形状。附接部的周边能够具有不同的尺寸,具体取决于形状和位置。附接部的整个表面或其部分或部分区域是连接布置结构的一部分,并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形成连接手段。在两个部件的安装、组装状态下,该第一部件的表面或部分区域与该第二部件的表面或部分区域可操作连接。根据本发明,该可操作连接是沿
着线性接触、圆周线产生的。
15.另一实施例中,附接部能够包括至少两个区域。这些区域能够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地分开布置。布置在第一部件的远端处的第一区域的横截面小于布置成与远端间隔开的第二区域的横截面的直径。两个区域能够圆锥形地形成。第一区域的渐缩部的角度能够偏离第二区域的渐缩部的角度。它能够更大或更小。渐缩部的两个角度也能够具有相同的值。第一区域能够形成为插入辅助并且有助于部件的植入。第二区域能够用作连接布置结构的一部分,并确保部件的固定、牢固的定位。为此,附接部的第二区域具有表面区域,借助于该表面区域能够建立可操作连接。
16.形成在第二矫形部件的第二端处的凹槽由周边表面和基部表面界定。周边表面能够形成为弧形的弯曲表面。从凹槽的远端开始,凹槽的横截面能够在第一区域上减小,直到达到最小的横截面。该最小的横截面,即顶点,大约能够是凹槽深度的一半。从顶点,横截面能够增加到凹槽的底部,或者能够保持恒定。由此,产生第二部件的弯曲部,即凹槽的凹部的凸表面。根据本说明书的实施例的凹槽具有弯曲部和顶点。顶点能够布置在距凹槽的基部表面任何距离处。
17.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其弯曲部具有多个顶点并且因此凹槽的表面形成为波的形式。
18.周边表面,即凹槽的表面,能够遵循各种数学函数。例如,它能够由多项式或正弦函数或另一种数学函数形成,并且仅包括一个或多个顶点。根据本发明,还能够通过多个数学函数的组合来形成弯曲形状。弯曲形状能够是连续的,其中,其函数能够在任意点处连续两次微分。表面的弯曲部能够在整个周边表面上或仅在其部分区域上延伸。根据本发明,周边表面的由弯曲部形成的部分能够包括单个顶点。该弯曲部分能够在整个周边表面上或仅在周边表面的部分区域上延伸。
19.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弯曲表面也能够形成在第一矫形部件的突起或附接部上。从突起的远端开始,突起的横截面能够在第一区域上增加,直到达到最大横截面,即顶点。这能够大约是突起的长度的一半。从突起的最大横截面,即顶点,横截面能够减小到突起的近端。由此,产生突起的凸表面。关于弯曲部、定位、和形成凸起的表面的弯曲部在纵向上的扩张,上述适用。如果弯曲表面形成在第一部件的突起上,则第二部件具有例如圆柱形或圆锥形的凹槽,即凹部。
20.取决于应用,弯曲部的程度以及顶点在凹部或突起上的位置能够变化。
21.第二部件的凹部的直径和第一部件的突起的直径彼此协调,使得在联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时,无论在哪个部件上形成弯曲表面,都能够产生永久、牢固的连接。弯曲表面支持两个部件的正交对准。在正确组装之后,两个部件之间始终产生线性接触,其中,相对于突起或凹部的线性接触是闭合的,即形成围绕突起或环绕凹部的圆。线性接触优选地在一个平面中延伸,但是也能够偏离该平面。
22.如果将两个部件联结在一起时它们以偏离正交对准的角度彼此对准,则两个部件能够首先在两个点处相接触。通过施加适当的力,该两点接触被转换为线性接触。由此,在两个部件之间生成牢固的连接。
23.根据本发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在两个部件联结在一起的区域中具有弯曲表面。该弯曲表面包括弯曲表面被布置在其上的整个区域的50%,优选为30%,特别优选为15%,
但至少为10%。换句话说,弯曲表面是凹槽的周边表面的一部分,例如,以上信息涉及该凹槽的周边表面。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的特定实施例包括单个弯曲表面。该弯曲部由上升部、顶点和下降部组成,例如正弦周期的一半。令人惊讶地发现,单个弯曲表面足以在两个部件之间提供牢固的连接。
24.如果两个部件将借助于适配器永久地但可拆卸地连接到矫形系统,则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能够布置在适配器和第一部件之间和/或适配器和第二部件之间。适配器和部件均能够具有弯曲表面。适配器也能够具有两个弯曲表面。适配器和第一部件之间的连接借助于第一弯曲表面建立,适配器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连接借助于第二弯曲表面建立。根据本发明产生具有至少三个部件和至少两个连接布置结构的矫形系统。
