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婴儿的保育箱的加热器和用于婴儿的保育箱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2034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70和流出气流80之间既不产生漩涡也不产生短路。换句话说,流动元件40如下地构成,即其防止了在流入气流70和流出气流80之间产生气流短路。流动元件40的边缘46,47在此例如能够从加热器10的中间沿着热传递元件30的一个或两个对角线D延伸。在这里,其能够沿着整个对角线D延伸,或者仅仅沿着对角线D的一部分延伸。优选地,至少边缘46沿着整个对角线D延伸。
[0069]第一边缘46与热传递元件30紧密的接触。以这种方式,流动元件的表面44构成用于流入气流70的进流障42。因此,来自空气入口 21的流入气流70经过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和流动元件40的表面44引导到通孔41。
[0070]边缘47不接触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在流动元件40和热传递元件30之间以这种方式形成了开口。这个开口是流出气流80的出流引导件43。流出气流80从通孔41来到通风轮50,并且从那里经由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并且通过出流引导件43引导至空气出口 22。空气出口 22布置在侧面12上。能够看出,不仅引导流入气流70而且引导流出气流80经过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在此,流动元件40确保了流入气流70和流出气流80不会形成不希望出现的漩涡。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10工作起来噪音特别小。与此同时,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具有相对较低的表面温度,例如低于100°C。在流入气流70通过通孔41到达通风轮50之前,其已经被预热。因此,流出气流80只需要还吸收少量的热功率,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温度。因此,在其通过空气出口 22再次离开加热器10之前,能够借助表面32的相对较低的表面温度加热到理想的空气温度。
[0071]在图4a中-其示出了沿着图3的线A/A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保育箱100的横截面-能够看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加热器10的示意性剖面图。加热器10在根据本发明的保育箱100中布置在平躺面102下方,在保育箱100运行期间,要护理的小孩躺在平躺面102上。能够看出的是,壳体结构20平行于保育箱100的平躺面102布置。特别是下壳体面233和下壳体面243连同热传递元件30平行于平躺面102布置。此外,上壳体面233和下壳体面243也平行于保育箱的底部103布置。在这里,平躺面102能够以一定的角度相对于加热器10倾斜,例如为了执行特伦德伦伯格操作。于是特别有意义的是,转动躺在平躺面上的小孩。也能够设想的是,底部103不是平坦的平面,而是具有隆起。
[0072]还能够在图4a中看出,壳体结构20、也就是上壳体面233和下壳体面243界定了流动空间60。流动空间60具有进流室61和排流室62。在这里,借助流动元件40将流动空间60划分成进流室61和排流室62。在流动空间60中、也就是在排流室62中布置了加热器10的通风轮50。通风轮50经由轴51与电机52相连。当加热器10运行时,电机52经由轴51引起通风轮50的转动。电机52在此布置在下壳体面243的下方。
[0073]还能够看出的是,下壳体面243承载着热传递元件30。在这里,热传递元件30形成下壳体面243的大部分。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在这里也形成下壳体面243的一部分。在热传递元件30的下方布置了两个加热元件31。然而也能够设想的是,在热传递元件30下方布置仅一个加热元件31或多个加热元件31。加热元件31优选地是加热芯。加热芯将其热量直接散发给热传递元件30。热传递元件30在这里优选地如下地设计,即使得其是好的热导体。例如,热传递元件30能够由铝、耐热并且导热性良好的人工材料或者其他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因此,热传递元件30的整个表面32在加热器运行时都通过加热元件31达到一定的表面温度。
[0074]在图4a中可见的流动元件40如上所述地(参见图3)具有通孔41,流入气流能够通过该通孔从进流室61进入排流室62。在这里也能够看出,流动元件40具有表面44和下侧面45。表面44界定进流室61。下侧面45界定排流室62。因此,进流室61至少由上壳体面233、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和流动元件40的表面44界定。排流室62至少由热传递元件30的上侧面32和流动元件40的下侧面45界定。
