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杞菊地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8691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杞菊地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中药领域,具体设及一种杞菊地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杞菊地黄胶囊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 花。市售杞菊地黄胶囊由于组方和工艺原因,疗效不甚理想,制剂采用传统工艺制备,存在 崩解迟缓、疗效低等不足。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崩解速度快、疗效高的杞菊地黄胶囊及其制备 方法。
[0004] 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取石富蒲37. 5,千金子112. 5g,巧等55g,牡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荣英 50邑,粉碎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压力15~37Mpa,萃取溫度 23~40°C,分离器压力13~19Mpa,分离器溫度44~57°C,分离时间1. 9~4. 0小时,二 氧化碳流量每小时27~32以得提取液;取提取液64~76°C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 甘露醇150~200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成粒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 干膏粉,微晶纤维素45~55g,交联聚乙締化咯烧酬45~55g,交联簇甲基纤维素钢35~ 45邑,混合均匀,用50~70%乙醇湿法制粒,60°C~80°C干燥,外加簇甲基淀粉钢7~9g,硬 脂酸儀1~3g,整粒,装入胶囊,制得杞菊地黄胶囊800粒。 阳0化]上述实施方案所提到的原材料标准如下: 石富蒲: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富蒲Acorn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各二季采挖,除去须报及泥沙,晒干。
[0006] 千金子: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化地orbia I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0007] 巧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巧等化ria cocos (Schw. )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惊至表 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巧等个";或将鲜 巧等按不同部位切制,阴于,分别称为"巧等皮"及"巧等块"。 W08]牡丹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毛良科植物牡丹化eonia SUfTruticosaAn化.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
[0009] 山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馨葫科植物馨葫Dioscorea opposita 化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宏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干燥;也有选 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屯、,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磋成圆柱状,晒干, 打光,习称"光山药"。
[0010] 熟地黄: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
[0011] 山荣英: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标准。本品为山荣英英科植物山荣英Cornus officinalis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 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0012] 甘露醇: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0013] 微晶纤维素: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0014] 交联聚乙締化咯烧酬: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0015] 交联簇甲基纤维素钢: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0016] 簇甲基淀粉钢: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0017] 硬脂酸儀: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0018] W上杞菊地黄胶囊所用到的原材料均可从医药公司购买得到,只要满足国家标准 均可用来实施本发明方案。
[0019] 上述发明方案中所用术语为药学专用术语,如"减压"等皆遵从中国药典规定和 相关药学规范。
[0020] 本发明中的单位g也可W是其它重量份,不影响本发明方案的实施。
[0021] 本发明方案中所述的设备市场均有销售,并不限于典型生产厂家,只要技术指标 能够达到要求,均可用来实现本发明。
[0022]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 取石富蒲37. 5,千金子112. 5g,巧等55g,牡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荣英 50邑,粉碎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压力15Mpa,萃取溫度23°C, 分离器压力13Mpa,分离器溫度44°C,分离时间1. 9小时,二氧化碳流量每小时27L得提取 液;取提取液64 °C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甘露醇150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 成粒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干膏粉,微晶纤维素45g,交联聚乙締化咯烧酬 45邑,交联簇甲基纤维素钢35g,混合均匀,用50%乙醇湿法制粒,60°C干燥,外加簇甲基淀粉 钢7g,硬脂酸儀Ig,整粒,装入胶囊,制得杞菊地黄胶囊800粒。
[0023]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 取石富蒲37. 5,千金子112. 5g,巧等55g,牡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荣英 50邑,粉碎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压力37Mpa,萃取溫度40°C, 分离器压力19Mpa,分离器溫度57°C,分离时间4. 0小时,二氧化碳流量每小时32L得提取 液;取提取液76°C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甘露醇200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 成粒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干膏粉,微晶纤维素55g,交联聚乙締化咯烧酬 55邑,交联簇甲基纤维素钢45g,混合均匀,用70%乙醇湿法制粒,80°C干燥,外加簇甲基淀粉 钢9g,硬脂酸儀3g,整粒,装入胶囊,制得杞菊地黄胶囊800粒。
