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滴眼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0498发布日期:2021-12-25 01: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滴眼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科滴眼药架。


背景技术:

2.滴眼药架主要是辅助眼药水进入人体眼睛内部,从而便于治疗病人眼部疾病,对于许多眼部疾病来说,眼药水的直接对眼部的治疗才是最直接和有效的,而在治疗儿童眼部疾病时,儿童由于心理恐惧,不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难以使其眼药水完整的滴入到眼睛内侧。
3.而以往装置在使用时,不便调节座椅的高度,从而适应病人身高,且不能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固定,从而不能避免在滴眼药时,病儿童患者由于恐惧而产生晃动,使其治疗效果不佳,且以往装置在不便调节药水袋的高度,不便于控制眼药水进入病人眼部的位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眼科滴眼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滴眼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使用时,装置不便于对病人头部进行固定,以及不便调节药水袋的高度,从而控制眼药水进入病人眼睛的位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滴眼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柱,所述支撑柱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正螺纹杆,所述支撑柱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正螺纹杆,所述正螺纹杆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旋转槽,所述正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螺纹杆,所述反螺纹杆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旋转槽。
6.优选的,所述调节柱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卡合块,所述调节柱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合块,所述调节柱的内侧开设有移动杆,所述卡合块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合板,所述卡合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所述卡合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卡合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卡合连接有药水袋。
7.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呈凹槽形形状,所述正螺纹杆贯穿连接有支撑柱。
8.优选的,所述正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槽,所述反螺纹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槽。
9.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均匀分布在调节柱的内侧,所述固定槽对称分布在卡合块的内侧。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呈两组,且两组支撑弹簧分别分布在两组固定槽的内侧。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导向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滑动套设在导向
杆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正螺纹杆、第一固定板、第一旋转槽、反螺纹杆、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旋转槽的配合,便于控制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的位置,从而对其病人的头部进行固定,便于治疗的进行,保障了装置的实用性,也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使用效率。
14.2、通过卡合块、移动杆、固定槽、支撑弹簧、卡合板、拉力弹簧、限制板、连接杆和药水袋的配合,便于对调节连接杆的位置,从而便于控制药水袋的高度,便于眼药水进入病人眼睛的位置,从而保障治疗效果,有效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和通用性,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卡合块处的侧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架体;11、底座;12、调节槽;13、旋转柱;14、连接座;15、支撑柱;16、调节柱;2、固定机构;21、正螺纹杆;22、第一固定板;23、第一旋转槽;24、反螺纹杆;25、第二固定板;26、第二旋转槽;3、调节机构;31、卡合块;32、移动杆;33、固定槽;34、支撑弹簧;35、卡合板;36、拉力弹簧;37、限制板;38、连接杆;39、药水袋。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3.一种眼科滴眼药架,包括架体1,架体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内侧开设有调节槽12,调节槽1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旋转柱13,旋转柱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4,患者可直接坐在连接座14上并调节高低。底座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5,底座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柱16,支撑柱1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包括正螺纹杆21,支撑柱15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正螺纹杆21,正螺纹杆21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2,第一固定板22的内侧开设有第一旋转槽23,正螺纹杆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螺纹杆24,反螺纹杆24贯穿连接有第二固定板25,第二固定板25的内侧开设有第二旋转槽26,通过正螺纹杆21的转动,从而改变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5的位置,从而便于病人头部进行固定,从而便于治疗的开展。
24.进一步的,支撑柱15上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平行于正螺纹杆21设置,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5均滑动套设在导向杆上,导向杆对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5进行导向,使两者可以靠近和分开。
25.进一步的,调节柱1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3,调节机构3包括卡合块31,调节柱1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合块31,调节柱16的内侧开设有移动杆32,卡合块31的内侧开设有固定槽33,固定槽3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34,支撑弹簧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合板35,卡合板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36,卡合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制板37,卡合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8,连接杆38的表面卡合连接有药水袋39,通过卡合板35的压缩,从而使其拉力弹簧36拉动卡合板35,进行位置上的改变,从而使其卡合板35不再卡合移动杆32。
26.进一步的,调节槽12呈凹槽形形状,正螺纹杆21贯穿连接有支撑柱15,通过旋转连接座14从而带动调节槽12在旋转柱13内侧进行旋转,从而调节连接座14的高度。
27.进一步的,正螺纹杆2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槽23,反螺纹杆2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槽26,通过正螺纹杆21的转动带动第一旋转槽23和第二旋转槽26进行活动,从而使其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5的位置进行移动。
28.进一步的,移动杆32均匀分布在调节柱16的内侧,固定槽33对称分布在卡合块31的内侧,通过移动杆32的分布便于卡合板35对其移动杆32的进行卡合,从而便于调节连接杆38的位置。
29.进一步的,支撑弹簧34呈两组,且两组支撑弹簧34分别分布在两组固定槽33的内侧,通过支撑弹簧34对卡合板35的抵压,从而保障卡合板35和移动杆32的卡合,保障了连接杆38位置的稳定性。
30.工作原理:在使用装置时,通过转动正螺纹杆21,从而带动第一固定板22的位置进行移动,当正螺纹杆21转动时也带动反螺纹杆2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板25进行移动,正螺纹杆21和反螺纹杆24表面开设的螺纹方向相反,所以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5的移动方向也相反,从而对其病人的头部进行固定,避免在进行治疗时病人晃动,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有利于治疗的开展,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1.通过活动卡合块31的位置,当活动卡合块31向远离调节柱16内侧进行移动时,拉力弹簧36拉动卡合板35进行活动,从而使其卡合板35不再卡合移动杆32,从而便于调节连接杆38的位置,当不对卡合块31进行活动时,固定槽33内侧的支撑弹簧34对卡合板35进行抵压,从而使其卡合板35卡合移动杆32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从而调节限制板37的位置,进而控制连接杆38的高度,便于对其患者进行治疗,增加了装置的便捷性。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