2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两个部件的接触点被精确地限定。该接触点能够在组装两个部件之前精确计算,并且在正确安装后以及在重负载下始终保持恒定。因此,应力分布或应力分布模式保持恒定,而标准渐缩部连接则不是这种情况。此外,避免了卡塞,特别是在连接的直径与高度之比大的情况下。
26.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在过程期间,即在安装过程期间,两个部件本身自动正交对准。另外,在安装过程期间,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能够避免损坏。由于在第二部件的凹部的顶点之后凹部的直径增大,因此在已经进行两点接触之后,第一部件的远端或远端处的边缘不能够损坏第二部件的凹部。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来避免将两个部件居中后的损坏。在本上下文中,“居中”意味着将截头圆锥形的第一部件手动应用或插入到第二部件的凹部中,或者相反。这是在联结两个部件时的第一步中的一个;产生两点接触。在该处理阶段中,不需要或保证两个部件彼此正交对准。
27.根据本发明的两个部件的连接布置结构具有弯曲表面部分,该弯曲表面部分在这些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接触点。例如,弯曲表面部分能够在凹槽的整个表面上延伸。另一部件具有渐缩部。当在施加力之前组装这两个部件时,从两接触点连接产生线连接,并且当施加力时,线连接通过塑性变形改变为带连接,这两个部件基于该带连接保持在一起。
附图说明
28.将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以截面图(部分是截面图且部分是示意图)示出了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的横截面;图2以截面图和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图1放大的连接点;图3是以截面图和以示意图示出的连接点的替代实施例;图4是以截面图和以示意图示出的三个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的替代形式的横截面;图5以截面图和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图1放大的连接点;图6是以截面图和示意图示出的连接点的替代实施例;图7是以放大图示出的图6中的部段z,未按比例绘制,以便于看清基本情况;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的替代形式的横截面,其具有大锥角并因此具有平坦的设计;图9以截面图和以示意图示出了放大的根据图8连接点;图10示出了渐缩部和环之间的两点接触的示例;以及图11示出了根据图10的渐缩部,其具有到环的拉伸接触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9.所有附图均包含本发明的部分示意图,并且通过举例的方式用于解释本发明。本发明的特殊实施例能够偏离这些附图。
30.图1示出了两个矫形部件的连接布置结构4,这里是第一部件1的轴17与第二部件2的球头18的连接布置结构。图1中所示的轴17的区域在其第一端7处具有突起或附接部5。从轴17的位置19开始,附接部5的直径d1连续减小直至其远端6。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附接部5形成为截头圆锥的形式。截头圆锥具有周边表面或接触表面27。这两个部件能够是髋关节假体、肩关节假体或手指或脚踝假体或其它关节假体的一部分。
31.第二部件2具有凹部或凹槽10。凹槽10由周边表面16和基部表面或底部12界定,并且通过开口14与底部相对。周边表面16能够整体地或部分地形成为接触表面29。接触表面29能够形成在周边表面16的一部分或区域中。从部件2的第二端11开始,从凹槽10的开口14开始,凹槽10的周边表面16是全部或部分弯曲的。该弯曲部产生了凸的弯曲表面28,该弯曲表面28与接触表面29相同,并且在图1中与周边表面16相同。从凹槽10的开口14开始,凹槽10的直径或横截面q的量减小到一点,即顶点k。从该顶点k,横截面q的量再次增加,直到其中周边表面16合并到凹槽10的基部表面12中的区域。从而产生凹槽10的弯曲表面28,其包括形成为上升部的表面部分23、顶点k和设计为下降部的表面部分30。
