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25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按摩器械,特别是一种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
由于脚部是人体站立行走的支柱,是最容易产生酸胀疲劳的部位,同时,它也是地球重力场、磁场对人体的作用点,也是人体血液循环和经延伸的最远点和最低点,很易产生循环障碍和病变,因此,对脚部、特别是对脚底部实施压触或按摩可有效地刺激脚底部各穴位,可加速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液杂质的沉积所引起的病变,并能缓解疲劳、健身防病。所以,有不少按摩垫、按摩机问世。目前的脚底按摩机一般有踏动式和自动式的两种,其按摩轮结构基本相同,自动式的带有箱体,箱体内装有传动减速装置和动力源,通过动力源带动与减速装置相连的按摩轮转动,由于按摩轮的转动使踏蹬其上的脚底部得到滚触按摩。
这类按摩机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是由于按摩轮的横向剖面形状为对扣起的蝶形或者菱形,其外圆周呈A形断面,因此,当其转动后与脚底部的接触只是一个很窄作用圈的类似线性接触,所以,其按摩面窄而按摩效率低,能耗大。而且,由于其可转动的按摩轮为一等直径的回转体,在回转体的最大接触按摩周边无任何的凸凹面,因此,与脚底部的接触始终是处于同一接触高度,既无法对脚底实施深度的刺激按摩,又不适应脚底凹凸曲面的脚形变化,所以,其按摩效果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宽按摩面的,带有径向外凸凸粒按摩轮的,高效率、好效果的按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现有的按摩机箱体内安装有动力源和与动力源相连接的传动减速装置,传动减速装置驱转传动减速装置相连的按摩轮支架转动,在支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组可转动的按摩轮,在各按摩轮的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外凸有若干各自独立的凸粒,凸粒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在按摩轮外表面,凸粒的凸起高度可相同或不同。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显著的。
第一,由于按摩轮外圆表面外凸有若干凸粒,因此,可对脚底部进行较深度的刺激按摩,强化了按摩效果,提高了按摩效率。
第二,由于凸粒是分布在具有一定轴向宽度的按摩轮外表面的,因此,其按摩接触面增大,按摩时间缩短,减少了动力消耗。
第三,由于外凸凸粒的凸起高度不尽相同或各凸粒间存在着下凹面,因此,使脚底部可得到刺激深度不同的按摩效果,并可使脚底部低凹部位也得到按摩。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由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装配图。
图3是
图1中按摩轮的立体外形图。
图4是
图1中按摩轮的另一种结构立体外形图。
图5是图2中按摩轮的立体外形图。
图6是
图1中按摩轮的结构剖面图。
图7是图6的A向视图。
图8是图2中按摩轮的结构剖面图。
图9是图8的A向视图。
图10是图4中按摩轮的安装形式剖面图。
图11是
图1中按摩轮的第三种结构立体外形图。
图12是图2中按摩轮的第二种结构立体外形图。
图13是
图12的结构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
图1~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由按摩机箱体1和箱体1凹槽5中放置的动力源8及与动力源8驱连的传动减速装置4以及与传动减速装置4连动的按摩轮支架2构成,在按摩轮支架2周向间隔套连有若干按摩轮3,各按摩轮3由销轴7穿连于按摩轮支架2之间,传动减速装置4与按摩轮支架2中心的转轴6相连接,按摩轮3外扣罩有软罩9,其特征在于各按摩轮3圆周径向外凸有若干个凸粒31,凸粒31在按摩轮3外圆表面上间隔均布或杂错排列,按摩轮3是相邻串套在按摩轮支架2中或延展穿套在按摩轮支架2之间的销轴7上的,各销轴7与转轴6相平行。参见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在于按摩轮支架2为两两对应的圆盘状,各按摩轮3本体的横剖面为椭圆形或中空的圆柱体,各按摩轮3中心的轴孔33与穿固在按摩轮支架2周边的销轴7活动套穿。参见
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按摩轮3外表面外凸的凸粒31为扣钟状或锥柱状,其沿按摩轮3外表面径向凸起的高度相同或呈高低相杂凸起。参见图4、图5和
