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的通道准备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8209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的通道准备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创伤骨科中骨盆损伤的微创手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经皮自髂嵴置入的骨盆外固定架螺钉的通道准备工具。
【背景技术】
[0002]骨盆外固定在骨盆损伤的治疗中占有一定地位。其适应症包括:用于生物力学及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型骨盆创伤的急救以利于减小骨盆容积、自我填塞及复苏治疗等;用于OTA-61B型骨折的终极治疗;用于OTA-61C型骨折内固定的加强。目前骨盆外固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经髂前下棘(anter1r infer1r iliac spine, AIIS)置入螺钉的外固定架,简称AIIS外固定架;另一种是经髂嵴(iliac crest, IC)置入螺钉的外固定架,简称IC外固定架,即髂嵴外固定架。因为髂嵴骨质更接近体表而使得后者的实施更为简单、应用更为广泛。另外,相对于前者,后者因其外固定物更远离髋关节而尤利于髋关节功能锻炼及功能康复。因髂骨前部位于髋臼头端的部分(即髋臼前柱的高位部分)骨质较为平整和宽厚而被视为理想的置入IC外固定架螺钉的区域。事实上,因为髂嵴的特殊形态结构(如存在S形曲度、相对于髂前下棘及髋白顶部较为丰厚的骨质而显得薄弱等)而使得术者难以将髂嵴外固定架的螺钉上的螺纹部分完全置入骨内并有一定深度,进而影响其生物力学优越性(如稳定性差,易出现螺钉松动和钉道感染等)。
[0003]目前,临床上用于置入IC外固定架螺钉的技术有两类。
[0004]一类是切开(大切口,长约8.0-10.0cm)置入技术,沿髂嵴切开软组织,显露髂骨内外板,由术者用手指触诊确定外固定架螺钉完全位于骨内,其缺点在于:切口大、组织剥离广泛、出血多、感染率高等;其优点在于:不需要术中透视,病人及手术组医护人员无X线暴露;
另一类是经皮(小切口,长约1.0cm)置入技术,沿髂嵴切开进钉点皮肤,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置入外固定螺钉并确定其位置良好,其缺点在于:需要术中透视,病人及手术组医护人员需暴露于X线下;其优点在于:切口小,微创经皮置入,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感染等并发症率低。
[0005]目前,经皮微创置钉技术的操作为单纯的徒手操作,并没有专属的器械工具用以对外固定架螺钉的通道进行开口、定点、建立以及方向的维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的通道准备工具,集螺钉通道的开口、定点、建立以及方向维持于一体,简单便利的对骨盆髂嵴外固定架的螺钉通道进行准备,以确保固定螺钉较深的置入骨内从而增加骨盆外固定架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并且在保留经皮置入技术的微小创伤的基础上,减少甚至避免病人及手术组人员的放射线暴露。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的通道准备工具,包括空心套筒1、空心套筒I1、手锥以及探杆,其中空心套筒I的下端边沿设有多个用于顶在髂嵴骨表面的锯齿,所述空心套筒II套设在空心套筒I内,空心套筒II的下端设有多个用以刺入髂嵴骨质的尖刺,空心套筒I与空心套筒II的上端均设有环绕各自筒壁的环形限位头,所述的手锥插入空心套筒II内,并且其锥尖从空心套筒II的下端伸出,以刺破髂嵴骨皮质后刺入髂骨松质骨形成螺钉通道的开口,所述探杆的下端设置为钝头尖端,在手锥从空心套筒II中拔出后插入空心套筒II内,在外力作用下其钝头尖端经所述螺钉通道的开口插入髂骨松质骨的深部,以建立螺钉通道。
[0008]所述环形限位头的上端面与其各自所在的空心套筒I和空心套筒II的上边沿齐平,在空心套筒II套设在空心套筒I内后,空心套筒II的尖刺从空心套筒I下端伸出,使得空心套筒I的环形限位头的上端面抵住空心套筒II的环形限位头的下端面,以阻挡空心套筒II。
[0009]所述空心套筒II的内径与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的直径相配合,使得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插入空心套筒II后,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的外壁与空心套筒II的内壁相接触。
