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1115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套管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套管针(trocar)。
【背景技术】
[0002]相关领域中的已知套管针由两个管件形成,这两个管件连接成能够相对于彼此转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
[0003]通过放置套管针使之穿过患者的体表组织,使得远端管件布置在体内并且近端管件布置在体外,并且通过在插入诸如内窥镜的医疗装置使之穿过套管针的内孔的同时使远端管件相对于近端管件转动,即使当被治疗部位于距体表的浅位置时,该套管针也提供了宽广的工作空间。
[0004]现有技术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172787

【发明内容】

[0007]技术问题
[0008]根据在被治疗部上执行的治疗的类型,医疗装置需要在套管针的内孔内部沿纵向方向移动或者需要围绕纵向轴线旋转。
[0009]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套管针中,当弯曲的医疗装置在套管针的内孔内部沿纵向方向移动或者围绕纵向轴线移动时(套管针因两个管件相对于彼此转动而弯曲),可操作性因医疗装置和管件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而降低。
[0010]鉴于上述情形提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套管针:即使当被治疗部位于距体表的浅位置时,该套管针也可以确保宽广的工作空间,并且该套管针可以提高可操作性。
[0011]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2]本发明的一方面是一种套管针,所述套管针包括以下元件:远端管部,所述远端管部待被布置在体内并且具有医疗装置能够穿过的第一内孔;近端管部,所述近端管部待被布置在体外并且被连接到所述远端管部,所述近端管部具有第二内孔,所述第二内孔与所述第一内孔连通并且具有一轴线,所述轴线能够布置在不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孔的轴线的方向上;以及移动促进部,所述移动促进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内孔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者上,以促进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内孔内部的移动。
[0013]根据该方面,当所述远端管部被布置在体内并且所述近端管部被布置在体外时,以及当所述医疗装置被插入轴线彼此不平行的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中时,布置在所述第一内孔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内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者上的所述移动促进部促进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内孔内部的移动,从而提高了所述医疗装置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容易使弯曲的医疗装置在具有弯曲内孔的套管针内部移动。
[0014]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远端管部和所述近端管部可被连接成使得所述第一内孔的所述轴线和所述第二内孔的所述轴线相对于彼此倾斜。
[0015]利用该构造,当体外的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近端管部中沿着所述第一内孔的所述轴线移动时,体内的所述医疗装置在与所述第一内孔的所述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在所述远端管部中沿着所述第二内孔的所述轴线移动。此时,所述移动促进部促进所述移动,从而使医疗能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0016]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远端管部和所述近端管部可被连接成使得在所述第一内孔的所述轴线和所述第二内孔的所述轴线之间形成的相对角度能够改变。
[0017]利用该构造,当所述远端管部被布置在体内并且所述近端管部被布置在体外时,以及当具有柔性部的所述医疗装置从体外插入所述第二内孔中时,所述医疗装置穿过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三内孔,并且沿着不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孔的轴线从所述第二内孔插入体内。通过改变所述远端管部相对于所述近端管部的角度,即使当被治疗部位于距体表的浅位置时,也可以获得宽广的工作空间。此时,所述移动促进部促进所述医疗装置的移动,从而使治疗能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0018]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套管针可包括以下元件:位于所述远端管部和所述近端管部之间的连接管部,所述连接管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连通的第三内孔,其中,所述连接管部将所述远端管部和所述近端管部相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内孔的所述轴线和所述第二内孔的所述轴线保持彼此大致平行。
[0019]利用该构造,当操作者操作所述医疗装置时,所述医疗装置在体外的插入方向和所述医疗装置在体内的插入方向变得平行。由此,可以在所述操作者期望的插入方向上操作所述医疗装置。
