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462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压迫静脉、减少静脉血液回流的心脏负荷治疗装置。
利用压迫静脉、减少静脉血液回流的方法治疗急性左侧心力衰竭、肺水肿,通常是用四台血压计,用其袖袋捆绑四肢,然后再向其中三个袖袋充气,并用血压计监视,使其具有一定的充气压力,以后,每隔几分钟进行一次交替充放气,即将无气袖袋充气,有气袖袋中的一个放气,形成循环交替压迫四肢。此疗程一般需要30~60分钟,这种治疗效果虽然比较好,但需设专人对袖袋的充放气进行控制,充放气系统相互独立,操作时须轮流进行,同时还要随时向各袖袋内补充气体,以使其保持一定的压力,因而,整个治疗过程非常紧张忙乱,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精神紧张程度,同时,人工控制压力不够准确,时高时低,影响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压迫静脉进行治疗,且整个治疗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
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包括气压源、与其相连通用于压迫四肢静脉的气袋以及压力指示计,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在上述气压源和气袋之间设置一个能同时将三个气袋与气压源连通,将另一个气袋与排气孔连通,使三个气袋处于充气状态、一个气袋处于排气状态的控制阀。在控制阀上连接有能改变其控制状态、使充、放气交替循环进行的间歇式驱动装置。气压源的启动和停止工作状态的转换是由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所述的控制器为光电转换控制器,它由光发射器、光接收器以及开关电路构成。
所述的控制阀是由阀体和转芯构成,阀体上设有四个彼此间隔90°圆心角、其内孔口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径向充气孔和与该四个充气孔一一对应并排设置的四个排气孔。位于阀体内且一端与间歇式驱动装置相连的转芯为一端带空腔的圆柱体,在与三个充气孔相对的腔壁上设有三个分气孔,与另一个充气孔相对的转芯外壁上设有能沟通充气孔与排气孔的沟槽,形成排气通道。密封的腔体通过进气管与气压源相连通。
所述的间歇式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以及定时控制器构成。它将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带动转芯旋转90°。
在转芯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穿过阀体上的限位销将插入凹槽中。
所述的气压源是由气泵、电机、减速器构成,由控制器控制的电机将带动气泵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交替循环充、排气实现自动控制,因而不需设专人操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2.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3.能保持各袋压力恒定,提高了治疗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控器的电路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气压源、控制阀、气袋、驱动机构,压力指示计以及电控器组成。气压源是由电机1、减速器2以及气泵3构成。气泵通过软管分别与控制阀4的进气管和压力指示计5相连通,控制阀的进气管还与手动气泵6相连通,可辅助电动气泵工作。控制阀的四个充气孔分别通过软管与四个气袋7相连接。控制阀的转芯8由电机9、减速器10和机械定时器11构成的间歇式驱动装置驱动。电控器用于控制气泵电机,使其处于启动运行或停止工作状态。上述气压源、电控器、控制阀及间歇式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图2所示的箱体12内,箱体前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K1、间歇式驱动装置控制开关K2以及电源指示灯D7、转芯位置指针14。
如图3所示,控制阀是由阀体15、阀盖16以及转芯8构成。阀体为空心圆柱体,其上设置四个相互间隔90°、且在同一横截面上的径向充气孔13,在充气孔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接头17。它们分别通过软管与气袋相连通。在阀体上还设有四个相互间隔90°,并与充气孔一一对应并排设置的排气孔18。
