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302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健手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手套,具体说是一种依靠手套内的凸起物对手部实施按摩,通过刺激手部相应穴位调节人体机能的保健手套。
公知技术中的一种穴位按摩保健手套,采用复合层结构,其手套的外层设置穴位标志,内复层夹有其内面附着有乳头状凸起的基套,用于指导和帮助使用者刻意进行手部按摩,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该手套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高,由于复层相对位置的错动及点型凸起物的不稳定,难以对穴位进行准确稳定的按摩;且作为一种专门去病的按摩手套,仅限于持有者在治疗时使用,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既可作为普通手套使用,又具有医疗保健作用;且不需专门实施按摩操作即可随时对人手部穴位产生作,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病和调节人体机能的保健手套。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手套,它具有五指式的手套体,在其内表面分别附着有环状的凸起物、带基盘的柱状凸起物和盘状凸起物。
实现上述目的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是该手套体为具有高弹性的纤维织物体;其环状的凸起物设置在手套体内表面相对手的“八挂穴”处,其环形体为圆形环,环的横断面似曲顶梯形;带基盘的柱状凸起物的基盘为圆形盘,盘上面呈弧面上隆,中心呈乳头状凸起,分别设置在手套体内表面相对手的“小横纹穴”、“内劳宫穴”“大四横纹穴”、“板门穴”、“二人上马穴”、“外劳宫穴”、“一窝风穴”及“阳池穴”处;盘状凸起物的边际呈椭圆形,由边际至中心逐渐上隆,上面设有条形齿纹,分别设置在手套体内表面相对手的“肾穴”、“肺穴”、“肝穴”、“大肠穴”、“脾穴”和“胃穴”处。


图1为本保健手套手心内侧剖示图;图2为本保健手套手背内侧剖示图。
图1和图2均为右手手套示图,其左手手套结构与其对称。
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本保健手套体1为五指式单层结构,采用纤维材料编织而成,具有较高的弹性。环状凸起物2,带基盘的柱状凸起物3、4、5、11、13、14、15、16和盘状凸起物6、7、8、9、10、12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橡胶材料粘合或热合在手套体内表面相应手的穴位处。其环状的凸起物2为圆形环,环的横断面呈曲顶梯形,顶部可带有散射状齿纹。凸起物3、4、5、11、13、14、15、16的基盘为圆形盘,盘上面呈弧面上隆,中心呈乳头状凸起。凸起物6、7、8、9、10、12的边际呈椭圆形,由边际至中心逐渐上隆,上面设有条形齿纹。
下面就手套体上各凸起物对应手部穴位的各称、位置及功能分述如下凸起物2,“八挂穴”;掌中围绕掌正中心一周,缘掌心凹下处及掌边高起之边缘;和中利膈,顺气化痰,消宿食,开饱胀,调和五脏;主治胸间腹胀、呕吐、泄泻、食欲不振、咳嗽痰喘、心烦、内热等。
凸起物3,“小横纹穴”;手掌尺侧小指连掌关节下之横纹处;清郁热,化痰涎;主治口疮、流口水、喘嗽。
凸起物4,“内劳宫穴”;掌正中心处;能清心火,调和血压。
凸起物5,“大四横纹穴”;食、中、无名、小指连掌之纹处;开脏腑寒火,治腹胀、和气血。
凸起物6,“肾穴”;小指上节掌面;补肾益脑,益气养神,温下元止虚炎;主治先天不足、遗尿、小便短赤、五更泄泻、咳嗽、肾亏骨软等。
凸起物7,“肺穴”;无名指上节掌面,疏风解表,顺气化痰,利咽止咳,补益肺气;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喘、肺炎、百日咳等。
凸起物8,“肝穴”;食指上节掌面;平肝息风,解热镇惊,开郁除烦,和气生血;主治感冒、目赤、近视、昏闷、烦燥不安等。
凸起物9,“大肠穴”;食指上节外侧;调整大肠功能,有固肠、涩便止泻作用;主治痢疾、泄泻、便秘、脱肛等。
凸起物10,“脾穴”;拇指上节外侧;可健脾调中,消食积化痰,补血生肌;主治消化不良、积食、脾虚泻泄、疳积,脱肛,喘嗽等。
凸起物11,“板门穴”;虎口到腕横纹之连线中点处;主治呕吐、腹泻、开胃进食。
凸起物12,“胃穴”;由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消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主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吐血、鼻衄等。
凸起物13,“二人上马穴”;小指无名指两掌骨中间,由指根至腕横纹连线中点上方之凹处;大补元气,健脑补髓,散郁顺气,利水通淋;主治先天不足、气虚咳喘、脱肛、疝气、脑炎后遗症、遗精、更年期综合症等一切虚症。
凸起物14,“外劳宫穴”;中指、无名指掌骨中间凹处;温中去寒,安蛔止痛;主治一切腹痛。
凸起物15,“一窝风穴”;掌背掌腕相连上屈出现皱折之中心处;主治下寒腹痛、风寒流清涕。
凸起物16,“阳池穴”;“一窝风”上一寸处;主治头部一切疾患及高血压、脑晕等。
盘状凸起物6、7、和8上面的齿纹具有方向性。其凸起物6的齿纹向掌心方向倾斜,凸起物7、8上面的齿纹倾斜方向与之相反向外。
本保健手套结构简单,方便制作和使用。其按摩凸起物与之相应的手部穴位相对位置准确,且接触稳定,作用良好;既可作为普通手套使用,又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手套,包括五指式手套体(1),其特征是在手套体(1)内表面附着有环状的凸起物(2)、带基盘的柱状凸起物(3)、(4)、(5)、(11)、(13)、(14)、(15)、(16)和盘状凸起物(6)、(7)、(8)、(9)、(1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手套,其特征是手套体(1)为具有高弹性的纤维织物体;环状的凸起物(2)设置在其内表面相对手的“八挂穴”处,该环体为圆形环,环的横断面似曲顶梯形;带基盘的柱状凸起物(3)、(4)、(5)、(11)、(13)、(14)、(15)、(16)的基盘为圆形盘,盘上面呈弧面上隆,中心呈乳头状凸起,分别设置在手套体(1)内表面相对手的“小横纹穴”、“内劳宫穴”“大四横纹穴”、“板门穴”、“二人上马穴”、“外劳宫穴”“一窝风穴”及“阳池穴”处;盘状凸起物(6)、(7)、(8)、(9)、(10)、(12)的边际呈椭圆形,由边际至中心逐渐上隆,上面设有条形齿纹,分别设置在手套体(1)内表面相对手的“肾穴”、“肺穴”、“肝穴”、“大肠穴”、“脾穴”和“胃穴”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手套,它包括五指式的高弹力织物手套体1,在其内表面附着有环状的凸起物2和带基盘的柱状凸起物3、4、5、11、13、14、15、16以及盘状凸起物6、7、8、9、10、12。本保健手套根据人手部不同穴位位置的特征选用不同形式的按摩凸物结构,使按摩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其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既可作为普通手套使用,又具有医疗保健作用;且不需专门实施按摩操作即可随时对人手部穴位发生作用,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病和调节人体机能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H39/04GK2203152SQ9424543
公开日1995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东河 申请人:李东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