32.当将第一部件1的轴17与第二部件2的球头18联结时,在接触点kp处产生两个部件之间的接触。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接触点kp在第二端11或开口14的方向上位于顶点k下方的周边表面16或接触表面27上。接触点kp与凹槽10的基部表面12之间的间隙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hn表示。接触点kp距顶点k的间隙ab(见图7)取决于第一部件的截头圆锥的类型和接触表面27的弯曲部。
33.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两个部件之间的接触在孔口的方向上在顶点k下方。在其处进行可操作连接的接触点kp被布置成在第二部件2的开口方向上在接触表面27、29上距顶点k一定距离。只有不是根据本发明的截头圆锥而是例如圆柱体的时候,接触点和顶点才重合。在具有非常大的角度的截头圆锥或渐缩部的情况下,接触点靠近凹槽10的孔口。
34.部件1的接触表面27和部件2的接触表面29处于可操作连接中。通过凹槽10的弯曲接触表面29或表面28以及轴17的接触表面27的创造性设计,能够精确地确定和固定两个部件的接触点。如果接触表面27形成数学函数,诸如横截面为圆形或抛物线,则特别如此。圆特别容易计算出接触点kp的位置。在由于其应用在纵向方向上只能具有很小长度的部件的情况下,这有很大的优势。尽管凹槽10的深度t很浅,仍能够实现两个部件的牢固连接。能够在肩关节的区域中或针对小孩或在兽医部门中提供在两个部件之间具有牢固连接的矫形系统。
35.图2以放大图示出了两个部件的连接布置结构4。能够看出,第一部件1与第二部件2的接触集中在窄的接触区域上。在接触点kp处,在接触表面29和接触表面27之间产生线接触。
36.线接触由部件2的接触表面29或表面28的半径r和部件1的接触表面27的角度α确定。接触点kp的位置能够通过适当的改变来确定。接触点kp以恒定的半径r和较小量的角度α从第二部件2的第二端11的开口移动离开到顶点k,在该顶点k处凹槽10的直径最小。接触点kp远离开口14布置的高度h的量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角度α以相同的半径r增大,则接触
点kp距开口14的距离h相应地减小。
37.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在位置m处的弯曲接触表面29或表面28合并到部件2的第二端11中。该第二端11形成为平坦侧20。凹槽10的接触表面29和平坦侧20产生交点m。交点m是还限定接触表面29的弯曲部在凹槽10的第二端11的方向上的端部的点。在联结部件1和2之后,交点m和第一部件1的轴17上的接触表面27上的点a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点a在第一部件1上的轴17的方向上在平坦侧20的水平延伸中位于交点m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4在交点m与点a之间具有距离,该距离在接触点kp的方向上减小,直到在接触点kp处的距离的量为0。
38.在根据图1和2的实施例中,周边表面16对应于接触表面29和表面28。
39.图3示出了两个矫形部件1和2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4的替代实施例。凹槽10的周边表面16包括多个部分或区域。周边表面16从平坦侧20开始由凹槽10的开口14通过平坦表面部分21形成。该表面部分21相对于平坦侧20成角度β布置。弯曲部分23邻接表面部分21。接触表面29的以上描述适用于该表面部分23的弯曲部。弯曲部分23从交点m延伸到顶点k并且形成为上升部。这意味着凹槽10的直径在表面部分23的区域中从交点m开始到顶点k减小。交点m形成在从表面部分21到表面部分23的过渡处。该交点m被布置成与平坦侧20相距距离x。在将两个部件1和2联结之后,在交点m的水平延伸中,点a布置在部件1的轴17上的接触表面27上,因此也距第二部件的平坦侧20相同的距离x。交点m和点a这两个点彼此间隔开布置。能够在弯曲表面部分23之后布置另一个弯曲表面部分30。就其弯曲部的程度和其长度而言,弯曲表面部分23和30能够包括相同或不同大小的值。