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颈椎3d打印钛笼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117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构4的外侧面相连接,任意一个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另一端的下表面均与对应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的上端面相连接,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的下端面与中间网状结构1的上端面相连接;各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的上端面分别与中间网状结构1的下端面相连接,任意一个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的下端面均与对应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上端面相连接,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的内侧面与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内侧面均与下端圆形支撑结构7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的上表面与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下表面与下端圆形支撑结构7的下表面齐平。
[003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中间网状结构1的侧面设有若干层菱形结构的网孔,相邻两层网孔交错分布;各层网孔的数目为9个,网孔的层数为6层,中间网状结构1的高度为19mm,网孔的壁厚为1mm,中间网状结构1的壁厚为2mm ;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沿周向分布;各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沿周向分布;各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沿周向分布;各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沿周向分布;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与对应的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相垂直;所述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及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均为圆环形结构;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内径、外径及高度及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内径、外径及高度均分别为7. 5mm、8. 5mm及2mm ;所述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下端圆形支撑结构7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槽8,各槽8均位于对应相邻的两个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之间。
[0034]本发明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的高度为26mm,所述下颈椎3D打印钛笼中间长度的宽度为14mm,且从中间位置到上下两端下颈椎3D打印钛笼的直径逐渐递减,所述下颈椎3D打印钛笼中间位置的宽度为12mm。所述中间网状结构1的上表面为与患者颈椎上表面相配合的弧面,且所述中间网状结构1上表面从后向前的3/7处为所述弧面的最高点,且高度向两边逐渐递减,中间网状结构1上表面的最低点位于中间网状结构1上表面的最前方。
[0035]所述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的数目为9个,且四个位于后侧面,一个位于左侧面、一个位于右侧面、三个位于正面,正面上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左侧面上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及右侧面上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的宽度及厚度均分别为1. 5mm及2mm,后侧面上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的宽度及厚度分别为1mm及2_。
[0036]所述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数目为9个,且四个位于后侧面,一个位于左侧面、一个位于右侧面、三个位于正面,正面上的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左侧面上的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及右侧面上的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宽度均为1. 5mm及2mm,后侧面上的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宽度均为1mm。
[003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适用于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联合钛笼植骨融合术资料的疾病,例如:神经根型或脊髓性脊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相邻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后凸畸形、椎体肿瘤、椎体结核、非神经功能受损的颈椎体爆裂性骨折及压缩性骨折等。以下就椎间盘摘除、椎体次全切、本钛笼植入术具体的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38]对具备该术式适应症的患者行常规术前检查,并行推移气管和食管、床上排尿、排便练习,术中患者取仰卧位,患者气管内插管麻醉完成后,双肩垫以软枕,头颈自然向后仰伸,后枕部垫以软头圈,消毒铺巾后,在颈前中线偏右侧行横切口,切口长度一般为3?5cm,逐层向下钝性分离软组织,使用颈椎拉钩将气管、食管及向右侧牵拉保护,颈动脉鞘稍向两侧牵拉保护。抵达椎体和椎间盘前部后,使用C型臂确定需行椎体次全切的颈椎节段。于需行椎体次全切的椎体的上下位椎体中央分别拧入撑开器螺钉,在撑开螺钉上套入椎体撑开器,向上下两端撑开,撑开距离一般为4mm,确定相应椎体的上下方椎间盘,用尖刀切开纤维环,髓核钳取出破碎的椎间盘组织,在需行椎体次全切的椎体上纵行开槽减压,开槽宽度为两侧颈长肌内侧缘偏外侧1?2_,以及相邻椎间盘直至后纵韧带表面,如存在后纵韧带骨化则先用后纵韧带钩在后纵韧带上开口,与硬膜间钝性分离后使用长喙状冲击式咬骨钳咬除,并扩大切除纵形骨槽,四周底边的骨质作潜行减压,包括切除上椎体后下缘、下椎体的后上缘和骨槽两侧椎体的骨赘,刮至相邻椎体终板软骨面呈点状出血。量取骨槽8的长度后选取合适长度的该种下颈椎3D打印钛笼,钛笼内腔填充减压获得的碎骨块并嵌紧,然后将此钛网植入减压槽8内,钛网周围辅以多余的碎骨。去除椎体前方的椎体撑开器及撑开落定,选取合适大小的颈前路钢板,采用专用器械按步骤安放并锁定,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 ;术后常规护理,1天后拔出引流管;术后严格佩戴颈托3月,3月后摘除。
【主权项】
1.一种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网状结构(I)、若干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若干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若干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若干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以及下端圆形支撑结构(7); 各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的一端均与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的外侧面相连接,任意一个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另一端的下表面均与对应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的上端面相连接,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的下端面与中间网状结构(I)的上端面相连接; 各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的上端面分别与中间网状结构(I)的下端面相连接,任意一个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的下端面均与对应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上端面相连接,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的内侧面与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内侧面均与下端圆形支撑结构(7)的外侧面相连接; 所述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的上表面与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的上表面齐平; 所述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下表面与下端圆形支撑结构(7)的下表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网状结构(I)的侧面设有若干层菱形结构的网孔,相邻两层网孔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各层网孔的数目为9个,网孔的层数为6层,中间网状结构⑴的高度为19_,网孔的壁厚为1_,中间网状结构(I)的壁厚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 各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沿周向分布; 各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沿周向分布; 各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沿周向分布; 各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沿周向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上端柱状支撑结构(2)与对应的上端柱状连接结构(3)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及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均为圆环形结构; 上端圆形支撑结构(4)内径、外径及高度及下端柱状连接结构(6)的内径、外径及高度均分别为7.5mm、8.5mm及2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为直角梯形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颈椎3D打印钛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圆形支撑结构(7)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槽(8),各槽(8)均位于对应相邻的两个下端导角支撑结构(5)之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颈椎3D打印钛笼,包括中间网状结构、若干上端柱状支撑结构、若干上端柱状连接结构、上端圆形支撑结构、若干下端导角支撑结构、若干下端柱状连接结构、以及下端圆形支撑结构;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避免钛笼塌陷。
【IPC分类】A61F2/44
【公开号】CN105030387
【申请号】CN201510500947
【发明人】贺西京, 卢腾, 董军, 刘超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