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炎止咳灵及制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07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消炎止咳灵及制取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儿消炎止咳灵。
目前国内外小儿呼吸道疾病用药品种繁多、剂型各异,归纳其有三类(1)消炎类主要是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族、氧基甙类、大环内脂类和抗菌药物如磺胺类,虽然抗菌效果较好,但存在剂型单一,需要注射,口服剂型小儿不易接受,毒副作用大等;(2)止咳药物主要是中枢止咳,外周性止咳剂,主要作用于咳嗽中枢和神经通路及外周咳嗽反射的感受器、效应器,使咳嗽反射不能进行,如咳必清,非那根,退咳等,虽然对咳嗽有明显作用,但也丧失了咳嗽这种保护性反射,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不能有效的排出,影响了呼吸道分泌物的吸收和排出,枇杷延迟了呼吸道疾病的痊愈;(3)止咳化痰合剂,如传统的川贝指枇杷露,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等,运用传统中药的化痰止咳作用,影响病程,促进患儿机体康复,虽然宣传疗效甚佳,但未见这类药物临床研究报告和临床双盲对比研究,临床使用效果也属于一种“心理安慰剂”。
小儿呼吸道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是细菌(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和病毒,或二者合并感染所致,侵入的细菌是肺炎球菌,α-渗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属,常见病毒是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和流感病毒、支原体等,在患儿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诸如受凉、感冒、营养不良、佝偻病、过敏体质等,这些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粘膜下层的水肿,主要是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以后转为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剥脱等病理变化。首先是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继发脓性或炎症改变,少部分是直接细菌感染。
小儿呼吸道粘膜的炎症,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呼吸道内膜上皮细胞炎性充血、水肿、渗出,渗出物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病菌等,可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组织胺等、刺激上皮细胞充血、水肿、渗出,气管痉挛,分泌物可阻塞呼吸道发生吸气性呼吸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儿消炎止咳灵。采用中西药的协同调合机理,由四种药物制成,使其具有消炎、止咳、止泻、镇痛作用,减少患儿服药次数,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小儿消炎止咳灵利用多味药相互作用而表现效应的强度和时间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弱不良反应之机理,采用抗菌化学制剂和纯中药的有机结合而形成新的小儿消炎止咳灵,其配方组成为(每10毫升内含)磺胺嘧啶(SD)乳剂0.45克甘草硫浸膏 1.2毫升复方樟脑酊 1.2毫升草糖浆 1.2毫升磺胺增效剂(TMP) 0.1克防腐剂适量所述小儿消炎止咳灵的配制工艺、方法为将防腐剂(尼泊金)2克、(吐温-80)8克加入热的蒸馏水中,待其溶解后,倒入适量的蒸馏水容器内,然后取450克磺胺嘧啶(SD)乳剂,1200毫升甘草硫浸膏,1200毫升单糖浆,1200毫升复方樟脑酊,勾兑在一起,最后加入100克研细后的甲氧苄胺嘧啶(TMP),加蒸馏水至全量10000毫升,制成小儿消炎止咳灵。
所述小儿消炎止咳灵配方中利用甘草硫浸膏的制取工艺为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至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搅拌,直至溶液中含乙醇达65%左右,静置过夜仔细取出上清液,再用65%的乙醇提取1次,合并3次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测定甘草酸含量后,加水与乙醇适量,使甘草酸含量不少于7%,乙醇量为20%-25%,加浓氨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7.5-8.5之间,静置使澄清,取出上清液滤过,即得。
