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止,热风理疗仪器的供风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固定放置或手持送风。可以放置在一固定的地方或手持,对病患者提供热风理疗。放置固定地方只能提供热风定点吹送,手持虽然可以实现热风移动吹送,但长时间的手持会令患者或辅助者消耗大量体力,难以实现长期治疗。
第二种是摇摆式送风。目前技术上可见的是将热风理疗仪器与类似落地式风扇的摇摆结构结合,实现机械式移动送风,虽然无需患者或辅助人员体力消耗,但由于送风结构所限,围绕一固定点运行的摇摆运动,使热风到达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患者背部朝上、摇摆送风机械在背部上方,这种情况下,背部如果接受到适宜温度的热风,那么颈部和腰部接受到的会是低温风甚至是凉风;反之,如果颈部和腰部接受到的是适宜温度的热风,背部接受到的热风会有灼热感甚至灼伤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水平往复移动,并且可以竖向摆动的热风理疗仪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包括:往复滑行机构、升降机构、风枪和定位构件;所述往复滑行机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定位构件连接风枪。
其中,所述往复滑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联轴器、滑块、滑轨、丝杆、控制器、丝杆支撑座和行程开关;所述往复滑行机构下方设有底台;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丝杆,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有丝杆支撑座,所述丝杆的驱动电机端设有联轴器,丝杆套接有滑块,滑块连接升降机构,所述丝杆的两侧设有用于滑块滑动的滑轨,所述行程开关和控制器连接驱动电机。
其中,所述底台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多个所述万向轮分布在底台底部四周。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电机、升降杆、束线带和定位器;所述升降杆电机与升降杆相连,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设置在滑块上,另一端与定位构件相连,所述升降杆上设有束线带和定位器。
其中,所述定位器为90度定位器。
其中,所述定位构件为0-90度控制风枪竖向摆动角度的定位构件。
其中,所述风枪为具有理疗功效能够吹出热风的风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通过往复滑行机构能够实现水平的移动,升降机构可以实现风枪的高度升降,定位机构可以实现风枪的0-90度的竖向吹风角度改变,通过往复滑行机构、升降机构和定位构件,可以实现风枪的多角度吹风,提高了热风理疗仪器使用的便捷性。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万向轮;2:底台;3:升降杆电机;4:升降杆;5:束线带;6:定位器;7:定位构件;8:风枪;9:驱动电机;10:联轴器;11:滑块;12:滑轨;13:丝杆;14:控制器;15:丝杆支撑座;16:行程开关;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包括:往复滑行机构、升降机构、风枪8和定位构件7;所述往复滑行机构上方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定位构件7连接风枪8。
进一步,所述往复滑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9、联轴器10、滑块11、滑轨12、丝杆13、控制器14、丝杆支撑座15和行程开关16;所述往复滑行机构下方设有底台2;所述驱动电机9连接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另一端设有丝杆支撑座15,所述丝杆13的驱动电机9端设有联轴器10,丝杆13套接有滑块11,滑块11连接升降机构,所述丝杆13的两侧设有用于滑块11滑动的滑轨12,所述行程开关16和控制器14连接驱动电机9。
驱动电机9通过联轴器10连接丝杆13,驱动电机9通过联轴器10驱动丝杆13转动,滑块11套接在丝杆13上,滑块11的两侧与滑轨12相连,能够沿着滑轨12滑动,丝杆13转动,滑块11不反转的情况下,滑块11沿着丝杆13轴向移动。
形成开关与控制器14相连,控制器14通过行程开关16控制丝杆13的转动,进一步控制滑块11的移动距离。
控制器14为常规的控制器14。
丝杆13为螺纹丝杆13。
滑块11两侧设置在滑轨12上,滑块11与滑轨12滑动固定。
控制器14通过线路连接风枪8。
往复滑行机构实现了滑块11的水平往复移动,进一步实现了升降机构水平往复移动。
