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药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192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带药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注射器。
已有技术的注射器,一般具有针头,套管和活栓。使用时,经高压灭菌,再将药液吸入,然后给病人注射。在各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或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曾经设计了一次性注射器。但是仍存在着在吸药过程和不负责任产生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注射器的缺点,从根本上杜绝污染和交叉感染。设计一种自带药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注射装置包括针头,针头座。在针头的外面有一个密封套,针头座的后面是一个装有药液的具有弹性的囊腔。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更加实用,还设计了专用于该装置的加压器。该加压器有一个前部具有开口的外套管,该外套管内有一个活栓,活栓的末端是一加压柄,外套管上有一手持的手柄。其前部的开口为能容下注射装置的囊腔的半开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囊腔内的药液在生产制造时即一次注入,完全工业化生产。在使用之前没有反复吸液和操作的污染机会,使用方便。可以制作成各种剂量的容积,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装置的加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三是图一的注射装置装入图二的加压器中的装配图。在附图中,各序号名称1针头,2密封套,3针头座,4囊腔,5加压器,6加压柄,7外套管,8活栓,9手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1,针头1是常规使用的空心针头,其后有一个针头座3,针头座3上连接了一段密封套2,该套将针头1完全封闭。套的开启部位设在针头1与针头座3的相接处,不影响使用,在针头座3的后面是一个囊腔4,其内充装有药液,囊腔是一个全封闭的腔体,充在其内的药液与外界完全隔绝。囊腔4的材料可以使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成型。囊腔与针头经针头座相通。
参照附图2,是一个专为使用该注射装置而设计的加压器5。具有一个外套管7和一个在其内滑动的活栓8,活栓8的末端有一个加压柄6以便于操作者在此施力,外套管7的末端有一手柄9,以便于操作者手的扶持。在外套管7的前端有一个开口10,该开口的截面为一半圆,相当于将外套管的前端去掉半个圆柱。图1中的充药囊腔4即通过该开口10放入加压器5的外套管7中,此时,在加压柄6处施以推力,活栓8前移。若在此时将针头1外面的密封套2也除去,囊腔4内的药液即可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从囊腔4经针头1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装入加压器中与普通的注射器一样使用。注射装置单独使用时,用手挤压囊腔4即可达到注射的目的,而其与注射装置一同使用时,则在活栓8的挤压下,同普通注射器一样,达到注的目的。
药液必须经过医药卫生部门的批准。
权利要求1.一种带药注射装置,包括针头1,针头座3,其特征在于针头1的外面有一个密封套2,针头座3的后面是一个装有药液的具有弹性的囊腔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药注射装置的加压器,其特征是专用于该带药注射装置的加压器5具有一个前侧部具有开口10的外套管7,该外套管7内装有一个活栓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药注射装置,其主要特征是在针头1的外面有一密封装2,针头座3的后面是一装有药液的囊腔4。为了方便使用,设计了一个加压器5,具有一个外套管7和一个活栓8,外套管7的前端有一个截面为半圆的开口10。囊腔4即通过该开口装入加压器5内。推动活栓8,即挤压囊腔4药液自囊腔4沿针头座3自针头1被排出,其作用与普通注射器相同。其主要优点是从根本上杜绝了各操作环节的污染或交叉感染的发生,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1M5/178GK2202539SQ94225749
公开日1995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6日
发明者孙炜善, 马爱霞 申请人:孙炜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