转芯为一端带空腔的圆柱体,其空腔端插入阀体内,与阀体端部的阀盖相配形成密封空间。阀盖与阀体用螺钉19连接固定,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20,盖上还设有进气管21,其一端通过软管与气泵相连通,另一端则插入转芯的空腔体内。进气管出口处设有沿轴向和径向均布的气孔22,以使气体均匀地进入空腔内。在与阀体上四个充气孔中的三个相对的转芯壁上设有与转芯内腔相通的分气孔23;与另一充气孔相对的转芯外壁沿轴向设有能将排气孔与充气孔沟通的沟槽24。在位于阀体内的转芯外壁上还沿周向设有凹槽25,穿过阀体的限位销是由螺钉26、弹簧27及钢球28构成,钢球则位于凹槽中,采用这种结构,使限位销既能起限位作用,又不影响转芯转动。位于阀体外的转芯端部设有指针14,用于指示转芯分气孔的位置,同时该端还固接有机械定时器的齿轮盘29。
见图4,电控器是由光发射器、光接收器以及开关电路、稳压电源构成。光发射器为红外发光管D6,光接收器为光敏接收管D7,与光敏管相连的开关电路是由集成开关电路IC1、直流继电器J以及连接在气泵电机D2与电源之间的继电器触点J1构成。二极管D5起保护作用,D8为工作指示。稳压电源是由整流电路、稳压滤波电路以及变压器BK构成。红外发光管与光敏接收管固定在压力指示计所需压力刻度两侧的位置上。K1为电源开关,K2为间歇式驱动装置电机D1的控制开关。
治疗时,首先将气泵与控制阀、压力指示计之间以及控制阀与气袋之间的管道接通,并将四个气袋分别捆绑于患者四肢,然后按下开关K1接通电控器电源,电控器工作,其红外发光管发光。此时,气泵未工作,不能形成气体压力,压力指示计水银汞柱不上升。光敏管接收到红外发光管发出的光信号导通,集成块IC1的2、6脚呈低电位,使继电器得电,其常开触点J1吸合,接通气泵电机,电机带动气泵工作,气体进入控制阀转芯空腔内,并经三个分气孔和其所对应的三个充气孔分别进入相应的气袋内。当气袋内所充气体达到所需压力时,压力指示计的水银柱随之上升到相应的刻度,并将挡住红外发光管发出的光,使光敏接收管因接收不到光信号而呈高内阻,从而使继电器释放,常开触点断开,气泵电机停止工作,与此同时,接通间歇式驱动装置的控制开关K2,电机和减速器带动由传动齿轮组构成的机械定时器开始计时工作,当达到规定的时间时,传动齿轮将带动控制阀转芯旋转90°,转芯上的一个分气孔与无气气袋所在的充气孔连通,而转芯上的沟槽则将一个有气气袋所在的充气孔与对应的一个排气孔接通,使该气袋中的气体放出。此时,气体压力下降,压力指示计水银柱下降,光敏管重新接受到光信号,电控器再次接通气泵电机,使各气袋达到规定的压力。此后充、放气将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循环交替进行,直至治疗结束。
当气袋因泄漏而压力不足时,电控器也将接通气泵工作进行充气,以保持各气袋的压力恒定。
权利要求1.一种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包括气压源、与其相连通用于压迫四肢静脉的气袋以及压力指示计,其特征在于在气压源和气袋之间设置一个能同时将三个气袋与气压源连通、将另一个气袋与排气孔连通,使三个气袋处于充气状态、一个气袋处于排气状态,并使充、放气交替循环进行的控制阀,在控制阀上连接有能改变其控制状态,使充、放气交替循环进行的间歇式驱动装置,气压源的启动和停止工作状态的转换是由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为光电转换控制器,它由光发射器、光接收器以及开关电路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是由阀体和转芯构成,阀体上设有四个彼此间隔90°圆心角、其内孔口位于同一横截面上的充气孔和与该四个充气孔一一对应并排设置的四个排气孔,位于阀体内且一端与间歇式驱动装置相连的转芯为一端带空腔的圆柱体,在与三个充气孔相对的腔壁上设有三个分气孔,与另一个充气孔相对的转芯外壁上设有能沟通充气孔与排气孔的沟槽,形成排气通道,密封的腔体通过进气管与气压源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歇式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以及定时控制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侧心脏负荷治疗机,其特征在于在转芯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凹槽,穿过阀体上的限位销将插入凹槽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压迫静脉、减少血液回流的心脏负荷治疗装置。它包括气压源、用于压迫四肢静脉的气袋、压力指示计、连接在气压源与四个气袋之间的控制阀和能够改变控制阀控制状态,使气袋充放气交替进行的间歇式驱动装置以及控制气压源启动和停止工作状态自动转换的控制器。其特点是使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交替循环充、排气实现了自动控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B17/00GK2143492SQ9224584
公开日1993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郑慈德 申请人:郑慈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