[0075]流动元件30-正如已经在图3中所描述的那样-也具有一条边缘46,这条边缘与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紧密地、特别是密封地接触。紧密的接触在这里是这样一种接触,其中,边缘46紧靠在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上,以至于流入气流70不会在边缘46和表面32之间穿流而过。换句话说:流动元件40防止了流入空气会在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和流动元件40的边缘46之间穿流过去。流动元件40以这种方式形成用于流入气流的进流障42。
[0076]还能够在图4a中看出,热传递元件30的长I基本上等于保育箱100的底部103或者说如上定义的基本面的长度L。
[0077]为了让流入气流进入加热器10,在壳体结构20和保育箱100的外壁之间,在两侧上分别构成了空气入口 21。为了将空气从保育箱室101引导至这个空气入口 21,在平躺面102的侧面121上构造了吸入开口 120。
[0078]图4b示出了沿着图3的线C/C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保育箱100的横截面,同样示出了先前描述的并且在图4a中示意性示出的加热器10。正如已经示出的那样,上壳体面233和下壳体面243连同热传递元件30界定流动空间60。在这个横截面图中,在上壳体面233的侧面上示出了空气出口 22。这些空气出口用于将变热的空气从加热器10导回到保育箱室101。为了将空气从空气出口 22引导至保育箱室101,在平躺面102的侧面131之间分别构成了个扩散开口 130。
[0079]在图4b中还能够看出,流动元件40的边缘47不接触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在边缘47和表面32之间构造了出流引导件43。来自排流室62的变热的空气、也就是流出气流80(参见图5b)通过这个出流开口 43流向空气出口 22。流动元件40在这里具有另一个边缘471,这个边缘与上壳体面233接触,并且在出流引导区域内防止进流室61和排流室62之间的流动技术上的短路。然而也能够设想的是,流动元件40没有该额外的边缘471地构造。
[0080]还能够看出,热传递元件30的宽b基本上等于保育箱100的基本面103的宽B。
[0081]在图5a中能够看出,流入气流70来自保育箱100的保育箱室101。这是要输送给加热器10用于重新加热的空气。流入气流70在平躺面102的侧面121上流过吸入开口120,该吸入开口在平躺面102和保育箱100的壁之间构成。流入气流70从那里通过空气入口 21流入加热器10的流动空间60。空气入口 21在上面的壳体元件23和保育箱100的侧壁104之间构成。在一个作为替选的实施方式中,空气入口 21也能够在流动元件40和上面的壳体元件23之间构成。也能够设想的是,空气入口 21在流动元件40和保育箱的壳体壁-也就是侧壁104-之间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流动元件40的至少一部分或区段延伸至保育箱100的侧壁104。然而,进流室61在任何情况下都由流动元件40、上面的壳体元件23、也就是上壳体面232、和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界定。流入进流室61的流入气流70引导流经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并且在这里被加热。然后这些流入气流70进一步经由流动元件40构成的进流障42引导至通孔41。在通孔41上,流入气流70流向通风轮50进入排流室62。
[0082]在排流室62中,先前流入的气流70现在被称为流出气流80。换句话说:流入气流70流过进流室61,流出气流80流过排流室62,并且在将进流室61和排流室62相互连接的通孔41的区域内,流入气流70转为流出气流80。
[0083]在图5b中能够看出,流出气流80从通风轮50经由热传递元件30的表面32离开,并且在流动元件40的下侧45的下方沿路通过排出引导体43再次导回到空气出口 22。流出的、变热的气流80从那里到达扩散开口 130。这个扩散开口 130在平躺面102的侧面131和保育箱100的侧壁105之间构成。到达的变热的气流80然后像气帘一样沿着侧壁105上向上升,并且因此进入保育箱室101。可选存在的边缘471在这里也防止了进流室61和排流室62之间的流动技术上的短路。
[0084]在图6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能够看出,加热器10的壳体元件23’,24、流动元件40’和热传递元件30分别具有至少部分隆起的形状。在这个实施例中,流动元件40’具有固定区段443。该固定区段443围着内部的区段441,并且在装配状态下延伸至保育箱的(未示出的)壁面。流动元件40在这里也布置在上面的壳体元件23’和下面的壳体元件24之间。壳体元件23’构造为盖元件并且安置在流动元件40’上。因此,上面的壳体元件23’也能够被称为盖元件23’。
[0085]流动元件40’除了通孔41还具有两个相互对称布置的附加的通孔48。在这些通孔48的区域内分别构造了进流障42。进流障42的边缘46在装配状态下与在热传递元件30上构成的密封元件33形状配合地、密封地连接。
[0086]在这个实施例中将进流室61划分成两个区段。第一区段由流动元件40’的下侧45和下壳体面243界定。其分别从空气入口 21延伸至进流障42。第二区段由流动元件40’的上侧44和上面的壳体元件23’的下侧232界定。其从附加的通孔48延伸至通孔41。
[0087]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热传递元件30还具有冷凝物汇集位置90。该冷凝物汇集位置90在保育箱100运行时位于保育箱100的深处,从而使保育箱100内形成的液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