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45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属医疗器械,用于三维矫正人体的脊柱弯曲畸形,并可广泛用于脊柱骨折与滑脱的内固定。
脊柱手术的矫形固定装置有许多种、为美国steffe槽式钢板及螺钉系统,用于内固定有其优越性,但用于矫形却不理想。目前,最常用的RF(脊柱复位)系统,由于夹紧椎弓根螺钉的螺母和推弓根螺钉仅用平面夹紧、没有凹势。因此为防止松动需用几个小螺丝作支撑定位,咬合力差,容易发生松动,手术时小另件也容易脱落,引起麻烦。
本实用新型任务是提供一种零件少、联接可靠、矫形力大、坚固的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矫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脊柱变角矫形固定装置,由扁形双头螺杆,及位于螺杆二端的椎弓根螺钉及二个螺母构成,椎弓根螺钉的头部有U形槽空腔,空腔槽二壁与椎弓根螺钉中心线有交角θ,0<θ≤15°(度)。
由于螺杆二端的椎弓根螺钉由二螺母紧固,根据手术需要,在二椎弓根螺钉之间,可增加一根、二根或多根直形螺钉,这样可保证矫形的正确性,完成发明任务。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2椎弓根螺钉实施例。
图3球头螺母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由扁形双头螺杆(1),及位于螺杆二端的椎弓根螺钉(3)及螺母(2)、螺母(4)构成,椎弓根螺钉(3)的头部有U形槽空腔(31),空腔槽二壁(32)与椎弓根螺钉(3)中心线有交角θ,0<θ≤15°(度)。(
图1、2、3)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椎弓根螺钉(3)头部二侧有内凹型腔(33),一侧内凹型腔底部是平面,另一侧内凹型腔底部为球面(33)。
椎弓根螺钉(3)是由螺母(2)、螺母(4)紧夹固定的,螺母(2)二端面是平面,螺母(4)有一个端面是球面(41),球面(41)与内凹型腔球面(33)配合。(图4)根据手术需要在装置中可增加正螺钉(5)(即无θ角的)。
整个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可按如
图1所示顺序安装固定。先将螺杆(1)放入椎弓根螺钉(3)的U型槽内,把各球头螺母(4)旋到相应位置,当各螺母(2)和球头螺母(4)夹紧椎弓根螺钉(3)时,由于图2所示椎弓根螺钉θ角的作用,两侧椎弓根螺钉(3)向外偏摆一θ角,从而使畸形得到矫正,对骨折或滑脱起到了坚强内固定作用。
由于球头螺母(4)和平头螺母(2)夹紧椎弓根螺钉时,沉入螺钉两侧凹形腔内,因此松动的现象不易发生,由于另件在手术前可以组装相对成套使用,使手术过程中不会发生另件脱落等摩烦。
由于使用了球头螺母(4),当产生矫形力时,因球头变角具有万向性,避免了一般RF系统的常见应力集中缺陷,避免了手术中断钉的现象。
由于球头螺母和柱头螺母的非夹紧端为一薄壁圆柱,手术完成后可方便地夹扁薄壁,更有效地防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多钉使用,对多节段病变的治疗特别适用,而且应力分散矫形强有力,固定牢靠,是较行进的脊柱矫形复位固定系统。
权利要求1.一种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由扁形双头螺杆(1),及位于螺杆二端的椎弓根螺钉(3)及螺母(2)、螺母(4)构成,其特征是,椎弓根螺钉(3)的头部有U形槽空腔(31),空腔槽二壁(32)与椎弓根螺钉(3)中心线有交角θ,0<θ≤15°(度)。
2.由权利要求1所示的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椎弓根螺钉头部二侧有内凹型腔(33),一侧内凹型腔底部是平面,另一侧内凹型腔底部为球面(33)。
3.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椎弓根螺钉(3)是由螺母(2)、螺母(4)紧夹固定的,螺母(2)二端面是平面,螺母(4)有一个端面是球面(41),球面(41)与内凹型腔球面(33)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脊柱变角矫形内固定装置,由扁形双头螺杆(1),及位于螺杆二端的椎弓根螺钉(3)及螺母(2)、螺母(4)构成,椎弓根螺钉(3)的头部有U形槽空腔(31),空腔槽二壁(32)与椎弓根螺钉(3)中心线有交角θ,0< θ≤15°(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多钉使用,对多节段病变的治疗特别适用,而且应力分散矫形强有力,固定牢靠,是较好的脊柱矫形复位固定装置。
文档编号A61B17/70GK2291126SQ97236638
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1日
发明者蒋谊康, 徐南伟 申请人:常州市郊区康华医疗器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