本发明是抗菌化学制剂与中药制得的新型小儿消炎止咳灵,根据其成分组成及特性分析,其作用机理如下磺胺嘧啶(SD)是一种抗菌化学制剂,主要是一种竞争性抑菌剂,作用机理为对氨苯甲酸
SD24小时内排出50-60%,半衰期13小时,其抗菌谱如下(1)、革兰氏阳性菌、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英膜杆菌敏感,对草绿色链球菌、放线菌也敏感。(2)、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流感杆菌等敏感。对脆弱类杆菌,部分衣原体、原虫有一定作用。其药物特点是A、抗菌作用强。B、血浆蛋白结合率低(45%)。易透过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其血浆中游离磺胺多,作用强。C、半衰期与TMP相似,药动学参数也相似。D、在体内分布广,在多数组织及体液中的浓度高。E、乙酰化高,不易在尿中形成结晶。 F、副作用较低,除个别过敏外,一般无特殊副作用。
TMPTMP不是磺胺制剂,属磺胺增效剂。但抗菌范围与磺胺药相似。革兰氏阳性菌中对化脓性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色莲球菌的作用均敏感,对白喉杆菌也有效。革兰氏阴性菌中对肺炎杆菌、流感杆菌、(包括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对青霉素耐药菌株)。霍乱孤菌(ELTQR生物型)敏感,对大肠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百日咳菌、枸橼酸杆菌、赫夫尼亚菌都有抗菌活性,作用机理如下
TMP口服易吸收。半衰期12.5小时,SD与TMP合用的高峰血浓度比值为1∶20,这种比值对多种细菌的抗菌作用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不少组织和体液如痰、胸水、肝、肾等可超过同时期血浓度。
甘草流浸膏豆科植物,药用其根茎即甘草,主要成份是甘草甜素,水解后生成甘草次酸,中国药典规定,每100毫升相当于1000毫升生药。甘草流浸膏能覆盖在发炎的表面,保护局部粘膜少受刺激,从而缓解局部炎症引起的咳嗽,并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等作用,有祛痰、镇咳、解毒等作用。甘草流浸膏含甘草次酸7%,呈棕色或红褐色的液体,味甜略甘涩。
复方樟脑酊呈棕色液体,味甜而辛,有樟脑与八角茴香油香气,具有镇咳、镇痛和止泻作用,主要成份是阿片酊,对咳嗽中枢具有直接抑制作用,能抑制咳嗽反射,产生镇咳效果,可能是作用于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有关,除外还有镇痛、止泻作用,止泻的原理可能与抑制小肠的胆汁和胰液的分泌,使食物消化延缓,提高肌肉张力。使非推进型节律性收缩增强,推进型节律性收缩明显减弱。同时肛门括约肌的张力明显增高之故。
临床用药很少只用一种药物,经常用两种或更多种即多药治疗,希望多药相互作用而表现的效应的强度和时间的协同,增强疗效,减弱不良反应。本药即为药物协同作用典范。1、抗菌药物的协同作用,机理如下
细菌的繁殖、生存需要合成DNA、RNA和蛋白质。磺胺嘧啶与PABA的化学结构相似,二者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TMP与二氢叶酸中的喋啶基团相似,二者竞争二氢叶酸还原酶。SD与TMP合用后,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细菌生长、繁殖所需地嘌呤合成受到抑制或阻断,细菌被杀死或受抑制,最后由机体的防卸机能所消灭。而且由于双重的作用,使抗菌效力增强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对一些细菌呈现杀菌作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廷缓发生或不发生,从而达到两药作用增强。二者半衰期,药动学参数相似。使合用更为默契。SD在肝内乙酰化而失去活性,少部分以原形从肾脏排出。TMP主要从肾脏以原形排出,24小时达40-60%,少量经胆汁,少部分在肝内代谢失活,从而避免了单一脏器代谢所致的脏器功能损害,减少了毒副作用的发生。药理研究证明,凡能直接利用外源叶酸或不需自身合成叶酸的细菌对磺胺类不敏感,只有必须自身合成叶酸的细菌,才能受磺胺类所抑制。人体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的叶酸,故人体代谢不受本类药物干扰。TMP对哺乳动物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力仅及敏感菌的1/5-6万,故对人类的毒性很小。2、复方樟脑酊与甘草流浸膏的协同作用,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非特异性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使局部炎症反应所释放的炎性介质作用减弱,阻断炎性反应的病理过程,并且有局部保护作用。而且中医认为甘草可以调和诸药而解百毒,属缓和药,并有祛痰、镇咳、解毒功效,味甘。复方樟脑酊主要成份为阿片酊,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可以减缓肠蠕动,尤其是对于伴有由于炎性介质而使肠蠕动过快而致腹泻。两者合并,对于咳嗽有协同作用。