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灌肠液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34345阅读:来源:国知局
、蓍 草15g~20g、川考30g~35g、冬凌草IOg~15g、旱田草5g~10g、蒲黄IOg~15g、薄荷 IOg~15g、浙贝母15g~20g、夏枯草IOg~15g、肿节风5g~10g、黄苳25g~30g和水龙 骨 IOg ~15g〇
[0026] 最优选,所述灌肠液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延胡索25g、鸡血藤20g、兰香草 15g、红梗草15g、山稔叶10g、山大黄30g、蓍草15g、川芎30g、冬凌草15g、旱田草10g、蒲黄 15g、薄荷15g、浙贝母20g、夏枯草15g、肿节风10g、黄苳30g和水龙骨15g。
[0027]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28] 延胡索:味苦、辛,性温,归肝、心、胃经,具有善行走散,可升可降,具有活血散瘀, 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胁肋、脘腹诸痛,头痛、腰痛、疝气痛、筋骨痛、痛经、经闭, 产后瘀腹痛,跌打损伤等证。
[0029] 鸡血藤:拉丁名Spptholobi Caulis,味苦、甘,性温,入肝、肾经,有扩张血管,补血 活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促进动物肾脏及子宫总磷 代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有淤之月经不调,四肢疼痛不仁,腰膝酸软、疼痛等证。
[0030] 兰香草:味辛,性温,具有解表祛寒,除湿散瘀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百 日咳,脘腹冷痛,伤食吐泻,寒瘀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风寒湿痹,跌打瘀肿,湿瘆,蛇伤等证。
[0031] 红梗草:为菊科泽兰属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味甘、苦,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活 血调经,祛瘀止痛,除湿行水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产后恶露不行,水肿,跌打 损伤,骨折等证。
[0032] 山稔叶:味甘,性平,具有除湿止泻,解毒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主治泄泻,痢疾, 黄疸,头痛,胃痛,崩漏,乳痈,疮肿,痔疮,烫伤,外伤出血等证。
[0033] 山大黄:拉丁名Radix et Rhizome Rhei Franzenbachii,为寥科植物波叶大黄 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热解毒;凉血行瘀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痢 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等证。
[0034] 蓍草:味辛;苦;性平温,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头风痛; 牙痛;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腹部痞块;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痈肿疮毒等证。
[0035] 川考: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 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 疮疡等证。
[0036] 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咽 喉肿痛、扁桃体炎、感冒头痛、气管炎、慢性肝炎、关节风湿痛、蛇虫咬伤等证。
[0037] 旱田草:味甘、淡,性平,具有理气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胃 痛,乳腺炎,颈淋巴结合,外治跌打损伤,狂犬咬伤等证。
[0038] 蒲黄:味甘,性平,入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 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证。
[0039] 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瘆、疏肝解郁的功 效,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风热头痛,赤木多泪,咽喉肿痛,麻瘆透发不畅,风瘆搔痒,肝 气郁滞,胸闷不舒等证。
[0040] 浙贝母:味苦,性寒,入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咳嗽, 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等证。
[0041]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目赤 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尚血糖、尚血脂和尚血粘等证。
[0042] 肿节风:拉丁名Sarcandrae Herba,性微温,味苦、辛,具有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 血散结的功效,主治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等证。
[0043] 黄苳:拉丁名Scutellariae Radix,味苦、性寒,入心、肺、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 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所致之腹泻、痢疾、黄疸、热淋;肺热咳嗽,口 渴咽痛,还可用于胎热不安,热毒火邪侵淫皮肤之疮痈毒肿之证。
[0044] 水龙骨:为水龙骨科水龙骨属植物水龙骨的根茎,味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 通络的功效,主治小便淋浊,泄泻,痢疾,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00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灌肠液的制备方法,其具体为:
[0046] 将各原料药组分分别粉碎,按上述重量混合,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每 100g混合物对应的水量为300g~400g,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水中, 所加入的水量与前面加入量相同,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 lg/ml的灌肠液,备用。
[0047]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 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48] 实施例1灌肠液1
[0049] 将延胡索25g、鸡血藤20g、兰香草15g、红梗草15g、山稔叶10g、山大黄30g、蓍草 15g、川芎30g、冬凌草15g、旱田草10g、蒲黄15g、薄荷15g、浙贝母20g、夏枯草15g、肿节风 l〇g、黄苳30g和水龙骨15g分别粉碎,混合,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每100g混合物 对应的水量为400g,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水中,所加入的水量与前面加 入量相同,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lg/ml的灌肠液。
[0050] 实施例2灌肠液2
[0051] 将延胡索25g、鸡血藤20g、兰香草15g、红梗草15g、山稔叶10g、山大黄30g、蓍草 15g、川芎30g、冬凌草10g、旱田草5g、蒲黄10g、薄荷10g、浙贝母15g、夏枯草10g、肿节风 5g、黄苳25g和水龙骨IOg分别粉碎,混合,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每100g混合物对 应的水量为400g,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水中,所加入的水量与前面加入 量相同,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lg/ml的灌肠液。
[0052] 实施例3灌肠液3
[0053] 将延胡索30g、鸡血藤25g、兰香草20g、红梗草20g、山稔叶15g、山大黄35g、蓍草 2〇g、川芎35g、冬凌草15g、旱田草10g、蒲黄15g、薄荷15g、浙贝母20g、夏枯草15g、肿节风 l〇g、黄苳30g和水龙骨15g分别粉碎,混合,将混合后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每100g混合物 对应的水量为400g,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水中,所加入的水量与前面加 入量相同,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lg/ml的灌肠液。
[0054] 实施例4毒理学试验
[0055] 选取ICR小鼠120只,分成空白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30 只,豚鼠40只,分成空白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治疗3组,每组10只。
[0056]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0057] 将治疗组小鼠给药,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备的灌肠液灌胃,每次灌胃5ml/10g, 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后,治疗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 续14d,记录受试小鼠行为、活动、摄食量、体重、粪便、死亡等情况,未死亡小鼠于14d后处 死进行尸检。
[0058] 给药当天见小鼠毛色光滑、粪便为褐色,质地较稀软,摄食、活动较少,第2天后小 鼠活动、摄食量、体重增长、粪便等均恢复正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Hd内无 死亡及其他异常发生,两组同时处死后进行尸检,各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经肉眼观 察未见异常。
[0059] 豚鼠反复给药毒性实验
[0060] 将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备的灌肠液灌胃,每次0. 8ml/10g,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 生理盐水,试验前禁食(不禁水)12h后,治疗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5周,记录受试豚 鼠行为、活动、摄食量、体重、粪便、死亡等情况,未死亡豚鼠于5周后处死进行尸检。
[0061] 试验动物在整个试验期内行为活动、饮食、大小便和被毛色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