[0020]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连接管部在所述第三内孔的纵向方向上的形状能够改变。
[0021]利用该构造,在所述第一内孔的所述轴线和所述第二内孔的所述轴线之间维持大致平行关系的同时,所述医疗装置在体内延伸的方向可以容易地改变。
[0022]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连接管部可包括:多个部件,所述多个部件布置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并且被连接成相对于彼此转动;以及角度改变装置,所述角度改变装置改变所述多个部件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
[0023]利用该构造,通过触发所述角度改变装置以改变所述多个部件之间的所述相对转动角度,所述第三内孔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形状可以容易地改变。
[0024]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移动促进部可以是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可滚动构件。
[0025]利用该构造,当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第一内孔和所述第二内孔内部移动时,所述可滚动构件在所述医疗装置的表面上滚动,从而减少了所述医疗装置和所述内孔之间的摩擦。由此,促进了所述医疗装置的移动,从而使医疗能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0026]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移动促进部包括:移动检测部,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第一内孔或所述第二内孔中的移动方向;以及装置驱动部,所述装置驱动部在所述医疗装置的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的所述移动方向上产生动力,以促进所述医疗装置的移动。
[0027]利用该构造,当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第一内孔或所述第二内孔中移动时,所述移动方向由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并且所述装置驱动部在促进所述移动的方向上产生动力。由此,可以在期望被移动的方向上更容易地移动所述医疗装置,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0028]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移动检测部可检测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第一内孔或所述第二内孔内侧的移动方向,所述移动方向沿着纵向方向。所述装置驱动部可以是驱动辊,所述驱动辊围绕与所述第一内孔或所述第二内孔的纵向轴线交叉的轴线旋转,并且所述驱动辊被构造成在所述医疗装置的外表面上滚动。
[0029]利用该构造,当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移动时,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所述移动方向,并且使所述驱动辊旋转以在所述方向上施加动力。由此,所述驱动辊被做成在所述医疗装置的表面上滚动,并且在所述操作者期望的纵向方向上驱动所述医疗装置,从而提高了可操作性。
[0030]此外,在上述的方面中,所述移动检测部可检测所述医疗装置在所述第一内孔或所述第二内孔内部的移动方向,所述移动方向围绕纵向轴线,并且所述装置驱动部可以是驱动辊,所述驱动辊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一内孔或所述第二内孔的所述纵向轴线的轴线旋转,并且所述驱动辊被构造成在所述医疗装置的外表面上滚动。
[0031]利用该构造,当所述医疗装置围绕所述纵向轴线移动时,所述移动检测部检测所述移动方向,并且使所述驱动辊旋转以在所述方向上施加动力。由此,所述驱动辊被做成在所述医疗装置的所述表面上滚动,并且围绕所述操作者期望的所述纵向轴线驱动所述医疗装置,由此提高了可操作性。
[003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有利效果:实现了宽广工作空间,即使在被治疗部位于距体表的浅位置时;以及提高了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套管针的纵向截面图。
[0034]图2是示出将图1的套管针插入表皮的开口中并且固定到位的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0035]图3是示出将医疗装置插入图1的套管针中的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0036]图4是示出使图1的套管针的近端管部相对于远端管部转动的状态的纵向截面图。
[0037]图5是示出图1的套管针的修改例的纵向截面图。
[0038]图6是示出图5的套管针的移动检测部的纵向截面图。
[0039]图7是示出图5的套管针的装置驱动部的横向截面图。
[0040]图8是用于解释使用图6的移动检测部来检测医疗装置的移动的方法的纵向截面图。
[0041]图9是示出图1的套管针的另一移动检测部的横向截面图。
[0042]图10是示出图8的装置驱动部的修改例的纵向截面图。
[0043]图11是图1的套管针的修改例的纵向截面图,示出了将钳子插入套管针中的状态,套管针具有位于近端管部和远端管部之间的连接管部。
[0044]图12是示出图11的套管针的修改例的纵向截面图。
[0045]图13是示出图11的套管针的连接管部的修改例的侧视图。
[0046]图14是示出图13的连接管部被弯曲的状态的侧视图。
[0047]图15是示出图13的连接管部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