[0010]所述手锥锥体上端设有便于转动的手柄,手锥的锥尖通过连接杆固定设置在锥体下端,锥体的直径大于该连接杆的直径,以使得在锥尖刺入髂嵴骨的松质骨后,锥体下边沿卡在髂嵴骨表面,在手锥插入空心套筒II内后,其锥体的外壁与空心套筒II的内壁相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锥尖与连接杆、椎体设置为一体。
[0012]所述的探杆杆体上端设置柱状的夹持部,并在夹持部上设置防滑花纹,杆体下端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的钝头尖端连接,并且,钝头尖端的上缘直径大于该连接杆的直径而小于探杆杆体的直径,在探杆插入空心套筒II内后,其杆体外壁与空心套筒II的内壁相接触。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钝头尖端与连接杆、杆体、夹持部设置为一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在保留了原有徒手操作中微创的优点之外,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操作效率,快速建立螺钉通道,以减少病人及手术组人员的放射线暴露,并且,通过手锥以及探杆先后刺入髂嵴骨的皮质以及松质骨内,为螺钉更深地置入骨内准备了通道、创造了条件,进而保证了骨盆外固定架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第二,本发明中空心套筒I下端的锯齿状突起,可以增大与髂嵴骨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螺钉通道开口的定点以及防止在后续的操作中该定点位置出现滑移,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本发明中空心套筒II套设在空心套筒I内,并且空心套筒II下端的尖刺可从空心套筒I下端伸出,在利用探杆刺入松骨质而建立好螺钉通道后,用锤敲击空心套筒II上端,使其下端的尖刺插入髂嵴骨质中,并且在敲击过程中,保持探杆的插入状态,手持空心套筒I使其下端的锯齿状突起与髂嵴表面相接触,从而防止空心套筒II偏移,准确地维持所建立的螺钉通道方向;
第四,本发明中手锥的锥尖是通过连接杆固定设置在锥体下端的,并且该连接杆的直径小于锥体的直径,这样在锥尖刺入髂嵴骨的松质骨后在髂嵴骨表面所形成的开口直径小于锥体的直径,就使得锥体下端边沿能够卡在该开口边沿的髂嵴骨表面,进而避免锥尖刺入过深; 第五,本发明中的探杆的下端设置钝头尖端,因此在避免突破髂骨内外板、髋白软骨下骨、坐骨大切迹等皮质骨的限制的前提下,刺入髂骨松质骨深部8.0-12.0cm,远高于传统徒手操作中常规的5.0cm的深度,因此能够保证在向其中置入螺钉后骨盆外固定架的稳定与持久;
第六,本发明中探杆下端的钝头尖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探杆杆体上,并且该连接杆的直径小于钝头尖端上边沿的直径,这样使得探杆在建立好的螺钉通道中插入或拔出的过程中,钝头尖端上边沿与该螺钉通道内壁之间能够产生被操作者感知的摩擦阻力,便于操作者手术中的触诊,利于判断已建立好的通道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发明中空心套筒I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发明中空心套筒II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发明中手锥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发明中探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1。
[0020]图6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1I。
[0021]图7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1II。
[0022]图8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1V。
[0023]图9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V。
[0024]图中标记:1、空心套筒I,101、锯齿,2、空心套筒II,201、尖刺,3、手锥,301、锥尖,302、手柄,4、探杆,401、纯头尖?而,402、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所示,一种骨盆髂嵴外固定架螺钉的通道准备工具,包括空心套筒I 1、空心套筒II 2、手锥3以及探杆4,其中空心套筒I I的下端设有多个与髂嵴骨表面接触的锯齿101,所述空心套筒II 2套设在空心套筒I I内,空心套筒II 2的外壁与空心套筒I I内壁相接触,空心套筒I I与空心套筒II 2的上端均设有环绕各自筒壁的环形限位头,并且环形限位头的上端面与其所在的空心套筒I I和空心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