3、四种药物制成小儿消炎止咳灵,味甜略涩,具有消炎、止咳、止泻、镇痛作用。减少患儿服药次数,易于接受,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典型病例丁国栋,男,2岁6个月12天,洛阳市郊区李楼乡西石坎村人,以咳嗽发热4天来诊,曾于当地卫生院应用螺旋霉素、蛇胆川贝液治疗2天无效,查T、37.8℃,精神略差,咽部充血,双侧扁佻体肿大II度,表面充血,无脓性分泌物,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性罗音,无润湿罗音,心率11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经初步诊断,为支气管炎,给小儿消炎止咳录5ml,bid po,门诊观察1天,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减轻,咽部充血好转,3天后肺部罗音消失,咳嗽消失,带“小儿消炎止咳灵”回家冶疗。
王强,男,5岁。洛阳市东关银行家属院,以咳嗽、发热1天为主诉求诊,自用“川贝枇杷膏”“梨膏糖”1天无效,查T、38.5℃,精神可,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及干性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经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以“小儿消炎止咳灵”10ml bid po后,门诊观察1天,咳嗽症状明显减轻,2天后症状消失,体温降至37℃,患儿家属要求带“小儿消炎止咳灵”回家治疗。
锦玉红,女,3岁,孟津县平乐乡人,以“咳嗽、发热、夜间不能入眠”2天为主诉求诊,查T、38.3℃,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伴呼气性喘鸣音,经诊断为“喘息样支气管炎”经服用“小、儿消炎止咳灵”5ml,bid,po,2天后咳嗽、气喘症状基本消失,双肺呼吸音稍粗,体温37.2℃,家长要求带“小儿消炎止咳灵”回家治疗。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儿消炎止咳灵,包含纯中药制剂,或者包含抗菌化学制剂,其分别单独服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小儿消炎止咳灵利用多味药相互作用而表现效应的强度和时间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弱不良反应之机理,采用抗菌化学制剂和纯中药的有机结合而形成新的小儿消炎止咳灵,其配方组成为(每10毫升内含)磺胺嘧啶(SD)0.45克甘草浸膏1.2毫升复方樟脑酊1.2毫升磺胺增效剂(TMP)0.1毫升单糖浆1.2毫升防腐剂适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消炎止咳灵,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儿消炎止咳灵的配制工艺方法为将防腐剂尼泊金2克,吐温-80 8克加入热的蒸馏水中,待溶解后倒入适量的蒸馏水容器内,然后取450克磺胺嘧啶(SD)乳剂,1200毫升甘草硫浸膏,1200毫升单糖浆,1200毫升复方樟脑酊,勾兑在一起,最后加入100克研细后的甲氧苄胺嘧啶(TMP),加蒸馏水至全量10000毫升,制成小儿消炎止咳灵。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小儿消炎止咳灵,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咳灵配方中所用甘草硫浸膏的制取工艺为取甘草、润透、切片、加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放置过夜使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稠膏状,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搅拌,直至溶液中含乙醇量这65%左右,静置过夜,仔细取出上清夜,遗留沉淀,再加65%的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取出上清液,再用65%的乙醇提取1次,合并3次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测定甘草酸含量后,加水与乙醇适量,使甘草酸含量不少于7%,乙醇量为20%~25%,加浓氨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7.5-8.5之间,静置使澄清,取出上清液,滤过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小儿消炎止咳灵,组方包括磺胺嘧啶(SD)、甲氧苄胺嘧啶(TMP)、甘草硫浸膏、复方樟脑酊、单糖浆及防腐剂适量,利用四味主药相互作用增强疗效、减弱不良反应,更有利于小儿服用,达到消炎。止咳、止泻及镇痛之功用。
文档编号A61K9/08GK1153646SQ9610006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4日
发明者徐刘岩, 刘素琴 申请人:徐刘岩, 刘素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