表面部分23被形成为上升部;表面部分30形成为下降部。上面关于上升部的描述也能够适用于下降部,不同之处在于,在下降部的情况下,凹槽10的直径从顶点k在底部12的方向上增大。上升部和下降部的形状也能够不同。弯曲表面部分23和30以及位于这两个表面部分23和30之间的顶点k形成弯曲部,即接触表面29。在弯曲表面部分30之后,能够布置和形成与表面部分21相同或类似的另一表面部分22。在根据图3的实施例中,凹槽10的周边表面16由至少两个表面部分形成;示出了四个(21、23、22、30)表面部分。接触区域29对应于表面部分23和30,接触点kp布置在表面部分23和30之间。表面部分23、30均具有遵循以上描述的弯曲部。基于周边表面16,表面部分21、23和30、23的区域的比例能够具有相同的大小或不同的大小。当弯曲表面部分23和30的比例为表面28的50%,优选地为30%,特别优选地为15%时,产生了根据本发明的牢固连接。
40.该实施例是以下事实的示例:接触表面29仅形成周边表面16的一部分。因为接触点kp仅在该区域中,所以仅该区域对于连接的强度起决定性作用。
41.图4示出了由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和第三部件8、连接零件、适配器8组成的矫形系统。相同的附图标记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含义。该矫形系统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两个连接布置结构4和4'。第一连接布置结构4布置在第二部件2与适配器8之间,并且第二连接布置结构4'布置在适配器8与第一部件1之间。以上描述适用于第二部件2与适配器8之间的连接布置结构4。
42.适配器8具有凹槽9,该凹槽9呈通孔的形状。根据上面的描述,周边表面16上的接触表面29、凹槽9的表面28是弯曲的。根据上面的描述形成第一部件1的轴17。根据图4的布置能够提供由具有多个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4、4'的多个部件1、2、8组成的矫形系
统。
43.作为图4中所示的弯曲接触表面29的布置的替代方案,这也能够布置在其它表面上,例如布置在适配器8的周边表面26上或布置在第一部件1的附接部5上。不管弯曲接触表面29的布置如何,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4、4'具有布置在一个部件上的弯曲表面16、28、29、以及布置在第二或第三部件上的与该弯曲表面可操作连接的接触表面27。弯曲表面29和接触表面27都能够是单独表面的部分区域。
44.图5示出了具有直径d2的球头的部件2的示例以及接触点kp在周边表面16上的定位。接触点kp布置在距平坦侧20距离h处。t是凹槽10的深度并且从凹槽10的底部12延伸到开口14再到部件2的平坦侧20。凹槽10的周边表面16如上所述是弯曲的。从根据图5布置在平坦侧20上的交点m开始,弯曲部在中心轴线y的方向上延伸。结果,接触点kp布置成在中心轴线y的方向上偏离交点m。在接触点kp和交点m之间形成距离b。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该值对应于h = t/3。取决于应用,接触点kp能够布置在另一位置,但其始终布置在顶点k下方。
45.两个部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在这些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弯曲表面部分,该弯曲表面部分具有顶点k和接触点kp。例如,弯曲表面部分能够在凹槽的整个表面上延伸。然后,从顶点产生封闭的方位角,即由排成一排的多个接触点kp形成的圆周线。在联结两个部件后,在该顶点或该方位角处形成线性可操作连接。
46.图6示出了两个矫形部件的替代连接布置结构4,这里是第一部件1的轴17,具有第二部件2的球头18。轴17在其第一端7处具有突起或附接部5。从轴17的位置19开始,附接部5的直径d1连续减小至其远端6并形成截头圆锥。截头圆锥具有周边表面或接触表面27。像所有其它设计变体一样,两个部件能够是髋关节假体、肩关节假体或手指或脚踝假体或其它关节假体的一部分。
