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婴儿的保育箱的加热器和用于婴儿的保育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03483阅读:来源:国知局
热传递元件在此能够-正如还有上面的壳体元件-在根据本发明使用加热器时不仅能够在纵向上而且能够在横向上从保育箱的侧壁向相对置的侧壁延伸。
[0025]热传递元件能够与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导热地接触。例如能够在热传递元件的下方布置一个或多个加热芯。从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散发的热量传递给热传递元件。通过构成热传递元件的材料的优选特别好的导热性-或者说通过热传递元件的高导热性-使得热传递元件变热迅速且均匀。变热的热传递元件又将热量散发给与其接触的空气,例如散发给经由热传递元件流出气流。热量例如也能够通过粘在热传递元件下侧上的膜加热元件输送。这些热量也能够通过覆在热传递元件上的加热元件传递,例如通过厚层加热件、薄层加热件或膜加热件。这种加热器例如能够通过等离子喷注或者还能够通过另外的涂层工艺制成。
[0026]在上面的和下面的壳体元件之间布置了通风轮。通风轮起到让加热器的流动空间内的空气翻滚的作用。因此这会形成沿着热传递元件上流动的气流。该气流此外还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入口吸入到加热器、特别是流动空间中。气流也能够通过空气出口从加热器、特别是流动空间中向外吹出去。在此,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从空气入口向通风轮流动的气流被称为流入气流,而从通风轮向空气出口流动的气流被称为流出气流。在根据本发明使用加热器时,流入气流是从需要护理的小孩所处的保育箱(保育箱室,也被称为隔间)的区域导回到加热器的空气。而流出气流是作为变热的空气再次应该返回到这个区域的空气。
[0027]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是开口,例如切口,其在加热器的位于上面和下面的壳体元件之间的侧面上构成。例如能够形成这种切口,其中上面的壳体元件和下面的壳体元件布置成相互具有一定的间距。当然也能够考虑其他的解决方案,例如壳体结构中的挖空部或诸如此类。优选地,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如下地布置在加热器中,即使得不仅流入气流还有流出气流都经由热传递元件引导。这使得热量分布均匀,并且能够更加轻松地制造出保育箱室内均匀的温度分布。
[0028]就此而言所意识到特别有利的是,由加热元件制造的热量借助热传递元件不仅能够传递给流入气流还能够传递给流出气流。这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法得以实现,即热传递元件的面积很大,以至于不仅流入气流还有流出气流都流经热传递元件。例如,热传递元件-正如上面已经描述的那样-能够完全或部分地构成下壳体面。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热传递元件具有非常大的表面。因此,为了传递功率所必须的表面温度能够明显降到100°C以下。因此,发生燃烧或产生不希望的噪音的风险明显降低。
[0029]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计的是,加热器具有流动元件。这种流动元件例如能够用于尽可能最佳地实现加热器中流出气流或流入气流的空气引导。特别地,流动元件能够用于防止流入气流和流出气流形成漩涡从而相互混合。
[0030]流动元件例如如下地构成,即使得其形成用于流入气流和用于流出气流的流动引导体。优选地,这个流动引导体起的作用是,让流入气流和流出气流之间既不会产生漩涡又不会产生短路。换句话说,流动元件如下地构成,即防止流入气流和流出气流之间发生流动短路。在此特别有利的是,流动元件布置在上壳体面和下壳体面之间。
[0031]流动元件优选地具有上侧和下侧。在此,上侧至少有部分区段朝向上壳体面,并且下侧朝向下壳体面。流动元件也能够形成上面的壳体元件的一部分,并且因此形成上壳体面的一部分。例如上面的壳体元件能够构造成具有两个分部,并且包括盖元件以及流动元件。在这里,流动元件与上面的壳体元件和/或与下面的壳体元件一体式地构成。
[0032]流动元件将加热器的流动空间划分为进流室和排流室。进流室在此是流动空间的、流入气流从空气入口向通风轮流动的区域。排流室在此是流动空间的、流出气流从通风轮向空气出口流动的区域。通风轮在此能够优选地完全或部分地布置在排流室内。
[0033]进流室在此至少由上壳体面、下壳体面和流动元件的上侧界定。排流室至少部分地被流动元件的下侧和下壳体面界定。特别有利的是,流动元件如下地构成,即其适用于将从空气入口流入的气流引导至通风轮,并且同时将从通风轮流出的气流引导至空气出口。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来自于保育箱室内的-流入空气(流入气流)从空气入口通过进流室流向通风轮。与此同时,流出气流通过排流室从通风轮再次流向空气出口,并且流回到保育室箱。能够看出,下壳体面不仅界定进流室还界定排流室。因此,热传递元件也能够不仅界定进流室还界定排流室。