[0024]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 取石富蒲37. 5,千金子112. 5g,巧等55g,牡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荣英 50邑,粉碎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压力26Mpa,萃取溫度32°C, 分离器压力16Mpa,分离器溫度50°C,分离时间3小时,二氧化碳流量每小时30L得提取液; 取提取液70°C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甘露醇175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成粒 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干膏粉,微晶纤维素50g,交联聚乙締化咯烧酬50邑, 交联簇甲基纤维素钢40g,混合均匀,用60%乙醇湿法制粒,70°C干燥,外加簇甲基淀粉钢 8g,硬脂酸儀2g,整粒,装入胶囊,制得杞菊地黄胶囊800粒。
[00巧]W上实施例说明,采用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极端条件和优化条件均能制成杞菊地黄 胶囊。下面W实施例3制得的杞菊地黄胶囊考察本发明的实际效果: (一)实施例3杞菊地黄胶囊和市售杞菊地黄胶囊崩解时限对比 1崩解时限测定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MA测定。 阳〇%] 2崩解时限对比 表1实施例3杞菊地黄胶囊和市售杞菊地黄胶囊崩解时限对比表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杞菊地黄胶囊相对于市售杞菊地黄胶囊具有崩解速度 快、生物利用度高等显著优点。
[0027] (二)实施例3杞菊地黄胶囊和市售杞菊地黄胶囊治疗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 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临床疗效观察 1病例情况 统计口诊和住院病例,共观察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病 例137例,平均年龄64岁。将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服用实施例3杞菊地黄胶囊,对照组服 用市售杞菊地黄胶囊。
[0028] 2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95%。
[0029]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0%。
[003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
[0031]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均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证候积分减少< 30%。
[0032] 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今治疗前积分]X100%。
[0033] 3临床观察结果 表2实施例3杞菊地黄胶囊和市售杞菊地黄胶囊临床疗效对比表
上述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杞菊地黄胶囊在治疗肝肾阴亏,眩晕耳鸣, 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时,疗效显著高于市售杞菊地黄胶囊,P< 0. 05。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的中药,其特征是取石 菖蒲37. 5,千金子112. 5g,茯苳55g,牡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茱萸50g,粉碎 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压力15~37Mpa,萃取温度23~40°C, 分离器压力13~19Mpa,分离器温度44~57°C,分离时间1. 9~4. 0小时,二氧化碳流量每 小时27~32L,得提取液;取提取液64~76°C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甘露醇150~ 200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成粒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干膏粉,微晶纤 维素45~55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45~5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5~45g,混合均匀, 用50~70%乙醇湿法制粒,60°C~80°C干燥,外加羧甲基淀粉钠7~9g,硬脂酸镁1~3g, 整粒,装入胶囊,制得杞菊地黄胶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石菖蒲37. 5,千金子112. 5g,茯 苓55g,牡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茱萸50g,粉碎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 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压力15~37Mpa,萃取温度23~40°C,分离器压力13~19Mpa,分 离器温度44~57°C,分离时间1. 9~4. 0小时,二氧化碳流量每小时27~32L,得提取液; 取提取液64~76°C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甘露醇150~200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 磨粉碎成粒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干膏粉,微晶纤维素45~55g,交联聚乙 烯吡咯烷酮45~5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35~45g,混合均匀,用50~70%乙醇湿法制 粒,60°C~80°C干燥,外加羧甲基淀粉钠7~9g,硬脂酸镁1~3g,整粒,装入胶囊,制得杞 菊地黄胶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取石菖蒲37. 5,千金子112. 5g,茯苓55g,牡 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茱萸50g,粉碎成60目粗粉,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法提取,萃取压力26Mpa,萃取温度32°C,分离器压力16Mpa,分离器温度50°C,分离时间3 小时,二氧化碳流量每小时30L,得提取液;取提取液70°C减压干燥,得干膏;取干膏加入甘 露醇175g,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成粒径200~300nm的混合干膏粉;取混合干膏粉,微 晶纤维素50g,交联聚乙稀吡咯烧酮50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40g,混合均匀,用60%乙醇 湿法制粒,70°C干燥,外加羧甲基淀粉钠8g,硬脂酸镁2g,整粒,装入胶囊,制得杞菊地黄胶 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杞菊地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石菖蒲37.5,千金子112.5g,茯苓55g,牡丹皮45g,山药80g,熟地黄160g,山茱萸50g,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减压干燥,用高能纳米冲击磨粉碎成纳米干膏,加入功能性辅料,制成杞菊地黄胶囊,崩解时间显著缩短,疗效显著优于市售杞菊地黄胶囊,取得了积极效果。
【IPC分类】A61P1/16, A61P27/16, A61K36/8945, A61P1/08, A61K9/48, A61P27/10, A61P13/12, A61P27/02
【公开号】CN105343429
【申请号】CN201510872000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黑龙江江恒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