47.第二部件2具有凹部或凹槽10。凹槽10由周边表面16和基部表面或底部12界定,并且通过开口14与底部相对。在该实施例中,周边表面16被制成两个部分,即它由两个不同的几何形状组成。从部件2的第二端11开始,从凹槽10的开口14开始,凹槽10的周边表面16是弯曲的并且形成接触表面29,接触点kp位于该接触表面29上。接触表面29的弯曲部产生凸的弯曲表面。从凹槽10的开口14开始,凹槽10的直径d1的大小减小至一点,即顶点k。从该顶点k,到底部12的直径d1的量保持恒定,即,从该顶点k,周边表面16形成中空圆柱体32。中空圆柱体32中的空腔用于接收轴17的其余部分,即附接部5的布置在接触点kp与轴17的远端6之间的部分。当植入时,在该区域中将存在滑液流体。
48.在该实施例中,接触表面29优选地形成为圆形。
49.当将第一部件1的轴17与第二部件2的球头18联结时,在接触点kp处产生两个部件的接触。接触点kp在第二端11或开口14的方向上位于顶点k下方的周边表面16或接触表面29上。接触点kp和顶点k之间的间隙取决于第一部件1的截头圆锥的几何配置和第二部件2的接触表面29的弯曲部。
50.该实施例具有决定性的优点:接触点kp的精确位置能够容易地通过接触表面29的圆形设计来确定,尤其是从突起5的锥角和半径r来确定。在顶点k上方形成空腔作为中空圆柱体32大大简化了部件2的生产。
51.图7示出了图6的部段z。能够看到圆形接触表面29,接触点kp位于该圆形接触表面
上,并且该圆形接触表面在顶点k处合并入中空圆柱体32中。在接触点kp处,接触表面29接触到轴17的突起5的接触表面27。
52.图8再次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布置结构4,其具有第二矫形部件2(即球头)和第一矫形部件(即轴1),轴1的上端形成为渐缩部。球头的周边表面16或接触表面29形成为具有半径r的环的一部分。为清楚起见,示出了完整的环。纵向轴线用附图标记33标出。在该实施例中,纵向轴线33也形成旋转轴线。
53.图9以截面图和以示意图示出了连接点,即根据图8的放大的接触点kp。在接触点kp(这里标记为p1)处,第一矫形部件1的被设计为渐缩部的部分接触到形成为半径为r的环的球头的接触区域29。突起5的锥角此处用α标记并形成“公渐缩部”。距离p2-p3表示孔口处的间隙。接触点p1距孔口处的间隙的高度为h。
54.图10和11以3d图示出了两个部件1、2的联结过程,它们最初布置为成角度,该角度偏离正交对准。第一部件1的附接部5插入第二部件2的凹槽10中,其中,首先在附接部5、第一部件1的渐缩部35和第二部件2的环形接触表面29之间形成两点接触。当两个部件(1和2)以彼此从90
°
偏离的角度布置时,便会产生该2点接触。附图标记33表示部件1的纵向轴线。附图标记37示出了部件2的纵向轴线。这两个轴线以彼此从90
°
偏离的角度布置。这最初会产生两点接触。用附图标记36表示两点接触的接触点(见图10)。
55.图11示出了根据图10的渐缩部35和部件2的接触表面29。部件1和2以彼此成从90
°
偏离的角度布置。由此,在部件1和2之间形成两接触点连接。示出了这两个接触点中的一个,并设有附图标记36。第二接触点布置成与第一接触点相距180
°
的距离。接触点之间存在间隙38,该间隙从接触点36开始在第二接触点36的方向上增大。间隙38在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的区域中具有其最大宽度。
56.两个部件的根据图10和11的联结条件不稳定也不永久并且应避免。当进一步从两接触点连接联结时,在至少一个部件上的根据本发明的弧形表面将该连接转变成线接触。从根据图10的联结状态开始,例如将第一部件1的附接部5进一步插入第二部件2的凹槽10中。根据本发明的弧形接触表面29将两接触点连接转变成线接触,并且同时转变成两个部件1和2的正交对准。这使得能够将根据图10和11的联结状态转换成根据图1的联结状态。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两个部件1和2彼此之间成90
°
角布置。由此,在施加力之前,产生了在整个周边表面上延伸的线接触。
57.附图标记列表:1第一矫形部件2第二矫形部件4,4'连接布置结构5附接部、突起65的远端71的第一端8适配器98的凹槽102的凹槽112的第二端
1210的底部、基部表面1410的开口16周边表面、表面17轴18球头19位置20平坦侧21表面部分22表面部分23弯曲表面部分268的周边表面27接触表面28周边表面、表面29接触表面30弯曲表面部分3130的端部32中空圆柱体33纵向轴线34环或圆环35渐缩部36接触点37纵向轴线38间隙t10的深度d1直径d22的直径q横截面k顶点kp接触点h高度hn凹槽基部kp的高度m16与10的开口的交点a16与1的交点r16的半径α角度β角度x距离y中心轴线z图6的部段
ab从kp到k的间隙y中心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