图1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每根销轴7上的每组按摩轮的个数不同,其沿销轴7轴向位置相错开设置,各销轴7均与转轴6相平行,各按摩轮3呈扁平状并具有一定轴向宽度,其径向外凸凸粒31沿周向为一圈间隔凸起,凸粒的数量与按摩轮3外圆直径大小相适应,参见图3、图6、
图11。
各按摩轮是沿其轴向延展穿套在按摩轮支架2之内的,其形状呈空心长筒状,在轴孔33两端内凸有与转轴6套装的轴套座34,其上的径向凸粒呈多圈均布排列或呈杂散排布,其径向凸粒凸起高度及大小相等或呈高低、大小相混杂设置。参见图5、
图12和
图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的是按摩轮3呈相邻设置的一种结构,其按摩轮呈扁平状,其传动减速装置为蜗轮蜗杆减速器,其按摩轮支架2设置在减速装置4两侧,其宽度与两脚蹬踏距离相适应,该种形式按摩轮结构适用于对局部进行较深度的刺激按摩。
图2所示的是按摩轮3延展成为一具有较长宽度的另一实施例,其按摩轮实为穿套与支架之间,传动装置采用链条形式。也可采用三角带等。
图3和图4所示是
图1中的扁平状按摩轮的两种不同结构形式,两者区别在于图3的按摩轮有一对称外凸的轴肩32,其安装形式见图6,也就是
图1中的结构形式,其相邻每组或间隔每组穿套的按摩轮个数可相等或不等,数量少的一组要用轴套10来弥补,其目的是使按摩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在轴向错开一定位置,以增加按摩面。它的传动装置位于中部,两侧为双轴传动。但也可不对称设置。
图4所示的无轴肩的按摩轮穿套方式见
图10,各按摩轮由支架撑隔开,以使其按摩面错开。
图5所示的是延展成为长筒状的按摩轮,它减少了按摩轮的数量,即每相邻支架间轴向只穿套一个,其上的凸粒31可均布并大小相同参见
图12和
图13,也可为杂错并大小不等设置,参见图5和图8。
图2和图8所示的按摩轮延展的轴向宽度适中,因此,其分为3组。而
图12和
图13所示的是长度较长的一种形式,此时,只需设置一组,并且可供两人或多人同时按摩踏蹬使用,它适用于较大面积的较均一形式的按摩。
图1所示的是扁平状按摩轮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它呈飞轮形,凸粒31之间圆滑波浪式过度。
权利要求1.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由按摩机箱体1和箱体1凹槽5中放置的动力源8及与动力源8驱连的传动减速装置4以及与传动减速装置4连动的按摩轮支架2构成,在按摩轮支架2周向间隔套连有若干按摩轮3,各按摩轮3由销轴7穿连于按摩轮支架2之间,传动减速装置4与按摩轮支架2中心的转轴6相连接,按摩轮3外扣罩有软罩9,其特征在于各按摩轮3圆周径向外凸有若干个凸粒31,凸粒31在按摩轮3外圆表面上间隔均布或杂错排列,按摩轮3是相邻串套在按摩轮支架2中或延展穿套在按摩轮支架2之间的销轴7上的,各销轴7与转轴6相平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按摩轮支架2为两两对应的圆盘状,各按摩轮3本体的横剖面为椭圆形或中空的圆柱体,各按摩轮3中心的轴孔33与穿固在按摩轮支架2周边的销轴7活动套穿。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按摩轮3外表面外凸的凸粒31为扣钟状或锥柱状,其沿按摩轮3外表面径向凸起的高度相同或呈高低相杂凸起。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每根销轴7上的每组按摩轮的个数不同,其沿销轴7轴向位置相错开设置,各销轴7均与转轴6相平行,各按摩轮3呈扁平状并具有一定轴向宽度,其径向外凸凸粒31沿周向为一圈间隔凸起,凸粒的数量与按摩轮3外圆直径大小相适应。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径向凸粒按摩轮的脚底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按摩轮是沿其轴向延展穿套在按摩轮支架2之内的,其形状呈空心长筒状,在轴孔33两端内凸有与转轴6套装的轴套座34,其上的径向凸粒呈多圈均布排列或呈杂散排布,其径向凸粒凸起高度及大小相等或呈高低、大小相混杂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脚底按摩机,其结构特点是在现有的按摩机箱体内安装有动力源和与动力源相连接的传动减速装置,传动减速装置驱转传动减速装置相连的按摩轮支架转动,在支架周向间隔设有若干组可转动的按摩轮,在各按摩轮的外圆周表面沿径向外凸有若干各自独立的凸粒,凸粒可均匀分布或不均匀分布在按摩轮外表面,凸粒的凸起高度可相同或不同。
文档编号A61H39/04GK2109198SQ9122778
公开日1992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8日
发明者邱乾盛 申请人:邱乾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