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156发布日期:2021-05-04 10:0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诊救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



背景技术:

手足束缚是广泛用于躁动、意识不清,或需进行急诊手术的病人。多年来,我们沿用传统的直线型束缚带,来捆绑病人肢体。但是,这样的束缚带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会对病人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容易造成肢体局部的表皮损伤,影响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并且其松紧度不易调节。另外,现有的束紧带需要依靠人工束紧病人的肢体,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束缚带固定病人,会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而利用束缚带束紧病人的身体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包括底座和罩壳,所述罩壳盖设在底座上,合围的底座和罩壳的之间开设出横向的贯通的通道,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束缚机构,所述安装板的底壁内侧设置有支撑台;

所述束缚机构径向设置,束缚机构由调节块、安装箱和转辊组成,调节块朝向所述通道的轴心的一侧开设出存放室,所述存放室中安装有气囊,调节块的两侧分别开设出凹槽,安装箱呈对称设置在调节块的两侧,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转辊,转辊延伸至安装箱的外部,转辊的辊面上设置有拨杆,位于两侧的拨杆分别插设在调节块两侧对应的凹槽中。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结构为封闭式的环形板,安装板的外部轮廓与所述通道的内壁相吻合,并且安装板与所述通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圆环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为平面,位于所述安装板底壁上的束缚机构设置在支撑台的内部,并且位于支撑台内部的束缚机构延伸至支撑台的台面以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内部开设出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存放室的内侧,通孔内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插接在气囊的连接处,气管的另一端对接固定在输气机构上。

优选的,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气泵,气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气泵的输出端与气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呈敞口式设计,并且拨杆的杆体长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槽口与槽底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所述转辊的轴心呈同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方案提出的束缚装置,解决了束缚带固定病人,会给病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而利用束缚带束紧病人的身体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在使用本束缚装置时,通过调整调节块的位置,实现对通道中的病人躯干进行束缚的目的,本设备可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实时调整束缚状态,设置的气囊可以二次束缚,既减轻了压力对人身体的伤害,又提高了束紧度,简化了束缚过程,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实用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的束缚机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的调节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的输气机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罩壳、3安装板、4束缚机构、5支撑台、6通道、7调节块、8存放室、9通孔、10凹槽、11安装箱、12转辊、13拨杆、14气囊、15气管、16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4,一种急诊科用手足束缚装置,包括底座1和罩壳2,罩壳2盖设在底座1上,合围的底座1和罩壳2的之间开设出横向的贯通的通道6,通道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结构为封闭式的环形板,在此,安装板3的形状优选为圆环形。安装板3的外部轮廓与通道6的内壁相吻合,并且安装板3与通道6固定连接,安装板3的内侧板面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束缚机构4。

束缚机构4径向设置,束缚机构4由调节块7、安装箱11和转辊12组成,调节块7朝向通道6的轴心的一侧开设出存放室8,存放室8中安装有气囊14,调节块7的两侧分别开设出凹槽10,安装箱11呈对称设置在调节块7的两侧,安装箱11的内部安装有转辊12,转辊12延伸至安装箱11的外部,安装箱1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辊12的轴心呈同心固定连接,转辊12的辊面上设置有拨杆13,位于两侧的拨杆13分别插设在调节块7两侧对应的凹槽10中,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转辊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拨杆13作相异的转动,两侧的拨杆13同时向上翻动,则带动调节块7向背离通道6轴心的方向移动,两侧的拨杆13同时向下翻动,则带动调节块7向靠近通道6轴心的方向移动,以此,能够看出的表象效果是,呈环形一圈设置在通道6内侧的束缚机构4将同时向中心移动以达到束紧的目的,或者束缚机构4同时向外侧移动以松开束紧的病人躯干。

另外,为了保持各个束缚机构4内设置的伺服电机具有一致性,在束缚机构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电连接,控制器与各个束缚机构4内部的伺服电机电连接,控制器根据本实施例的需要进行控制编程,通过控制器控制各个伺服电机保持一致的启闭状态。

调节块7的内部开设出贯通的通孔9,通孔9延伸至存放室8的内侧,通孔9内设置有气管15,气管15的一端插接在气囊14的连接处,气管15的另一端对接固定在输气机构上,输气机构包括气泵16,气泵16的输入端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气泵16的输出端与气管15相连接。

安装板3的底壁内侧设置有支撑台5;支撑台5的台面为平面,位于安装板3底壁上的束缚机构4设置在支撑台5的内部,并且位于支撑台5内部的束缚机构4延伸至支撑台5的台面以上。

凹槽10呈敞口式设计,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方便拨杆13转动,进而方便通过拨杆13带动调节块7进行移动;拨杆13的杆体长度大于凹槽10的槽口与槽底之间的距离,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拨杆13不会从凹槽10的槽口中松脱,可以保持设备的稳定性。

具体工作过程:当需要对病人的身体躯干进行束缚时,比如,腿,仅需要将腿穿过通道6,腿放置与支撑台5的台面上,然后启动各个束缚机构4内的伺服电机,使得调节块7同时朝向轴心移动,以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束缚作用,当环绕在腿部外侧一圈的调节块7与腿充分接触并具有一定的压触时,再启动气泵16,通过气泵16将空气输送到气囊14中,使得气囊14膨胀,气囊14膨胀变形并对腿部持续增压,通过气压可以进一步增大对腿部的束缚力度,通过设置的气囊14可以二次束缚,既减轻了压力对人身体的伤害,又提高了束紧度,简化了束缚过程,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当医效检测作业完成后,仅需要抽出气囊14中的气体,然后将束缚机构4回移至初始位置,通道6的间隙增大,病人即可抽出腿,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