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微型眼压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49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青光眼微型眼压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入眼球的引流装置,具体地说,这种引流装置永久固定或植入到眼角巩膜缘组织中,能将眼房水引出、降低非正常眼压,有效地消除和防止青光眼造成的后果。
青光眼(Glaucoma)是由于眼内压升高而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治疗青光眼的手段之一是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最新采用的是显微小梁切除术及氢激光小梁成形术,这种手术要求条件高、医疗费用大,疗效不够持久。我国专利CN2169402Y“抗青光眼引流装置”是一种配合小梁切除手术,为防止术后切口处巩膜组织再生或疤痕的形成、造成引流孔闭合和滤过道重新阻塞而永久植入球眼中的引流装置,它由正六面体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两侧的前翼和后翼组成,主体部分的另四个侧面上开有相通的排水孔,在后翼上设有一缝线孔。该装置存在以下不足①该装置必须是在施行小梁切除手术后嵌入切口内,虽能维持手术的持久性,但是术后眼内感染机会多,手术费时、费力,费用高;②该装置的排水孔直接暴露在外表面,与眼内组织接触,长久植入终有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或疤痕组织所阻塞的可能;③该装置的主体部分嵌入巩膜瓣下角膜缘被切除后的缺口内,需用10/0尼龙缝线通过缝线孔将后翼缝在巩膜上,并使前翼置于瓣下角膜缘内,然后再将巩膜瓣缝回原位及作结膜瓣缝合。用10/0尼龙线固位,在实际操作中,结扎松紧度难以掌握,过松固位不好,过紧会使缝线切断嵌入组织中,手术繁琐、病人痛苦大,眼组织损伤也太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久植入球眼中,且能保证引流弥散而畅通,无需施行小梁切除术便能达到降低眼高压、治愈青光眼的微型眼压调节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微型眼压调节器由主体、配合体两部分组成。主体形似“工”形线轮,中心部位加工有自控眼压的引流孔和配合体的插入孔,外盘与内盘形成的固位槽与角巩膜厚度相匹配;配合体形似“T”形,隔离面下面的颈部处加工有相通的四个互为90°的交通孔,配合体体身内加工有缓冲通道;将配合体体身插入主体的插入孔后,配合体的隔离面与主体的外盘形成引流槽。眼房水从引流孔经缓冲通道、交通孔后由引流槽引出,弥散于结膜下、渗透吸收,从而达到降低异常眼高压状态、维持眼压稳定、治愈青光眼的目的。
为有效控制房水流速、自动调节眼压,上述自控眼压的引流孔直径设计为0.2mm-0.25mm。
上述配合体的隔离面与主体的外盘之间相互平行,它们之间形成的间隙即引流槽的宽度和交通孔直径相等,优选值为0.2mm。
上述微型眼压调节器是依据人体眼睛解剖形态以及房水引流途径,根据青光眼高眼压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体征研究而产生的,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结构合理利用固位槽与眼角巩膜厚度相匹配,将该装置跨接在角巩膜缘上,固位可靠;引流孔孔径恰当,可控制房水流速、自动调整眼压,以防眼压忽高忽低之弊端;具有180周引流槽,引流弥漫,加之更为重要的是其上覆有组织隔离面,可彻底防止结膜增生或纤维疤痕化而阻塞排水通道,保证交通孔始终畅通,降压持续稳定。
②植眼方法简单不需施行小梁切除手术,植入眼后眼局部组织反应轻、切口愈合快,病人痛苦小,既经济又方便,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③疗效显著而可靠植眼后降压效果明显,症状消退快,体征减轻速,眼内组织形态稳定,无异物感及毒、副作用。
④体积小,外体直径仅为1.5mm,总高度1.2mm;重量轻,便于携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剖视图;图2为配合体剖视图;图3为主体剖视图;
图1至图3中,该微型眼压调节器由主体1、配合体2两部分组成,主体1形似“工”形线轮,其轴心加工有0.2mm自控眼压的引流孔3和配合体插入孔4,外盘6与内盘7形成的固位槽5与角巩膜厚度相匹配,均为0.7mm,主体的外盘6直径1.5mm,内盘7直径1.3mm,外大内小便于植入及拆除,以防误入眼中;配合体2形似“T”形,隔离面8为圆形,与外盘6的直径相等,其下面颈部处加工有相通的四个互为90°的交通孔9,配合体2的体身内加工有缓冲通道10;将配合体2的体身装入主体1的插入孔4后,配合体2的隔离面8与主体的外盘6之间相互平行,它们之间的间隙即引流槽11的宽度和交通孔9的直径相等,均为0.2mm。主体1的外盘6、内盘7及配合体2的隔盘面厚度均为0.1mm。该微型眼压调节器外体直径为1.5mm,总高度1.2mm,可采用聚碳酸酯或不锈钢等与眼组织生物体相适应的材料制作,最好选用聚碳酸酯,这种材料透光率为90%、抗冲击韧性好、吸水率低,耐高、低温,比重1.2,符合人体生物特性,而且成型精度高,特别适于制作该微型眼压调节器。
该微型眼压调节器植眼方法为在角巩膜缘任意一处切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长约10mm,在角巩膜缘上切一适合于眼压调节器植入的小孔,将眼压调节器跨接在角巩膜缘上,连续缝合结膜,术毕。植眼方法简单,经济又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青光眼微型眼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主体(1)、配合体(2)两部分组成,主体(1)形似“工”形线轮,中柱内加工有自控眼压的引流孔(3)和配合体(2)的插入孔(4),外盘(6)与内盘(7)形成的固位槽(5)与角巩膜厚度相匹配;配合体(2)形似“T”形,隔离面(8)下面的颈部处加工有相通的四个互为90°的交通孔(9),配合体(1)的体身内加工有缓冲通道(10);将配合体(2)的体身插入主体(1)的插入孔(4)中,配合体(2)的隔离面(8)与主体的外盘(6)形成引流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眼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自控眼压的引流孔(3)的直径为0.2mm-0.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眼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配合体(2)的隔离面(8)与主体(1)的外盘(6)之间相互平行,它们之间形成的间隙即引流槽(11)的宽度与交通孔(9)的直径相等,取值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眼压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该眼压调节器最好选用与眼组织生物体相适应的聚碳酸酯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青光眼微型眼压调节器,它由主体、配合体两部分组成,形似上大下小的线轮,有安装槽与角巩膜厚度相匹配,其内设有自控眼压的引流孔、缓冲通道、交通孔及引流槽,覆有的隔离面可防止结膜增生或纤维疤痕化而阻塞排水通道,达到持久降低眼压、长久携带治疗青光眼的目的。该眼压调节器结构合理,疗效显著可靠,植眼方法简单方便、固位牢靠,体积小、重量轻,无异物感及毒副作用,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为青光眼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文档编号A61F9/007GK2287027SQ96236289
公开日1998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8日
发明者张军锋, 杨春霞 申请人:张军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