[0034]于是在此,不仅流入空气、还有流出气流也流经热传递元件。以这种方式能够非常有效且均匀地加热整个流动空间内的空气。换句话说,不仅进流室的下侧而且排流室的下侧都能够由热传递元件构成。因此,在相对较低的、能够明显低于100°c的表面温度下运行热传递元件。因此,例如能够设置90°c或更低、80°C或更低、70°C或更低或者甚至60°C或更低的表面温度。
[0035]还有利的是,流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通孔,进流室和排流室通过这个通孔相互流体连接。流入气流通过通孔到达排流室,通风轮优选地布置在排流室内。例如,通孔能够直接布置在通风轮上方,使得通风轮能够将流入空气通过通孔吸进排流室。
[0036]流动元件优选地形成至少一个用于流入气流的进流障。在此,流入空气经过进流障引导至通孔。进流障优选地由流动元件的上表面构成。为此,流动元件的至少一个边缘至少有部分区段与下壳体面形状配合地接触。在此,在下壳体面上能够存在密封元件。这些密封元件例如能够是凸起部,其与流动元件的下边缘的形状形状配合。流入气流以这种方式不能在流动元件和下壳体面之间穿流,而是被迫经过流动元件的上表面流走。在此,流入气流自动地引导至通孔。
[0037]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如上所述-下壳体面由加热器的热传递元件构成。流入气流以这种方式在进流时就已经被加热,并且作为预热的气流经由流动元件的上表面流向通风轮,也就是流向排流室。
[0038]流动元件还优选地形成用于流出气流的至少一个流出引导件。流出引导件优选地通过流动元件的下侧以及下壳体面、优选地通过热传递元件界定。在此,流动元件优选地如下地隆起,即使得流动元件在已经提及的进流障上与下壳体面形状配合地、密封地接触。相反地,在出流引导件的区域内,下壳体面和流动元件之间构成了间隙。出流引导件优选横交于进流障地布置。流出气流就能够通过流动元件和下壳体面之间的间隙再次流走,并且紧接着通过空气出口从加热器向外流出,并且例如流入保育箱室内。当然,流动元件也能够具有多个进流障和/或多个出流引导件。无论进流障或出流引导件的数量多少,流动元件总是如下地构成,即使够避免沿着一个或多个进流障流动的流入气流和沿着一个或多个出流引导件流动的流出气流之间的气流短路。
[003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变体中,上述的流动元件也还能够具有固定区段。于是特别有利的是,流动元件如上所述形成上面的壳体元件的一部分。固定部段优选地平行于下壳体面延伸,直至达到加热器的边沿。流动元件的固定部段例如能够是流动元件的区域,这个区域延伸至保育箱的一个或多个侧壁。例如,上面的壳体元件能够如下地两部分地构成,即使得其具有流动元件,并且额外地还具有盖元件。不仅流动元件、还有盖元件分别具有上侧和下侧。优选地,上面的壳体元件如下地构成,即使得流动元件的下侧和盖元件的下侧形成界定流动空间的上壳体面。
[0040]进流室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能够具有两个区段。第一区段由流动元件的下侧和下壳体面、也就是热传递元件界定。第二区段由流动元件的上侧和上壳体面界定。在流动元件内就能够构成至少一个额外的通孔,流入气流能够通过该通孔从进流室的第一区段进入进流室的第二区段。在这个额外的通孔区域内分别构造了如上所述的进流障。流入气流随后例如首先流过第一区段,并且在此通过热传递元件预热。然后其进一步沿着流动元件的上表面经由进流障通过额外的通孔流入第二区段。在第二区段的区域内就构成了通孔,该通孔将进流室和排流室相互连接。流入气流通过这个通孔最终流入排流室。
[0041]因此发现的是,进流室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区段。在此,仅由一个区段构成的进流室由下壳体面、流动元件的上侧和上壳体面界定。在由多个区段构成的进流室中,第一区段优选地由下壳体面和流动元件的下侧-也就是在流动元件的固定区段区域-界定,并且第二区段由流动元件的上侧和上壳体面界定。
[0042]无论壳体结构的具体构造如何,有利的是,加热器中的空气引导件、也就是流入和流出气流的引导件对称地构成。在此例如能够分别有一个流入气流从两个相对置的侧面流入加热器。与此同时,在两个同样相互对置的、却横交于先前提及的侧面布置的侧面上能够分别有一股流出气流离开加热器。在此有利的是,通风轮布置在加热器的中央。如果存在流动元件,那么其也优选地布置在加热器的中央。进流障和出流引导件-只要存在-也优选地对称地构成。
[0043]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加热器具有加热的冷凝物汇集位置。在此,其能够是下壳体面的轻微弯曲部。这个弯曲部例如能够是排流室的最深几何点。在这个最深的几何点中能够收集冷凝物,冷凝物在高湿度下在侧壁上形成,并且同样能够流入下面的壳体。通常这种冷凝物造成了潜在的不卫生,因为在液体中可能产生细菌。然而,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冷凝物汇集位置克服了这种情况,因为在那里收集的冷凝物通过热传递元件再次加热,并且因此蒸发。于是有效地预防了细菌的形成,可能的情况下还能够直接杀死细菌。
[0044]在另外的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加热器的针对婴儿的保育箱,其中,该保育箱具有保育箱室和平躺面。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保育箱在这里理解为封闭护理单元或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