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及生理参数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853384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及生理参数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检测用户的生理参数(心率、血压、血氧含量等)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日益普及,这类装置通常整合在衣物或佩戴物上,通过自带的传感器对人体进行检测,获得生理参数数据,并在需要时与终端进行数据交互,由终端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实现对用户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测。
[0003]然而,在现有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中,通常需要设置电池等储能器件,为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提供正常工作时需要的电能。但由于上述储能器件的续航能力不够,无法长时间地为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提供电能,导致用户不得不频繁地对储能器件重新充能(如给电池充电)或更换储能器件,造成用户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及生理参数检测方法,用于解决因储能器件的续航能力不足所造成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和与所述检测模块信号连接的存储模块,所述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的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层,在两个所述电极层的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绝缘层,且两个所述绝缘层紧密接触。
[0007]在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中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叠层结构的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层,两个电极层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绝缘层,两个绝缘层相互紧密接触;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对人体进行生理参数检测的过程中,通过用户对发电单元的挤压或推压,使发电单元中的两个绝缘层相互摩擦,从而产生静电荷,产生的静电荷向电极层移动,使两个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势差,从而在与两个电极层连接的外电路内形成电流,进而为检测模块和存储模块提供正常工作时的电能。
[0008]从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中,检测模块和存储模块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能由发电单元提供,而发电单元提供的电能来源于用户对发电单元的挤压或推压,与现有技术中电池等储能器件的有限储能相比,在本发明中用户可根据需要使发电单元持续产生电能,因此不需要频繁地对储能器件重新充能或更换储能器件,从而提高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的使用便利性。此外,由于本发明的发电单元采用摩擦发电的物理发电方式向检测模块和存储模块提供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能,与现有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中的电池等储能器件的化学发电方式相比,本发明的发电单元中不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在废弃时产生的污染较小。
[0009]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理参数检测方法,采用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所述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存储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包括:
[0010]用户使所述供电模块的发电单元摩擦发电,为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提供正常工作时的电能;
[0011]利用所述检测模块对人体进行生理参数检测,并生成生理参数信息;
[0012]所述存储模块接收并存储所述生理参数信息。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具有的优势与上述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供电模块的结构框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的检测模块的结构框图;
[0018]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001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理参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20]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理参数检测方法的生理参数信息上传方法的流程图;
[0021 ]图8为图6中的步骤400的具体方法的流程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供电模块,11-发电单元,
[0024]Ila-电极层,Ilb-绝缘层,
[0025]12-稳压单元,20-检测模块,
[0026]21-传感单元,22-转换单元,
[0027]30-存储模块,40-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及生理参数检测方法,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29]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模块20和与检测模块20信号连接的存储模块30,以及分别与存储模块30和检测模块20电连接的供电模块10 ;其中,供电模块10包括发电单元11,发电单元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电极层11a,在两个电极层Ila的相对的表面上各设有一个绝缘层11b,且两个绝缘层Ilb紧密接触。
[003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电单元11实质上为一个电容,其中,两个电极层I Ia分别作为该电容的两个电极,两个绝缘层Ilb则作为该电容中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电介质。在用户按压发电单元11时,两个绝缘层Ilb在两者紧密接触的界面上相互摩擦,使两个绝缘层Ilb各自带有电性相反的静电荷,该电性相反的静电荷分别从所在的绝缘层Ilb移动至与该绝缘层Ilb接触的电极层Ila上(即电容被充电),使得两个电极层Ila之间产生电势差;在用户停止按压发电单元11时,叠层结构由挤压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两个绝缘层Ilb相互摩擦而产生电性相反的静电荷,该电性相反的静电荷分别从所在的绝缘层Ilb移动至与该绝缘层Ilb接触的电极层Ila上,使得两个电极层Ila之间再次产生电势差。由上述内容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中,用户反复对发电单元11进行按压,在与发电单元11连接的外电路中产生电流,进而持续为检测模块20和存储模块30提供电能,因此,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电池等储能有限的储能器件相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能够通过反复按压发电单元11而持续产生电能,而不需要频繁地对储能器件重新充能或更换储能器件,从而能够提高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的使用便利性。需要说明的是,除对发电单元11进行按压外,对发电单元11进行力度适当的推压、摩擦等动作也能够使发电单元11产生电能。
[0031]进一步地,由于发电单元中两个绝缘层相互摩擦所能够产生的电量与两个绝缘层相对的接触面积有关,因此,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两个绝缘层相对的表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且两个绝缘层按照相对的表面的形状完全对应地紧密接触。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两个绝缘层相互接触的面积最大,从而增加两者在摩擦时产生的电量,进而提高便携式生理参数装置的续航能力,最终提高便携式生理参数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0032]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发电单元11并非一次性储能器件,其能够利用用户活动多次重复地进行摩擦发电,以向检测模块20及存储模块30提供电能,因此,用户无需频繁地对发电单元11进行更换,从而不会因发电单元11的频繁废弃而产生较多的废弃物。且发电单元11通过摩擦发电的物理发电方式产生电能,其中的电极层Ila以及绝缘层Ilb中均不含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从而在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废弃时产生的污染较小。与此相对地,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多采用化学电池等储能器件,在使用一次性的储能器件时,用户需要频繁地对该一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