进一步,所述底台2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1,多个所述万向轮1分布在底台2底部四周。
万向轮1分布在底台2的四周,通过万向轮1能够控制底台2的水平任意角度移动。
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电机3、升降杆4、束线带5和定位器6;所述升降杆电机3与升降杆4相连,所述升降杆4的一端设置在滑块11上,另一端与定位构件7相连,所述升降杆4上设有束线带5和定位器6。
升降杆电机3与升降杆4相连,升降杆电机3连接控制器14,通过控制器14控制升降杆电机3的工作,升降杆电机3控制升降杆4的升降,升降杆电机3和升降杆4为常规的升降杆电机3和升降杆4。
束线带5套接在升降杆4上,束线带5将控制器14与风机连接的线路束缚在束线带5内,避免了线路的缠绕。使得线路变得规整,而且能够防止在使用中线路被使用者损坏。
进一步,所述定位器6为90度定位器6。
定位器6将升降杆4分为两部分,包括:升降杆4主体和连接杆17,所述升降杆4主体和连接杆17之间通过定位器6相连,所述定位器6为能够水平旋转的定位器6,通过定位器6的旋转使得与连接杆17相连的风枪8和定位构件7能够水平旋转90度。
在患者理疗后,起身时,可以通过定位器6的旋转,使得风枪8和定位构件7向两侧旋转,旋转后的风枪8和定位构件7不会影响患者起身,人性化程度高。
连接杆17与定位器6相互固定,定位器6与升降杆4主体可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定位构件7为0-90度控制风枪8竖向摆动角度的定位构件7。
定位构件7为能够控制风枪8竖向的上下摆动的定位构件7,通过定位构件7控制风枪8上下移动,进一步调整风枪8的出风口。定位构件7为常规的控制连接组件摆动的构件。
定位构件7可以为与控制器14相连,并且能够通过控制器14控制的定位构件7。
通过定位构件7使得风枪8能够竖向摆动范围达到0-90度。
进一步,所述风枪8为具有理疗功效能够吹出热风的风枪8。
风枪8为理疗电吹风,为常规的理疗用电吹风风枪8。
可直线往复滑行并可升降的热风理疗仪器的各组件:
1.往复直线滑行结构
具有螺旋纹的丝杆13,在驱动电机9的驱动下,可使丝杆13上的滚珠螺母及滑块11做直线运动。在行程开关16和电机驱动控制器14的控制下,滚珠螺母及滑块11做反复运动。即实现了滑块11的直线往复运动模式。运动速度在电机驱动控制器14的控制下可以改变。
为了使丝杆13上的滑块11水平、平稳运行,需要在丝杆13的两侧设两个铝托滑轨12,每个滑轨12上设一个或多个滑块11。该滑块11与丝杆13上的滑块11连接成一体,即组成运行滑块11。
2、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由升降杆电机3以及减速齿轮、螺杆、螺母、导套等及上部的升降杆4组成。升降结构下部固定在底座上。
升降机构的下面底座与运行滑块11相连,在系统运行前可以调节风枪8的高低,也可以在直线反复滑行过程中调节风枪8的高低。通过出风口的升降调节风口与人体的最佳距离。
3、90°定位器6
以人体在卧具(例如床)上平躺理疗为例,理疗结束后,横杆以及风枪8是在人体上方的,不利于起居。可以将整个理疗设备向远处移开,以达到横杆以及风枪8远离卧具的目的,但是一方面费力费事,也受到空间限制,所以设置了90°定位器6。在使用结束后,90°定位器6下部不动,上部在推力作用下会向左或向右旋转90°,离开人体及卧具上方。
工作方式:
患者通过万向轮1将热风理疗仪器推至床前,通过控制器14控制驱动电机9工作,驱动电机9通过联轴器10使得丝杆13转动,丝杆13转动时带动丝杠上的滑块11远离或靠近驱动电机9,也就是说通过丝杆13的转动使得滑块11水平往复移动,滑块11的移动带动滑块11上连接的升降机构水平移动,滑块11的移动位置可以通过行程开关16控制。将滑块11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控制器14控制升降杆电机3工作,升降杆电机3控制升降杆4升降,进而改变风枪8距离地面的高度。定位器6控制升降杆4上的连接杆17水平转动,转动范围为0-90度。通过旋转定位器6控制连接杆17转动,进而控制定位构件7和风枪8的水平转动。定位构件7和风枪8水平调整到适当位置时。患者可以躺在床上,通过控制器14控制定位构件7的竖向摆动,定位机构竖向摆动能够带动风枪8的竖向摆动,风枪8的竖向摆动能够调整风枪8出风口吹风的位置,针对患者不同位置进行吹风。
控制器14控制定位构件7和驱动电机9工作来调整风枪8的竖向吹风位置和横向的吹风位置。使得患者躺在床上即可进行调整。
患者理疗完成后,通过旋转定位器6,来调整风枪8,使得风枪8离开患者上方,方便患者起身。
本专利的出风温度及风速是由系统控制器14控制的,附以控制出风口角度的构件(0°-90°定位构件7),可以获得在0-90°范围内任意角度的,适宜的温度和速度的热风,加上本专利主张的往复滑行,实时升降结构,可以让人体在站,坐,卧等姿态下,人体穴位获得任意角度的,大范围,无需自己动手或外力人工辅助的,持续的热能量理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